國中生調查報告多篇

國中生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國中生近視情況調查報告

近年來,我國大、中、國小生近視人數不斷增加,呈現出較快趨勢。為了更好地瞭解此類人近視情況,我做了一個社會調查。

我是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展開調查的。我對我市的200名國小生、250名中學生和300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有22%的國小生,56%的中學生和70%的大學生存在有近視眼。這份調查報告十分令人震驚。其中,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用眼衞生而近視的:如看電視距離太近,時間太長,畫面濃度太深,寫作業的姿勢不正確,在光線很強的太陽光下或在光線很弱的地方看書,以及長時間接觸電腦等。有份調查報告顯示,國內因高度近視而導致變盲的人有三十多萬,並逐年增長,勢頭迅猛。由此可見,保護眼睛已成為我們青少年的當務之急。我們應注意平時的用眼衞生,還要經常做眼保健操才行。當然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在調查中,我還發現,當今中國小生近視率不斷上升,但有些中國小生對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還有人認為,近視眼只要戴副眼鏡就可以了,沒什麼大不了的。這無疑是錯上加錯。所以,人們的意識也要提高才行。另外,在調查中,許多近視的人都説這是他們不良的用眼衞生引起的。但近年來有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等也會引起近視眼,所以在這方面也得主意。

看來,要有效地預防近視,一是要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合理飲食;二是要糾正不良習慣及用眼衞生;三是還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眼睛,使我們能戰勝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難,進而走向成功!

【第2篇】2022年農村國中生學習心理調查報告範文

我於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對全鄉中學學生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 具體目標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全鄉中學進行,共發問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 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中專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於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七年級為69%,八年級為58%,九年級為72%。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國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專或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國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於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並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茫現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國中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國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第3篇】2022農村國中生學習心理的調查報告

我於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對全鄉中學學生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 具體目標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全鄉中學進行,共發問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 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中專 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於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七年級為69%,八年級為58%,九年級為72%。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國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專或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國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於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並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茫現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國中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國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於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並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國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國中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藴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願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願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並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國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後,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於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鬆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國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為滯後,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國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瞭解了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後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併產生牴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國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瞭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製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 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為了升學轉到以為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國中進行國中後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為鑑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後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並、轉的惡劣境況。那麼,在農村國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於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4.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核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國中教育基本上是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第4篇】農村國中生會考前的心理調查報告

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會考了,九年級學生在進行緊張的複習中,希望自己能夠在會考中勝出,農村國中學生的壓力更大了,面對全市只有一半的學生能夠考上普通的高中,競爭壓力可想而知了。作為班主任,我對班級學生進行了會考前的心理調查,發現有狀態較亢奮的,也有狀態不夠好的,心理呈現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心態積極:

男生a:會考臨近了,三年的努力在此一舉!也許我會在這場戰鬥中勝出,瀟瀟灑灑地踏進新校門,可以無憂慮地揮灑輕鬆的暑假,結識新的同學、老師,我的瞳孔裏溢滿了快樂。一切靠自己去開拓,願生命像火一樣燃燒,放肆卻帶來温暖,慘烈卻沒有絕望。

男生b:我現在最想做的只是拿起我的筆在練習上奔馳,正好比一棵樹上的五十隻橘子,我便是那瘦小的一隻,現在只要努力爭取我所需要的養料與水分,盡力地生長,長成最大最甜的那一隻。

男生c:用樂觀是心態面對會考,只要儘自己的一切去考完會考,即使考得不好也不後悔,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最後再給自己講一句話:樂觀的心態是最鋒利的武器!

男生d:我想在考試那天,會努力做題,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即使沒有考上,那也沒有什麼好遺憾了。

2、緊張,有壓力:

男生e:在這剩下的不到20天的時間裏,我好像經歷了人生的所有苦難,如今,我的父母給我降低了要求,他們在每一次吃飯時都提到我的成績,無一次不為我歎氣。

男生f:時間已經不早了,在僅剩的20天時間裏,我的心情很煩躁,心急如焚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挖掘出潛藏的能力,發揮出應有的水平?話已至此,涕淚泗流,心之所想,無法言語。

男生g:鬱悶啊,怎麼這樣!最近有點暈!有些是事,有些是人,天氣也有點悶熱,心情時好時壞,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解脱,還有三個星期決定命運的時刻就要來臨了。想到不遠的將來,自己是否可以再次坐在教室裏或者是站在工廠裏上班,真有點緊張。

男生h:時間老人跟我開了一個玩笑,三年國中只剩下20天了,面對四面八方的壓力,我開始退縮了,我擔心看到老師和父母失望的眼睛。

3、太疲勞:

女生a:現在的我,是一隻迷茫的螢火蟲,到處亂飛,我真希望在最後的時間裏能夠複習好,我自己制定了複習計劃,但是到了晚上,我就睡意朦朧,直打哈欠。而在睡夢中好幾次驚醒過了。

男生i:最近在家裏總是靜不下心來學習,不知為什麼覺得活得好辛苦,雖然老師激情澎湃給我們複習,但我的腦細胞好象沒有接受,處於昏迷狀態。

4、要放棄:

女生b:在這最後的時間裏,我已經無心學習,而像和尚一樣,過一天算一天,國中讀完了,如果考不上,就在家裏帶小弟,或者成為上班族,或者去學習一些手藝。

5、很迷茫:

女生c:就這樣,迷迷糊糊,昏昏沉沉竟然只剩20天了,這意味着什麼?不知道!

在最後的一段時間裏,希望老師家長注意會考生的心理狀態,適當引導,多加關心,理解他們,幫助他們度過特別時期。

【第5篇】關於農村國中生課外閲讀現狀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的背景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新課改下的課堂要求學生要具備創新的理念、合作的意識和探究的能力。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説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閲讀、閲讀、再閲讀。”可見,課外閲讀是中學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有益的延伸和補充。它對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閲讀還能促進學生寫作技能和寫作水平的提高,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然而,不少學生將大部分課餘時間花在看電視、玩電子遊戲上,放棄了課外閲讀。

二、調查的目的

1、落實更有效的課外閲讀計劃。

新課程改革明確規定國中生要實施教材、讀本、課外這三大層次的閲讀,課外閲讀怎樣落實尚未引起注意。因此想通過這次調查,瞭解課外閲讀中存在的問題,引起大家的注意,使課外閲讀能夠切實開展起來。

2、尋求更合理的課外閲讀書目。

新大綱推薦的課外閲讀書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確實有值得商討的地方。如:新大綱推薦的書目中中學生感興趣的比較少;新大綱推薦的書目只注重對青少年學生文學鑑賞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未涉及文化、歷史、哲學、思想、科學等方面的名著,因而限制了中學生的語文閲讀視野;新大綱未推薦當代的優秀的文學作品,無法最大限度的激活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為此想通過這次調查瞭解中學生究竟喜歡讀什麼樣的書,開展書目研究,最終為學生拿出一份更合理的書目。

