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多篇】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多篇】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 篇一

读书心得之前,或多或少听到些关于林徽因的事情,在亚马逊上看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本书排在文学类的第一名,我就买来看一看。看完后,我觉得林徽因不仅让我喜欢,更让我拜服。

我相信,世界上真的存在气质容貌、文学与事业兼备的女子,现在,我真的了解到了这样的一个女子——林徽因。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让人拜服的永远不是一个人的成就,而是她的精神,她的坚持。林徽因对工作的热忱是任何人都劝阻不了的,她如此的骄傲好强,只听从自己的心。即使卧病,她也没有让自己闲下来,当梁思成接受委托,编写《中国建筑史》时,林徽因亦按捺不住,为写作《中国建筑史》而抱病阅读了二十四史做足资料准备,并写了该书的第七章,又承担了全部书稿的校阅和补充工作。

内心充满热爱的女子,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靠近。怪不得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记挂了一生,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我喜欢上了林徽因,她与其他才女不同,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不会用大量悲伤的文字来渲染其心境。她骄傲却不孤绝,她清新却不薄冷,她安静却不寡淡。无论是生活中的林徽因,还是诗中的林徽因,都那么的让人喜爱。她既不是让人穿肠至死的毒酒,也不是绚烂至极的芍药,她只是一杯清淡耐品的闲茶,是一朵雅致素净的莲花。正如书中所说:“林徽因知道,一切痛苦都要自己承担,她没有理由将自己的病痛强加在任何人身上,所以纵算卧病整整四年,也让文字不悲不泣,让日子过得不惊不扰。也许她征服不了命运,却可以驾驭自己的情感、把握自己的心。

她是一个贪恋岸上烟火的女子,不会让自己逆水行舟,倘若不慎溺水,也会用最美的姿态自我救赎。”这也是我最钦佩她的一点,这也是我想做到的一点,我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如海一般,任外界如何纷扰,内心却可以平静淡然。许多人携飞沙风尘上路,而林徽因则披微雨落花同行。任何境况下,她都可以做到诗意美丽,不同俗流。当梁思成问林徽因为什么选择他时,林徽因说:“我觉得你是一本书,我想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读,你准备好了吗?”连这样的问题,林徽因都可以回答的如此诗意。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林徽因爱的始终是徐志摩,她之所以嫁给梁思成,是因为她如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一般,只想让徐志摩看到她的好,害怕他了解了她的普通而离她远去。

一个人纵然勇敢,也会害怕失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句话也许正是白落梅想说给林徽因听的,因为我看完这本书,也想一遍一遍的对林徽因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 篇二

繁华流年宛若沧海之上,永远也钓不回逝水的昨天。你想打捞,却只是一大段,永远也打捞不回的光阴,垂钓不回的年华。此时,当你面对这空空的渔网,是否也有过那么一丝苦弥漫心头?

那么,唯有书方能慰藉你那空虚的心灵。

拿起一本书,坐于树下,翻开书页,任叶片的剪影散落,任树叶沙沙的声音拂过耳畔。清风拂面,送来潮湿的花香,与那漫天纷飞的墨香缱倦。

遨游书海宛如垂钓光阴,彼时的我们却已硕果累累,再不是虚度年华。书,好似人间四月天。

正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林徽因,纵然像诗意一样,她的人生却是辉煌的。读她,宛如与她在那康河的柔波下徘徊,月色将我们的侧影洒上朦胧的色彩。当林徽因不辞而别时,你又是否为她唏嘘不已?其实,每个人只能感慨,并不能认为她的决定正确与否,又或许本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是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此时的她已明白,诗意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百年过后,真正让人们记住的,只是事业。这世上,不是只有烈酒才能醉人,不是只有热恋才会刻骨。有时候,一份清淡,更能历久弥香;一,种无意,更让人魂牵梦萦;一种执着,更可以维系一生。

是的,在林徽因的生命中,浪漫并不是她的全部,唯有事业才是她的人间四月天,而她,也永远像盛开在清波中的白莲,读她,从没有疼痛,有的只是淡淡清新的味道。

病中的她依旧不改当初,她的诗从来不现消极悲观的愁肠,无论在凋零的秋季,还是在荒芜的寒冬,我们都可以闻到那抹清新的绿意。或许于她而言,痛只是一个人的痛,乐却是每个人的乐。

是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合上书,仿佛风中穿来的还夹杂着那淡淡白莲的清香,隐隐约约望见了那莲在风中娇艳盛开,风姿卓越,绝代风华。

