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磨课心得体会多篇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多篇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篇1

这次磨课活动参与面广,人人都参与备课、上课、评课、议课、再上课的过程,对于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遇。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能深入备课、深度反思、深刻总结,听课教师直言不讳、畅所欲言,讲课老师虚心接受意见、极力改进不足,使整个教研组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对学案的编写及有效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编写学案一定要渗透学法指导,尤其是课前准备环节要有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课堂使用学案时要注意环节间的衔接、过渡,保持课堂的流畅。磨课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使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大家常为一个细节而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研氛围异常热烈。在一次次磨课的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研读更深入、对学生学情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教学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实践性智慧得以发展。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的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在教研组中我自己有了很多收获,对课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的课堂,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具有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课堂,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考验着教师的反应和应对能力。“预设”与“生成”之间怎样调整,怎样达到平衡,这方面教师应给与更多的思考。磨课不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课堂,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更是学校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让我们在磨课中,“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只有这样,磨课才会在美丽动人的瞬间邂逅一个个精彩的生命!

回想这次磨课活动,大家辛苦并幸福着。希望这种活动能变成常态,我们分享智慧,经过磨砺,共同提高。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篇2

11月28日上午,“阜阳市国小国学教育教研活动之磨课活动”在太和县一小的多媒体教室成功举办。本次磨课活动参与者有来自阜阳教育局周鹏主任带领的名师团队、王成杰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相关年级的老师和学生。整个磨课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名师引领、分组评课议课、汇报交流、专家评课等。参课老师受益匪浅。

一、名师引领

太和一小的付莉老师和阜阳市北城国小叶慧老师分别给大家展示了精彩的国学经典教学。国学经典文化是我国古代先贤的智慧,博大精深,给我们现代人带来很多启示。可是在教学国学经典时,老师们却不知所措,往往是把古文上成背诵课或者“一言堂”——枯燥无味。然而,今天两位老师却给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课堂,真正地走进经典,走进生活。如:付莉老师的教学采用创设情境,教学行大礼,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有梯度教学,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等等。还有叶慧老师为学生创设出轻松的课堂,让学生在此自由发挥。上课伊始,叶老师通过大量的数字告诉学生老子的《道德经》被译成外文,带给学生深深地震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课堂上,叶老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课件出示相关句子,配以相关文字和插入相关视频,更直观的理解句子的含义,并结合生活让学生谈感受,叶老师适时赞扬并小结,真让我们享用了一场丰盛的教学大餐!他们的教学为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古文指明了方向。

二、分组评课议课

课堂教学结束后,阜阳市教育局周鹏主任给前来观摩的老师分了两组,进行评课议课,并提出评课时抓住“老师们选材是否合适?教学目标是什么?”进行小组内评课议课。老师们也踊跃参加,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言

三、汇报交流

在王成杰主任的主持下,两组各派一位代表上台,就本组评课议课的内容展示并讲解给大家,代表们针对不同的课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四、专家点评

最后,周主任做了总结两位老师成功教学的经验:作为老师,首先有责任有义务把课上好!其次,得法于课本,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选材上切合学生实际,关注全体学生;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以标扣本顺学情等等。

整个活动地开展,从听、评、议到展、结,我们每位观摩老师都亲自参与,亲身感受,与名师零距离接触,聆听专家的精彩点评,可谓是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篇3

今天(7月25日),国小教师远程研修进入了第三天。上午,我和项目办的同志们一起到各个学科专家团队走访看望,了解研修的进展情况。接着,召开各个学科课程团队专家组组长会议,听取大家对搞好远程研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国小教师的远程研修主题是:贯彻课程标准——基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课例研究,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是“磨课”,而“磨课”运用的基本范式是“三次备课”。为了让老师们深刻理解和把握“磨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我想谈谈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

一、课是观察老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细胞

组织实施远程研修,其目的无疑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而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多种多样。在这里,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讲,为什么大家往往对“课”的研究情有独钟?

首先,课是教师最熟悉的教育教学现象。教师生活的主要形式就是备课、上课、反思课。其次,教师们最关心的,就是如何上好课。这是教师的看家本领。

第三,课是观察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最直接、最客观的“全息源”。

第四,课如其人。课最全面最集中地反映了教师的个性、能力、品德与知识素养。我们看到的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教师素质的集中反映。研究与反思课,就是研究与反思教师这个“个体的人”。正因为如此,课的改进、完善与提高,必然意味着教师整体素质与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二、课例是优秀教师教育创造性的集中体现

在确立了课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之后,我们必须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课才具有研究价值?这里有两种价值取向:一是常态课,就是发生在一般教师的课堂的课。二是优质课。这就是优秀教师创造的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课,我们称之为“课例”。“课例”往往体现了优秀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教育风格,是优秀教师教育创造性的集中体现。

