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局外人》读书笔记

《局外人》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局外人》读书笔记

《加缪文集》译林出版社/郭宏安译/1999上5月第1版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所写的第一部小说,小说分两个部分有八十页,描述了一个叫默而索的年轻人安葬母亲之后,一直到因为防卫过当致人死亡而被判为死刑的那段日子。小说语言冷静又干脆,却有那么一点的单调叙述并揭示了默而索复杂的内心世界。

看了这部作品心里起伏了一下,《局外人》的第一部分进展得很平坦,第二部分默而索被捕入狱后,矛盾步步升级。《局外人》是怎样一则故事?介于上外史课对加缪的认识我很认真地读了一下。作者先让每一个角色都有崭露头脚的机会,并且宽待他们种种不良的举止,使病态的社会得以继续维持而又去展现。然而默而索是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他既与整个现实同污,又能坚持自己的沉默。比如在第一部分中,他可能在母亲下葬的第二天与女友调情,但他绝不愿意俯首于繁文缛节,甚至憎恶形式主义恶风无止境的繁衍。所有人都顺从地做了形式主义没有价值的牺牲品,而默而索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脆弱的锁链关系当中重要的一环,随之,作者巧妙地设计了默而索射杀阿拉伯人的场面。这一部分按时间顺序叙述,像记流水账,显得有些啰嗦。我们看到的莫尔索是那么冷漠,简直只是个纯感官的动物,没有思考。莫尔索杀人仅仅是因为太阳,这看起来真的显得荒谬,可事实就是这样。

小说开头一句即是:“今天,妈妈死了。”不知所措孩子一样的口气,大凡成人提到该类事,会尊称母亲,可是默而索却不是。接着又是一转:“也许是昨天??”,不经意间,暴露默而索的漫不经心和恍惚。接下来,让人有点觉得不理解,他从头到尾没有哭,还在母亲遗体前抽烟。第二天,他就游玩的不亦乐乎,带女友回家过夜。还帮一个名声狼藉的邻居惩罚他的情妇,因为“没有理由不让他满意”。女友要和他结婚,他觉得“怎么样都行”,女友一定要他回答是否爱她,他竟然说“大概是不爱她”。最后迷迷糊糊杀了人,对于法庭上的辩论也不关心,好像与他无关似的。默而索被判死刑,与其说是因为杀了人,不如说因为被指控“怀着杀人犯的心埋葬了母亲”。在临刑前夜,他拒绝神甫,却想起妈妈。小说最后一句:“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许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让我们感到震惊!

这不禁让我去想,默而索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上面的简述,默而索似乎是个冷漠的人,因为在母亲下葬时候竟然不哭。默而索为什么不哭?小说最后解释道:“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准备把一切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默而索的冷漠似乎来自他的理性,但是正是这样的“理性”使得他和整个社会道德系统脱节。

小说进行到将近尾声时,我看到检察官评判莫尔索的那段话,却觉得这似乎是加缪借检察官的口所说出的大多数人所能看清的一种判断,也让我开始去体会主人公的“接受”和“不在乎”。 如:他说,陪审员先生们,他曾仔细探索过我的灵魂,结果一无所获。他说实际上我根本就没有灵魂,对于人性,对于人们心中的道德原则,我都是一窍不通。他补充道:“当然,我们也不能责怪他。他不能得到的,我们也不能怪他没有。但是说到法院,宽容所具有的全然反面的作用应该转化为正义所具有的作用,这不那么容易,但是更为高尚,特别是当这个人的心已经空虚到人们所看到的这种程度,正在变成连整个社会也可能陷进去的深渊的时候。”

最后,他说他的职责是痛苦的,但是他要坚决地完成它。他说我与一个我连最基本的法则都不承认的社会毫无干系,我不能对人类的心有什么指望,因为我对其基本的反应根本不知道。他说:“我向你们要这个人的脑袋,而在我这样请求时,我的心情是轻松的。在我这操之已久的生涯中,如果我有时请求处人以极刑的话,我却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到我这艰巨的职责得到了补偿、平衡和启发,因为我已意识到某种神圣的、不可抗拒的命令,因为我在这张除残忍之外一无所见的人的脸上感到了憎恶。”(p79-80)

我们活在社会,必须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如爱情,事业,金钱等等。我们不能不遵守约定的风俗习惯,像母亲下葬时候要恸哭,娶一个女人时候要说“我爱你”,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背离这一切,那么就会成为社会这个“局”外面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抛弃的。

在社会抛弃了默而索,默而索也同时抛弃了社会。虽然生活在社会中,可是价值观游离在社会之外。默而索的悲剧在于——他没有明确否认永恒,但是也不为永恒做一点努力,是一种含糊的态度。当大家都这样解释世界的时候,默而索却要另外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难免成为局外人。

