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2023年第1期心得体会多篇

青年大学2023年第1期心得体会多篇

青年大学2023年第1期心得体会篇1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科技战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战胜疫情,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需要以科学精神为指引,通过科学共同体携手合作,在科学研究的前提下多拿出专业意见和建议。

科学精神就是通过一言一行将科学辐射至大众,滋养大众的思想,内化大众的行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需要科学共同体及时承担科学普及与传播的职业责任,引导公众科学认知、理性对待。疫情发生以来,科协组织作为中国的科学共同体迅速反应,倡议科技工作者开展抗疫科研攻关,提供科技志愿服务。特别是围绕“防疫病、防恐慌”,积极开展应急科普,组织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利用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和数字科技馆等平台,进行科学引导、抗疫指导和心理疏导,中国科协本级平台总阅读量已超55亿次。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专家也积极发声,用事实、用细节、用科学说话,分析疫情形势,让真相“跑赢”谣言,有力增强了整个社会对疫情的防控意识。

科学防治需要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尊重科学规律。国外科学家称赞中国疫情防控极具专业性,就是因为把科学防治贯穿在群防群控的每个环节,不留死角。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离不开用科学武装头脑。为此,我们面向公众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引导科学认识和理性对待,安抚公众情绪,克服恐慌,坚定信心;引导公众提高防范意识,科学消杀,倡导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把科普宣传下沉到社区、村组和网上空间,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基础提升每个人的防控能力。当公众以科学眼光和科学态度去审视分析问题,就会增强识别能力,遵循科学规律预判应对。

病毒无国界,各国应携手作战。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认知领域的新事物,来源不明,变化多端,只有用科学才能揭开它的面纱。中国科学家在最短时间内确认了新型冠状病毒,公布其基因序列、潜在宿主受体和致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全世界开展病源追踪、药物研发提供了知识基础。在病毒跨越国界蔓延之时,科学共同体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共同行动为全球尽快战胜疫病提供解决方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彰显科技价值和共同力量。

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公众在日常生活和复工复产中仍有大量科普需求,这需要科学共同体与联防联控机制、媒体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结合疫情防控进展,组织科学解读,开展科学家与公众的对话,更好地释疑解惑,增强应对能力。应围绕科学防治、经济发展、心理疏导等方面加大科普创作传播,为公众提供精准、及时、有效的高质量科普公共产品。长远看,还应尽快在国家应急体系建设中补齐应急科普体制机制短板,完善制度建设,从而更好让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扎根群众。

青年大学2023年第1期心得体会篇2

在我们幸福美好生活中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打乱了人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的春节比往常到春节安静很多街上也没有了以往的热闹人们都不敢出门因为爆发了一种病毒――新型冠状病毒

这场病毒是因为人们不注意节制吃了某野生中华菊头蝙蝠果子狸人类处于食物链最高端的,但也不是万物皆可食的溯源分析结果将源头指向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病毒形式可能严峻化,这场病毒属于rh a 病毒变异性极强。这是一次严重的危机,比2003年的非典严重

但是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白衣天使冲到了一线,坚持到底,84岁的钟南山爷爷本来可以避开危险,在家安度晚年,但他有着中国人坚

毅的性格,他又站出来了,就像17年前非典爆发时,他也是坚持不懈地在急诊室里救病人,所以我们不要惧怕,我们要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可以抵抗这场灾难。

为了有效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我们要对病毒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患有病毒初症状为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现象,严重者呼吸窘迫或脓毒症状,休克死亡,我们要有一定的预防意识做到勤洗手,勤漱口,少出门,出门带口罩几点。还要经常给屋内通风换气,使我们屋内空气更好地流动,更加新鲜,呼吸起来也不会有病毒感染。

加油,武汉加油,白衣天使加油,中国愿世间的美好与你环环相扣。

青年大学2023年第1期心得体会篇3

近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各行各业有大作为的“小人物”代表在“代表通道”里汇聚,纵观今年4场“代表通道”答记者问,他们以真情实意讲述心路历程,我们听到了真实感人的奋斗故事;他们用“接地气”的话语把“所思、所盼、所急”的基层声音向党和国家反映,我们听到乡土味十足的为民“情话”,感受到了原汁原味、原原本本的“民意”表达,人民群众为之点赞,大江南北叫好不断。我们不禁为这样的代表点赞,为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所赞叹。

用“小人物”的心路,书写“以小见大”艰苦奋斗的华章。从曾经“毛里毛糙”学徒到制造业“高精尖”技术人才的栗生锐、曾两次参与索马里护航行动的海军某导弹驱逐舰舰长赵岩泉,还有从砍树到护林的周义哲等。虽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最为普通不过的“小人物”,但正是像他们一样的千万“小流”汇聚成建设共和国的洪流。像他们一样的奋斗故事一直在中国的大地上不断重复上演,因为他们就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代表。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的先驱者前赴后继,用无数奋斗之“小流”汇聚成奔流向前的大江大河,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以“小我”成就“大业”,小人物也有大能量;以小爱成就大爱,以艰苦奋斗之行成就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目标。