三、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本次調查隨機選擇了我市部分農村國中學校的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學生共計475人,以確保抽樣調查結果的合理、準確、科學、可信。

(二)課題組成員在課題總負責人朱傑老師的組織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共同討論、分析,最終確定了“農村國中學生課外閲讀現狀的問卷”(問卷詳見附件1),在問卷調查裏,我們主要從閲讀內容、閲讀時間、閲讀目的、閲讀途徑、閲讀動因、閲讀態度、閲讀氛圍以及對新大綱的閲讀要求等方面進行了調查。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共有475名不同年級的農村學生接受調查,通過本次課外閲讀情況調查,筆者發現我市農村國中學校的課外閲讀活動開展的很不理想。調查結果如下:

a b c d e f

1 20.83 35.42 10.42 6.25 4.17 22.92

2 4.17 4.17 27.08 64.58

3 20.83 37.5 16.67 25

4 8.33 39.58 29.17 22.92

5 47.92 37.5 4.17 10.42

6 20.83 10.42 35.42 33.33

7 2.08 10.42 87.5

8 25 12.5 62.5

9 45.83 18.75 10.42 25

10 4.17 10.42 37.5 27.08 16.67

11 22.92 37.5 31.25 8.33

12 6.25 31.25 62.5

13 33.33 54.17 12.5

我們對問卷進行進行細緻地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從閲讀的內容來看

喜歡看科技書的人數佔35.42%,超過了其他類型的人數,其次為文學名著,佔20.83%,還有部分學生的閲讀缺乏目的性、有序性,一般“有什麼看什麼”,佔22.92%。

(二)從閲讀的目的來看

有39.58%同學認為可以增長見識,有22.92%的同學認為是學會做人和處世,只有8.33%的同學認為是提高語文水平,更有29.17%的同學認為是休閒娛樂。可見,學生對課外閲讀雖然持肯定態度,但閲讀目的還不太明確,在“對自己的建議”一欄紛紛提出“希望自己多看課外書”。

(三)從閲讀的時間來看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平均每週閲讀3小時以上的只有25%,16.67%的學生平均每週閲讀2小時以上,37.5%的學生平均每週閲讀1-2小時,甚至還有20.83%的學生每週閲讀時間不足1小時。究其主要原因是,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對老師的建議”一欄中提出要求老師少佈置作業,多留些時間讓他們看課外書,這一原因無論是農村學生還是城市學生都是普通存在的,雖是已實施了新教材,但新課程理念並未真正得以貫徹,學校為求升學率,貫徹的還是應試教育,最終我們還是靠考試分數定乾坤。

(四)從閲讀的途徑來看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購買和借閲是農村國中學生閲讀的主要途徑,分別佔47.92%和37.5%,而通過租和網絡獲取閲讀資源的僅僅佔4.17%和10.42%。可見,農村國中學生閲讀途徑較為單一,特別是網絡等新時代閲讀手段沒有得到充分應用。然而,由於農村國中學生家庭經濟狀況不佳,許多家庭很少給學生購買課外書籍,同時城裏學校都有閲覽室、資料室、圖書室,均有豐富的藏書,而農村國中沒有這些設施,有些學校雖有這些些但藏書也很少或者比較過時,而且更多的只是一種形象工程,並沒有真正對學生開放,這造成學生閲讀資源嚴重匱乏,無法滿足學生的閲讀需求。許多學生在“對家長的建議”一欄中希望家長能支持孩子購買課外書,能給自己多買課外書;“對學校的建議”一欄則希望能購買一些名著或者適合國中生閲讀的書籍。

(五)從閲讀內容來看

對於魯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吳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這幾位作家的作品,閲讀過的學生佔的比例較高,但在師生交談中,我們瞭解到,其實,對於這些名家,他們也僅僅看過少量的幾篇文章,根本談不上深入的瞭解。此外,對於一些外國作家(除童話作家),卻只有少部分學生閲讀過,如斯威夫特、羅曼•羅蘭、海明威,閲讀過的學生所佔的比例均在百分之十以下。可見,學生的閲讀面較為狹窄,閲讀的深度也不夠。

(六)從閲讀的態度來看

有4.17%的學生討厭讀書,有10.42%的學生保持無所謂的態度,有37.5%的學生有點喜歡,有27.08%的學生比較喜歡,只有16.67%的學生非常喜歡。由此可以看出:積極主動進行課外閲讀的比例不太高,較多的只是“偶爾讀讀”;一半以上學生沒有經常性的課外閲讀活動,這對語文教學是一個極不利的因素。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合理利用課餘時間,開展課外閲讀,使“經常讀”的人數不斷擴大,這應該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益的重要方法。

(七)從閲讀的氛圍來看

對於身邊讀書很多的人佔22.92%,身邊一般的讀書習慣的人佔37.5%,身邊很少讀書的人佔31.25%,幾乎不讀書的佔8.33%。父母的閲讀行為及態度對孩子有榜樣祕激勵作用,影響孩子的成就定向。調查發現,在閲讀新課程標準規定的10部課外閲讀推薦篇目中,父母“很喜歡或經常看書”者,人均閲讀4.4部,而父母“很少或幾乎不看書”者,人均閲讀3.5部,不同性別、年級都反映出大致相同的情況。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能看到父母常常抽出一點時間閲讀,他們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感到閲讀的重要並效仿父母的做法。父母參與閲讀,可以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在支持他的閲讀行為,可以與父母溝通,在愉快的情境中學習,提高提高效果。有關研究表明:父母把材料讀給孩子聽以及給孩子提供閲讀材料都影響孩子閲讀能力提高。

五、結論

第一、經過研究調查所得到的數據,我認為重新制定一份適合現階段國中學生閲讀需要的閲讀書目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調查結果分析研究我認為提供給國中生的閲讀書目應具備以下特點:

1、擴大學生閲讀的知識面。從橫的角度看,不應侷限在文學作品內,文史類、社會科學類、科普類等也應涉及。從縱的角度看所選作品不應侷限在古代、近代作品上,當代優秀的暢銷書也應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力求培養綜合的適合當代的人才。

2、推薦書目數量應增加,以使學生有較大選擇空間。

3、所推薦的書目應最大限度符合學生的心理,做到通俗易懂、充滿興趣、有吸引力。

4、推薦的書目可分年級制定:應注意各個年級的閲讀書目在數量和深度上有所區別。

第二、由第二部分的分析可看出當前課外閲讀指導工作基本上沒人去做,因此,希望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能把中學生課外閲讀真正納入語文教學範疇,通過課型、考核評價等手段把這一活動做實、做活,力爭收到良好效果。如任課教師可採取每週開設一節課外閲讀課,閲讀書籍後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學生之間開展閲讀交流活動,課前2分鐘簡介近期所讀的書等方法來實現。