生存的无奈,往往在于精神往往和肉体的分裂,人和社会的背离生之无限渴望和死亡无限逼近的矛盾。于是生存就显得就很荒诞。

小说是积极的,催人奋进的。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阐释很好,但是我觉得作者还是把人心想的太简单了但事实真有这么简单么?当然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因素,一个人的生存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20世纪西方文学

---------读书笔记姓名:哈尼亚.塔尔道学号:2014041059班级:08汉文5班指导老师:牟学苑

第二篇:读书笔记《局外人》

读完小说《局外人》以及一些评论文章,我来写写对这篇小说的总体理解。

首先是关于“局”,也就是这个世界。加缪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其实这个咱中国人理解起来是最简单的:想想身边的事情就行了。

有了这个局之后,也就有了局外人默尔索——他的“出局”是由于一次意外的杀人,在此之前,他是一个游离在这个“局”边缘的怪人:冷漠,貌似迟钝,对一切事物感到厌烦。甚至连母亲死了,他的反应仅仅是: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但默尔索对这个“局”的认识是清晰、准确无疑的:进退两难,出路是没有的。在杀死人之后,他认识到:那却好像是在我的苦难之门上短促的叩了四下。也许仅仅是处于厌烦,他才生性孤僻,什么话都懒得说,什(推荐访问本站:)么事都懒得做。

之后他参加的法庭辩论是造成他出“局”的直接原因,也使得他本人同这个“局”的对立日益尖锐,“全部希望就是在奔跑中被一颗流弹打死”。读到此我总是悲观的。荒诞的世界,出路是没有的,可能的选择有:一是死,自杀或者被杀;二是妥协,也就是思想上的自杀。但是不对,局外人默尔索在最后一刻想起了他死去的妈妈,他明白了她为什么在死之将至,时日无多的时候仍然玩起“重新再来”的游戏,他醒悟了:我觉得我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仍是幸福的。(他当然没有“在精神上杀死自己的母亲”,检察官对他的指控在这一刻显得多么可笑!)他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通过人们的仇恨,他感觉到了自己的在局外的存在,并以此为幸福。他是真实的。他以自己的真实存在完成了对这个荒谬世界和悲惨人生的一次打击和胜利。

显然,小说是积极的,催人奋进的。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阐释,那很好;但要从小说角度分析,我认为还是不够好:作者把人心想的太简单了。但事实真有这么简单么?

第三篇:局外人

两个天地:不自由?自由

和《一九八四》及《诉讼》相比,《局外人》向我们展示了生活在另一番天地中地苦楚与乐趣。在这里,爱与被爱,行为与思想,法律与道德都交织着两种不同的声音。这是一场对抗,一场无声的战争。相比之下,我更愿生活在《局外人》的世界中。

1、 不自由

在《一九八四》中,不自由是社会的自然秩序——党员们深受禁锢(从少年反性同盟的“熏陶”到党员间淫乱的禁止,这是对性欲的禁锢;从家里、办公室等随处可见的电幕到无法感知的思想警察的存在,这是行为的约束;从记日记自我倾诉的禁止到新话的出版发行,这是对思想的禁锢;从两分钟仇恨到公开处决间谍,这是对于信仰的主导),无产阶级生活在愚昧之中(在政府的一手打造下,他们深陷庸俗与堕落的泥潭,自由于他们而言已毫无意义所在,或者说他们的自由是政府的创造而非他们的追求);而在《诉讼》中人们的不自由也恰恰来自于他们的自由,正是因为自由,约瑟夫走入了诉讼的怪圈而自己却浑然不知;正是因为自由,夏洛克几乎倾家荡产。这是法的伟大成果,当他们“自由”的走入了这场争论,自由便就不复存在。

《局外人》中不自由来自于道德的拷问,法律的约束。首先莫尔索就同时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对于他是否爱母亲的道德质疑,二、对于他是否故意杀人的法律约束。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真正的约束力应为后者,然而令我们大为吃惊的是,恰恰是前者让莫尔索彻底败诉。当道德评判大于法律评判,莫尔索所面临的将是永远无法逆转的黑暗。但我们还可以发现被判决前的莫尔索并非道德的对立面,他所谓的不道德只是来自于对个人自由的追求,而道德不正代表着一种大众化的自由吗?莫尔索的不自由恰恰源于大众化自由的冲击抑或打击摧残。其次,再看其他人,因为道德,预审推事、检察官把“攻击”的重点放在了对于前者的辩论上,这样可以说的是,由于道德的约束力超越了法律的约束力,法律的整个程序都是不自由的;还有玛丽、门房他们之所以作出对莫尔索不利的证词,也恰恰来自于这种约束。

