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祥事迹学习心得(通用多篇)

李文祥事迹学习心得(通用多篇)

李文祥事迹学习心得 篇一

根据园区支部开展向蔡藴敏学习的通知精神,我观看了金山电视台播放的“金山区卫生系统蔡蕴敏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蔡蕴敏是国内仅有的7个“国际造口治疗师”之一,报告会分别从蔡蕴敏的同事、病人家属、领导、记者、本人五个角度讲述蔡蕴敏先进事迹,从不同视角围绕蔡蕴敏同志“敬业、进取、团队、奉献”四种精神讲述他们眼中的蔡蕴敏。报告会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病人家属小雪父亲的那段讲话,他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蔡老师11个月的上门换药,让她的女儿带着尊严和微笑离开人世。蔡老师让我们全家人坚信:天使之爱在人间!”

不知不觉间,近1个小时的报告会在雷鸣般的掌声和感动的泪水中落下帷幕。蔡蕴敏同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弘扬。通过观看蔡蕴敏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联想到了我们日常的工作。在信息管理部,每天都有新的资料要输入、电话要回访、信息要更新、班车要带等等工作,日复一日,每天都做着同样的工作,虽然你会感到枯燥,有时会感到很烦闷,但只要我们敬业,认真做好每一份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创新进取,发觉新事物,新做法,提高工作的兴趣度,快乐工作;负责好信息管理部的每项工作,团结一致,让园区同事及时了解企业最新信息状态,促进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使相互关系更加和谐;为园区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让园区的事业立足基石,蓬勃向上!学习蔡蕴敏同志的各种精神,在工作中、生活中不断发挥、发扬光大。

李文祥事迹学习心得 篇二

李文祥:一位平凡的革命老人,一位平静的耄耋老者,一位平常的慈悲长辈。“平凡”、“平静”、“平常”,在李文祥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屈不挠的坚毅、不折不扣的坚持,和不卑不亢的坚强。而这一切,正是“三平”精神的直接体现。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这极具概括力和渗透力的“三平”精神,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在20xx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是河南精神内核的生动展现和总结,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

从现在开始,我决定学习李文祥,将“三平”精神落到实处,落到生活和工作中来,落到每一个真实的当下,落到行、住、坐、卧中来……

在平凡之中依然有着伟大的追求。宋代大文豪苏轼在《晁错论》中说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人的志向如何,决定他以后得发展如何。这个志向,就是我们的理想,我们的追求。革命先烈方志敏曾说:“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平凡之中,也不能失去我们的追求。追求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会引领我们向着胜利的方向前行!尽管我现在的工作环境一般,又属于“无房无车无票子”的“三无人士”,但我依旧坚持着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而且会为之奋斗不止,直至生命结束的那一刻!

在平静之中依然有着满腔热血。三国时的军事家诸葛亮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即是说,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看似平静之中,却蕴含着对人生、对社会、对事业的满腔热血,更是一种积极进取、为事业兢兢业业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应在求真务实、严谨科学的“平静”之中,心正气正、激情满怀,时时刻刻为党的事业准备着,随时愿意为党的事业奉献出自己的最大力量。

在平常之中依然有着极强烈的责任感。有位教师在文章中写道:“雄鹰看到蓝天的广阔,便振翅高翔,自由而高傲;飞瀑看到峭崖的险绝,便一泻千仞,流银泻玉,灵动如龙;海燕看到巨浪的汹涌,偏引吭高歌,乘风破浪,大气巍然。我们如果没有责任心,就如那墙头的浮草,轻浮浅陋。”一个没有责任心、责任感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唯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我们才愿意去付出、去努力、去开拓、去奋进。虽然我们的生活很平常,但责任感却不能忘,我们每做一件事情,要权衡轻重,不能盲目,不能莽撞。

