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亲节的心得体会多篇

感恩父亲节的心得体会多篇

感恩父亲节的心得体会篇1

在我们心中父亲一直都是心中的骄傲,照顾我们成长,关心我们未来.虽然严厉让我们害怕,但也关心我们,与妈妈一样不可缺少。

父亲节这天请来了我们父亲与我们一起参加这天的活动。把我们准备已久的节目献给我们的父亲。我经常参加一些表演,所以上台表演,并不紧张,但是这次看到我的父亲在台下安静的望着我,不由得有些紧张,担心自己表演的不好,父亲看的不满意。为了在节日这天给父亲送上的节日贺礼我可是练习了很久。稍微平静了心中情绪投入到表演中。

当我表演结束后。看到了坐在观众台上的父亲,微笑的表情,看到了他对我点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对我露出了微笑。心中很高兴,学校举行的这次活动来参观的人很多,母亲也随着父亲来了,我表演结束后就来到父亲身边一起观看其他同学表演。

看着有趣的表演,爸妈非常开心,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了为了举办这次活动我们为之付出的努力。当学校决定在父亲节这天举行互动时,我就积极参加报名,同时也成为了这次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不但台上表演自己的节目,同时也在和同学们布置活动场地。

参加这次活动的人很多,我们班几乎都参加了,同时为了扩大活动规模,学校让我们自己准备节目,每个班级都必须准备至少一个节目,而且还要提供两名活动志愿者。我表演结束后,与爸妈看了一会,就去做一名志愿者,帮助表演的同学准备一些道具,或者给在做观看节目各位家长发放矿泉水。

活动非常热闹,每个人都沉寂在了活动中的喜庆中。同时我们的节目也让很多父亲露出了笑容,观众并不只有我们学生,学校周边的很多人都进入学校参观,而且还有很多家长到我们学校一起参与活动。这次活动,我们不但把节目献给了我们的父亲,同时也献给了所有的人,父亲节,不但是让我们感恩父亲。也是让我们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激身边的人。

活动很顺利,虽然参与的人很多,但是我们每个志愿者都积极维护了这次活动的秩序,没有出现什么乱子,每个节目都按照刚开始排演的一样,按照顺序进行,每个节目都非常精彩有趣,主要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父亲展开。当活动结束时,总感觉这次互动结束的有些快,让我都没有反应过来,每个人都在活动当天积极参加,做好了自己的工作,才让这次的活动举行的那么顺利,团结的力量真大,以后我们学校有什么活动也可以按照这样举办。

感恩父亲节的心得体会篇2

读过一位女孩的文章,不觉为之动容。大学毕业,她结了婚,有了孩子,有了事业。因为忙,虽然也时刻惦记着父亲,但忘了的时候总比惦记多。母亲是在她幼年时候去世的,二十几年来老爸孤独无助,表面上看似平静,把家打理得整整齐齐。无疑,她有孝心,但她未必知道父亲在那七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心中那些无言的苦衷。

一次小住,她陪父亲在家呆了几天,可能也就三五天吧,丈夫是天天打电话,幸好那时还没有微信之类,否则一定是车轮战。虽不是直说,却也明明是在催她回去,暗示的是一种“分离”之苦。她的心不由一动,如果这么点小别就成了“分离”,忍受不了,那么父亲失去母亲这二十多年又该怎样度过?七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分分秒秒啊,父亲是怎么熬过来的?挂了电话,她扑在父亲怀里失声痛哭!

父亲问哭什么,她摇摇头,什么也没有说,她不忍给父亲那颗悲凉的心再雪上加霜。儿女有孝心不容易,能感悟父亲内心深处之苦更不容易,将心比心特别不容易。父亲节里,做儿女的一定想着给父亲打个电话,送个礼物,可是,有什么能比感觉并体察父辈内心的难言之隐更可贵更厚重呢?

不知道那位父亲读没读女儿的文章,但是相信他在经历了二十几年的熬寡之苦后,将被女儿那颗金子一般的心抚慰,然后把他心中所有的阴霾都照亮。叫一声父亲不容易,自己或许也是父亲,一年只在父亲节里才想到他们太不够了,但可悲的是根本没想到,不敢保证每个人都知道或愿意在父亲节想到父亲。

重温朱自清的《背影》,那时中国是没有父亲节的,已经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儿子一次寻常的离家,父亲居然还相送,那一幕,早已在父亲的字典里留下了温厚的注脚。父爱无需解释,爱得寻常,却仅仅只一个背影就足以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灵深处永恒的雕塑。养大,已经足够,决不能把对父亲的索取演绎到贪得无厌。

