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中听惊雷——读《留白课堂》的思考

于无声中听惊雷——读《留白课堂》的思考

于无声中听惊雷——读《留白课堂》的思考

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发现一个天堂。

当我看完《留白课堂》这本书后,心中便有了对这句话的启迪。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更应探求此中智慧。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一些。我们的教育需要“留白”。

国中班主任是学生人格成长的导师,很多国中班主任都会对学生的终身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故事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对中学生的教育具有形象感知与榜样引领的作用。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热衷于苦口婆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却不能引起学生的感动和思考。那么如何改进当前说服式的教育呢?“故事留白”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理性的思路

所谓“留白”,源自中国绘画的构图,意指创造“无中生有,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大家看过齐白石的虾图,尽管是用点墨构图,空间还未填满,一只只栩栩如生的虾已经跃然纸上。而“故事留白”则是教师做班级思想工作时,通过故事讲解和必要停顿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对故事的情节和思想内涵加以体验与消化,进行自我反思而促进个体成长,使教育呈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境,达到“于无声中听惊雷”的效果,从而实现学生的人格成长与思想进步。

故事“真”处留白,让学生想象

有的老师在故事讲解时,喜欢反复强调人物性格的可贵与崇高,以为不这样讲学生就不能深刻理解。作为新手班主任的我,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其实你说的越多,学生就认定你对故事中的人物的不认可,或者你只想一味改变别人,那么听者就有可能从内心抵触你的说教。我们在向学生分享故事时,在情节与为人的“真”处留白,就给学生一个自主思考与认识“真”的机会。

比如为了说明一个人的毅力的重要性,有班主任从网上找了田径名将刘翔的故事,讲了他如何在08年奥运会惨败后的卧薪尝胆,以期东山再起为国争光。当讲到他在训练中脚疼时,反复强调他的大汗如雨、咬牙坚持。结果下边一个学生说了一句:“老师,难道他不知道疼痛时的训练是在做很多错误动作吗?体育老师说过,机体受伤时最好休息。”搞得老师极为尴尬。其实教师大可不必讲那么多本来就“莫须有”的情节,只要讲讲他前后比赛的状况,提问学生想象他平时是如何训练的,给学生充分想象的余地即可。如果有学生来说出刘翔的训练状况,那才是真正的“真”。但如果故事的每一根毫毛都有教师给出,那将一览无余而了无生机,这样的故事教育,对学生的智商与心灵是一种伤害。

故事“善”处留白,促学生感悟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研究认为,故事教育是最能促进学生向善的教育,故事本身给学生一种美好的形象,但这种美好形象必须留在学生的心底,而不是留在他们的耳边。

“善”是一个抽象词汇,很多学生只能意会而无法说出其内涵。所以故事讲解时要给学生深刻领悟的空间。比如讲礼仪时,老师会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但由于对这一礼节的强调过多,恰恰引来学生这样的思考:主人公这样做是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表扬呢?由于我们的家长现在普遍对孩子宠爱有加而使他们形成了个人主义的性格,所以我们尽可以在故事关键处给学生一个问题:孔融让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或者干脆不问,让他们慢慢体会。

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向善的过程中,“留白”艺术促使学生真正对“善”融会贯通与自我教育。

故事“美”处留白,引情感体验

同样,故事中的人性美不是教师讲解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美的感悟而内化才是真的。我曾经给学生举例网上传的山西一个残疾青年虽长得难看,却数年如一日地替街坊邻居免费送煤气的故事。结果却引来很多人的不解:有的说,这个人就是为了出名;有的说,这个人也许是为了通过送煤气赢得异性的青睐;还有的甚至说,这个人长得难看,要是让我嫁给他,给我钱我都不去……于是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最终大家一致把问题的结论集中到现在的人金钱至上而丧失心灵之美,那些长得英俊而只会索取的人,他们的心灵是最丑的。

我又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很多钱,你将捐助别人五万元,那么你最想捐助的人是哪一个?是不是那个青年?有一个学生说,当然是,因为他心灵美;而另一个学生则说,心灵美的人不是为了钱,我就是捐给他,他也不会要,我还是捐给那些穷人吧。尽管结果不同,但学生的内心感受却实实在在得到了引导,故事留白引“美”到了实处。

“留白”策略不是对思想教育的顺其自然、撒手不管,而是积极意义上的彰显人性、引导思考。故事有了“阴晴圆缺”,学生才有了思考的自信,教育才有了主体的唤醒。这就是所谓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