六、幾點建議

(一)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濃厚的閲讀興趣,源自於合適的閲讀內容和恰當的方式方法,在閲讀內容上,教師要做有心人,及時向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儘可能符合學生特點的讀物推薦給學生,激發學生的閲讀慾望,交給學生打開知識之門的鑰匙,培養學生自主性課外閲讀的良好習慣,使之能在書海暢遊。那麼,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

1、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創設良好的閲讀氛圍

我們可以利用班會、黑板報、牆報等形式,宣傳課外閲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創設良好的課外閲讀氛圍。在全校師生會議和家長會上,使全校師生及家長明白課外閲讀的重要意義;在黑板右側或教室內等處寫一些有關課外閲讀的名言警句或激勵性語言,如:“課外書,你永遠的朋友”,“你想成為知識淵博的人嗎?請參加課外閲讀”,“從小愛讀書,一生都幸福”,“知識海洋,讓你幸福徜徉”;在教室、走廊、樓梯處張貼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名家的畫像,如文學家高爾基,偉大領袖毛澤東,大作家老舍、葉聖陶、冰心等;開展以課外閲讀為主題的班團課等,通過各種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閲讀氛圍,激勵學生熱愛書籍。

2、建立班級讀書角,豐富閲讀資源

農村國中辦學條件相對較為滯後,許多學校沒有圖書室或者圖書室藏書較少,學生家庭中藏書量也極為有限,閲讀資源匱乏。我們可以以班級為單位設立讀書角,圖書的來源可以讓老師學生捐獻,捐獻圖書者即可成為讀書角的成員,享受每週向圖書角借閲圖書的權利,每班確立一名圖書管理員,管理本班圖書的借閲情況,這樣,創設了資源共享的平台,豐富了閲讀資源。

3、組織系列活動,形成閲讀浪潮

學校可以確定讀書主題,定期舉辦朗誦、演講、講故事比賽,或舉辦讀書報告會,交流讀書所得或感受,或舉辦展示會,展示課外閲讀成果,或開展讀書徵文活動等,各項活動,我們均設立獎項,並進行張榜公佈。在有趣、豐富的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到課外閲讀的樂趣。激勵學生參與閲讀的的興趣,形成課外閲讀的浪潮。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學生擁有了想讀書、愛讀書的衝動,一旦擁有了這一課外閲讀的內在驅動力,學生就能真正以自主、能動的心態投入到課外閲讀中去,真正體味課外閲讀所帶來的成功體驗。

(二)提高學生課外閲讀意識

課外閲讀能讓學生接受和積累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的知識,能理解、掌握前人的成果,為寫作奠定基礎,積累素材,積澱語言,更重要的能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

(三)轉變家長、教師的閲讀理念

如今,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很多家長過多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他們過多的追求分數,認為孩子課外讀一些小説浪費了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不允許他們讀名著,經濟上不作支持。農村家長雖文化程度不高,但也應該為孩子的課外閲讀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多給孩子買些課外書,多陪孩子一起學習,讓孩子當自己的老師,在珠學習中閲讀興趣。

(四)加強課外閲讀指導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讓學生正確地掌握課外閲讀的方法,才能提高課外閲讀的質量,課外閲讀才有效率,才有收穫。

1、做好課外閲讀的推薦工作

“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好老師”,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在課外閲讀大都帶有隨意性和消遣欣賞性,作為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做好讀物推薦工作。我們主要以單元為板塊,在課內搭建課外閲讀的平台,根據單元主題為學生推薦同一主題的其他名篇,或同一作者的其他篇目,或為學生推薦相關網站。

2、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要想避免學生盲目、隨意性閲讀,提高課外閲讀的質量和效能,我們必須教給學生課外閲讀方法。

(1)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在開展課外閲讀時,要求學生注意把好詞佳句、精彩片斷分門別類地記下來,形式可以一拘一格,教師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檢查學生讀書筆記,瞭解學生閲讀書籍的內容、種類、數量,並指出筆記的優缺點,明確努力方向。

(2)鼓勵學生讀寫結合

讀與寫有機結合,其目的在於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鞏固課外閲讀成果,提高閲讀質量,在閲讀能力提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多寫,寫作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續寫、仿寫、改寫、擴寫、評論等都可以採用,並臭味相投向省市縣各級刊物及校刊投稿,激發學生閲讀興趣。

(五)注重課外閲讀評價

課外閲讀評價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我們必須把評價貫穿於學生整個閲讀過程中,提高閲讀實效。評價的內容及其方式都可以多種多樣,如圍繞課外閲讀開展的各類活動讀書筆記記錄情況以及閲讀成長卡都可以納入評價機制,並注重教師、學生自我及相互間評價相結合,課內、課外評價相結合,分學段目標達成與綜合評價相結合,還可以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當然我們也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此外,我們可以在測試中融入課外閲讀,如我們可以出題:“你最喜歡的一本課外名著是什麼?你最喜歡裏面哪一個人物?説説理由”,這樣可以促使學生認真閲讀,提高閲讀實效。

總之,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承擔起責任,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閲讀環境,使我們的學生自覺閲讀主,樂於閲讀,那麼我們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會得到大大的提高。

附件1

農村國中學生課外閲讀現狀問卷的調查

學校 年級 姓名

同學們:你喜歡看語文課外書嗎?請認真如實地回答下列問題好嗎?

一、不定項選擇題

1、你平時喜歡閲讀的課外書是( )

a、文學名著 b、科技類書籍 c、卡通、漫畫、言情、武俠小説 d、報紙雜誌 e、教材輔導讀物 f、有什麼看什麼

2、你閲讀課外書的時間一般是( )

a、課間 b、放學後 c、節假日 d、有時間就看

3、你一週內大概看多長時間的課外書?( )

a、1小時之內 b、1-2小時 c、2-3小時 d、3小時以上

4、你閲讀課外書的目的是( )

a、提高語文水平b、增長見識 c、休閒娛樂 d、學會做人和處世

5、你閲讀的課外書來源於( )

a、購買 b、借 c、租 d、網絡

6、你認為我校的課外閲讀活動開展的如何( )

a、好 b、較好 c、一般 d、差

7、你進行課外閲讀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

a、父母的要求 b、學習的需要 c、個人的愛好

8、你通常採用的課外閲讀的方法是什麼( )

a、略讀 b、精讀 c、上述兩者相結合

9、你閲讀的主要場所在哪兒( )

a、學校 b、家庭 c、書店 d、其他

10、對於開展課外閲讀,你的態度怎樣( )

a、討厭 b、無所謂 c、有點喜歡 d、比較喜歡 e、非常喜歡

11、你身邊喜歡並自覺閲讀課外書籍的人數怎樣( )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幾乎沒有

12、新課程標準對中學生課外閲讀的要求你是否瞭解( )

a、瞭解 b、基本瞭解 c、不瞭解

13、你知道中學生課外必讀哪些名著嗎( )

a、知道 b、有一些知道 c、不知道

二、問答

1、你課外讀過哪些作家的作品?