她不比张爱玲的凌厉,陆小曼的决绝,却拥有着她独自的娉婷。或许她也像一杯烈酒,只是这酒的热度只钟情于建筑事业,以致于令她付出了绝代的容颜。可她不后悔,若让她再选择一次她的人生,也许她还会选择颠簸一生。因为她的一生注定不平凡,她注定不是寻常柔弱的女子。

林徽因是一本书,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而书也像林徽因,清新却耐人寻味,那深刻的哲理蕴藏她们之间,细细揣摩,方了其真味。

的确,只有读书才会闻风柔软,看雨生情;只有读书才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只有读书才会希望风将自己带到遥远的彼岸,与她同悲同喜,与她相知相惜。

流年轻浅,岁月被轻放在记忆的某个角落。人的一生是由许多碎光流年拼凑在一起,片段的组合才有了漫长,而那串连的丝线,便是那书,浩瀚无垠的书。

于是,我将携那书,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 篇三

随着鸡鸣,从梦中醒来,枕头旁是昨晚刚看完的白落梅的林徽因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想起自己还没看过白落梅的作品,甚至都还没听过这个人。习惯于以书名和封面去挑一本书,然后去读,去认识。而当初在书店的书架上众多的书中,吸引我的就是如此温暖的书名和它简约的封面设计。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对林徽因,了解不多,甚至可以说没有,仅仅听过她与徐志摩有过一段异样的恋情。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渐渐地读到了一个美丽动人、与莲一样清丽的女子,她叫林徽因。出生于书香门弟,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父母的熏陶使林徽因成了一个德才兼备的女子,加上可以说是倾城倾国的美貌,林徽因成了整个杭州城的男子仰慕的对象,甚至后来的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也为之倾心。二十世纪初的杭州城是属于林徽因的,这个古老的却依然美丽的城见证着她的成长,而林徽因就如西湖里的莲,慢慢地长大,长高,有一天会露出花苞再绽放。

十六七岁是最美好的年龄。对林徽因来说,在这个时候,因为家族的原因,她认识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但当时并没有对这个名门之后有太深的印象。而在她十七岁时的康桥,她邂逅了徐志摩,两人相爱。徐志摩有妻子,林徽因并没有介意,但并不是说她愿做第三者,在林徽因的心里,爱情仅是两个人相爱就够了。林徽因后来选择离开徐志摩,甚至不辞而别,但她的一生,都还爱着徐志摩。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对于爱情,林徽因应该有着不为常人理解的理解吧,所以林徽因选择了和梁思成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没有了甜蜜,没有了浪漫,但有了温暖,有了梁思成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了对建筑事业的奋斗热情和激情。

一辈子有多长,我会用心来证明给你。没有徐志摩那样的风流倜傥,也没有梁思成那样的家庭背景,但有一颗永不变的心,金岳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从林徽因那里得到什么,只是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她,关爱着她。这样的爱情唯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金岳霖用心也用行动证明了这句爱的颂歌。那些当初信誓旦旦地说要爱你一辈子的人,如今他们都在哪里。徐志摩一如既往地风流,梁思成也另娶,只有金岳霖在那里,一直在那里,不悲不喜,不远不近。

有时候,爱情这东西太难懂,随时给你也给她伤痛;有时候,爱情却又太简单,我能守着你,就足了,至于你对我怎样,我并不去想。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 篇四

很早就听说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美丽的句子,今天看完了这本书,便觉得这里面很多话让人感动,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这美丽。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匆匆过客,有些人与之邂逅,转身忘记;有些人与之擦肩,必然回首。所有相遇和回眸都是缘分,当你爱上了某个背影,贪恋某个眼神,意味着你已心系一段情缘。只是缘深缘浅,任谁都无从把握,聚散无由,我们都要以平常心相待。这段话既让我看清了人与人的交往,又让我看到了作者关于爱情的看法,虽然我不能给爱情一个准确的描述,但是平常心待之却没错。

不知道是承受不起生命的重,还是承担不起生命的轻。生命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话题,鲁迅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样的提问这是给我们大学生的启示和提醒,我们要怎样活着?我们应该也必须承担起应尽的家庭和国家的责任啊,所以我们必须义无反顾的奋斗,奋斗。

人的一生就如同草木,经历荣与枯、生与灭,看似稍纵即逝,实则无比艰难。我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亦如此,但是却经常忘了时间的珍贵,经常在浪费时间,所以看到这句话感触颇多。