小结:《一九八四》的不自由是一种社会秩序;《诉讼》的不自由是一种被扭曲的自由;《局外人》的不自由来自于大众化自由对个人自由的打击和摧残。

2、自由

读过《一九八四》,很难讨论自由。自由的星火不可燎原,当温斯特“自由”的在日记里倾诉时,当他和裘莉亚“自由”的享受爱的过程时,其实他们仍是不自由的,他们的心中始终存在忌惮,他们始终是在自由主宰者的监控中,自由将被消灭,自由正在被消灭,自由已然被消灭;而在《诉讼》中约瑟夫——即使被捕之后依然能拥有自由(他可以去上班,他原有的生活可以丝毫不受影响),即使在审判中他可以“击败”预审法官而成为主导者,但是我要说的是约瑟夫的自由,是一种大众化的自由,社会的自由,他所享受的,商人夏洛克也在享受,他在接受的,很多人都在接受。他的自由是不是真正的自由。

《局外人》则不然,首先真正的自由是存在于每个人心底的。它是属于个人的,不可丧失,与无法摧毁。即使是法庭上站在另一边的院长和门房,属于他们自我的自由也是存在的,在刚开始莫尔索初到养老院的谈话中,对于莫尔索送母亲到养老院一事,他就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与赞同(他打断了我:“您无须解释,亲爱的孩子。我看过您母亲的档案。您无力负担她。她需要有人照料,您的薪水又很菲薄。总之,她在这里更快活些。”p15);同样的门房在面对莫尔索表示不想看母亲的时候,也同样做出了“我明白”的答复,甚至在延期安葬亲人的事情上他们还达成了心灵上的一致(他告诉我他在巴黎住过,而且怎么也忘不了巴黎。在巴黎,死人在家里停放三天,有时四天。这里不行,时间太短,怎么也习惯不了才过这么短时间就要跟着柩车去下葬。我觉得他说得对,很有意思。p17)。对于其他人而言,如玛丽、

莱蒙、马松、萨拉玛诺、赛莱斯特,他们则坚定地站在了莫尔索的立场上,他们的辩护即使有些对于莫尔索是不利的,但都是一种有别于另外一种声音的,他们是用他们心底的自由来辩护,是与不是除了客观约束,他们更愿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是的,莫尔索并非无爱,他不止一次的忆起母亲,并充满柔情。一句“妈妈”,道出了他潜意识中对于母亲依恋般的爱;在即将到达养老院的时候,他“真想立刻见到妈妈”(p15);他细心的记得“妈妈并不是无神论者,可活着的时候也从未想到过宗教。”(p16);他理解母亲的心理,“在这个 地方,傍晚该是一段令人伤感的时刻啊”(p22);而且在母亲去世后,他会不自觉的想起母亲“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了妈妈。”(p37);同样的在狱中莫尔索也会时不时的忆起母亲来,“妈妈常说,一个人从来也不会是百分之百的痛苦”(p84),忆起母亲眼中的人和事“我想起了妈妈讲的关于我父亲的一段往事”(p82)。而对于莫尔索,他则完全融入了他个人的自由之中。对于他的冷漠他曾解释说“肉体上的需要常常使我的感情混乱”(p52),但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来自于他的自由,他的自由让“我对我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 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么一点儿把握。但是至少,我抓住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p89),真理即自由,“未来的生活并不比我已往的生活更真实。他人的死,对母亲的爱,与我何干?既然只有一种命运选中了我,而成千上万的幸运的人却都同他一样自称是我的兄弟,那么,他所说的上帝,他们选择的生活,他们选中的命运,又都与我何干”(p89),莫尔索收获了真正的自由,一种不以外界人和事而转移的自由,自然的自由,纯粹的自由。他享受着这种自由(莫尔索在母亲去世后度过的第一个周末,p26、27),依恋这种自由(我醒来的时候,发现满天星斗照在我的脸上。田野上的声音一直传到我的耳畔。夜的气味,土地的气味,海盐的气味,使我的两鬓感到清凉。这沉睡的夏夜的奇妙安静,像潮水一般浸透我的全身。这时,长夜将尽,汽笛叫了起来。它宣告有些人踏上旅途,要去一个从此和我无关痛痒的世界,p90),更创造着这种自由 (屋子里暖洋洋的,咖啡使我发热,从开着的门中,飘进来一股夜晚和鲜花的气味。p18)注:此处情景是与母亲去世的气氛截然相悖的。一种解释是这是养老院制造的,另一种解释是这是存在于莫尔索意念中的。相较之下,我更倾向于后者。这恰恰证实了甚至于他内心的自由与个性,他可以享受这一切,同时又能创造这一切。

小结:《一九八四》和《诉讼》中的自由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自由,一种变形的不自由;而在《局外人》中自由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莫尔索,他自然的自由,本真的自由,如一股亘古不变的泉流荡涤着每一个亲近它的人。

综上,我愿意生活莫尔索的世界中。

2014010217水工21贾国强

第四篇:局外人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它形象地体现了存 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