生命只是大世界里的一个短章,父亲养大我们,然后离别,有时三年五载不一定见上一面,相拥的时光总是很少。令人费解的是,还有相当一些人与父亲心存芥蒂,因为财产分割,劳力平衡,家务琐屑等等,甚至不惜在道德的词典里将这个称谓打上另类色彩。耳闻目睹,有些为掠夺财产居然还闹上了官司,实在不想看到也不想再说了。

有一位父亲守孤后,热心人积极为他介绍,希望再找个伴,可是遭到了儿女的坚决抵制。因为他有工资,为了不使工资外流,所以阻止,理由就这么简单。另一位,丧偶后一直踽踽独行,不愿融入到儿女生活中,于是就把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写下来,天天就这么写着,真可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啊!最后把写下的文字都拿到亡妻坟上读,一次次的和泪宣读,然后统统烧掉,无处话凄凉!

叫声父亲不容易,父爱如山,父亲那一片易于干涸的土地,特别守孤后就更容易成为沙漠。我们需要开拓心灵的绿洲,不断去滋养抚慰那一片荒漠,使它不至于再沦为风沙干旱里的大漠孤烟。父亲节里想到父亲,寻常日子里惦记父亲,生命的无字书里读懂父亲,已经无愧为人子为人父之天职了。

父亲是一本书,简单也复杂,读不读懂在于自己,在于良心。父亲节里想到那位懂事的女孩,想到了《背影》,想到了无数守着孤独,于黄昏于炊烟于长夜里早早的掩上重门的父亲们,寂寞开无主啊!如果我们用心去温慰那些黄昏风雨中的孤独守望者,那么我们生命的窗口里就一定会天常蓝水常清……

感恩父亲节的心得体会篇3

父亲凝重有威,我曾经有点怕他,尽管他从来不打骂我,其实父亲也真的爱我,不论平常多忙,也经常给我打牙祭,做我爱吃的饺子。

上学的日子里,最想念的就是父亲的饺子,在学校食堂尝够了“清新寡欲”的滋味,好不容易盼到周末,也只好去外面“侈奢”一番,校门口有一家看起来十分寒酸的小面馆,一端上平底大瓷盘的饺子,那种热气腾腾的感觉,总是让我想起父亲的笑脸。做饺子的工序太繁琐,但父亲每次都乐此不疲,拌馅,和面,多少香油,多大火候,父亲都很讲究,他包饺子的速度快得惊人,拇指交叉,再用力一捏,一只白胖可爱的饺子出世了,馅多皮薄,再配上特产的姜汁香醋,味真的很香。

那年的冬天,父亲特意包了饺子跑来看我,他看见我红红的眼圈,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拍拍我的头。吃饭时,他带我进了那家小餐馆。父亲坐在旁边静静的看着我,偶尔尝尝小餐馆的一两个水饺,自言自语道:“馅不太新鲜,皮儿有点生。”我无言以对,望着吃得狼吞虎咽的我,他皱巴巴的脸上流过满足的微笑,似乎是从前他桌边包饺子时的笑。

以后的日子不知为什么,每次吃到的饺子,都不如父亲送来的好吃,似乎饺子里少了什么。再细嚼慢咽,也吃不出父亲饺子的鲜美。哪怕在有名的饺子城里吃饺子,也总感觉不出先前的风味。

放假了,我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父亲包饺子,还是那一道道不变的工序,和面,拌馅,擀皮,我细数着简单的佐料:葱、蒜、姜末……一切都是那么简单,真的比不上餐馆里的佐料丰富,但是父亲就用这一切,变魔术般的捏出一只只白白的饺子。

饺子的真谛,我瞬间领悟:其实,父亲的饺子,从来都是这样,没放什么特别的“魔法配料”,仅仅因为他在每一道工序中都融进他暖暖的爱意,从而使平凡的饺子被赋予了最独特的风味,而这种风味是不论多少闻所未闻的调味品调制不出来的。