每个哭着来到世间的人,带给亲人的是无尽喜悦,每个微笑离开尘世的人,带给亲人的则是永远的悲痛。无论你是来时去,你都关系这身边的亲人,所以要多爱亲人一点。

然而,繁华世间又何尝不是一杯毒酒,你以为自己早已厌倦,其实却总想一醉贪欢。等待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是幸福;在阳光下和喜欢的人一起筑梦,是幸福;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光阴慢慢变老,亦是幸福。世间就算是再无情,冷漠,总有阳光的一面,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去抓住,去感受。

然而每个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远离纯净,开始漫步在红尘的烟火里。世间百态,必定要亲自品尝,才知其真味;漫漫尘路,必定要亲力亲为,才知晓它的长度与距离。

所谓心静则国土静,心动则万象动。真正的自在是知晓得失从缘,懂得随遇而安。那时候,任何的迁徙都不会成为困扰,不至于改变生活的初衷。在人生的路上,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不至于太过曲折,不至于时刻彷徨在转弯的路口。世事难遂人愿,你想要行云流水过此一生,却总是**四起。有人说,人生就是来经受苦难的,确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都需要经过各种各样的坎坷,所以我们不能把人生想的太简单,可是,人生要是按着轨迹来或是只有好事,那人生也就太过于平淡了,没有起伏的人生怎配的上来这世上这一遭呢!

究竟要以何种姿态行走于世间,才可以做到不被人忘记?一个男子爱一个女子,爱的是她青春的朝气,是她美丽的容颜,是她独有的聪慧。多少人会爱上岁月留在她脸上的印记?爱上她那颗被生活宰割得累累伤痕的心?林徽因似乎做到了,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作为女生,我们确实不应只想着装扮自己的外表,美丽的容颜会逝去,最重要的是要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修养,关注自己的素质,这些不仅不会随着岁月改变,还是自身的重要品质。

某一个人走进你的视线里,成了令你心动的风景,而他却不知道这世界上有过一个你。又或许,你落入别人的风景里,却不知道这世上曾经有过一个他。不知道多年以后,有缘再次相遇,算是初见还是重逢?

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起了三毛与荷西的那场恋爱,这位比三毛小了六岁的大男孩对她许下永恒的爱情。那时的三毛唯有感动,却不愿相信。六年后,他们再度重逢,荷西一如既往的真心将三毛打动。他们携手走进了撒哈拉沙漠,开始了风雨相伴的人生。他们用了六年的时间来辜负,又用了七年的时间相偎依,再用一生的时间来离别。

有一种遗憾,叫错过;有一种缘分,叫重来有缘的人,无论相隔千万之遥,终会聚在一起,携手红尘。无缘的人,纵是近在咫尺,也恍如陌路,无份相牵。这些关于爱情的解释,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东西,爱情是美好的,不应该遭到玷污,所以对待他应该认真,也许他真的很奇妙,真有上天的安排,缘来就要珍惜,无缘也不必强求。

这样的女子真的太过聪明,她让自己洋溢着迷人的魅力,让欣赏者的目光聚集于一身,来享受着她的典雅纯美。她时刻愉悦别人,又温暖了自己。她仿佛永远都是那么无意,无意地看着花开花谢。纵然自己深爱一场,也可以做到平静地别离。纵是爱到深处,也不肯热烈相拥。她不会将自己逼到落魄的境地,任何时候,她都可以让自己优雅地行走。穿一袭素色白裙,走在人间四月,等待一树又一树的花开。春天早已远去,她却还在。喜欢林徽因淡淡的书香味,水乡的柔情,喜欢她的优雅,美丽,淡雅。

这本书就像是一篇美文,又像是江南的小桥流水,那样温婉,那样充满美感,读着这本书就像走在江南水乡,心中荡漾着一中小小的波澜,虽然没有大起大伏,但是却能在心中长久的留存,让人心中充满对这样女子的羡慕,对这样爱情的向往。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 篇五

她,用一支瘦笔,写尽了世间的风情。她——白落梅,或许没有林徽因的风华绝代,但这个清清浅浅的女子,用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着那份岁月静好的安然与美丽。她用诗意而柔美的文字,带着我们走进了林徽因传奇的一生。我们随着她温婉的笔触,聆听爱情,聆听一段来自灵魂的声音。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深情、是无奈、是祝福、亦是最后的守候与温暖。