2、你對語文課外閲讀有哪些看法、意見或建議?請按以下幾方面填寫。

對學校:

對老師:

對家長:

對自己:

【第6篇】國中生的暑假生活調查報告

中學生的暑期是怎麼過的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中學生暑假生活社會調查報告,歡迎閲讀!

中學生暑假生活社會調查報告

學期結束了,中學生的暑假開始了。在我們的想象中,暑假應該是快樂和幸福的。而實際上學生們的暑假到底過得怎麼樣呢?為此,我們展開了一次社會調查。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對收回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我們發現,大部分同學在暑假中,學習的負擔並沒有減輕。54名接受調查的同學中,參加兩個以上的補習班的同學有52人,佔總人數的96%;只有一名同學沒有參加補習班,僅佔接受調查對象的2%。當然,許多同學是自願參加補習班的,54名接受調查的同學中,自願報補習班的同學有26人,佔了48%;而家長報的呢?只有8人,佔15%;既有自願的,又有家長報的有20人,佔37%。參加社會活動還不普遍。54名同學中有25人沒有參加任何活動,佔46%,參加旅遊的同學有18人,佔33%,參加夏令營的有12人,佔22%。大多數同學對暑假生活能夠自己做主。接受調查的同學自己安排暑假生活的有37人,佔69%;家長安排的有18人,佔33%。都去上補習班了,幫家長做家務事的時間也少了,都沒有做的同學有1人,佔2%;有,但只有偶爾1、2次的有33人,佔61%;平均1個星期1次的有19人,佔35%。同學們對這個暑假生活的評價簡直五花八門,不喜歡這個暑假的有5人,佔9%,喜歡這個暑假的有22人,佔41%,覺得一般的同學最多,有27人佔50%。大部分的同學都想過一個輕鬆、快樂、自由的暑假。

專家的意見

學生的暑假生活應該怎麼過比較科學?專家認為:孩子們的暑假應該以玩為主,要過得快活,但也不能天天在那兒玩。現在的孩子根本沒有自由,整天在家寫作業,玩也只能玩電腦、看電視。高樓大廈就像一個“孤寂陣”,把孩子關在裏面。暑假裏,不少地方舉行“夏令營”一類的活動,但是有一些父母怕孩子出去受傷,就不讓孩子去,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學校給學生們放暑假,就是讓學生們休息休息,輕鬆輕鬆,同時也應該讓現在的孩子接受一點挫折教育,所以,應該讓孩子去參加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去體驗大自然,讓心靈得到放飛。日本的大人一到了暑期,就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個荒島上去,為的是讓他們學會自立,不像小皇帝小公主似的嬌生慣養。家長們太寵孩子,以為是對孩子好,其實不然,這樣反而會給他們帶來傷害。

中學生在結束了一個學期的書本知識的學習後,他們渴望自己支配暑假時間,用自己的方式去接受來自社會各個方面,書本知識以外的各種知識。老師和家長可以適當放手讓他們去嘗試。我相信在老師、家長、學生的共同努力、配合下,我們的中學生一定會渡過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暑假

【第7篇】農村國中生學習心理的調查報告

我於2022年9月10日至12月20日,對全鄉中學學生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 具體目標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全鄉中學進行,共發問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 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中專 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於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七年級為69%,八年級為58%,九年級為72%。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國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專或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國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於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並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茫現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國中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國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於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並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國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國中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藴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願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願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並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國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後,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於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鬆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國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為滯後,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國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瞭解了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後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併產生牴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國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瞭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製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 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為了升學轉到以為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國中進行國中後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為鑑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後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並、轉的惡劣境況。那麼,在農村國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於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4.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核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國中教育基本上是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第8篇】2022年國中生寒假調查報告

近年來,我國大、中、國小生近視人數不斷增加,呈現出較快趨勢。為了更好地瞭解此類人近視情況,我做了一個社會調查。

我是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展開調查的。我對我市的200名國小生、250名中學生和300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有22%的國小生,56%的中學生和70%的大學生存在有近視眼。這份調查報告十分令人震驚。其中,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用眼衞生而近視的:如看電視距離太近,時間太長,畫面濃度太深,寫作業的姿勢不正確,在光線很強的太陽光下或在光線很弱的地方看書,以及長時間接觸電腦等。有份調查報告顯示,國內因高度近視而導致變盲的人有三十多萬,並逐年增長,勢頭迅猛。由此可見,保護眼睛已成為我們青少年的當務之急。我們應注意平時的用眼衞生,還要經常做眼保健操才行。當然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在調查中,我還發現,當今中國小生近視率不斷上升,但有些中國小生對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還有人認為,近視眼只要戴副眼鏡就可以了,沒什麼大不了的。這無疑是錯上加錯。所以,人們的意識也要提高才行。另外,在調查中,許多近視的人都説這是他們不良的用眼衞生引起的。但近年來有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等也會引起近視眼,所以在這方面也得主意。

看來,要有效地預防近視,一是要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合理飲食;二是要糾正不良習慣及用眼衞生;三是還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眼睛,使我們能戰勝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難,進而走向成功!

【第9篇】當前農村國中生學習心理的優秀調查報告

我們於xx年xx月~xx月,對漁峽口鎮的兩所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 具體目標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 中專 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 對於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七年級為69%,八年級為58%,九年級為72%。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的實用技術。

【第10篇】國中生寒假調查報告範文

近年來,我國大、中、國小生近視人數不斷增加,呈現出較快趨勢。為了更好地瞭解此類人近視情況,我做了一個社會調查。

我是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展開調查的。我對我市的200名國小生、250名中學生和300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有22%的國小生,56%的中學生和70%的大學生存在有近視眼。這份調查報告十分令人震驚。其中,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用眼衞生而近視的:如看電視距離太近,時間太長,畫面濃度太深,寫作業的姿勢不正確,在光線很強的太陽光下或在光線很弱的地方看書,以及長時間接觸電腦等。有份調查報告顯示,國內因高度近視而導致變盲的人有三十多萬,並逐年增長,勢頭迅猛。由此可見,保護眼睛已成為我們青少年的當務之急。我們應注意平時的用眼衞生,還要經常做眼保健操才行。當然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在調查中,我還發現,當今中國小生近視率不斷上升,但有些中國小生對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還有人認為,近視眼只要戴副眼鏡就可以了,沒什麼大不了的。這無疑是錯上加錯。所以,人們的意識也要提高才行。另外,在調查中,許多近視的人都説這是他們不良的用眼衞生引起的。但近年來有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等也會引起近視眼,所以在這方面也得主意。

看來,要有效地預防近視,一是要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合理飲食;二是要糾正不良習慣及用眼衞生;三是還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眼睛,使我們能戰勝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難,進而走向成功!