一个优秀教师留下的教育财富,除了他培养的优秀学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创造的优秀课例。这些“课例”对于广大教师来讲具有示范、引领与借鉴价值。正因为如此,广大教师对“课例”特别感兴趣。但是,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优秀教师创造的课例,并不能直接照搬于任何教师的课堂。这是因为“课如其人”,而人与人都是不同的。这就像任何一位卓越人物的优秀品质都可以供别人学习借鉴,但他所创造的优秀业绩并不能供别人复制一样。那么,在这里,优秀教师的“课例”对于一般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其价值到底意味着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研究、学习、体悟和借鉴优秀教师创造的优秀课例背后蕴藏的教育教学规律。

三、远程研修就是为教师提供一种研究课例的范式

说到底,我们的远程研修就是为教师们提供一种学习、借鉴、实践优秀课例的范式。其过程大概包括三个部分:

(1)一堂好课是如何形成的?(2)按照一堂好课产生的范式,教师在同伴引领和专家指导下,进行课的设计,即“磨课”;

(3)运用“磨课”的办法,研究、设计、实施、反思自己的课。前两个步骤在集中研修期间完成,后一个步骤在开学后的校本研修中进行。

在这里,我想强调指出的是,“磨课”如何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就不能不谈到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三次备课”思想。第一次备课,就是教师个人的独立备课,成果是形成第一个教案;第二次备课,就是在教师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课例,成果是形成第二个教案;按照第二个教案上课后进行第三次备课,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然后形成第三个教案……。于漪老师就是借助这样的教育智慧,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成为一位卓越的语文特级教师的。这就是我们进行“磨课”流程设计的经验模型。

按照这个“磨课”流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什么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里有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1)独立“研课”。现在,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分工备课,搞所谓成果分享;二是不动脑筋,直接照搬别人的教案上课。这两种做法,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必须坚持教师的独立备课,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与潜能,俗话说:要先知道自己有多大斤两。其价值在于,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潜能充分释放出来 ,激活自己的专业发展活力。只有如此,才能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2)与同行对话。包括与优秀教师的“课例”对话、与同伴对话。这个环节的要害在于寻找自己与优秀教师或同伴在课的设计上存在差距是什么?或者理念上,或者方法上,或者知识储备上……找到了这些差距,才能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着力点。

(3)实践反思。包括上课之后的自我反思和同伴研讨。这个环节的意义在于寻找自己的教学预设有哪些没有实现?为什么?寻找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意外的成功?为什么?寻找下一步教育教学改进的方向,……。

综上所述,“磨课”流程是形式,蕴含其中的价值对话是关键。可以说,第一个环节是对自我的“观照”,第二个环节是对同行的“观照”;第三个环节是对实践的“观照”。在这里,所谓“观照”,就是对自我和他人行为背后的价值的观察与省思。只有出现了这种自觉的观察与省思行为,才能有教师主体专业发展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在远程研修中,我们判断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最重要的并不是教师们的“磨课”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而是对上述三次观察与省思的记录。透过这些记录,我们能看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理念改进、方法借鉴、知识提高、能力发展……。

在座谈中,有专家提出远程研修能不能更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言外之意,就是我们提供的“磨课”流程离老师们的常态教学比较远。的确,每位教师的日常教学准备,特别是每堂课不可能都按照专家们提供的范式来进行,我们只是希望教师们在日常的校本研修中要按照这种专业范式开展校本研究。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校本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篇4

阶。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课上完了,结合县教研室童主任提出的“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语文课堂”,以及我乡提出的“345”课堂模式,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得与失。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二、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以大问题统领,“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老人为什么一定要种树”,“为什么青山是不老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水到渠成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我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15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并以排比句的句式呈现,“老人15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当五位

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继离世时,他继续种树;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时,他还是选择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四、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选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一个词概括大、小环境的特点等设计,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概括,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当然,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课堂评价语言较单一,引导语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在理解大环境的险恶的时候,未设置相应的情境,要是能给学生出示一些相应的环境图片,会给学生很直观的印象,学生可以会更快地理解险恶的环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让学生以更多的时间亲历文本,与文本对话。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向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进军。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篇5

9日、10日这两天是我们农安县国小语文“送教下乡”培训第三阶段研磨课阶段,9日那天早晨天空中飘着雪花,是我们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气温也骤然下降。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我们的心是火热的,因为进修两位教研员不畏严寒、不辞辛苦来到我们这个偏僻的乡镇国小,为我们推行大阅读进行指导,面对面地交流、指导,这是我从教十几年来所没有过的。回首这次磨课、研课经历,我收获了很多。总的来说,我经历和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的过程,在研讨中,老师们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推行大阅读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有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上课之前,我已经在心中试讲过,每次上过之后,都会自己反思一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需不需要问题引领,而是这一节课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吧!怎么才能做到少问少将少干扰?语言是不是简洁?等等,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地加以分析,进一步完善。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心中要有谱,也就是要明确课堂上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然后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读书能力。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磨课我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二、学会精益求精

磨课是一个艰苦的反复修正的过程。在磨课中,先通过自己的学习,吸取精华,加以改造,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某些问题请大家讨论,并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要作好记录,发现失误,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总之,这次磨课研课活动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老师们交流自己的见解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我,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篇6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磨课活动。通过活动我受益匪浅,汲取了老师们的精华也认识到上课中的不足。细细反思取得以下感悟: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基础教材是教师呈现教学艺术的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抓住核心目标、分清主次。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同组教师对相同教材见仁见智的理解。通过本轮的磨课我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了。