(一)诗意盎然的文字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诗意的书名,早已经打动了读者的心。走进文字里,就连那些文字都仿佛有着属于它们独特的灵魂的气息,让我们可以真实的走进那个传奇女子林徽因的世界里。林徽因这个传奇般的女子,如莲般的绽放在这个渲染的红尘中,惊艳了多少红尘的过客。白落梅当是林徽因的知音,她用诗意的文字带着我们走进了她传奇的一生。江南,永远是文人笔下经久的话题,也就是在那个江南我们邂逅了一个叫做林徽因的女子。在这本书中,白落梅将林徽因比喻成一朵白莲。一朵无数人梦中期待的白莲。杭州,这座诗意含蓄的城,更是因为她更加的风情万种。白落梅笔下的林徽因,就是那朵圣洁高雅的白莲。她传奇的一生也因为这个叫做白落梅的女子而更加的绚丽多姿。推开岁月的门,游走于梦与现实的边缘,那些兜兜转转的缘分最终尘埃落定。谁会是谁生命中过尽千帆地等待,谁又会是谁擦肩而过的缘。时光终留不住那些逝去的美好岁月,而人生的永远又是什么呢?是相知、相守,抑或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深情祝福。时光若水,那些路过的风景,那些温柔了岁月的他(她)都在那份岁月静好中沉静下来。

诗意的文字,是本文最大的亮点。“如果可以,请让我预支一段如莲的时光,哪怕将来某一天加倍偿还。这个雨季会在何时停歇,无从知晓。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如莲的时光,当静静地绽放。一个人,一杯茶,一卷书,一帘梦。时光总是铭刻了许多美丽的瞬间,那些镌刻在心底的人,渐渐地淡出了彼此的世界。静,是心灵最平缓的呼吸;是一杯清茶,在沸水的冲泡下浮沉出人生的价值;是一份岁月的宁静。读一本书,我们喜欢跟随着文字去寻找着灵魂里的共鸣,喜欢去追寻那些美好的意境。《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做到了,我们的心跟随着文字走进那份静谧的时光,走进了主人公的爱情世界里,走进了那方山水,走进了灵魂的最深处,我们聆听着心灵的声音,看他们的故事,感悟着人生的起伏。“有人说,爱上一个人,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了城里的一道生动的风景,为一段青梅竹马的往事,为你一座熟悉的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读着这样禅味而且诗意的文字,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轻灵地行走于林徽因传奇的人生里。那些美好的、忧伤的过往都随着笔尖触及的文字而跌拓起伏,那是属于灵魂深处的东西,所以说白落梅是林徽因的知己,通过文字我们可以走进那片烟雨的江南,在那青石铺成的小巷中觅着尘世间淡淡的烟火,将梦轻筑;我们可以走进伦敦的雨雾,走进康桥,去聆听那段诗意美好的初见。

(二)爱是一场修行

林徽因,这个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的女子,这个让徐志摩怀想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一生,让金岳霖记挂一生的女子。她,清雅地绽放于尘世的烟火中,如莲般高洁,淡然的行走于红尘的陌上。她,骄傲却不孤傲,清新却不薄冷,安静却不寡淡。她的一生是幸福的,是优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们轻嗅着文字的墨香,随着作者的文字,走进那份美丽的初见,邂逅着浪漫美好的爱情。梦,每个女子心中都浅藏着属于自己最美的那一帘幽梦,林徽因也一样。这个如莲一般的女子,在缘分的牵引下邂逅了属于她的那一帘幽梦。我们不知道那场伦敦的雨雾,该是怎样的诗意与浪漫,但我们知道,那是林徽因人生中最美的遇见。那是一场梦与现实的迷离,美的心动、美的纯粹。爱,只是爱了,无关风月。人生的每一次遇见,都应该是前世的缘。读林徽因,我们必然会去读她的情感历程,书中的那场康桥之恋,当是人生最美的相逢。那一年的岁月里,风雨亦是多情的,为了两个倾心相恋的人儿。也许只有康桥,才给得起他们美丽的相逢。如今的康桥或许没有了那段诗意的年华,但那段文字却记录了康桥所有的美丽:“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那些触动着我们灵魂的诗句,让这座桥也更加的美丽柔情了。徐志摩说过:“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这份深情,或许也只有那个叫做林徽因的女子当得起。他所以的柔情,都为了他心中的那朵白莲,不忍她沾染这尘世的烟火,只求最美的那场遇见。

