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滇池情结

我的滇池情结

我的滇池情结

七十年代初,我出生于滇池边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的家就在高原明珠---滇池湖畔,周边万倾的稻谷,使我没有受过一天饥饿;丰饶的水产,让我随时能够品尝新鲜的鱼虾;清澈见底的湖水,双手捧起来就可以饮用。我感谢滇池,是她用甘甜的乳汁抚育我健康成长,是她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童年,是她留给我许多想起就不禁会心微笑的回忆。

八十年代中后期,为了减少滇池水对湖滨地段农田的影响,昆明开始建设滇池防浪堤。滇池未建防浪堤前,秋季起风时,大量已经死亡的水草会被浪打到岸上,然后慢慢干枯;有了防浪堤,所有的水草都不能被冲到岸上,只能腐烂在滇池里。以前一条条入滇河道,犹如一条条血管,畅通无阻地奔向滇池,每逢雨季,滇池的鱼儿都拼命往河的上流游,产卵繁殖,而随着防浪堤的逐步延长、增高,仅留有几个排水口泄洪,原本滇池自我净化、维持生态的功能慢慢不复存在。此时的我,忙于读中学考大学,偶尔在暑期到滇池里游泳,还只能选择到乌龙湾、海晏码头等三四个地点下水,其他地方满眼是防浪堤,已经开始浑浊的湖水无情地拍打着堤岸,留下单调的啪啪声响。儿时与小伙伴尽情在碧波中嬉戏玩水的情形渐成美好的回忆。

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云南边陲深入人心,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使滇池沿岸众多老百姓一颗颗平常心逐渐躁动,他们不再满足于温饱而安的现状,他们要追求更加富裕的生活,于是,他们顺应形势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一片片高稳产田变成了一个个白色的塑料大棚,一排排饱满的稻谷变成了一茬茬蔬菜和鲜花。贮存蔬菜的冻库越建越多,经营农药籽种的店铺越开越多,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越来越高,收入也是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大量施肥打药,麻雀、蜻蜓、青蛙等益鸟昆虫不见了踪影,以往掘井可饮的地表水成了致病的毒药,随雨水流入滇池的化肥农药加剧了滇池的污染,富营养化,蓝藻暴发,鱼类减少,致使滇池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水质降至劣五类,高原母亲失去了昔日美丽的容颜,无法再为春城儿女提供更多给养,母亲在无声地哭泣……母亲为什么哭泣?我们作为她的儿女,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是否只知道一味索取,再索取,有没有反哺母亲的养育之恩?

步入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昆明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就要治愈滇池母亲二十多年受到的创伤。昆明人发扬“春融万物、和谐发展、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昆明精神,开始了建设现代新昆明的伟大征程。短短几年,环湖截污、环湖公路相继贯通,环湖路以下实行“四退三还一护”, 拆除防浪堤,打造生态保护带;按照“治湖先治污,治污先治河,治河先治人”的思路,35条入滇河道市领导当河长,落实责任,齐抓共管;新建污水处理厂、雨水处理厂并投入使用,杜绝污染源进入滇池;封湖禁渔,取缔湖里的数以万计的虾笼渔网,让鱼儿尽情地游,保持生态平衡。一系列对症下药的举措,一位位雷厉风行的干部,一次次严厉的督查问责,有力地保证了新昆明建设的快速推进,创造了无数个昆明速度、昆明奇迹,滇池治理成效明显。现在,当你站在滇池边,已经闻不到以前湖水散发的腥臭味,蓝藻的数量在慢慢减少,来自远方西伯利亚的红嘴鸥逐年增多,给春城人民带来更多和谐相处的欢乐,更多蓝天白云碧水的期待。

滇池母亲,可能你仍然还在怀念孙髯翁笔下“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壮丽情形,请你相信你的春城儿女,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一定能抚平你曾经的伤痛,恢复母亲你灿烂明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