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长大以后”的样子

用了4个小时,观看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他围绕“长大以后”分享了过去一年的收获和启发,收看之后,我对当前自己的工作也作了一些思考:

学校“长大以后”的样子

一、多去想想学校“长大后的样子”。

构画蓝图,统一愿景,定好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并将目标拆分细化到各个阶段、各类师生群体,使得所有人都明确在哪个阶段该干什么事,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学校层面:思考学校想创造怎样的品牌,想沉淀出怎样的文化。

班子层面:思考如何为教师提供“总部式服务”,如何建构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网络,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

教师层面:在学校为教师的梯级进取提供平台和支持的前提下,做好精准的职业规划,明确自身发展的梯级目标。

学生层面:努力进取,让自己在班级、在学校变得有存在感,进而发挥学生这一角色在学校的主体地位。

自上而下结同心,每个人都想想自己“长大后的样子”,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二、创造学校的意义容器,发挥“存钱罐”效应。

学校为教师创造意义容器,比如:题库、优秀课例库、校长信箱、草根课堂等。把老师的价值、品味、智慧、哲思放进容器,最终生成大家共有的财富,皆可存取。

班主任为学生创造意义容器,比如:成长树、涂鸦墙、班级周报、星级好评榜等。把学生的成长、变化、互动、帮扶、引领、你追我赶放进容器,最终生成一个生动的班级,为彼此的童年描上一笔浓墨重彩。

三、从信念里转变观念,用全新的视角看待工作中的人和事。

(一)“时间的朋友”除了是同学,也可以是学生

什么类型的事具有这样的特点?不用操心,时间越久,价值越大,那就是投资“时间的朋友”。而我们作为教育者,看待这个“投资”就有了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为社会投资,为自己人生的价值投资。我们投资的成本就是“一棵棵金丝楠木树苗”,只需将它们植入一片沃土,阳光,雨露,天地灵气赐予它们成长的力量,而我们要做的是守护其最本真的状态,扶持培植,不砍,不伐,让它们得以“造化钟神秀”,最终长成一片高价值林,反哺社会。与此同时,自己的某种特质也因着传授得以传承,这岂不也是一种成功?

(二)利用本土资源滋养孩子——构建乡村田园课程体系

孩子们出生在乡村,比之城市的孩子,所接触资源的最大优势就是广阔的田野、遍地的庄稼、淳朴的农耕文化,将资源优势引申为劳动教育,在田园课程中获得技能体验、领略田园文化、创新劳动成果、重塑劳动价值,将劳动与学科相融通,与综合实践相融通,用劳动精神滋养孩子的情感与生活。

(三)就地取材,解决问题

基于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学校现有的资源为前提,寻求解决的办法。问题出现时,回避问题、推卸责任;抱怨学校的条件达不到;总寄希望于上级的支持、资金的注入、资源的引进……这样的思路本身就是被动的、不求突破的。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面对问题,把力量指向内部,优先考虑,调动现有的哪些人力、物力资源可以解决;如果不能解决,还可以考虑,如何重组要素、改变结构来解决;还是没能解决,那就考虑是不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正处于其他困境?先帮别人解决困境,人家才有时间和精力来解决当前问题。如果到最后还不能解决,再去考虑外来的支持和新资源的引入。

(四)管理者承担的到底是什么角色和职能

学校的班子需要发展的不是分配资源的能力,而是连接网络的能力。作为管理者,如何让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彼此幸福又彼此支撑,才是最该关注的点。我们将老师编织在一张充满无限可能性的网络里,学科组、备课组、年级组、项目组、组织生活组,他们的需求相互交叉,他们的智慧彼此支撑,他们的问题相互解决,每个成员都在这张网里贡献着,也索取着,同生共长,其乐融融。

(五)不做悲观主义者,背对系统面向人

我们都曾被困在数字化的系统里,横冲直撞,苦苦挣扎或是回避妥协。当职场的天花板严丝合缝地困住你时,我们可以转变一个角度凿出一扇窗。从现存的工作方式中反思,面对这纷繁芜杂的事务,你到底是对人负责还是对事负责?若能在信念中转变一个观念,或许能重新定义你的事业。作为管理者,我们背对的是制度和规则,面向的是教师。管理的目的不是用规则控制住教师,而是让教师被看到、被信任、被欣赏,从而主动自觉地作为。作为教师,我们背对的是班规,面向的是学生,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变得规矩,而是为了唤起他们的生命自觉。意识转变之后,再去看待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就会少些批判性,多些建设性、发展性。

以上内容,思考不够深入,仅停留在意识的转变阶段,今后我将通过切实的行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这些构想变得立体和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