以“接地气”的方式,培育“真情实意”人民至上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这是对党的干部身份和职能的准确定位。“打官腔说官话”是老百姓最反感的语言。“接地气”是我党密切联系群众过硬作风的体现,接地气是一种强大的艺术。它是建立在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的前提下,用平易近人的行动和方法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人民公仆焦裕禄、孔繁森、廖俊波用生命践行共产党员初心使命,抱着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用生命铸就了不朽的丰碑。要用亲民话“接地气”的语言拉近沟通的距离,拆除服务上的“弹簧门”“玻璃门”,解决好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解决好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文化教育、医疗安全等老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就能真真深入群众,切实用真诚的心感染群众,用真心地话贴近群众,用暖心的行动服务群众,才能真正让群众接纳认可。对老百姓的“真情实意”是人民至上情怀,也是我们伟大事业不断制胜的法宝。

用“一瞬间”的抉择,彰显“精忠报国”爱国主义的精神。“代表通道”的代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把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付诸于日常的工作实践,并且为之坚持不懈。西安交通大学的王树国教授讲述百年巨变中的“西迁精神”,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知识分子放弃优渥条件,“一瞬间”坚毅的抉择,踏上为民族振兴的西迁道路,成就了伟大的“西迁精神”。而现如今这种精神再次在新时代发光发热,并不断激励新时代的年轻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了伟大梦想继续艰苦奋斗。代表周义哲讲述生态保护中的北疆之变,用从“砍树”到“造林”“一瞬间”抉择,并为之不断坚守,成就了北疆“绿色长城”,用实际行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诠释。第一书记李君,为了让老百姓的“脱贫不返贫、日子更红火”,采取直播方式为村民创收增收,“一瞬间”的抉择为老百姓做了实事,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为脱贫攻坚工作增添了新动力。这样的“一瞬间”不是简单的选择,而是对伟大事业心中热爱的抉择,在过去的时光中,我们见证了“一瞬间”抉择成就的伟大事业,见证了共产党人的人民情结,见证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国大地上的磅礴力量。

忆往昔峥嵘岁月,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现如今,我们艰苦奋斗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信仰之花,担当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攻坚克难创新创造不断壮大“中国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把“中国名片”不断擦亮,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青年大学2023年第1期心得体会篇4

多年后,我们会想起农历庚子虎年开启的这些日子,正如我们经历过所有的日子一样飞驰而过,也像我们曾经并肩战斗过那些日子一样刻骨铭心。刻骨铭心,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农历的新年,更重要的是我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个看不见的敌人顽强地抗争着,我们因为参与过、努力过、战斗过而觉得生命更加不凡。我们是基层党员干部,在基层的一线用责任和担当争做抗“疫”战士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以萤火之光,甘当逆行者,勇为先锋,以毅抗“疫”。大年三十晚上,疫情形势愈发严峻,十堰下达了凌晨1点封城的通告,在万家灯火之时,基层干部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在风雨中从老家立即启程返回城区,只为能够随时待命,这一天他们告别“小家”去守护“大家”。在无形的敌人面前,基层党员干部甘当“逆行者”,在年前就主动请缨,“如有任务,请一定派我上前线!”,那一天他们虽然不与平凡为敌,但是他们绝不与平庸为伍。大年八年级,面临任务繁重人手不足,干部群里一呼百应,“随叫随到”“时刻准备着!”,这一天他们全部结束假期深入一线开展防疫工作,悄悄打响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大年九年级,被封锁的竹山县决定派出一辆大巴车送一线防疫干部回堰,当了十几年兵的党员干部雷大勇在竹山老家希望能借此机会立即回堰,具有军人使命感的他说“这个时候要冲锋陷阵啊!我着急啊”,但却因大巴人员已满未能回堰,他想方设法坐上一辆去往襄阳的顺风车,在距离十堰城区一百余公里外的武当山辖区下车,但封城没车,他一路步行从白天走到黑夜,终于成功搭车回堰,这一天他用脚步丈量了从“小我”到“大我”之间的距离。还有一些因封城不能回堰的干部,他们选择用捐献物资或者远程办公来参与战斗,这一天他们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和大家并肩作战。基层党员干部如萤火之光,虽不能与日月争辉,但却在这场战役中聚集在一起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以温润之火,亲切问询,细致摸排,用心抗“疫”。要做好防疫攻坚战,绝不是几名干部冲锋陷阵的独角戏,而是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全面战争。一是用“心”做好排查,东城开发区与时间赛跑,及时联合各村居党员干部通过电话对辖区近一万五千户村(居)民进行了全面细致地摸排,准确把握了从武汉返堰的人员信息,并定人定责对武汉返堰人员进行全方位跟踪,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辖区人员情况“心中有数”,充分体现了我党在关键时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二是用“心”听取心声,对人员摸排的过程也是听取人民群众诉求的契机,在电话排查过程中开发区注意记录群众呼声、回答群众问询,用心排解群众的恐惧和焦虑,细致提醒防疫期间的注意事项,用心用情温暖在家守候的人民群众,当听到群众回复“谢谢你们,也请你们做好防护”,加班的苦与累瞬间化为乌有;三是用“心”汲取智慧,在这场战争中,基层党员干部依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心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如用百姓的声音去宣传防疫、以群众监督代替行政监督确保人们不外出不串门、群众担当志愿者主动服务社区等等,历史的无数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在打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战役的关键时刻,越是要紧紧依靠人民,这是基层党员干部作战的“利器”。