不管将来我能不能成为美食家,尝遍世间所有美味,我还是只钟爱着父亲的饺子,这个饺子有个最伟大的品牌――父爱牌。

感恩父亲节的心得体会篇4

父亲是个很神圣的称谓,里面蕴含了老人们生活的艰辛。每当听到刘和刚演唱的那首《父亲》的歌,我心里便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很多当父亲的含辛茹苦,负重前行。他们无怨无悔地支撑着一个家,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儿女们幸福就是他们的心愿。然而,现实语境下有些年轻人恰恰“欠缺”了一种感恩意识。有些年轻人认为只要不缺老人的吃喝穿,就是尽孝了,却忘记了“精神赡养”。殊不知,这同样是一种不孝行为。有些在外打工者常年不给父母打个电话,“常回家看看”更是成了老人们的一种奢望。更有甚者,干脆视老人为累赘,不进行任何的赡养义务,不仅有悖于情理,更为法律所不容。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每个人都受身父母,父母是我们的“恩人”,他们是世界上最无私,最讲奉献的人。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难道有着头脑的人竟然于动物不如?鉴于此,笔者以为颇有必要在父亲节来临之际对当下的年轻人进行一次“感恩教育”。要让年轻人懂得,孝敬父母是自己的法定义务,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常言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敬不孝,谈何治国齐家平天下?

父母是我们的恩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无视父母的存在,都不能让他们伤心落泪。某种程度上讲,是否有感恩意识,直接考量着一个人的道德良心。每个父亲节都是一次感恩教育的契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丢弃。

感恩父亲节的心得体会篇5

父亲节来临,微信、微博上各类祝福语开始刷屏,一些购物网站也推出父亲节礼物清单或排行榜,受到网友追捧。对此,一些老人直言:“子女们有这份孝心当然是好的,可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在平时多花些时间陪陪我们。”话虽平常,个中意味却耐人深思。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表达较为含蓄、内敛。随着社会更加开放,母亲节、父亲节等逐渐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些节日里公开向父母表达孝心。不过,节日期间的关爱密集但也短暂,更像一种“突击式”尽孝,让精神赡养如细水长流,才是父母内心真实的情感需要。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很多地方的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保障,精神与情感层面的需求愈发凸显。

在农村,青壮年劳力普遍外出务工,大量老人“空巢”留守,日常陪伴无从谈起;即使在城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坐下来静静“听妈妈唠叨”、“跟爸爸谈谈工作上的事情”,对不少年轻人也并非易事。于是,“节日集中,平常稀松”、“重物质供养,轻精神赡养”成为相当一部人表达孝心的常态。

节日“突击尽孝”是现实的无奈,也是社会转型期的体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2亿多,占总人口的15.5%。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仍将快速发展。面对“银发浪潮”冲击,我们不仅需要考虑解决好老人的养老、就医等基本需求,也要针对老人“空巢”和“情感空心”等难题,努力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当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满足以后,精神满足成为决定老人生活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所以当我们在追逐物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略了父母的内心感受。别只是逢年过节才想到关爱父母,想方设法“常回家看看”,让父母开心快乐,不让老人“空巢”又“空心”,才是我们当前最为迫切的孝道。

感恩父亲节的心得体会篇6

爱!何为爱?问世间爱为何物?

爱有很多种,有父爱、师生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可我要说的不是那似海的母爱,也不是那师生之间伟大的爱,而是那沉沉的——父爱。

在别人的眼中妈妈是温柔的,爸爸是严厉的,上国小时我也这样认为,可上国中后才感受以,虽然说爸爸是严历的,但也有温柔的一面,只是那温柔的一面是不为人知的,有的人说父爱如册,儿女是这山上的草儿;父爱如海,儿女是这海中的鱼儿。但是我并不是这山上的小草,也不是这海中的鱼儿,而我是父亲的负担。

父亲有三个儿女,老大和老二是女儿,老三是儿子,然而在这三个儿女中,我是最不争气的一个,很多人说过,老大是最懂事的,是最不让父母操心的,可我是父母最头疼,最操心的一个,而且经常让父母为了我而吵架,我也很想做一个孝顺的女儿,但总是事与愿为,当每次下定决心要改的时候,命运总是和我开玩笑,让我在父母和朋友之间做选取,而我每次的选取,都会让父母为我担心。

父亲每一天早出晚归,为生活奔波着,为儿女的成长操劳着,我记得有好几次晚上我没有回家,父亲很担心我,而我却在同学家玩得很开心,就连打电话回家的事都给忘了,害得父亲为我担心了一晚,第二天回到家,父亲没有骂我,只是说了一句,下次不回来,就给家里打个电话,好让我和你妈放心。我明白,虽然父亲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是很担心的,从那以后,我每次出去,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家里,让爸爸妈妈放心。

法国作家狄更斯说过一句话:“父亲,就应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这句话用在父亲身上是最适宜但是了,父亲对我的宽容、对我的教育、对我的爱,我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因为父亲的爱是女儿生命的所在。

