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门的前世今生

在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以前,铜仁城的城门中,原是没有中南门这个城门的叫法的。

中南门的前世今生

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攻破南京城,靠夺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江山,自立为永乐皇帝的燕王朱棣,已经稳稳当当地做了十一年的皇帝了。这十一年中,他用诸如凌迟、剥皮填草甚至灭十族的种种酷刑,把那些不肯臣服的大臣们收拾得差不多了,完全有能力来对付西南地区那些经常闹事、不肯听话的土司。于是,便将长期闹内部分裂的思州宣慰司和思南宣慰司彻底废除,用这两个宣慰司原管辖的三十九个长官司建立了铜仁等八个府,同时,还建立了一个贵州省,当时叫做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来管理这新成立的八个府。所以,铜仁的老人们常说:先有铜仁府,后有贵州省。

朱棣派来铜仁担任铜仁府的首任知府田载,是他当燕王时的老部下。这个北平人刚到铜仁时,百废俱兴,一切事情都要从头开始,自然就没有精力和财力来修筑城墙。好在铜仁山青水秀,周围山上长满了树木,于是便命人砍下很多树木,在周围围起了一道栅栏,用作府城的保障。

第二年,田载修建了铜仁府的官署,铜仁府学的学宫也“规制粗备”,但还来不及修筑城墙,在第三年就离任而去了。

按照明朝的规定,每位知府的任期都只有两三年,大家对修筑城墙都不大热心,一晃便过去了三十六年,铜仁城仍然是“树栅防卫”。

用树木围起来的栅栏,防不了手执武器的起义军。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洪江的苗民起义,一把火把铜仁围城的栅栏和知府署的衙门烧得精打光,这才让后任的知府们对修筑城墙的事开始重视起来。

两年后的景泰二年(1451),四川巴县进士朱鑑(jiàn)来铜仁府任知府,面对着前任知府孙顺留下的满目焦土、遍地残垣,朱鑑开始夯土筑城。

“郡城斜倚石高低”。朱鑑夯筑的土城,“始因东山,环以土城”。新筑的铜仁城的西面和南面以天然的屏障小江和锦江为界,东面和北面则沿着东山、道坳上,依山就势,蜿蜒起伏,夯筑城墙。

当时土城的规模很小,所以只按旧例在城墙的东、南、西、北四面开启了见明门、安阜门、伏远门、长宁门四个城门,城门上同时还各自修建了城楼。城周758丈,大约三里左右,“占地面积约0.24平方千米”。

朱鑑筑城开启的这四个城门,其中的南门是不是今天的中南门,旧志上没有记载,但从中南门商业的繁荣来看,商家卸载货物,应该是以就近为利,不会大老远地以江宗门为卸载之地,所以很可能朱鑑开启的南门,就是中南门的前身。

古代习惯上把这次修筑的围城称之为“老城”,把后来扩大的围城面积、包括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知府刘瑜“增筑北城一百三十五丈”、正德七年(1512)知府周汝端“增筑迤西一带河城”、嘉靖十三年(1534)知府敖文祯“增增筑东北土城”万历三十年(1602)巡抚郭子章命令铜仁府知府何大缙、铜仁县知县吴三让于府城之北增筑的铜仁县城(万历二十六年,废除铜仁长官司,改设铜仁县,府、县同城)在内,称之为“新城”,城市面积扩大到“约0.6平方千米”。

土筑的城墙一直维持到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这一年,云南昆阳的举人李资坤来到铜仁府任知府。第二年,李资坤为了解决治下“城狭民稠”、“民多居郭外”的现状,勘探了东北城外地势宽广平坦的地方,决定废掉旧城增扩新城,扩大铜仁城的规模,同时,鉴于以前土筑的城墙容易被雨水特别是洪水毁坏,李资坤决定这次重筑的城墙改用砖石砌成。

新城规模的扩大和筑城材质的改变,庞大的费用成了李资坤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但这难不倒这位聪明的知府,他采用了一个用新开拓的地盘换取增筑新城资金的办法,谁出钱,谁就可以在新开拓的城内得到一块修建房屋的宅基地。想到城内建房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到知府衙门来交纳银子,“应命者殆二百人,金亦以百计”,因此李资坤的资金问题很快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这一次的扩建,由城东一带向西增筑350丈,并将原以东山为界的城墙东移到了傅家山一带,从而使“东山宛在城中央矣,遂易为‘中山’”,城市面积基本扩大到今天市中办事处所辖的1.18平方千米。虽然规模和质量都和以前都大不相同,但由于采取了用土地置换资金的办法(这个办法现在被大量效仿),却收到了“官不苦费、民不知劳”、“兴大役而事不烦、民不扰”的效果。古人对李资坤的这一办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自来筑城,成功易而诸费约,未有如斯者。”