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就很难发展、壮大;一个人没有精神,就很难成才、成功。精神是脊梁,是支柱,是财富,是我们生命的基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当前有“四种危险”摆在全党面前,其中,“精神懈怠的危险”居首位。精神,是人性的根本、文化的生命、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希望,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强大动力,是时代最鲜艳的花朵。而“三平”精神,正是解除我们“精神懈怠的危险”的重要“法宝”,理应得到弘扬和传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我们更应该学习李文祥同志,弘扬“三平精神”,争做“简单、坦诚、阳光、激情”式干部,在实际生活中,坚持信念、淡泊名利、自觉担当、默默奉献,把这种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范县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文祥事迹学习心得 篇三

为了早一天重新站起来,截肢手术后十天,徐前凯就躺着举哑铃,开始练习手部力量,进行康复治疗。第十八天,在父亲的搀扶下,拄着拐杖开始试着走路。

徐前凯每天坚持进行康复性训练,虽然疼痛和汗水伴随始终,但他一如平常坚强勇敢、阳光乐观。20__年11月7日,在医护人员认真细致的帮助下,一副义肢支撑着他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站立——没有拐杖、没有搀扶。

20__年12月26日上午,成都局集团公司在重庆隆重举行徐前凯表彰报告会。会议由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新文主持。报告会上,集团公司工会主席李翌科宣读了对徐前凯的表彰决定,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岱良和集团公司总经理曾宪海共同为徐前凯颁奖。

坚毅的性格、良好的表现也让徐前凯收获了爱情,20__年8月17日,徐前凯迎来人生重要的日子:他和余光敏登记结婚了。如今,他们的宝宝出生了,初为人父的徐前凯提及儿子,总是满脸笑容。

他说,有家、有了她、有了宝宝,心里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要做儿子的榜样,20__年初,徐前凯先后荣获20__年度“新时代成铁榜样”、20__年度“新时代铁路榜样”“最美铁路人”。

徐前凯本人除了参加了成都局和总公司举办全局和全路巡回报告会以及中央电视台“最美铁路人”节目录制外,他还利用空余的时间,靠左腿在床上做平板支撑、踩单车等训练,装上义肢进行康复训练等。

同时,他还利用网络、书籍学习铁路部门的新要求、业务新知识,避免与工作脱节,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

徐前凯树行义之道、怀利人之心、行助人之事,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他关键时候敢出手,危难面前勇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展现了共产党员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正如20__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词诠释了的那样:“纵身一跃、奋力一抱,短短5秒,刹那间的本能之举,映射出最耀眼的光芒。生命从来不是等价交换,没有‘值不值’的追问,只有‘该不该’的回答——义薄云天!”

李文祥事迹学习心得 篇四

20__年,“非典”爆发,也把陈薇推向了历史的舞台。

当时,很多医护人员感染了肺炎,陈薇带领着团队不分昼夜地攻关。

点击播放 GIF 1.6M在先后奋战了50多天后,他们终于如愿研制出了“重组人干扰素ω喷雾剂”。这种干扰素对“非典”有抑制作用。

当1.4万名医护人员使用后,没有一人染上肺炎。

而在这100多天的战场上,她没有见到过一次家人。

4岁半的儿子思母心切,看到妈妈在电视上出现,忍不住隔屏亲吻。

除却君身三尺雪,天下谁人配白衣,陈薇因此一战封神。

20__年,“汶川大地震”。

陈薇再次临危受命,担任抗震救灾防疫小组组长,在余震不断中率队入川,艰苦战“疫”两个月,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同年,北京奥运会。

她又参与“军队奥运安保指挥小组”专家组,带领队员进驻20个主要场馆,负责各场馆的核、生、化反恐任务,成功处置了数十起核生化疑似事件。

20__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

而荒。唐的是,病毒初期,世卫组织和各国政府,对于埃博拉患者的呼救声视而不见,“全球性的不作为”,正是埃博拉病毒爆发的罪魁祸首。

而早在20__年,在多数国人还不知“埃博拉”为何物时,陈薇就针对这一烈性病原体展开了研究。

她敏锐的觉察出:“埃博拉离我们也许只有一个航班的距离。”

14年后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也证明了她当年的先见之明。

也正是在她的强烈坚持下,“重组埃博拉疫苗项目”,终于获得了国家“863计划”支持。

20__年,西非大规模暴发埃博拉疫情,致死率50%~90%,并向世界国家扩散。

而此时,后知后觉的世卫组织队伍,溃败!

