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世界读书日课外阅读经验交流材料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一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经验其实说不上,不过是把我的实际做法讲一讲,或许能给老师们提供一点借鉴。

2021年世界读书日课外阅读经验交流材料

大家知道4月23号是什么日子吗?4月23号是世界读书日。那一天,你读书了吗?但是,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人们的阅读量越来越少,我这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外媒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量少的可怜。中国调查: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较少,“工作忙”成为我国成年人读书的最主要原因。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因为阅读少而引起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见,阅读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何况净化心灵,本身就是我们师生所追求的最主要的人生目标。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由课内延伸课外阅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为了使孩子们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着重做好引领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书目,激发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具体做法有:

1,榜样激励。平时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特别是在班级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

2,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如教完《最后一头战象》,早上推荐学生课后阅读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下午就有同学带来了《狼王梦》;教完《汤姆索亚历险记》,撷取汤姆刷墙的精彩片段朗读,下午就有同学把书带来并在班级传阅。

二、开展活动,加油鼓劲。

开展活动,把“读书”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快乐和健康联系起来,活动的趣味性越强,读书就更富有吸引力。我们班的做法是:

1, 提出“广泛阅读,丰富内涵,伴我成长”的口号。

2,建立班级图书角,充实阅读资源。

3,制定阅读时间,落实“三个三”。保证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所谓的“三个三”是:利用好早晨的30分钟,语文课前3分钟,还有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节课。

在前三项的基础上,我们班组织开展各项阅读活动。我们开展的活动有:阅读交流会(每周一次)、“小小文集”活动(每周创作一篇)、“小小书箱”活动(每月学生增添一本新书)、“十佳小书迷”活动(每周一次)、“创作与心得本”(每周创作、心得各一篇)活动、读书办报活动以及各类评比竞赛活动。每项活动都有具体的开展时间与措施,并且互为补充。如“读书交流会”我们定于每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召开。具体要求为:1、准备交流提纲:(1)阅读的书籍简介(包括书名、作者、出处等);(2)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3)阅读收获(包括教育启发、阅读知识、写作方法、语言积累及其它知识);(4)阅读疑问或困难。2、交流汇报形式:(1)背一背;(2)画一画;(3)演一演;(4)读一读;(5)谈一谈。

大量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能力都得到了训练,进而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经常指导,教授方法。

如果学生仅仅有了阅读的兴趣,不懂得如何去读,如何学会技巧,学以致用,阅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就要我们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我这里有几种方法供大家借鉴。

(1) 选读法。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查阅、摘录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或阅读能延伸教学内容的作品、文章、书籍。

(2) 思读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能唤起注意、启迪思维,而课后提示的思考题又是文章的重点,带着课后的问题读书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3) 精读法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精心地阅读,仔细地品味,从作者的篇章结构,思想情感中,体会到学习的方法。

(4) 浏览法

对所读的课文不是逐字逐句读下去,而是快速地掠视全文,了解内容大略,寻找作者的观点,了解作者的思想。这种阅读方法,往往是用在独立阅读课文中。

(5) 跳读法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或自己的兴趣,把不想读或简略的内容跳过去。教学生明确哪些作品、书籍要重点读,读时要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批注。哪类作品可略读、可浏览,提醒学生不要面面俱到。再如:圈点批画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对那些名言警句,精彩的词、句子、段落可作批注,写评语

当然,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方法得当、正确引导,就一定能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成为学生不断更新知识的源泉,并伴随学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