以坚定之剑,把劳关口,以身示范,以责抗“疫”。疫情就是集结号,防控就是使命担当,越是在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越是要握紧“责任”之剑。一是坚持守土有责,在辖区建立起联防联控的堤坝,当下,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就是“外防输出,内防扩散”,东城开发区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对辖区的80余个小区出入口、村组路口进行了封闭,对每一个封闭点实现定人定岗,确保每个点位有两个值守人员、一张桌子、一本台账、一个展板、一个测温仪,对人员的流动进行精准防控的同时确保物资和应急车辆进出通畅,切实把好防疫关口;二是坚持以身作则,坚守岗位,不信谣不传谣,一切行动听指挥,做防疫一线的守护者,做防疫科学知识的普及者,做谣言遏止的智者,做戴口罩勤洗手的示范者;三是以坚定之心打一场持久战,在基层,在防疫的一线,党员干部更应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阵地之上。正如老百姓在家说“国家说动我再动”,基层党员干部坚定“人民群众同意撤了我们再撤”,疫情一天不消失,基层党员干部也一天不撤退!

“莫恐夜归迟,明月总相知”,在遥远的基层一线,医院有无数医生和护士签下“请战书”冒着生命危险与病毒抗争,而人们看不见的地方还有无数基层党员干部在默默守护着每个人的安危,“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此刻我们信心百倍,正如我们面临洪水、暴雨、地震时那样众志成城,也正如我们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那样斗志昂扬。有一些高山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企及,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依然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用责任与使命创造属于基层党员干部自己的“高光时刻”。

青年大学2023年第1期心得体会篇5

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我们每天都呆在家里,不愿出门。但在我们待在家里的时间有许多人为国家服务着。他们并不是被动为国家奉献,而是主动为国家奉献。

我们先来谈谈白衣天使,他们每天无私奉献,连过年的时候都没有回家。记得一位新闻报道说,在其他省区的护士来的时候他们带着一个东西,那就是纸尿裤,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好笑?他们带着纸尿裤的原因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几个小时而不能上卫生间,只能憋着。而这些纸尿裤恰恰帮助了他们,还有一位护士,他骑着自行车骑了一天夜来到武汉。恰恰碰见当时的市长,市长问她:“你是什么人,为什么在家待着”,而她说“我是一名护士,国家有难,我应当站出来”,市长听了说,“国家有你们太好了”!专程派车把她送到医院。

2020年2月2号,火神山医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10天里1000多个床位。火神山医院竣工了!

火神山医院在仅仅十天里完工,这无疑是武汉的救星,更让人惊讶是火神山医院里每个房间里都有空调,电视,还有5g网络,这让非常惊讶!那些工人们简直创造了一个奇迹,就是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底气和死神抢时间。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对那些抗疫先锋们表示赞赏,他们义无反顾,无畏前行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青年大学2023年第1期心得体会篇6

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塘村,四周石山耸立,2015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44.2%。村民们虽知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脱贫致富,却没人敢挑头,于是,村主任谭美树第一个“吃螃蟹”,第一书记谭召关带领党员牵头成立合作社,群众看到了成效,便积极参与进来。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29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500元。

经济要发展,群众要脱贫,党组织就是“火车头”,党员就是先行者。当发展产业,群众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时,就要发挥党员引领示范的关键作用。培育脱贫产业,需要干部带头闯新路、挑担子,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领着群众干,群众才会卸下包袱,积极参与。广西下塘村就是通过党员率先发展,用实实在在的收益吸引群众,再通过党员牵头成立合作社,解开群众“心结”、消除后顾之忧,最终让群众对产业的发展安心、放心、有信心。笔者认为,千万别小看了“党员引领示范”的力量。

党员是一面旗帜,要走在前面,才能指引方向、凝聚力量。面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繁重任务,基层党员干部既是执政兴国的支柱骨干,又是各项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作用举足轻重。只有干部走在前列、当好表率,用掌握的技术、销售渠道、人脉资源等优势,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技术指导、资金扶持、产品销售等服务,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跟着学、照着做,激发勤劳致富的勇气。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背景下,广大党员更应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成为平常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出来、转型攻坚豁得出来的先进分子。

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时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仅要在思想上争创一流,还要在实际行动中积极作为。要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当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了,就能为打赢各项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注重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当遇到产业确定了,项目落实了,群众却无人响应时,党员就要行动起来,让群众对产业的发展成效“眼见为实”,再引导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务工等方式参与特色产业发展,就更能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主动性。

冲锋陷阵需要排头兵,脱贫致富得有领头羊,群众心里有底,干事才有劲头。千万别小看了“党员引领示范”的力量,要明白党员的一举一动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党员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出了示范带头作用,群众就能转变思路,积极参与到产业建设中去,以强大的“内生动力”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