欧美多国援非队伍,溃败!

一时间,世界谈“埃”色变。

又是危急关头。

陈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征塞拉里昂!到西非一线去,把疫情挡在国门之外!

在塞拉里昂,经过多个夜以继日的攻关、多次的疫苗临床试验。

陈薇团队研发的世界首个20__基因型埃博拉疫苗,一举成功!

相关科研论文在12月23日凌晨发布在了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这也实现了中国疫苗在境外临床试验“零的突破”。

当地工作人员合力将陈薇托举起来,抛向空中

在塞拉利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别人因为埃博拉走了,中国人却因为埃博拉来了”。连国家最高领导人,都要为她点赞。

三十年来,一次次与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一次次在无形战场拼死搏杀,她从未畏缩不前过。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她忘我地投入与奉献精神,儿子也耳濡目染。

埃博拉爆发后,她的儿子麻恩浩,是中国唯一一位在埃博拉疫情暴发后,到西非做志愿者的中国中学生。

图为20__年埃博拉疫情后,母子两人一起上台领奖

奔赴最前方的战场,做好最坏的打算,准备最充分的方案,开展最长期的奋战。

这是一名科学家的清醒,也是一名军人的坚毅。

20__年,因功勋卓著,陈薇晋少将。成为当天晋升的唯一一名女军官。

20__年,她与屠呦呦一起,被评为“20__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20__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__年,新冠病毒再次肆虐,女将军披甲出征。

而之后,也就有了我们开篇的故事传说。

“与毒共舞”29年,女将军,威武!

大医精诚,巾帼英雄

已经有太久了,出门时战战兢兢,想喝杯奶茶都要冒着巨大的风险。而现在,我们终于有了盼头。病毒的问题,完全可以靠疫苗解决。

就像陈薇院士所说:“疫苗是终结新冠最有力的科技武器,这个武器如果由中国率先研制出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仅体现中国科技的进步,也体现了我们的大国形象!”

在与病毒搏斗的过程中,只有疫苗才能实现真正的全民免疫。

“做好失去亲人的准备”,跟不战而降有什么区别?

曾经有人问陈薇:“去疫区那么危险的地方,万一回不来怎么办?”

陈薇轻描淡写地答道:“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是你该做的,除了热爱,我想不出其他理由,我愿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为受困疫区的生命打开希望之门。”

也有些同事在转业前劝她:“陈薇,你少搞些魔鬼课题研究。”

可是炭疽、鼠疫、天花、埃博拉等烈性微生物,在她的头脑中挥之不去。这些东西既能用于战争,也能在和平时期导致疫情,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我希望这个世界上,再也不要因为埃博拉,让更多的孩子失去童年的色彩。”

这个愿望很难,但她一直在坚持!她不仅想为中国构建生物盾牌,也想用这个盾牌守护全世界。

她就像青山一样宁静淡泊,忍四时之落寞,渡寒暑之艰难。

当危险来临时,哪怕冒着身陨的风险,也毅然抵挡奔涌而来的猛烈火焰。

不得不感慨,真正担起民族重担的,从来不是光鲜亮丽的流星,而是默默耕耘的国士。

对比某些抱怨环境待遇,在疫情期间避难外国的明星,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像陈薇院士这样为国为民的人,才够资格成为国民偶像。

“为了祖国的明天,我愿做一块普普通通的基石,铺成一条小路,让更多人走向明天”,

就是她践行一生的箴言,也是她过去、现在及未来人生的写照。

如果可以,请让更多人知道她的事迹。也许某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会用一生追随她的足迹。

