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心 守初心 坚定理想信念

刚刚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也很感动,感动在我们党在98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永葆非凡的初心和使命,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创造“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更把这个政党和一个国家的梦想、一个民族的向往、亿万人民的期盼紧紧融为一体,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激动人心的发展篇章。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每天晚上澧滨路上很多广场舞队的BGM都有了一首《我和我的祖国》,每每散步于此,我都会驻足观看,心中不免感慨万分,感慨在如今人民当家做主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天我的交流发言就从一部电影开始,以一篇文章结束,跟大家谈谈我对“明初心、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解。

明初心 守初心 坚定理想信念

上周,我重刷了一遍《建党伟业》,与三年前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相比,我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影片从武昌起义胜利,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到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恢复帝制,蔡锷在云南誓师讨袁,再到溥仪在张勋的帮助下复辟,围绕这条主线电影给我们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各种错综复杂的思想,各种势力交织纠结的历史背景。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外国列强的欺凌侮辱,各路军阀的你争我抢,国已凋零,家何以附,人何以堪!种种丧权辱国的事实,大大激发了国人寻求国家富强之路的思想,中国的出路在何方?封建主义苟延残喘,资本主义诸多缺陷,共产主义尚在萌芽,乱弱岂可以继续,富强重心使之!不但是当时人们所考虑的问题,也是观众所思考的问题。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社会各阶层都在尝试让中国富强的办法。虽然都有一些进步,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都没有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什么?是因为那些做出诸多尝试的人让中国富强的办法代表的是少数人的阶层,是那些当权者和富贵者,既得利益者,并没有代表社会最广大阶层的民众,例如工人农民这些无产者 。

如果说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不如说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各方割据,军阀混战,纷争不断,更有甚者或委身于外寇借爱国之名行汉奸之事,或执天下大公以私小我小欲,皆有爱民之言却无为民之实,多以大义掩私念,少以公心求国存,相互压榨,不求大同,如此何以得统一,无统一又怎能谈国之富强?只有中国共产党紫成立伊始就确立了“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纲领,这代表了在社会阶层中占最大比重的底层工人农民等无产阶级者的意愿,必定会得到社会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根本利益,才能担负起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重任!也正是因为紧紧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保持长久不败的状态。
    还有一点,给我很大感触,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和追求,理想和抱负,是那么的鲜明,是那么的高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负五尺之躯以报国家。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北大旁听,放弃出国,矢志追求思想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看到了周恩来带领学生运动的睿智机敏;看到了朱德在护国战争中勇猛过人。这些伟人们在淬炼中逐步确立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成长为一个纯粹的人。

影片中,有一幕是杨昌济问毛泽东,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听了这句话,我们是不是也为之沉思,我们到底想要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奉献青春、甚至生命,为的到底是什么?是让全中国人民真正当家做主,过上幸福生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样的理想目标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那么难。多少的革命先辈用鲜血铺筑了通向当家做主、幸福生活的道路,那满是鲜花的美景是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这样的道路和景致,怎么还能有骄奢之心,起贪腐之欲,行一己之私。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这绝对是一句至理名言。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有不流血牺牲者,今中国变法,流血牺牲,自我辈始。” “自我辈始”,简单的四个字,却是无畏牺牲的壮举。现在的中国共产党人,如果都能把这四个字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有什么困难能够打败我们,有什么艰险能够阻碍我们,有什么列强能够轻视我们。爱国,除了在于你能为国家做多少贡献,更在于你的内心,是否时刻敲着警钟,亮着明灯。每名党员,是不是都有着“流血牺牲自我辈始”的奉献精神。

谈古就要论今。 之前从报纸上看过一篇文章——《惟有信仰能丈量生命》。感触很深。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的事迹。“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是对他一生的概括。他扎根在祖国的西北边疆,隐姓埋名,奉献一生,参与过我国所有核爆试验。他是院士、是将军,更是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战士。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从那一天到去世前的20多天时间里,他一直在与死神赛跑,争分夺秒。在他去世后,老伴将10万元慰问金作为他的最后一笔党费上交,并说“老林一辈子干了他喜欢的事业,他对党和国家的爱刻骨铭心”。从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到身患绝症的老人,无论是在戈壁还是病榻,林俊德院士对事业的热情与初心从未褪色。春秋寒暑75载,这是林俊德可以计量的生命时间,但他生命的厚度与其所创造出的价值,却绝非年月可以丈量。惟有信仰,才是林俊德院士一生最鲜明、最准确的标尺!

在和平年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更要有信仰,更要坚定理想信念。毛主席讲,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从哪里来?就源于信仰。我们身边有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焦裕禄、牛玉儒、任长霞、廖俊波、王新法等等,更是用行动谱写了信仰的壮丽诗篇。我们现在安逸的生活,是我们的先辈们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用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信仰换来的。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把信仰永久的刻印在脑海里,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牢记党的宗旨,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

最后,引用文章里的那段话,“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以林俊德院士等英模为榜样,无论顺境逆境、阳光泥泞,都始终坚守理想信念不动摇,炼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