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知此事要躬行作文(多篇)

绝知此事要躬行作文(多篇)

绝知此事要躬行 篇一

在来到xx中学整整一个月的那一天,我展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堂公开课。

从第四周的第二次教研的时候就接到通知,第五周要安排我们实习生进行公开课的展示,当时的我,心里除了激动、雀跃,还有紧张。毕竟才站上三尺讲台一个月,很多理论知识虽然都在头脑中,但是把它们展现出来并不容易。

为了展示好这节课,翻阅课本、教参,上网查资料、看优秀教学视频,做完PPT后和指导老师一起观看商量如何改进,和办公室里的数学老师一起探讨这节课如何把重点更突出的表达出来,讲学内容量是否合适,修修改改终于敲定好上课需要用的课件。其实,不管是否是讲公开课,上课前课件的制作,教案的编写,都该尽心尽力的去做,不只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对教育工作的负责态度。毕竟,教育工作是个良心活,人,要对得自己的良心。

经过几天精心的准备,终于在3月15日星期三的上午第三节课,给全校的数学老师展示了我得课堂风采。还没打预备铃时,便看到了每次教研都会和我亲切交谈的两位高二年级的数学老师,拍拍我的肩膀和我说很期待我的公开课,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又激动又紧张。早早地来到我得授课班级—高一年级288班。本来冯斌老师说让我借高一290班重点班的学生讲公开课,但我想了想,288班是我从步入工作就带的班级,虽然学生成绩不太好,但我们彼此之间有的师生关系,师生默契,是在290班体现不出来的。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站在讲台上,我的腿都在发抖,当我喊‘上课’,班长喊‘起立’,学生们卯足劲喊‘老师好’的时候,紧张的情绪瞬间 不见了。接下来,就是有条不紊的上课环节。从情境导入,我没有选择课本上的例子,给大家以人的最美身型—黄金分割线,女生穿高跟鞋为例,启发学生发现不等关系。紧接着,让学生们自行举例身边生活中的不等关系,并启发学生自己概括出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不等关系,整个导入环节轻松活跃,但又不偏离教学内容。接着又从饮食中的不等关系,交通中的不等关系,生产生活中的不等关系发现规律,来启发同学们用不等式(组)来表达不等关系。紧接着,进入了这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点:作差法比较大小。通过总结步骤,做例题,来让大家更深刻的认识到如何应用作差法比较大小。然后进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3月16日周四下午第四节课我们又展开了每周一次的教研,各位老师就我的公开课进行讨论,我也进行了自我反思检讨,优缺点总结出来共以下几点:

讲话语速偏快,学生们可能反应不过来,跟不上;

讲得太多,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比较少;

上课多与学生互动,提高大家的上课积极性;

举例多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问题;

上课多用数学语言,给学生们营造数学氛围;

备课一定要充分,尤其是备学生,要设想到各种课堂上学生的突发状况;

相信有了这次的经验,通过老师们对我的肯定和建议,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让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越来越棒。

绝知此事要躬行 篇二

“下时间到了,老师,您们辛苦了……”伴随着熟悉的下铃声,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国中岁月,看着国中孩子脸上特有的稚嫩模样,突然间感觉,做一名老师其实是一幸福的事情。

一直期待着这次的实习,也在脑海中无数次想象过自己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样子……10月9日早晨,期待的这一天终于到了。天公虽不作美,早晨天空下起了细雨,但阴冷的天气却丝毫不影响我对实习即将到的喜悦。

我们每个人都青春过,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一直青春着。然而在学校,我却能时刻够感受到校园青春活力的气息,教师们精神充沛且富有激情的讲授,学生们活泼开朗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仿佛青春再一次被这熟悉的校园氛围所唤醒。

之前听学长学姐们说市区的孩子很调皮,教师可能也会有时忙到顾不上实习生,我也担心过实习是否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在实习期间学到我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但是当我遇见慈爱且教学严谨的李爱霞老师、聪明活泼和尊师敬长的八年级(1)班学生时,我发现我的那些想法都是多虑的,遇见她们我是何其的幸运。以前总认为国中数学的知识简单,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会轻松一点。但是到汉滨高级中学的第一周,我就深切地被老师的辛劳和责任压力感所触动。所谓“台下一分钟,台上十年功”,我认为这不仅仅指舞台,更指这些三尺讲台上的老师们日日夜夜的付出。