李文祥事迹学习心得 篇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政党不能没有标杆。榜样是合格党员的精神食粮,近年来,我们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员中的标杆,他们都彰显着党员的力量,展示着党员的魅力,传递着党员的正能量,让我们深深地感动、折服,并受到精神的洗礼。他们富于理想,勇于创新;他们一身正气,心系群众;他们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他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坚守信仰,践行誓言。他们是时代的榜样,他们给我们以力量,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不懈努力、执着追求;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荆斩棘、攻坚克难。

因此,社会需要榜样,时代需要榜样,民族需要榜样,榜样是先进道德文化的凝聚者和传承者,是公众的精神支柱,道德规范的捍卫者,他们影响着人的思想、行动、价值取向;榜样是学习的标杆,时代的模范,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信仰,以生命践行了理想,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们要向党员中的榜样学习,忠诚于党、敢于担当、清廉实干、真心为民;要向身边的榜样看齐,坚定信念、甘于奉献,做合格党员,让党旗在带领人民群众的征途中永放光芒。

李文祥事迹学习心得 篇六

在武汉深入一线探索,运用中医药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张伯礼感触很深,对于如何加强中医药防治疫病也有了更深的思考。

他直面问题,“第一,虽然中医有了定点医院,但数量及床位仍较少,缺乏系统全面的中医诊疗体系;第二,中医药诊疗方法的顶层设计有待完善,临床诊疗和研究力量的协同性需要优化,形成综合性力量;第三,对中医药的偏见或者说是信心不足还是存在,包括一些患者、医生及管理人员,中医药在非中医院的使用有待推进。”

他总结经验和教训,“第一,我们不但要整理归纳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更要做理论层面的思考。例如此次新冠肺炎以湿邪为主,潜伏期较长,病情发展相对温和,但又存在病情突然加重现象。这些都符合湿性黏腻、重浊持久的特点;同时湿邪易转化,可以化火化毒,所以我们在中医理论方面应该有所创新。第二,在体制机制方面,国家和各地区发布了很多中医诊疗方案,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但也需要中医在第一时间介入防治工作,掌握临床数据,研究归纳疾病的证候规律,基于证候变化特点优化中医诊疗方案就会更有临床指导性。第三,应该成建制地组建医疗队,设置更多的中医定点医院,以后一旦有新发的传染病疫情,中医应该尽早成建制介入。此次疫情中医虽然与SARS时相比参与得更早,但还是晚了一些,以后有类似情况中医一定要早介入,这也需要制度方面的保障。”

李文祥事迹学习心得 篇七

“感动交通”组委会对徐前凯跳车救人的壮举给予了高度评价,颁奖词中称赞:“人世间,幸得英雄如你。生死攸关之际,铁轨前,呼喊,奔跑,奋力抢回了一个生命,却失去了自己的右腿。生命因壮举而美丽,年轻的你不愧为我们交通人的骄傲!”

时间倒回去年7月6日下午,当时,正在进行调车作业的徐前凯突然发现前方有位老婆婆横穿铁道,眼看列车就要撞上老婆婆,徐前凯立即发出停车指令,随后不顾自身安危从运行中的火车上跳下,奋力将老婆婆向外拉出道心。老婆婆得救了,徐前凯的右腿却不幸被火车碾压,造成高位截肢。

徐前凯的事迹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感动和钦佩。令人欣慰的是,去年底,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徐前凯右腿装上义肢后,已可以借助手杖独立行走。徐前凯还表示,希望今年可以通过刻苦训练离开手杖自如行走,早日回到工作岗位上。

记者了解到,“感动交通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由交通运输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举办,涵盖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各领域。活动自20__年开始,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年。徐前凯是继新乡桥工段东明桥梁车间巡守工陈忠印、昆明机务段动车组司机王劲达之后,第三位荣获此殊荣的铁路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