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汇总3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3篇《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汇总3篇)

篇1:苏教版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问题。

教学对策:以口答为主,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帮助理解,相互启发,体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时间。

教学准备:节目预报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24时记时法:

出示节目预报:

节目预报

上午8时50分 金色的童年

上午9时30分 儿童英语

…… ……

下午2时 六一剧场

下午4时 美术星空

下午4时40分 七巧板

…… ……

晚上6时30分 大风车

晚上7时 新闻联播

…… ……

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同桌两人练习。

出示节目预报表。

二、新授:

1、这是小红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时间安排记录表,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6:30 起床

7:00——7:30 吃早饭

7:30——8:00 做家务

8:00——9:00 做作业

9:00——11:00 到新华书店购书

11:00——11:20 吃中饭

11:20——11:40 饭后休息

11:40——12:40 午睡

12:40——13:00 在家休息片刻

13:00——14:30 游泳馆游泳

14:30——15:20 看电视

2、

小红的生活活动有些是从整时开始整时结束,有些是从几时几分开始到几时几分结束,你能将上面的活动时间按这样的情况分分类吗?

(引导学生将活动时间分成三类:

1)整时 —— 整时

2)几时几分 —— 几时几分(几分是一样的)

3)几时几分 —— 几时几分(几分是不一样的)

3、

你能算出小红什么活动所用的时间?你是怎样计算的?同桌或小组讨论。

4、

小结交流计算方法。

整时的比较容易理解,只要用后面的时刻减前面的时刻,16-14=2

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一样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不一样的,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计算可借助钟面图或借助线段图。

有两种思路:例14:30——15:20 看电视

(1)先算从14时30分到15时是30分,再算从15时到15时20分是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钟。

(2)先算从14时30分到15时30分是1小时,15时30分与15时20分比,超过了1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10分=50分。

三、练习:

1、节目预报表

(1)回到复习的节目预报表(24时记时法)

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看的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少时间?

交流汇总。

2、书上53页想想做做第1题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交流怎样想的。

有两种思路:

(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12:00到13:30是1小时30分,15:40到17: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

(2)先算12:00到17: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13:30到15:40是2小时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

四、小结:(略)

板书设计: 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16-14 = 2 口答:播放了2

想:从14时30分到15时是30分,再过20分是15时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

课后反思:

根据以往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计算经过的时间。学生在计算整时到整时的时间时还可以,但到了计算几十分的时候就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有时候是心里知道,但一时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分成三个层次来上,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计算的方法中,有些学生的方法不够规范。在此,根据学生自己计算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总结了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经过的时间,这种方法虽然有些麻烦,但是计算经过的时间正确率较高。当然,学生在计算经过的时间中,根据特殊的题目有自己另外的方法,(以14:30——15:20为例):(1)14:20到15:20是1小时,1小时再减去从14:20到14:30中多算的10分钟,结果是50分钟。实际上这种想法和我的想法是类似,相信很多成人都会这样算。可见,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篇2:苏教版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一、创设现实情境,探究计算方法

1、整时段时间的计算

⑴出示节目表

⑵问:从节目表上说说“六一剧场”是几时播出?几时结束的?

如何计算它的播放时间呢?

⑶讨论计算方法。

⑷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2、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的时间。

⑴问:你还想知道哪个节目的播放时间?

⑵师生共同进行计算。强调书写的格式要求。

⑶小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1、出示题目,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关于时间的信息?

每天的借书时间分成了几段?

应该怎样求出每天借书的时间呢?

学生尝试练习,再集体讨论。

2、提出观察要求:图中有几家不同的商店?它们各自的营业时间是从几时到几时?分别分成了几段?

尝试完成各商店的营业时间,并组织讨论交流。

3、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算一算。

评讲交流做法和想法。

教师小结。

全课总结,完成作业。

练习课

练习内容:24时记时法

练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区别及换算方法,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练习过程:

一、两种记时方法的互换

1、将下列时间改成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

下午2时 晚上7:20 中午12:00 上午8时30分

2、将下列时间改成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间

21:00 15时10分 9:50 13:40

二、计算经过时间

1、8:00——15:40

2、9:30——22:00

小结互换方法。

三、实际应用

1、下面是三家商店的营业时间:

商场:9:00——20:30

超市:6:30——21:00

歌厅:12:00——次日2:20

分别计算三家商店的营业时间各是多长?哪家营业时间最长?

先由学生独立解决,再集体交流讨论。

重点讨论第三种情况的解题思路。

2、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小星的睡觉时间分布在几天里?怎样计算?