有的人,一转身就是天涯。林徽因这个清澈若莲的女子,最终选择了尘世的烟火,将那份浪漫而美丽的梦封缄在了记忆的最深处。爱情的世界里,没有谁对谁错,当我们今天再来读林徽因爱情的时候,或许我们会觉得她是懦弱的,没有为了爱情舍弃所有。书中说“林徽因是个清澈的人,她不愿背负过去,只想平和地活在当下,告诉所有人,她一如既往的美好,永远不会让自己错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诚然,或许林徽因自己也无法分清对与错。但或许缘分,有时候就是这样吧!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爱,是什么?爱是一场修行。我们行走于红尘中,总有着太多的无奈与辛酸。那些相爱的岁月,是时光酿造的美酒,醇香而浓烈。对于徐志摩来说,这一场爱的遇见,是他最美好的时光。只是,美好总是短暂的。或许,缘分的转身,留下的注定是满目的苍茫。谁也无法去评断这场爱情里的对错,因为爱情的世界里本就没有对错,是倾心相守,抑或是选择隔着红尘的距离静静地祝福,也唯有相爱的人可以明了。

在这场爱情的遇见里,林徽因最终选择了转身,选择了将所有的美好深藏。她理智的从梦中醒来,选择了一份岁月静好的安稳,而徐志摩亦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个红颜陆小曼。当然,我们知道,徐志摩一定没有忘记那个如莲一般的女子,他只是小心的将那份深爱深锁在了灵魂的最深处。

(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是这本书所有的主旨。无论是与林徽因最初相恋的徐志摩,还是相伴一生的梁思成,抑或是相守一生的金岳霖,都化作那句最深的祝福“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完这本书,我们不由的羡慕着那个如莲一般的女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可以生如夏花一样绚烂,死若秋叶一样静美,林徽因做到了。“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样一个诗意而且美好的女子,让三个优秀的男子铭记了一生,让我们即使只是读着文字亦会为之心动。

不得不说,是白落梅带着我们走进了这样一个传奇女子的一生。她爱的清醒,爱的透彻,安然地行走在她的世界里,牢牢地驾驭着属于她自己的情感与内心。在她的一生里,徐志摩是她最初的梦,梁思成是她相伴的红尘,而金岳霖则是她相守的蓝颜。可是,无论是最初的遇见,最终的相守还是一如既往的守候,这三个优秀的男子对林徽因都有着这份最深情的祝福,“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个优雅、美丽、睿智的女子收获了属于她的最完美的人生,让所有人都铭记住了这个如莲一般的女子。当林徽因告诉梁思成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的时候,梁思成对林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的幸福。”而当林徽因将梁思成的话转述给金岳霖的时候。金岳霖亦回答道:“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当读到此处的时候,我们都不禁为这一份深情所打动。金岳霖,就是以这样一份深情默默地守候在林徽因的身边。你若

安好,便是晴天,当是对金岳霖这场爱恋最好的诠释了。他用属于他自己特有的方式,守候着心中最爱的女子,默默地相伴在有她的红尘里。即使只能远远地祝福,即使只能沐浴着同一片天空的阳光,即使只能隔着一段红尘的距离,选择一份云淡风轻的相守,亦无怨无悔。

文中这样描述着“在徐志摩的眼中,当年那个小小女孩已经长成了一位安静而且风韵的女人。这个女人是他此生唯一的红颜,永远可以如初见时那般美好。”红尘中,又有几人可以永如初见呢?林徽因做到了,她始终是徐志摩心中永如初见的美好。他们的爱情从来都没有凋零过,没能相守或许是徐志摩一生的遗憾,但我们始终相信,他从未后悔过,在他最美好的华年里,遇见了那个如莲的女子,自此铭心刻骨痴爱一生。他深深地知道,或许当缘分转身以后,给彼此一份最美好的祝福,便会海阔天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们从这诗意的文字中走来,看着那些属于林徽因的美好的、浪漫的过往;我们走进她的爱情,聆听着她灵魂的声音,细细地读着这个传奇女子的一生。徐志摩为她旧梦难回,梁思成与她携手宠爱一生,金岳霖为她痴心不改一世守候。这个如莲的女子,安静的绽放着她所有的美丽,万千情丝都化作那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白落梅不是林徽因,我们谁都无法知晓林徽因真实的想法,但是,我们愿意跟随着作者的文字去寻觅那朵无数人梦中的白莲。“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轻轻地一句话,落在了多少红尘男女的心上。有时候,爱情真的可以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如果缘分只是擦肩,那么留下一份最美的祝福吧!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 篇六

