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经验介绍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聚焦“难点堵点”,瞄准一流目标,精准施策,逐项破解,全面推行“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网上办、快递送、一号答、不见面”审批(服务)新模式,着力打造区域“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营商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政务环境。

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经验介绍

下面就我市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及全面开展并联审批方面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一、打造形成“集中高效审批”服务模式。继续深化“334”改革,下发《关于推动服务事项进驻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便民化的通知》,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实时进行调整。目前,共实现56家审批部门、709项审批事项、284名工作人员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公。与改革前相比,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部门增加了10家,进驻审批(服务)事项增加了392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增加了125人。通过压减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共压减进驻事项审批时间9379个工作日,压减幅度达57%以上,办事环节从平均6.8个压减到2.9个,168个事项实现现场办理,群众满意率由92%提升至目前98%以上。构建形成企业设立、不动产登记、投资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企业诉求“一号受理”等四个“一条龙”全流程集成服务体系。目前,市级层面企业设立审批服务全流程共4个环节2.5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权证发放审批服务流程共需2个环节4个工作日完成;施工许可证办理审批服务全流程分别为备案类企业投资建设项目8个环节38工作日完成、房地产开发类企业投资建设项目7个环节33个工作日完成、核准类企业投资建设项目9个环节44个工作日完成,其中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限比省定50个工作日最多压缩了17个工作日。

二、畅通“一窗受理”服务渠道 。按照“一窗综合受理、分类审核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要求,设立“重点项目综合受理窗口”,对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建设项目用地批复、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等事项实行“一窗受理,全程代办”。同时,在企业设立和不动产登记大厅分别设立了“企业登记综合受理窗口”、“不动产登记综合受理窗口”,企业设立、不动产登记、投资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等业务全面实“一窗办”服务目标。

三、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制度。为打破部门界限,突破审批条框,消除前置障碍约束,形成高效“无障碍”审批链条,出台下发《关于梳理并联审批事项清单的通知》,通过多方座谈,共梳理出“三证照”办理、“多评合一”、“多规合一”、“多图联审”、“证照联办”、市区既有建筑物外立面装饰装修等并联审批事项共计39项,目前已全部实现并联审批。截止目前,共办理各类并联审批事项共计38978项。

四、积极推动“数字化”联合审图。对标国内一流标准,建设市数字化联合审图平台,变纸质图纸报件审核,为数字化电子图纸审查,最大限度提升审图效能。按照标准要求,制作《数字化多图联审工作流程图》,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做到全过程留痕,节省企业费用。目前,市级各相关审图单位集中进驻“联合审图中心”实行集中办公,我市施工图数字化多图联审工作将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建设项目“联合审图” 1663项,其中数字化审图896项。

五、推进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开设乡镇(街道)服务频道152个,村(社区)站点2710个,实现镇、村两级站点网上全覆盖;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入库公开镇级公共服务清单78项、村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48项;网上确认基层公共服务事项共11.89万项、梳理录入公共服务事项指南11.89万项,数量和配套率位居全省前列;督促镇(街道)、村(社区)为民(便民)服务中心大厅整合调整、挂牌服务;指导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健全“全科式”服务机制,由“单一窗口”向“全科窗口”、“一专多能”向“全科全能”转变,实现“一口清”导办、“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

六、健全完善市县镇村四级代办服务体系。积极推行“一门集中受理”,指导全市9个县(市)区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代办服务中心”,开展“保姆式”“管家式”全过程代办服务。按照“一个部门咨询、一张表格申请、一张清单收件、一票单据缴费、一个窗口领证”的要求,对企业准入、投资建设领域及需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审批的事项,统一开展许可申请受理和许可结果送达(发放)服务。目前,共组建市、县、镇、村四级专兼职相结合的代办队伍近3500人,力争年底前构建完成四级代办服务体系,全面开展代办服务工作。截止目前,市级代办服务中心共计代办各类服务事项2247件,各县(市)区共计代办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80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