3、出示火车时刻表,问:从这张列车时刻表张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运行”和“停靠”是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独立完成第1、2两题,做好后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集体反馈。

问:从这张火车时刻表上,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在班级里说说想法。

一、阅读资料,拓展知识

阅读“你知道吗?”中的画面和文字,让学生读一读。谈话:阅读了这段文字,

你了解到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谁能给大家介绍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查阅资料,多渠道地收集信息,把了解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

篇3:苏教版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苏教版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第62页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2. 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逐步实现方法的优化。

3. 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 谈话:假日里,人们总会把街头打扮得格外漂亮,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出示例1的场景图),和同组同学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它们各是怎么摆放的?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

2. 反馈:

(1) 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摆放的?

(2) 你是从哪边看起的?

(3) 从左边起,彩灯每三盏一组,每组第一盏是红色的,第二盏是紫色的,第三盏是绿色的。接下去呢?

(4) 彩旗是怎么摆放的?( 从左边起,彩旗每四面一组,第一、二面是红色,第三、四面是黄色,每组都是这样摆的)

(5)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3. 小结:它们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的。

[评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提出问题:你在图上看到什么?它们是怎么摆放的?你是从哪边看起的?你发现了什么等等,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较好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愿望。]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 提出问题:盆花是几盆一组摆放的?照这样的规律,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

先想一想,再在练习本上把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能想出几种就写几种。

学生独立思考,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盆花的排列规律。

2. 全班交流。

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 画图的策略:○●○●○●○●○●○●○●○(○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花是蓝花。

提问:一共画了多少个圆?第15朵是什么颜色的花?

(2) 列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15是奇数,所以第15盆花是蓝花。

提问:当盆数是奇数时,都是什么颜色的花?当盆数是偶数时,都是什么颜色的花?

追问:根据这一规律,你知道第21盆花是什么颜色?第28盆、第34盆、第95盆呢?为什么?

(3) 计算的策略:15÷2=7(组)……1(盆),15盆花摆了7组还余1盆,余下的1盆是一组的第一盆,所以是蓝花。

提问:为什么可以用15除以2?余数是1,为什么可以确定第15盆花是蓝花呢?

谈话:同学们想出多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比较一下,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

让学生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结:(略)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大部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之后,再组织小组交流。这样,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机会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又有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比较、交流的空间,帮助学生体会每一种方法的优劣,促使学生自觉实现方法的优化。]

三、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1. 出示“试一试”第1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谈话:接下来我们看彩灯,“照上面那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同学们在本子上做一做,看谁做得快。

学生独立练习后汇报。

提问:为什么要用17除以3?

提问:怎样根据余数2确定第17盏彩灯是紫色的?(学生回答后,动画演示一组3盏彩灯)

提问:第24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呢?你能算一算吗?

反馈:你是怎么算的?怎样判断的?

小结:24除以3正好除尽,第24盏是一组的最后一个,所以是绿色的。

提问:第24盏是一组的最后一盏,那么你知道第27盏是什么颜色吗?第30盏呢?接下去还有哪些是绿色的?(板书:24、27、30、33、36……)

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数,相邻两数都相差几?为什么相差3的数是同一种颜色呢?

2. 出示“试一试”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

提问: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21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第23面呢?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图想一想:余数是几的时候是红旗?为什么?什么情况下是黄旗?

小结:在这里,余数是1、2,它对应的就是每组中的第1面、第2面彩旗,是红旗。余数是3及没有余数,它对应的就是每组中的第3面、第4面彩旗,是黄旗。用计算的方法判断,只要看余数就可以了。

[评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体会观察、思考、归纳的方法,并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研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四、巩固练习

1. “练一练”第1题。

教师按一定的规律摆棋子。

提问:从左边摆起,照这样排下去,第22枚是白子还是黑子?

出示活动要求:

(1) 一个同学按一定规律摆棋子,其他同学找规律,并且很快说出第25枚棋子是白子还是黑子。

(2) 每人摆一次,从1号同学开始。

学生按要求进行小组活动。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至少要摆几组才能让同学看出你是按什么规律摆的?

2. “练一练”第2题。

提问:第18颗珠是什么颜色,为什么?第24颗呢?

提问:第24颗是红色,你能很快说出下面这些珠哪些也是红色的吗?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第18颗是黄色,接下去第几颗也是黄色?

[评析:教师设计的摆棋子的活动,把巩固练习巧妙地融入游戏之中。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愉快地学习,不仅再次体验了周期现象的规律,实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还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事物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的现象,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现象,比如一年四季,就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交替更换的。你能举些例子说说这样的现象吗?

学生全班交流。

[评析: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简单周期现象,使学生更充分地体验周期现象的规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现象中常常蕴含着有趣的数学问题,从而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六、课外练习

1. 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

(1) △○□△○□△○□…… ( ) ……

(2) ○○○□○○○□…… ( ) ……

(3) △△△○○△△△○○…… ( ) ……

2. 完成练习十第1题。

3. 小明的生日是12月20日,今年他的生日是星期二,他很想知道明年星期几过生日,你能帮他算一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