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分守思仁道的参议刘望之,命令铜仁守备张大儒,经历刘仲芳等再次修筑铜仁城墙。这次不同于李资坤扩城时还是“复门其四隅”,而是开启了七个城门,除东门、北门、西门外,西面还为方便百姓挑水,加了一个便水门,而南面,由于修筑了三个城门,便从上而下依次叫做正南门、中南门和下南门。

现在的环西路那时叫做边街,一直叫到解放后,在解放前一直都很荒凉,甚至到了上世纪70年代,铜仁县政府的干部还在武装部的那个地方插过秧;现在的双江路那时叫做府前街,民国时称县府路。现在的逸群国小门前称府后街,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为方便百姓取水,开辟了后水门,因此又一度叫做后水门街;乾隆四十七年(1782),由于在学宫右边建了一座皇殿后,便又叫做皇殿街。而中南门这一段街道,明朝时叫做中南门街,清朝时叫做太平街、民国时叫做金华街,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改名为中山街。1944年冯步洲扩展城内街道,改街为路,才改名为中山路。广东省方志办编撰《孙中山志》,向全国征集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纪念地,后来广东给我们寄来了《广东省志·孙中山志》,打开一看,我们铜仁的中山路,还是贵州省惟一保留下来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路名呢!

1943年,铜仁县县长孟兆麟在中南门城门两旁各建一座碉楼,为了与中山街相对应,孟兆麟把中南门城门改名为“中山门”,但铜仁的老百姓还是热衷于把中山路叫做中南门街,把中山门叫做中南门,因为它的历史渊源太久了,而且指向性强,又好记。

中南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南门是指中南门的城门;广义的中南门是指中南门片区。至少在民国前间,铜仁城是按照八个城门来划分片区的。

中南门片区的四至是南为临锦江河的城墙、北至临街西面的范家和东面的张文先家、东抵东山、西至月亮坝。以前中南门玩龙灯,首事挨家挨户收份子钱,也只在这个范围内收,不能越界去收属于后水门片区和江宗门片区所管辖的。

1935年国民党在贵州推行《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演变成八个保、中南门属第二保;1950年5月,取消保甲制,又依原排序设置了八个街公所;1989年设置了中南门等八个居民委员会

中南门街东依东山,西接府台衙门,南临锦江,过去它占有很大的地理优势。因为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的大宗货物的运输,都是依靠水路运输来完成的。中南门街紧靠中南门码头和渡口,有了码头,水运的货物进出方便,有了渡口,人流量就大,成了商家首选之地的中南门便成了铜仁城的经济中心。民国期间,铜仁城的老八大号和新八大号,大多聚集在中南门一带。同时中南门紧邻当时的行政中心铜仁府的知府衙门,因而又是铜仁城的政治中心。而且知府衙门中来做官的,大多是考取了功名的举人、进士的文化人,类聚群分,他们喜欢交往的,自然是铜仁本地的文化人,因而中南门还是铜仁城的文化中心。

由于中南门自古以来一直是铜仁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中南门在过去最为繁华,成了铜仁城三街六巷之首。

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开启的七个城门的格局,一直延续到了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这一年,增修了新东门、后水门两处水门以方便百姓取水。但新修的新东门面向北方(今五完小外地区养护段处),老东门又随之封闭了,如按面向北方取名,铜仁城便没有了东门而有了两个北门。于是,修城门时便不同城墙平行,而是有意向东斜了一点,使城门面朝东方。

据说因为封闭了老东门,对全城的风水特别是对学子们考取功名和商贾的生意,都有很大的影响。清朝光绪六年(1880),贵州巡抚岑毓英巡边来到铜仁,在接见当地士绅时,极口称赞铜仁山青水秀,同时对铜仁近年科举的不景气大惑不解,说:“是地山水秀特,宜科名鼎盛,何以近年寥寥?”地方绅士中有人回答说:“前明本盛,因老东门封闭,遂难如前。”

第二天岑毓英实地察看了老东门后,极力称赞这个地方规模轩敞,秀峰罗列,应该尽快重新开启,对全城的风水都有很大的好处,学子们考取功名的状况也将会得到改善。

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江苏金坛(今金坛市)举人冯翥鹏来铜仁府任知府,听取了城内父老的建议,不仅修建了文笔塔,而且还于第二年冬十一月初八动工,腊月十二完工,重新开启了老东门。所以,铜仁才会有了“好个铜仁城,八门开九门”一语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