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转变心得体会多篇

教师转变心得体会多篇

教师转变心得体会篇1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暑期骨干教师赴上海研修活动,聆听了八位专家的专题讲座。这次研修对我来说,来得及时,来得实在,我觉得受益匪浅,深受启迪。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都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下面我就自己在本次学习中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关于教师成长——关注自身心理、注重专业提升、更新教育观念

(1)、“助人者先自助”——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愉快投入教育工作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专家林贻真女士在讲座中说:教师生涯是一种无生涯的工作,教学是一种孤寂的专业工作。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教师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自身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产生,进而影响到教师身心健康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所以我们在教师生涯发展的过程中要学会调试与突破。她向我们介绍了21世纪新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给我们提了如下建议:

1.用愉快充实自己每一天;

2.多于他人交往;

3.投身于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

4.做事有计划;

5.不要担忧;

6.调整期望;

7.积极乐观地看着眼前;

8.聚焦在当下;

9.培养健康性格;

10.多微笑;

11.做你自己;

12.极力清除郁闷情绪;

13.发展亲近的和相爱的人生关系;

14.聚焦于幸福。作为教师,我们的情绪和一言一行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用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感染学生,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教师要做到专业自觉、文化自觉”——加强专业理论研修,在实践中反思研究

作为教师,“学高为师”毋庸置疑。上海交大二附中校长、特级教师吴金瑜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教师知识的构成:知识+教法=教师知识。他在《现代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专题讲座中将知识类型分为三种:感官记忆性知识;意义理解性知识;过程体验性知识。他认为教师知识更多体现在过程体验性知识,所以他着重提出:教师要学会在先进教育思想引领下,在教育实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方式。这就是“专业自觉”。 教师的“文化自觉”就是教师能根据社会、教育、学生的变化而自觉修正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方式,以适应学生与社会教育的发展。

二、以下是他所绘的现代教师成长图:

他解释说,教师首先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本体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去学习),然后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会逐步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但如果我们仅仅做到这样就满足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知识只是默会知识,而默会知识不能发展。要想成为专家型教师,就必须要把这些默会知识上升到显性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进行反思研究,结合教育理论形成明确的理念与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再检验、再反思,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方式。另外,吴校长还提出了教师成长的最有效途径——课例研究。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20xx~2020)的核心理念。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赵才欣在讲座中首先就向我们强调了这一点。他还谈到了当代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

一是由“学生适应课程”变为“课程适应学生”;

二是由“组织学习内容”变为“设计学习经历”;

三是“只为升学奠基”变为“为了终身发展”。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胡庆芳博士在讲述《课堂教学的问题诊断与解决策略》中也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其他几位专家在讲到教育教学时也都强调了类似的观点。这充分说明,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以教为本;相反,我们要时时处处牢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转变心得体会篇2

一学年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创先争优,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为了下一学年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下面是本人的本学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及教训。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8、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在本学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陈智慧获片联赛语文第三名,连梦婷的文章多次在《七彩校园》上发表等等。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普通话不够准,语言不够生动,考试成绩不稳定等。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年多来,我政治立场坚定,热爱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班务工作主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的地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既教书又育人!

(1)关爱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因为有我这样的班主任,每天能快乐充实;同时他们在获取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做人。这是我做教师一天就是一天的重点,也是我做班主任一生的重点。我常教育孩子们回家要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注意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断地掀起学习的热潮,完美自我形象;学习中互相帮助,做好一帮一活动。对于后进生,我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们的每一份成功。

(2)我时刻注重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我每天坚持中午12点40到班里监督学生做值日的情况并让学生坚持上午自习。

在教学上,我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原则,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一年来,我订阅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资料,取其精华,付之实践;积极参加各类各级教学观摩活动课,课改示范课等,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教师转变心得体会篇3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教育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所面临的挑战是当代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例如: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将把素质教育从经济社会的边缘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课程的开发,将对传统的教学过程从理论到实践提出挑战: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将摆上日程,必须在增加投入与开拓中国小生能力、素质上寻求解决办法;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必须解决连串的新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基础教育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而且要面向世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要求将更进一步提高。

面对新的形势,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相对滞后,“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目前,我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宏观上的重大措施,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学联考制度、实行高校扩招等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但推进素质教育除了宏观上的战略决策外,在微观上,还必须解决一个“瓶颈”问题—建设一支善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育观念现代化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先进的教育观念最终要由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很显然,没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就难以落实到学校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更无法有效地改变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教师面对的是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改变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外部,而是学生本身,即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所要做的,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最后完成。醒悟了这一过程,教师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其实是学生本身。那么在实践中,教师如何用正确的学生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呢?

