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春华与秋实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一语道破读书的重要性:“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反过来,“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关于读书境界的层次,颜之推更是语出惊人:“夫学者是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原来读书的收获也是春华而秋实,与自然规律相合。

读书的春华与秋实

宋真宗皇帝的劝学文是功利读书的典范,他说: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随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士子们勤读六经,考场求售,进而随平生之志。类似于我们今天讲的“知识改变命运”,无可厚非。但是,读书的目的如止步于此,还不能算是理想境界,《朱子家训》告诫人们,“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正心诚意、立德树人才是大境界。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读书历程,不论过去还是未来,都堪称读书人的典范。电视剧《换了人间》第16集有这样的情节,让人观后久久不能忘怀。罗瑞卿去“双清”别墅找毛主席,首先碰到王加英,他们进行了如下对话:

“加英同志,毛主席在吗?”“主席不在,这几天主席可忙了,他不仅要为新政协筹备会议的召开亲自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而且还为构思一篇文章搞得连觉都睡不好。”“那你们这些秀才呢?”“我们啊,充其量就是为主席准备一些资料。”“主席还是像当年在延安那样,自己动手写文章?”“那是当然了。”“难道你们就不能帮帮忙吗?”“罗政委,谁也没有主席那样的思想和文采。而且,主席认为,如果由秘书起草讲话稿,他自己就成了秘书的传声筒,结果嘛—”“结果啊,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将留下一笔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啊!”相信没有人会怀疑这段情节的真实性,那么主席宝贵的思想和文采来源何处?当然是读书和学习。

早在毛主席20岁的1913年,他读《庄子·逍遥游》中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便有感道:“叹其义之当也。”他不由联想到李鸿章,说李是“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处理国务,屡陷败局,似大舟行浅水。主席明白,仅有大志是不够的,有可能志大才疏、置杯而胶着于水底。为了能负大舟,必须准备大江大海,使积也厚。何谓大江大海?书中自有洪波涌,书中自有波浪翻!

毛主席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踏遍青山人未老”,而且,他以有涯逐无涯,读书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延安时,毛主席就说:“如果我还能活十年,我一定读书九年零359天。”

来源于实践的作品最能打动人心。美国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摩尔根为了他的研究深入印第安人中间生活,还被当地人收养为义子,多年以后鸿篇巨制《古代社会》诞生,该书以美国印第安人亲属制度、 家庭生活为基础,进而拓展到整个人类早期的氏族制度与社会生活。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上古时代的蒙昧认识。此书在世界上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首先就受到马克思的高度推崇。1973年,毛泽东主席想看《古代社会》这部著作,当时我们国家只有从日文翻译过来的版本,而毛主席想看的是直接从原著翻译过来的译本,周恩来总理就找时任民进中央副主席的73岁的杨东莼组织人员翻译。杨东莼找了两位年轻的翻译家做帮手,三个人合译出了最为流行的、也是社会公认的最佳中文译本。遗憾的是,毛主席临终前也没有读到此书。这个故事给人以怎样的思考,可谓意味深长。据史料记载,毛主席最后读书是1976年9月8日5时55分,那时他读了约30分钟的《容斋笔记》,六个小时后他老人家就去世了。

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艺术等等,无不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晶。善读,不仅能开阔人生道路的可能性,生成指向内在的深入思考;而且,这种可能性若与专业接轨,更会结出意想不到的成果。虽然我们不能期望像毛主席那样“为万世开太平”,但是我们会有自己的春华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