【第11篇】國中生暑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社會實踐調查是學生認識社會的一個很好的途徑,下面小編整理了國中生暑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歡迎閲讀!

國中生暑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人們對大多數的公共設施採取滿意的態度,比如高女士對海港公園的娛樂健身的設施比較滿意。“不但讓我們鍛鍊了身體,而且健身設施的質量過關,不會發生在運動時因設施不完善而造成的事件。”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對公共設施不滿意,一位先生認為路旁邊的公用電話應該拆除,他的理由是現在基本上每一個人都人手一部手機,甚至有的時候看到許多小孩子都有手機,公用電話在現在這種科技迅速發展的時期已經落伍了。

一位老爺爺説他經常看見許多公共設施被破壞,建議政府應該加大力度整治這些破壞設施的人。筆者也曾在紀念路超市旁邊的小花園裏發現原本是類似於“過橋”的健身器材竟然被一些人改成了鞦韆,本來應該有兩個的腳踏器變成了一個!

我們都認為破壞公共設施是不齒的行為,可是為什麼沒有人來管這件事情呢?李先生説在公司門前的路上原本有一個公用電話亭,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公用電話竟然被人拆除了,他原以為是政府派人把它給拆除掉的,可是詢問了幾個人,都沒有聽説政府發佈了這樣的公告,他才意識到有人把電話給拆除了。

在調查人羣中建議加大公共設施的管理力度佔近60%。有一位孕婦建議公共設施在建設時應該多多關照一下像孕婦、殘疾人等特殊人羣。她還建議在馬路旁邊的紅綠燈上安裝一種設備,讓看東西有障礙的人知道現在是紅燈還是綠燈。筆者認為這個建議很好。

林爺爺和這位孕婦的意見和建議基本上保持相同,他説前些天**為了爭取在全國文明城市中勝出,在檢查團來臨之際,讓各個單位在門前的台階上建造供走路有障礙人上去的無障礙通道。可是這些無障礙通道純粹是為了應付差事,根本不管殘疾人的實際情況。其中有些無障礙通道很陡,健康人要走上去都很困難,更不用説坐着輪椅的殘疾人。林爺爺建議既然是建了無障礙通道,就應該建好,不管**有沒有評選上全國文明城市,都應該考慮殘疾人的情況,不能只在那裏擺擺樣子,給領導看。我想林爺爺的觀點代表了大多數人的觀點。

一位帶着小狗出來散步的女士建議,現在很多人都養了小寵物,最好建設一些可以供小寵物活動的公共設施。筆者認為這個建議也算可以。畢竟現在**的寵物也不在少數,如果真建設了一些讓寵物活動的公共設施的話,説不定很多人對公共設施的滿意度會上升。

總結:在所有的調查人羣中,對**的公共設施滿意的人佔大多數。可見**的設施還是比較完善的。但是還是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建議政府應該加大檢查**的公共設施的破壞的力度,儘量避免公共設施再遭人損害。在無障礙通道方面,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建議重新修整通道,保障殘疾人能夠通過。

【第12篇】2022年國中生關於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調查報告範文

問題的提出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祖先智慧的象徵。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是每一個公民的職責,但在我們的生活中,真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嗎?為此,我和同學們展開了調查。

調查、分析與研究

在一個週末,我來到菜市場。這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大跳,豬肉搖身一變成了“豬內”,雞蛋來了個華麗轉身成了“雞旦”,而芹菜竟也七十二變變成了“斤菜”。這菜市場的東西可真實“五花八門”呀。而更令人吃驚的是,在我離開菜市場時,看見一個小攤上寫着“糖抄板栗”。板栗也可以抄嗎?真是不可思議。

接下來,我又來到一條街上,街道兩邊有許多商店,在那兒,我也發現了許多錯別字:文具店的具少了一橫,精品店也成了青品店,而一家服裝店的招牌上竟寫了一個不倫不類的服裝圭。而街道旁的一些提示更令人吃驚:嚴禁停車成了嚴禁示車,請不要亂丟垃圾寫成請不要亂丟拉圾。看來出現這些情況的人真不少。

我又回想同學們的作業,荊棘的荊頭上少了一個草字頭,“伐”寫少了一撇,“蜿蜒”也變成了碗蜒。

出現錯別字的人羣大多是農民、學生和文化不高的商販。而他們寫錯別字的原因大多是小時候沒怎麼讀書,而國小生出錯則是沒認真學習寫字。

解決的方案

出門時多注意這些錯字,要熱心地幫助那些人。另外有關部門可以多關注這些人,多瞭解一下他們的情況,幫助他們糾正錯字。

【第13篇】關於運城市國中生輟學情況的調查報告

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是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經驗的必要手段,教育是促進社會進步,經濟繁榮的具大力量,是個人和國家發展的先決條件。在當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類知識迅速增加的形勢下,一個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立足於社會,但近年來,輟學的人越來越多,結果令人擔心!他們為什麼輟學呢?為了找出運城市學生輟學的原因,切實解決他們的輟學問題,我在運城市區內部分人羣中做了一個調查。

我採取抽樣調查的方式,於5月2日-3日在運城市紅昌建築工地,調查了100名工人的情況,結果發現,有40人都是未滿18週歲國中生,他們佔了整個工地人數的40%,如果按平均每天工地招收3人,有一人是輟學國中生,那麼一年就會有365個輟學國中生來此打工。我又於5月5日-6日在運城市區內抽樣調查了“紅都飯店”、“青海酒家”、“紅衞理髮店”、“小亮洗頭坊”,通過調查發現,“紅都飯店”25名服務員,有8人是輟學國中生,佔總數的32%;“清海酒家”10名服務員,有2名是輟學國中生,佔總數的20%;“紅衞理髮店”8名理髮員,有4名是輟學國中生,佔總數的50%;“小亮洗頭坊”10名工作人員,有4人是輟學國中生,佔總數的40%。由此觀之,在運城市相當一部分打工者都是輟學國中生。看來,“輟學”的確是當前十分嚴重且十分棘手的大問題,希望我市領導能夠重視這個問題。請看如下分析。