周老师你好:在两周前,我受推荐读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每天阅读大概二十页,家长非常支持我的阅读,而我,也非常喜欢阅读,阅读是我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对于这本书,谈不上喜欢,但也不能说毫无意义,不痛不痒就是了。与副标题“林徽因传”大为不符,若是带着以了解林徽因生平的目的来阅读这本书,恐怕就大失所望了。整本书真正描写林徽因往事的并不多,只是简单描写了林徽因与三个男子之间情缘。阅读时常会感到很累,通篇拖沓啰嗦重复的议论让人忍不住不断掠过。不断重复不断拖沓的抒情散文竟然凑够了一本书的厚度,简直让人称奇。也许算是一本言情小说?不管怎样打着林徽因传记的标题还是不免让人有被欺骗的感觉,且并不大适合广大中学生阅读,只能说其中不乏清丽优美的语句,值得积累及运用。

在与林徽因有过感情纠葛的三个男人中,我最倾向于金岳霖。世上最难莫过“永远”二字,徐志摩同时还有陆小曼,梁思成也在妻子过世后再娶一位,只有金岳霖是扎扎实实一生只爱着守护着林徽因一人,可惜终究,还是被辜负的。

读完此书,我收获在写作上。应做到全文围绕标题写,写作时应时刻小心“空洞”二字,没有具体内容空有抒情议论的文章最终只会被评价为风花雪月无病呻吟,没有真情实感,无法打动人心。

我认为读课外书大有所益,关于阅读我的期望在希望能得到一些真正好书的推荐,不希望将时间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书上。自己阅读的不足在于还不够精读,对于一些自己不太喜欢的文章通常一掠而过,应学会接受不同类型的书,全面的丰富自己的阅读。

不论是好是坏都不会拒绝自己读过的任何一本书,是正是反都会有收获。人生亦是如此,经历的任何事都会有值得总结或反思的地方,珍惜每一次,让它们成为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 篇七

前段时间到书店看到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本书,书名富有诗意、哲理,充满遐想,瞬间便吸引到了我。

打开这本书,才得知写的是民国才女——林徽因。作者将沉积于历史风尘中的人物与事件,再度以鲜活的形象与映像,凸现于世人眼前。《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书名出自于一篇网络散文,作者将其借用,用在所写主人公林徽因身上,展示她一生为人的态度。以前读书时只是听说过林徽因其人,后来又翻阅一些关于林徽因的书籍,对她有一些了解,曾经某个周末还专门到她战乱临时住的四川李庄参观过。她的一生正如自己和人们评价,如她早年写了一首《莲灯》诗歌,:“如果我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地捧出辉煌……”。

她还写过“曾几何时,我们做了世上那最柔情的人,为一朵花低眉,为一朵云驻足,为一滴雨感动”这样美的诗篇和散文。但是才女并没有成为专业的诗人、作家,而是选择了建筑行业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也是中国第一个女建筑师)。一个拥有爱国情操的她,想在一个新旧制度、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在坎坷动荡的岁月里,保护和传承中华历史传统文化之优秀的古代建筑。她想到了,也最终做到了,在欧美完成学业后就投入了这项工作之中。但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入侵中国,她中断了很多年考察,被迫拖家带口,从北京、南京等地流亡长沙、昆明,最后辗转到达四川李庄。坎坷动荡中,她与祖国同呼吸共患难,执着于学术事业,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书中描写她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

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几年中,她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初步实现了他们在学生时代就怀有的心愿。林徽因是那个时代上空的临水照花人,因为她不仅仅拥有智慧、美丽、优雅,还有绝世无双的事业、爱情与友情。在民国风云际会的变革中,也许只有林徽因这个名字配得上这样的殊荣。作者用最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详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林徽因传奇的一生。

看完全书后,最喜欢的还并非作者的流畅、清新的文笔,吸引我的也不是其空前绝后的爱情故事,而是在那个时代,人们对职业、对爱情、对文化、对精神的追求,她们与时代、与祖国紧紧相联,从实际行动、从心灵深处去追寻、探讨、体味、感悟。虽然林徽因也有过艰难的抉择,也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在那动荡的时空走过、路过,但她并没有错过,没有愧对自己和国家。但我和许多人一样认为,这一切说明:林徽因的一生不仅是事业完美的一生,也是爱的修行传承完美的一生。

读了此书,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新的思考和定位,感动我的还是轻轻的那一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