在“磨”课的时候,一般的做法是先让执教者自主设计一种教法,第一次试教后,执讲者要对自己本轮磨课进行反思,听课者进行讨论。我们组要求听课者把发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各种教法一一亮相,找出本轮磨课中的`教学“亮点”,认真分析,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师开课的信心和热情,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也可以让其他教师抱着“找刺”的心理,满腔热忱地帮助同仁指出毛病,良药苦口利于“行”,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以促使执讲者开拓思路,诱发智慧,促进反思,改进教学行动。执教者再次从上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自我诊断,吸取各方意见,把别人的教育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的磨练中,教师自然会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丰富教学手段是上好课条件一节好课不应该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手段不应该过于花哨,教学评价不应以是否运用多媒体一票否决,这是毫无意义的。通过考查试教的效果,我们能明显地看到这堂课所运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量、质量以及展示时机等方面存大的问题,进而为执教者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度”。

总之,磨课活动促进了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个人业务水平,今后我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磨课中去,不断地历练、完善自己!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篇7

磨课犹如磨剑,锋芒在无数次花火中呈现。当然这样的花火便是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反复推敲,不断积累,把智慧和精华聚集在一起的过程,去努力呈现出每一堂精彩的课堂。

我认为精彩课堂的基础是深入钻研教材并抓住教材核心内容,去钩织一个有型的网,这样才会在有条有序的去组织语言,顺利地进行余下的准备工作。

当然在和众多优秀的教师进行磨课活动的时候,也让我受益匪浅,那些都是我自己在书本及日常积累中所得不到的东西。“好课是磨出来的”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精心去设计方案,用充足的准备去讲好一堂课是要付出辛勤和汗水的,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积累,让我更好的掌握了磨课的重要。在课堂去营造和谐的气氛,热情可以让同学们满怀信心地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象,哪怕有时候他们说的并不正确。并且这样还可以在他们的错误中进行延续的剖析,去引导开拓等,要完成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各种因素,这样磨课虽然艰辛,但是其中快乐和收获才是最大的。

磨课让我必须站上讲台面对学生及听课教师的检阅,是一个反复修正的过程,在磨课中,要先让自己不断积累去体会其中的精华,还要加上自身的观点理念,灵活地运用在授课当中去。在磨课中不止提升了我的勇气和自信,它让我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接合在一起,从这样的深厚的积累中让我的授课更完善,其次更加完善自己的内心,磨课带领自己越来越强大,不畏艰难困苦,要不断突破创新,这正是要讲好课不可或缺的精神。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篇8

这一段时间,我在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了有关磨课研课的`培训,这次活动我整体感觉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凡事需要打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必须不怕麻烦,做好磨课这一关。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是学校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磨课就要深度开发和挖掘教材,寻找各个教学环节设计的意图。通过多次打磨同一节课,来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备课和上课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我们这次研课磨课活动参与面广,遍及中牟县城、乡镇各个学校的一线教师。白发苍苍者有之,身怀六甲者有之,坚守多年者有之,初登讲台者亦有之。但是没有牢骚满腹,怨声载道。每个人都非常积极用心的参与。在这次活动中,老师先给我们培训了磨课研课相关的理论知识,让我对于研课磨课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也让我对于磨课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老师布置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每个数学老师都进行一次裸背。每个人不看任何教案,任何教辅资料,也不查阅网络,凭着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自行设计一篇整百数、整千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然后老师从中找出一篇相对好的设计,拿出来供大家讨论。再由设计者修改后再次讲课。这个人人都参与备课、议课、再上课的过程,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遇。每一次试教,我们设置都有几个观察点:目标的达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结束后大家集中讨论、各抒己见、直言不讳、畅所欲言,找出“亮点”,指出不足,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教研氛围特别热烈。

就在这样一次次磨的过程中,我们的小组合作交流更加默契,我们的理性思维更加严密,我们对新课程理念把握更加准确,我们对于教学设计的环节也更加明确清晰。现在的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学目标的叙写都是以学生为主体,预设课堂生成中的状况。教师要知道课堂上教什么、同时还要注意课堂环节间的衔接、过渡,保持课堂的流畅。

这次活动中,我被小组推荐讲了微课,也得到了去卫民路国小实践教学的机会。为了备好这节课,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这次讲课,我在几天时间中反复钻研教材,研究标准,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但是在课堂中仍然感觉不是那么完美。有些问题的问法让学生不是很明白,面对始料未及的情况应变能力还有些薄弱……在回到进修学校六楼教室后,大家又一次对我的课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由教研室两位专家做了一语中的的点评。应该说,大伙儿的意见,专家的点评,都让我豁然开朗,无形之间对于自己的能力又给予了指引。

总之,这次磨课活动,可以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今后我也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磨课中去,不断地历练、完善自己,让自己做一名更合格的教师。

附上我在此次培训中的心声:研课磨课屡探讨,微课实战一身包。欢聚一堂抒灼见,集思广益盼妙招。夜以继日改流程,胸无成竹难睡好。专家定评指症结,豁然开朗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