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头春”是什么意思(新版多篇)

“一年两头春”是什么意思(新版多篇)

“一年两头春”是什么意思 篇一

2023年1月22日进入农历癸卯年,到2024年的2月10日将迎来下一个农历新年——甲辰年。细心的公众会发现,农历癸卯年包含了两个立春节气,即癸卯年的正月十四立春(2023年2月4日)和同年腊月廿五立春(2024年2月4日)。民间称这种现象为“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

“一年两头春”是中国农历历法中闰年时出现的现象。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和中国的二十四节气都是依据太阳运行规律,即回归年编制的,所以立春节气在公历年中的日期基本固定,绝大多数年份为2月4日,个别年份为2月3日或2月5日。因此从公历来说,不论是平年365天还是闰年366天,每年都会出现一次立春节气,24个节气也都只出现一次。

而农历是按照月亮朔望变化编制的,一年的天数是354天或355天,比公历一年的天数少11天左右,这样“经年累月”就会产生非常大的“时间差”。为了解决回归年与朔望月之间的调节问题,我国智慧的古人在每19个农历年中增加7个闰月,即19年7闰,闰月所在的年份称为闰年。闰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

由于农历闰年一年的天数多于公历一年的天数,就可能会出现农历闰年一年中有25个节气,年七年级个立春节气,年尾一个立春节气。即将到来的癸卯年就属于这种情况,这一年为闰年,有个“闰二月”,全年共有384天。

双春年意味着有两个立春还是春节 篇二

正确答案: 立春。

解析:双春是指阴历一年中将有两个立春节气,双春年是中国纪年历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其实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阴差阳错”造成的。

“阴”是指其历月以朔望月(平均长度29.5306天)为基础,以朔日为每月的七年级日;“阳”是指其历年基本根据回归年,以每年“立春”前或后的一个朔日为岁首正月七年级(即春节)。夏历平年12个月只354天或355天,个别年份只有353天;有闰月的年份13个月有383天或384天,个别年份长达385天,可包含25个节气,这样年首年尾就各有一个“立春”,成为双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