我认为:

1、教师要塑造学生,而不是“克隆”学生

塑造学生就是通过各种育人手段,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哺育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使他们“百花齐放”、“千姿万态”,成为各色各样的人才。“克隆”学生,就是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一个模子,一种方式,一标准把原本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孩子都加工成“标准件”“通用件”。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按自己未必一定正确的观念将什么都统一起来,有的甚至连鼓掌也统一起来,统一节奏,统一行动。鼓掌本身是自由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统”的结果是将人的情感也统掉了。这就叫“克隆”学生。从国小到大学的训练模式使他们养成了一个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绪习惯,他们在想: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呢他们关心的不是自己怎么想而是老师怎么想,然后才好与老师“保持一致”。这样“克隆”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有创新精神。这难到不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警惕吗

陶行知告诫教师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段话对我们教师应该是一种提醒和启发:不要嘲笑学生,即使他们在某些时候显得很笨或者表现不好,教师如果能换一种眼光,换一种角度来看待这些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是多么地有个性和有出息。

2、人才观:强调“多样化”

教师的学生观与人才观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这里讨论的学生观主要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人才观主要指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调查显示,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观念里,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只有20%的教师不赞同“学习不好总是要被社会淘汰”的观点,因此,许多教师仍然注重分数的作用,71%的教师多多少少有些担心“提倡不追求高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有些教师看来,听老师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老师的话对学生应该具有法律的效应,学生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有一条缺点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不听老师的话。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他们的教育行为方式是:“我讲你记,我说你听,否则,扣分不及格、留级、处分……”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教导去行动的学生,就受到嘉奖,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唯唯诺诺,一部分学生激烈反抗。培养了听话的“驯服工具”或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有些老师的教育观念里,好学生应该是“全优”的,各方面都应该是“尖子”,这才叫“全面发展”。他们的所谓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平均发展”。这种人才观不允许或看不到学生由于天赋或爱好性格不同,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在另一方面出现缺陷。他们看不到特长对于人才发展的意义,有时甚至用限制特长来谋求平均发展。

总之,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从一种全面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正如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对优秀教师提出的要求那样,“热爱学生,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天赋并且善于使每个学生全部学到知识。同时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信每个孩子内在的潜能。”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仿效。

教师转变心得体会篇4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行为上和思想上都得以转变,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的占有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被动者。这种教师上课一言堂、满堂灌的情况严重压制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潜力无法完全得到发挥.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在教学理念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过去的理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应当改为:“你不会学习,我来帮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学生乐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来。过去是教师带着种种精挑细选的学科走向学生,在学生的头脑中注入知识,现在应是引导学生走向学科,力求教与学两种活动的协调一致,让学生乐学、会学。

第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应该由教师变成学生。要靠学生自己主动的建构知识、形成能力、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教师的职能由以“教”为主变为以“导”为主,教师成为课程设计者、指导者、导师和顾问,以全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不再以先知的角色传播知识,塑造学生的人格,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在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关系的过程中,要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最优的学习环境。教师要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积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在解疑中发展思维。

第三、用爱化解学生的不当行为

在课堂上,我们常遇到顶嘴的学生。面对这种事件,教师一定要冷静,因为他的言词与你的言行无关。也许是她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阶级发泄,我们只是充当了一个出气筒的角色。虽然我们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冷静并不容易,但事实证明。忍耐是最有效地措施。而对学生的责骂可恰前使之受到别人的注意,从而更想顶嘴,劫夺只能是这场战争不断升级。所以,面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应当冷静,并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并安慰自己,他的行为不是他的本意。这样我们理解力学生,也是自己在不快中得以解脱。让我们体谅学生,用爱化解学生之间的不快,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教师便成为学生的知音。

总之,教师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自己的不断摸索和总结。我深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我将成为一门新型的老师。

教师转变心得体会篇5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合作、探究离不开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因此,领悟和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内涵与特征,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我从事多年教学的实践体验。一、领悟师生互动的本质内涵是转变教学观念的根本师生互动是在班级的组织形式中产生的,不仅有着社会关系中的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一般属性,更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从课堂教学这个层面上分析,这种互动的特殊性是它内在本质内涵的必然反映,其基本特点可具体概括以下三个方面:

1、师生互动的理解性。

师生互动是一种非直接的互动,它是以语言符号为沟通媒体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对对方及其符号的理解与领会,决定着互动的维持与延续。而教师与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有时教师意欲达成,学生却对同一语言符号的一致性不能理解或理解不到位。这就需要教师明确自己表达的目的与意图,创设特定的语境,审视特定的“符号”,调动储存在学生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理解和意会。有一次听:一位教师的课时,教师发觉课堂的纪律不好,便对全体同学说:“我们看哪一组的纪律?”一位学生却马上站起来说:“第二小组的纪律。”这里,教师关心的是整个课堂的纪律,示意课堂上要安静。这位学生却关心的是言语的表面含义,所以理解上出现偏差。可见,互动双方有时作为中介的语言总是赋予自我理解的意义后,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行动。只有当双方取得一致的理解时,才有可能达成师生互动的原本目的。