通过一周的学习并且亲自上讲台尝试讲解习题,我深深感触到数学的教学并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互相指正。正因为这样的教师间互相学习教育理念,我的实习教师李爱霞老师在开学之初成立了“李爱霞工作坊”,为各市、区、县等0与余名教师搭建了能够互相学习的平台,让年轻教师能够迅速成长,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一周、两周、三周……原以为实习的时间很长,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熟悉了班级里一个个可爱的学生,了解了班主任的日常班务活动,学习了教师每天的教学备研讨……对于每一道题、每一小问教师们都要思考各种解法,绝不放过每一个易出错误的点,老师们的每一次听研讨评,都让我更加明白每一个细节都有着看似简单易懂却需要加倍努力去深究的工匠精神。

每一周我都要求自己至少听四节指导老师的数学和一节其他班数学教师的,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堂魅力和授方式,在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式下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己的一种型。并且自己要学会不断反思:如果是自己上讲台讲这一节,那我应该如何备、如何导入、如何将知识更深一层的向学生展示。五周下,我累计已经听二十余节,后也会积极和任教师交流,学习他们的导方式和对本例题细节的处理。虽说还没有真正能够像一名人民教师那样有经验,但是相对于刚进实习学校而言,我学习到了非常多书本上所不能获取的知识。

纸上得终觉浅,对我而言,每一次听都是一次新的探索,更是一个能够历练和提升自己的好机会。我会更加认真努力地向老师们学习。关注每一个细节,用心去思考,这个细节可能是一道题目、可能是堂上的学生的状态、也可能是一个字母或一个括号……数学是严谨的、细微的,做好每一个细节,我们才会收获一个新的高度,向心中的目标前进,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绝知此事要躬行 篇三

工作和生活中的许多事,设想时总是觉得很好,真的动手做一做,方知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设想时无限美好,躬行时问题多多”,有时,我们需要亲自去做一做,才能真正了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我们需要去尝试站在做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方能确知目标的设定是否恰当,过程的指导是否有针对性。

“一分钟无油煎蛋”是我在“特百惠生活馆”学到的生活新技术。从前早上给儿子吃鸡蛋,要么荷包、要么油煎、要么水煮,自从学会了做“一分钟无油煎蛋”,儿子大呼“味道奇佳”,再不肯吃从前的荷包、油煎、水煮。制作方法非常简单:打一个鸡蛋在“微波专用碗”中(这种碗是微波炉专用的,上面有“子母盖”,也就是在盖子上还有一个小盖子,方便透气的),用牙签在蛋黄上扎几个眼(便于蛋黄熟透),盖上盖子,打开盖子上的子盖(方便透气),放进微波炉中,定时一分钟……做好后,打开盖子,按自己口味倒上一点“生抽”和“香油”,就可以享用了。做起来非常便捷,省时省油,味道鲜美。大家可以试一试。

看我做了几次后,儿子主动提出想试一试。我想,这么简单,应该一学就会,所以就放手任由他做。可是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无油煎蛋,儿子却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遭遇了我未曾预料的种种“困难”和“问题”。首先碰到的问题是“磕鸡蛋”,第一次“磕鸡蛋”,儿子把蛋清流的到处都是;第二次很小心,结果半天打不出鸡蛋;第三次,我告诉他把两个大拇指放到磕口处,两只手同时向外稍用力,结果“啪”的一声,儿子磕出的鸡蛋稀巴烂,分不出蛋黄蛋清,我俩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终于磕出个完整的鸡蛋,儿子用牙签在蛋黄上扎了几下,把碗放进了微波炉……一分钟后,只听儿子说“坏了坏了,犯了低级错误”,忙跑过去看怎么了,原来是忘了盖盖子……记住了盖盖子后,儿子终于做出了完美的“一分钟无油煎蛋”,只待放些调料就可享用了。正当我垂涎欲滴,美美坐着静等享用儿子的“胜利成果”时,儿子在厨房又一声“糟了”,忙问怎么了,儿子端着碗,皱着眉,憋着笑,向我走来:“老妈,本人不小心倒了半碗生抽……”我的天!又是一阵控制不住的爆笑……

笑过后,我不由得思考,为什么在我看来“如此简单”的事情,儿子做起来却“问题多多”呢?原来,“如此简单”是站在大人的角度上,“问题多多”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如此简单”是在成人的生活经验上,“问题多多”是在儿童的生活经验上……角度不同,已有经验不同,当然结果就会不同。问题是,我们在设计教学、考虑问题时,似乎总是忽略掉孩子的角度和儿童的经验,我们靠着想象和想当然,去为学生设定目标,去怀揣期待设想结果,而一旦未达预期要求,往往会责怪〔〕孩子而很少关注自己的目标和期待值是否适合孩子,是否是学生的发展需求。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反思和调整的是自己,而并非儿童。

“想象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已有经验去考虑问题,我们会得到更加客观的信息,会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