一、數據分析

通過調查市區內的輟學打工者的輟學原因,發現他們有25%是迷戀網吧,不好好讀書,以致於整日泥溺在網絡遊戲中落下功課,而無奈輟學;40%是因為家庭貧窮,沒錢讀書;5%是因為父母親離異,孩子無人教導,淪落到社會中,從而使他們學壞,不想上學;30%是因為學生厭學,由於部分老師水平不高,所以導致學生厭學情緒,最後導致輟學。

二、輟學原因分析

近年來,政府給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什麼還有同學不斷輟學。我想:這其中與社會思潮,學校教育水平,家庭狀況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1、家庭困難

這是學生輟學的重要原因,因為國家至今還有許多貧困地區,家庭人均收入不到350元,送子女上學確實力不從心,再有就是許多家庭都有下崗職工,經濟困難,所以學生會因奏不夠學費而導致輟學。

2、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想

近年來,上學出來不包分配,有的畢業生剛就業就下崗,所以一部分農村家庭“跳農門”的思想破滅了。於是,產生了讀書無用論的思想,從而導致家長不但不勸已輟學的子女上學,反而勸他們別上學,所以學生會隨大流而導致輟學。

3、家庭離異

有的家庭離異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壓力很大,負面影響也很大,所以,有的孩子會以不念書等方式來逃避問題,這也是他們輟學的一個原因。

4、學生厭學

學生厭學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現象,一是學生成績差,對學習懼怕,所以會厭學而導致逃學、輟學;二是少數教師水平低,激發不出學生的潛力和積極性。由此觀之,師資力量弱也是學生厭學的一個主要原因。

三、建議

學生輟學是一個大問題,各級人民政府必須重視起來,否則,國家不會進步。所以,我希望:

1、國家、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增加投入於教育方面,使學校環境大大改善。

2、應當大力培養師資力量,從而通過教師提高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達到興國的目的。

3、社會、家庭、學校都應配合國家,開展廣泛勸學,使輟學兒童早日重返校園。

4、要實施對困難生資助或免費,使少年兒童能同在藍天下,共同學習。另外,隨着國情的發展,我們應讓少年兒童不再為上不起發愁。

最後,我希望有關政府部門能幫助那些輟學兒童重新回到學校,接受教育。我希望國家、社會、學校、家庭都能各盡其責,幫助輟學兒童!

2022年5月

【第14篇】國中生英語單詞記憶方法研究調查報告

今年我參加了市裏的課題研究,我現在任職八年級英語兩個班的英語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快更準確的記憶單詞,我研究的課題題目是關於《 國中生英語單詞記憶方法的研究》 ,我在一個成績較差的班級做了調查,調查報告內容如下:

一 調查基本情況

(一)調查目的

隨着社會的發展,英語現在不僅僅是學校的一個考察科目,也成了語言溝通社交方便的一個工具,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以後能學以致用,為了更好的瞭解國中學生對單詞因素音標的認識,更好的為以後的英語應用打好基礎,所以做了這次調查問卷,希望能給以後的單詞學習提供參考

【第15篇】國中生調查報告範文

我於9月10日至12月20日,對全鄉中學學生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 具體目標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全鄉中學進行,共發問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 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中專 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於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七年級為69%,八年級為58%,九年級為72%。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國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專或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國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於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並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茫現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國中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國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於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並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國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國中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藴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願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願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並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國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後,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於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鬆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國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為滯後,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國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瞭解了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後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併產生牴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國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瞭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製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 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為了升學轉到以為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國中進行國中後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為鑑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後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並、轉的惡劣境況。那麼,在農村國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於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4.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核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國中教育基本上是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國中生逆反心理調查報告

10月22日 星期三 下午 06:10

摘 要:一、問題的提出 1、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為更好的研究國中生心理髮展的需要,心理學家早就注意到兒童在國中階段心理上的特殊變化。前蘇聯心理專家達維多夫的研究結論指出,11-15歲是兒童產生急劇心理變化的年齡,這是個不可忽視的年齡階段,我們必須加強調研,進一步發現其中的規律,更好的指導這一關鍵時期兒童的健康發展。

關鍵:國中生 逆反心理 調查 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1、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研究國中生心理髮展規律的需要

心理學家早就注意到兒童在國中階段心理上的特殊變化。前蘇聯心理專家達維多夫的研究結論指出,11-15歲是兒童產生急劇心理變化的年齡,這是個“危機年齡”,兒童心理髮展存在着許多困難與不平衡。

處在國中年齡兒童的心理活動顯得激烈、動盪、身心發展不僅速度加快,還伴隨着質的變化與轉折,這給學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機會。教育得好,國中生身心發展就可能非常順利,為將來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育得不好,則可能會使國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反感情緒就油然而生。從而漠視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產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會變得很難教育,給以後的發展造成困難,不少十分聰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為在國中階段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與疏導,不能順利度過“危機年齡”段而喪失成才機會的。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長的高度重視。因此,對國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進行調查以便採取正確的疏導措施,幫助其度過“危機年齡”,正是國中生心理髮展的需要。

2、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我校國中生心理現狀的需要

我校社區環境差,生源差。本學區國小升國中時,經過重點學校兩次篩選後進入我校。國小六年苦讀,未進入重點校,這本身便是一個不小的心理挫折。在這一挫折下產生逆反心理是現狀之一。此外,我校教師競爭意識強,總希望經過三年努力使自己教的學生在會考成績上能趕上重點校學生的會考成績。而這一目標又常常難以實現,於是在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支配下,則有可能產生教育方法的不恰當,導致學生受到新的挫折,這是國中生因受挫而產生逆反心理的現狀之二。因此,及時地調查國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有效疏導,這正是調查我校國中生心理現狀的需要。

3、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是我校心育課題研究的需要

我校心理教育課題是《國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的調查及其疏導》,課題研究的核心是通過正確疏導,促進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要進行正確疏導,必須通過調查瞭解其表現,分析其成因,才能據此選擇正確而有效的疏導措施,因此,對逆反心理現狀作調查,正是我校心育研究的需要。

二、課題的界定

從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類型來看,一般有自負型逆反心理,困惑型逆反心理,失落型逆反心理和受挫型逆反心理四種類型。本課題研究的是受挫型逆反心理。其內涵是通過對本校七年級學生心理現狀的調查,探索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現特徵及其成因,以便有的放矢地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疏導,促進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預防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再度發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為提高學校的全面素質教育質量從心理學角度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調查的目的、對象與方法

我們在課題研究中實施調查,目的是瞭解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現形式,分析導致此種心理的內外因素,為尋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導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據並驗證初步疏導的效果。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我們進行了兩次調查。