2、师生互动的形成性。

师生互动既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文化人或知识占有者的同质倾向,也反映了他们之间文化类型的差别或文化品味的异质现象。但是作为教育主体的行动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处在不断成长和发展之中,只是两者发展的需求不同,所以追求的目标亦不一样。教师关注的往往是独特的教育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学生向往的是知识技能的获取和良好的自我形象。尽管如此,双方都在借助对方的交往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所以,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育风格和社会影响的形成过程,又是学生学问和个性形成的过程,师生互动则是一种以成长和发展为目的的互动。

3、师生互动的反思性。

塑造自我并非是一蹶而就的简单化和直线式的过程,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就其教学活动的实质来看,它又是伴着经常不断地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来推进的。师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筛选和加工,控制着自我多方面的发展后形成自我同一性。这恰恰反映了其内在的反思特点。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在现代性的情境下,变化的自我作为联结个人改变和社会变迁的反思过程的一部分探究与构建。”可见,教育过程始终伴随着反思的存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推演过程。综上所述,教学互动的过程就是“理解——形成——反思——理解——再形成”的反复过程,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区别于其它互动的本质特征。

把握教学互动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师生互动是实实在在表现于课堂教学之中的,从实践的层面来看,至少有着重要环节是:教师的监督与学生的自律体现在教学的组织管理环节上。国小生年龄小,生理、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受教师的影响,具有突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体现在知识传输环节上。

教师转变心得体会篇6

经过一系列的研读,我们组的四位教师在科学目标的制定上有了比较统一的方向,即:情感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及相关的知识经验。而结合我园大班幼儿历经三年的科学小实验,我们教师的观念也在转变,从原有的以科学知识为重心向以科学方法为重心转轨。而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即——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和交流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身处这样一个时代,知识是学不完的。为了使幼儿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能够很好的生存,就必须使他们掌握学习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也发现在她们解决问题时,他们的思维过程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并要以物质材料为中介和支柱。因此,我们试图通过让幼儿亲历和体验探求未知和技术设计的过程来发展幼儿这两方的能力。首先是观察探索和发现问题。

对幼儿来说,科学思维的第一步使用感官和探究周围环境,逐渐使他们对使用工具发生兴趣,并体验到工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探究事物的细节。科学思维的第二步就是针对观察和探索时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用已经观察到的特定事物和有关现象,并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推理,作出猜想和预测。而通过实验来证实预测是否正确,这也是科学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原来的预想可能得到支持和证实,也可能被推翻。再通过解释与交流用观察和信息建构合理解释的能力。把事实和探究过程描述和表达出来,有助于幼儿澄清和明晰各种关系,有助于养成“思考事物关系所在”的习惯,这个习惯比只是收集数据又前进了一步——沿着建立概念的道路前进了一步。这是科学家们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幼儿科学教育的一个目标。

教师转变心得体会篇7

在新形势下,如何转变新观念,适应新常态,努力做到认清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把握新要求,本人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对转变新观念作了以下认识: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国家领导说过:“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科学技术的创新周期不断缩短,新事物,新理念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如在安全管理的岗位上,我们要努力学习新知识,充分了解各种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属性,以达到快速、准确地判断新事物危险因素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排查安全隐患,制定危险控制措施,保证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安全地运行。

二、制度办事,不越底线

古人云: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无规则不成方圆。行业也有行业的标准。作为安全管理员,就要按照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制度要求,落实安全生产的每一项任务。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安全培训、危险源管理、消防安防管控、设备设施管理、相关方管理等等。有效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就要立即整改,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保证园区的安全。做好安全资料的更新整理,以安全资料支撑安全管理过程,做好管理过程中有制度可依、有数据可依、有技术可依。

三、立足岗位,服务一线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到一线帮忙,感知一线工作;多问一线工作,解决一线困难;多想一线困难,优化一线流程。作为技术部的一员,要立足岗位,想一线之所想,急一线之所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技能,想方设法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一线顺利完成当天任务提供技术保障。在日常工作中多为一线遇到的困难想想办法,降低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总之,改变新观念是适应新常态的前提,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善于创新、勇于实践、敢于转变,彻底更新观念,告别传统陋习,我们的工作将运行的更加顺畅,企业的发展必将蒸蒸日上。

教师转变心得体会篇8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校全体教师集中认真学习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通过自查提高了认识,我觉得,自身能够按照教育局思想作风建设活动的要求,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围绕思想作风建设的具体内容,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认真查摆了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以及危害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以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目的。

第一,基层领导必须彻底转变以前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基层群众,要真心诚意地对待他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首先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去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和所遇到的困难,切切实实地为他们着想;熟记和使用语言规范,牢记禁忌语言,在与群众交往、沟通时,一定要做到热情礼貌、耐心细致、态度温和,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切实转变那种摆官架带官腔的作风,满腔热情地为基层群众服好务,为教育事业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勤奋学习,熟悉和掌握好有关法律、政策、法规,切实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其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三,对于本次思想作风建设活动,我认为是必要的,它对我们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大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到: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是履行好自己肩负职责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做到在思想上跟上新形势的发展;在行动上符合工作的规范;在工作上不断增强原则性、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政策、方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在学习中要摆正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坚持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注重学习效果。力求学深、学透、弄懂、弄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