父亲常教导我要诚实的做人,好好的学习,把成绩提高比什么都重要。

爸爸在我心中就是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但是我不愿错过书中精彩的情节,闪烁着忧伤和高贵的光芒。

感恩父亲节的心得体会篇7

有一种情,从来不必说出口却深邃如绝谷;有一种爱,所有的文字在他面前都显得苍白;有一个人,无论为你付出多少都不求回报……

冬天到了,太阳仍然是那样一天到晚从东跑到西,可一丝热气也没给我们留下,风更残忍,冷冰冰的,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疼。我一整天都坐在教室里,几乎没怎么动过。终于下课了,我裹紧身上的衣服,一步一步挪下楼梯。

风呼呼地吹着,就如同一位暴君,肆无忌惮的表现着他的专横无理。走进校门口,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瑟缩在角落里,手里拿着一件大衣,风吹乱了他的头发,可他毫不在乎,一直张望着,寻找着。

“爸。”我惊喜地叫了出来。“下课了啊。我顺路过来看看你,知道你也没穿多少,快点把我的大衣穿上,别冻感冒了。”“爸,你快穿上吧,我不冷……”还没等我说完,爸爸就把大衣披在我身上。“你穿上吧,我壮实着呢,咱家离这儿不远,没几步路就到了。你赶紧回宿舍啊,回去喝点热水压压冷气,晚上盖好被子……”我早已听不进去,只感觉一股暖流流进我的身体,不再感觉到寒冷。

望着爸爸远去的背影,那么高大,那么伟岸,回过神来,我早已泪流满面……

其实,许多时候,爱,并非总是披着华丽的外衣隆重登场,很多时候它以一种淡定从容的姿态渗透在平平淡淡、波澜不惊的生活中。父爱就如同是劳顿前行中的港湾,让我感到温暖。拥有父爱,是我一生最珍贵的财富。

感恩父亲节的心得体会篇8

同学们,我们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但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为了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的时候,我总把这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古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

我们第一次喊爸爸妈妈的时候,第一次独立迈开一步的时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写出一个字的时候……是父母在身边耐心地教导我们。父母,是上苍赐予我们不需要任何修饰的心灵的寄托。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而现在我们远在外地学习,依然牵挂着我们还是父母。

……

现在我离开了远方的父母,来到了新华,母亲问我会不会想家的时候,我很坚定地说:“不会,肯定不会!”

可是来了学校,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我好想哭。正心烦意乱的时候,家里来了电话,母亲恰到好处地问我好吗。我的眼泪很快就下来了,强忍着才没让她发觉。

没慢慢熟悉了后,虽然不再如当初那么想家,但总有不开心的时候,很多次夜晚来临,心情寂寞的时候,就会自然的想起远方的家人,想起那在遥远的山村中自己生活了十几个春秋的家,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听听父母那慈祥的声音。

母亲的话总是那几句,却每次都让我心里的烦闷一扫而空,不知去向:“孩子,在学校好吗?家里什么都好,不要太过挂念。”

母亲时时刻刻想念着我,记挂着我的饮食起居,询问着在远方的我是否还习惯异乡的生活,时时的嘱咐着我要保重身体,母亲的声声关爱,又怎让我不挂念家人呢?

电话里父亲的声音有些沙哑,老实的父亲不会说太多的话,电话里的他总是问我“吃饭了没有,有没有生活费,要吃的好一点,?”但是我心里清楚地知道,父亲用他的勤劳养育着他的孩子,用他的质朴的性格教育着他的孩子,父亲为他的孩子而感到骄傲。不善言辞的他把他满腔的爱融进了向别人讲自己孩子时的那一脸灿烂的笑里。

我们家在农村,抚养我和哥哥很不容易,更何况要送我们都读书。面对巨额的学费,父母咬牙坚持着,任生活的重担把他们的肩膀压弯,毫无怨言。

现在,我们都在外面学习或是工作,守着空空的房子,接电话就成了父母最快乐的事了。我们一个个打电话回去,父母乐滋滋地告诉其他几个的情况。我想,那也许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虽然远在他乡,离父母何止十万八千里,但是父母给的关爱还无时无刻的在我的身边围绕着,父母给我的无穷力量鼓励着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寂寞时刻,他们始终是我精神的支柱。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在生活上可以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当父母生病时,我们是否应担起责任,照顾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快速面,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难做到。

我们也许会记得感谢长途路上给我们一碗水喝的大婶,也许会记得感谢给我们让座的大哥哥,也许会记得感谢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是的,他们当然是我们要感谢的,可同时,我们更不应该忘记,父母,永远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

感恩父母,希望家里父母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