第一次調查為以下兩步:第一步,公開信調查和談話式調查。4月,我們向全校教職工宣講課題研究方案,在教師們充分了解課題研究內涵、目的和內容的基礎上發出公開信,由教師以書面形式提供可能屬於逆反心理的各種表現。同時,我們選擇了九年級的一個班進行談話式調查(話題是:三年來,你對教師或家長是否有過較強烈的反感情緒,你渲泄此種情緒的方式有哪些?),並由學生寫出自己渲泄反感情緒的表現形式。第二步,5月,課題研究中心組認真分析了第一步調查的資料,與濰坊學院前來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8名大學生一起研究設計了調查卷,然後選定9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的培訓,對七年級(7個班)300餘名學生在同一時間內實施了問卷調查。

第二次調查:4月,在對學生和教師近一年的心理疏導之後,我們又設計了第二份調查卷,對原八年級195名(隨機抽取4個班)學生和新八年級新七年級各100名(隨機抽取4個班)學生實施了對比驗證調查。

四、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結果

1、公開信與談話式調查結果:

60封公開信調查反饋:認為學生存在着逆反心理的教師為100%,列舉出可能屬於受挫型逆反心理表現的教師為71%(43份)。談話式調查反饋:三年來對教師和家長曾有過較強烈的反感情緒的學生分別為48%和22%,其反感情緒的渲泄方式有10餘種(下文將作具體分析)

2、兩次問卷調查結果:

(1)抽樣本分析,我們從兩次調查問卷中隨機抽取100份樣卷作了分析,結果見下表:

統計主項(學生數)

第1次

第2次

1、自認為沒有受挫型逆反心理

2%

7%

2、認為教育教育不當引起逆反心理

87%

64%

3、認為家長教育不當引起逆反心理

38%

33%

(2)全樣本分析,我們對接受了兩次調查的195名學生的問卷作了全樣本分析,結果見下表:

統計主項(學生數)

人數

百分數

1、診斷受挫情形明顯減輕

106人

54%

2、診斷受挫情形未見減輕

45人

23%

3、診斷受挫情形有所加重

12人

6%

4、認為經疏導能把挫折轉化為動力

57人

29%

2、兩次問卷調查結果:

(1)抽樣本分析,我們從兩次調查問卷中隨機抽取100份樣卷作了分析,結果見下表:

統計主項(學生數)

第1次

第2次

1、自認為沒有受挫型逆反心理

2%

7%

2、認為教育不當引起逆反心理

87%

64%

3、認為家長教育不當引起逆反心理

38%

33%

(2)全樣本分析,我們對接受了兩次調查的195名學生的問卷作了全樣本分析,結果見下表:

(二)初步分析

1、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現:

從心理角度説,國中生正處於少年向青年過渡的重要時期,成人感較突出,但卻缺乏涵養,往往會過分地強調自我,表現自我。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當他們的需要因不能滿足而感到受挫時,往往會採取懷疑和敵視態度看待周圍世界。而這種懷疑與敵視態度因其缺乏自控能力總會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只是我們平時觀察不夠,未能發現或觀察到了卻未作細緻分析,常以“差”一言蔽之罷了。經調查分析,我們發現具有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學生,大多會在學習、交往、工作方面以下列表現渲泄反感情緒。

(1)學習方面:大多表現為興趣談化或喪失,經常走神,學得及其被動;有的表現為故作學態或抄襲作業,以逃避老師或家長的責備;嚴重的會在課堂上故意搗亂,轉移同學注意力,干擾教師教學;少數學生還會藉故遲到,早退甚至藉故負氣出走。

(2)交往方面:主要表現為對老師或家長敬而遠之,不理不睬,裝聾作啞,不説真話;有的會背後嘀咕或説長道短,甚至假傳教師意圖,離間師生關係;嚴重的會故意找茬或當面頂撞。

(3)工作方面:有的會在班級工作中敷衍了事,不負責任,以此渲泄內心的不滿;完全把自己當作局外之人。

2、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導致學生產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根據我們的調查分析,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教師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去實現的。如果教師在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忽視國中生心理髮展的需要,教育措施不適應國中生心理髮展特徵,加之在應試教育思想的支配下一味地以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去要求學生,則難免會出現不恰當的教學方法,從調查結果來看,在引起學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諸因素中,教師的不當行為的確不容忽視。根據調查卷的反映,易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教師行為有:重複哆嗦,隨意拖堂,教法陳舊,作業過量;諷刺挖苦,當眾訓斥,告狀揭短,秋後算帳;偏愛優生,漠視差生,隨意停課,體罰與變相體罰。此外,把男女生的正常交往誤作早戀看待也會引起逆反心理。

(2)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校周邊環境差,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當普遍存在。據調查卷的反映和觀察所見,易引起學生受挫型逆心理的家長行為有:嘮叨、貶斥、打罵;擅定考分指標;許諾不兑現;家庭糾紛,夫妻離異;此外,強行要求子女受家教或參加名目煩多的校外補習也會引起逆反心理。

(3)學生自身因素。

國中生身心發展速度加快,心理活動複雜而激烈,獨立意識不斷增強,常感到成人的干擾太多,管教太嚴,心理需求與現實的制約矛盾日趨突出,這是引起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其次,現在的國中生都是獨生子女,衣食玩樂條件優越,缺乏磨練,感情脆弱,大多不能把外來挫折內化為前進動力,也是易產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因之一。

五、主要疏導措施與初步效果

我校心育課題研究組在認真分析了第1次調查結果後,經反覆研究,決定採取以下措施對教師、學生進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導,力爭在一年內使教育教學和管理方式有明顯改進,把學生的受挫型逆反心理現狀得到緩解。

1、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融洽師生關係,最大限度地改善來自教師的使學生心理受挫的外部條件。

要實現上述設想,關鍵在於轉變教育觀念。為此,我們除了及時地與施挫教師談心外還利用政治學習經常地向教師通報學生的心理現狀,分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成因,及時對教師進行宣傳教育。此外,我們還成立了“青年教師讀書會”,以“讀書會”為陣地,引導教師們學習中外教育教學新經驗、新理念。據統計,38位讀書會成員一年來利用工作之餘讀了70餘部教育教學著作,寫了20多萬的讀書筆記。“讀書會”還以心理教育和創新教育為主題舉辦了17次講座。通過《逆反心理的成因》、《逆反心理的疏導技巧》、《焦慮心理的輔導》、《挫折心理》、《創新人格與心理髮展》、《創新潛能開發與心理髮展》等專題講座和討論交流,使教師逐步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正確的師生觀,為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改進教育方法,融洽師生關係奠定了思想基礎。據瞭解,過去那種因恨鐵不成鋼而發生的不當行為明顯減少了。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係蔚然成風。

