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郭校长《无为而治 上善若水 相反相成》讲座心得体会

校本研训心得体会——听郭校长《无为而治 上善若水 相反相成》讲座心得体会

听郭校长《无为而治 上善若水 相反相成》讲座心得体会

2019年10月9日下午,郭义超校长在报告厅开展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的校本研训。郭义超校长为全体教职员工作了题为“无为而治、上善若水、 相反相成”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在听完郭校长的讲座后,结合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有以下一些思考:

首先,关于“无为而治”的理解。“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 [1] 

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无为无不为”。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指导下取得。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道德经》享誉世界,被世界政要、精英名流、企业领袖所崇拜,被奉为旷世奇书,万经之王。

其次,关于“上善若水”的理解。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上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夫,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而在这里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

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人无常在,心无常宽,上善若水,在乎人道之心境,即,心如止水。

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

最后,关于“相反相成”的理解。物极则必反,不论为人处世还是治国理政,都应防微杜渐、保持忧患意识、前控思维,更应脚踏实地,从小事易事做起。总之,通过本次学校讲座,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多运用古代先贤的智慧来帮助自己处理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