2、開放聊天室,開放聊天信箱,以心理諮詢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努力從學生自身角度出發改善形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內部條件。

近一年來,心理諮詢室接待了數十名來訪學生,凡有來訪者,我校值班諮詢人員都能十分自然地拋棄自身價值和經驗參照體系,以“真實的自我”而非角色的朋友身份坦誠地面對來訪的學生,開試布公地與他們交流,幫助他們解開心結。並能以各種心理暗示技巧,提高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能力,增強他們的受挫能力。此外,我們還認真處理了數十封學生來信。每封信我們都仔細閲讀,揣摩心結所在,分析內外因素,及時回信,幫他們排憂解煩。

通過與來訪學生談心和書信往來,建立了良好的諮詢關係後,我們還對許多學生進行了跟蹤疏導並分類別進行了不定期的團體輔導,也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這一年來,我們把對教師和對學生的心理疏導緊密結合起來,把隨機諮詢與跟蹤疏導同集體輔導緊密結合起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造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客觀條件,促進了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轉,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這從前文兩次調查結果的對比中可見一斑,這裏不再贅述,我們的課題研究尚在中期,大量的工作有待進一步摸索,為了及時反饋課題進展情況,謹以此文向領導和專家彙報,並以此與心育課題研究同仁者交流。

當你關心他人的時候,你就在關心着自己!

當你幫助他人的時候,你就在幫助着自己!

國中生逆反心理調查報告

隨着社會節奏愈來愈快,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都會發生,為了更好的摸清孩子的心理狀態,解決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有效地配合家長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我針對國中生逆反心理做了問卷調查。為確保調查的成功,我特做了以下準備工作,首先隨機抽取調查對象為七年級一班和十二班的同學:一百名同學,其中男生五十名,女生五十名;調查形式為固定時間統一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

第一步:對青少年逆反心理進行初步認識確定調查問題,整理調查問卷;第二步:派發調查文件,收集調查結果;第三步:對所收集的調查文件進行整理研究,並進行分析討論總結歸納。再運用統計分類彙總表等統計工具進行數據加工處理,得出結論。

根據統計結果我們發現,七年級階段的學生百分之四十二有過逆反心理,關於造成學生逆反心理的因素父母與家庭、學校與學習佔了百分之六十八,其中因為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而產生的逆反心理佔百分之五十五,大眾傳播及社會文化對學生心理髮展影響達到百分之九十三,關於逆反心理對孩子的生活和成長很大影響的佔百分之五十九,學生對於逆反心理多采用和同齡人交流的方式來緩解的佔百分之八十六。基於此我感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中學生逆反心理的工作:第一,把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內因。調查結果顯示父母與家庭、學校與學習是造成孩子逆反心理關鍵因素,這兩個方面恰恰是學生成長的環境和見證人,老師的重要角色地位有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調查結果顯示沒有孩子是因為老師產生逆反心理,所以,老師應在這個環節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孩子和家庭的溝通工作,做好關於學習興趣的提高工作,讓孩子學會感恩,感謝父母,感謝家庭,感謝學校,感謝同學,在感恩的過程中順便把消極的因素轉化為積極的因素;第二,重視孩子的角色意識,尊重孩子。調查結果顯示接觸對象不尊重自己引來的逆反心理的佔百分之五十五,孩子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孩子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他希望在各項活動中得到別人的尊重,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應該儘可能給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快樂,找到被尊重的感覺。在生活中教給孩子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別人這一理念,讓孩子在尊重中找到快樂成長的源泉,降低逆反心理造成的消極影響;第三,正確引導孩子關注社會文化。社會文化對孩子的成長過程的影響達到百分之九十三,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正確引導孩子對大眾媒體所關注的事件的價值觀的正確取向,用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教導孩子,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堅定人生信念。在紛繁複雜的社會文化中教會孩子學會辨別、學會反思、學會揚棄、學會理解、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通過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讓孩子明白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保持清醒的同時在學習中進步,在學習中發展,從而養成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長;第四,開展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交流、成長。

在家庭教育中對家長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第一,要順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長逐步改變教育方法,不要老是採用包辦為監護的方式。第二,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力,與孩子商談,平等商討,不要用命令的口氣,粗暴,強制更是錯的。第三,加強與孩子在情感上的交流。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應採用熱情關懷的態度,親切的語氣。

在學校教育中對老師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第一,傾注“師愛”,融洽師生關係。第二,教師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處理問題應注意調查,尊重事實、並善於激勵。因此,教師在對待學生處理具體問題時,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無論是優生還是差生都應儘量做到一視同仁,不分厚薄。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去處理問題,在深入實際,調查瞭解,掌握真實情況的基礎上,作出公正合理的結論,並注重班級羣體輿論的正確引導,從而使教師處理的問題得到學生廣泛的贊同和支持。第三,教師的教育要嚴而有度,講究藝術,並善於運用“暗示效應”。做為暗示的實施者和學生心目中的崇拜者――教師,應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人際吸引力的同時,還應針對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具體情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提出切實可行的要求,並靈活運用教育技巧,尤其應注意巧妙運用“暗示效應”,儘量少用命令方式提出要求。第四,對於已經產生“逆反”心理的學生,教師應對症下藥,因勢利導。因為造成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調查結果顯示,當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後多采用和同齡人交流的方式減緩這一情形的佔百分之八十六,作為教師我們應在工作中儘可能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創意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在活動中孩子既可以培養合作意識,增加交流的慾望,還可以化煩惱於無形,自然而然的消除了逆反心理對孩子的不利影響。如原來舉行的讀書超市,書香晨會等,孩子們在讀書中收穫知識,收穫快樂,更收穫了友誼,活動是孩子健康成長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快樂因素。

對學生的建議。第一,學會理解。學着從積極意義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羅嗦,老師的批評。其實這均為善意的。老師、父母也是人,也有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犯錯,也會誤解人。只要我們抱着寬容態度去理解,也就不會逆反了。第二,把握自我。常提醒自己,要虛心接受父母、老師的教育,遇是要盡力克服自己,要認識“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另外,要與他們常接觸,向他們請教,多多溝通。第三,學會適應。要提高心理上適應能力,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發展興趣,展現自我價值。這樣,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通過這次問卷調查,我明白了自己以後的工作方向,我們常説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啊,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做出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了心中的教育夢想,我會更加努力!

當前農村國中生學習心理的優秀調查報告

我們於xx年xx月~xx月,對漁峽口鎮的兩所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 具體目標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漁峽口鎮第一、第二初級中學進行,共發問卷1021份,回收有效問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 中專 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 對於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七年級為69%,八年級為58%,九年級為72%。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的實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