《局外人》以“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开始,以“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看,对我发出仇恨的喊叫声”结束。小说以这种不动声色而又蕴含内在力量的平静语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荒谬的人”:对一切都漠然置之的莫尔索。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莫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到他在海滩上杀死阿拉伯人为止,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这种叙述毫无抒情的意味,而只是莫尔索内心自发意识的流露,因而他叙述的接二连三的事件、对话、姿势和感觉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给人以一种不连贯的荒谬之感,因为别人的姿势和语言在他看来都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可理解的。唯一确实的存在便是大海、阳光,而大自然却压倒了他,使他莫名其妙地杀了人:“我只觉得饶钹似的太阳扣在我的头上……我感到天旋地转。海上泛起一阵闷热的狂风,我觉得天门洞开,向下倾泻大火。我全身都绷紧了,手紧紧握住枪。枪机扳动了……”

在第二部分里,牢房代替了大海,社会的意识代替了莫尔索自发的意识。司法机构以其固有的逻辑,利用被告过去偶然发生的一些事件把被告虚构成一种他自己都认不出来的形象:即把始终认为自己无罪、对一切都毫不在乎的莫尔索硬说成一个冷酷无情、蓄意杀人的魔鬼。因为审讯几乎从不调查杀人案件,而是千方百计把杀人和他母亲之死及他和玛丽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读者看来有罪的倒不是莫尔索,而是法庭和检察官。(加缪)宣传无神论和幸福主义伦理学,也最早提出社会契约论。难怪别人把加缪当成莫尔索,以为他也同样对世界采取如此冷漠的态度,加缪感到十分恼火,因为他和莫尔索是截然不同的。当然,他反对资产阶级、反对法西斯,同样也反对共产党,他的政治态度的变化在从《鼠疫》到《反抗的人》等作品中都有明显的表现,但是无论如何,加缪不像莫尔索那样对一切都无动于衷,而是对社会有自己鲜明的态度。他以同情的笔调赞扬莫尔索蔑视宗教、蔑视死亡的傲然态度,正是对30~4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揭露和反抗。这种反抗虽然是消极的,然而深刻地反映了二次大战爆发后西方社会中蔓延的对世界感到不安和绝望的心理,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但是主人公又从不分析他内心的思想感情,所以是内心描写和外部描写巧妙的结合,表明加缪掌握了美国作家福克纳、海明威等人的写作技

巧。关于审讯和判决的段落则显然受到了卡夫卡作品的影响。主人公在自己不自觉的情况下犯罪,会使人联想到西默农的侦探小说。总之《局外人》的奇特而又新颖的笔调包含了不能以世俗之见和从字面上来理解的意义:塑造了一个显然与众不同的反面人物,却是一个不指望有别的社会,不想和别人有任何联系、只想保持自己个性不受干扰的人物。

加缪的小说风格介于传统小说和新小说之间。一方面,存在主义文学是反传统的,作者从不介入小说,从不干预主人公的命运,从来不发表自己的议论;另一方面欠缺而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萨特把这个概念运用到哲学,小说的语言又极其简单明晰,可以说具有古典主义的散文风格,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局外人》这部前所未有的小说的成功表明了加缪深厚的艺术造诣。当然,与新小说和荒诞派戏剧相比,包括《局外人》在内的存在主义文学,都由于其流畅可读而应归入传统文学的范围。 小说 局外人 加缪 梗概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之一,该书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而索在荒缪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缪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而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漠的理性的而又非理性的存在着,他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

然而,局外人现象的产生无疑是由这个世界本身所孕育的,默而索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本书写于二次世界大战其间,这个时期,西方世界正处于战争的恐慌之中,人们对社会充满迷惘,精神没有归宿。默而索们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他们孤独、痛苦、冷漠,但又不甘于被现实的世界如此凌迫,于是他们变成了世界的局外人,自我成了自我的陌生人。他们以冷漠来反抗生活,却最终未能逃脱在命运面前的惨败,悲剧是注定的,但蔑视悲剧的态度却让他成了一名挑战荒缪的英雄。

可以说,局外人并不是指默而索一个人,而是许多具有相同生活状态的人的代表,默而索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做为一个人,他是特别的,但是普通却往往寓于特别之中,他的身上有着太多人的影子。为了进一步了解生活,了解从前的人或许也是我们现在身边的人,默而索的个人的世界也便成为一类人共有的特质,通过对默而索的探知,才能更加深入的认识”局外人”现象。

引言

《局外人》是加缪的一大经典之作,其中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默尔索孤独、冷漠、荒诞并且麻木不仁的形象特点,也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中所谓的荒诞性。在荒诞的世界里表现出荒诞的思想行为,把人生看作无意义的,世界是可笑的不抱希望的,对一

切事物都无动于衷。这就是我们眼中的默而索。他的不幸,在于他觉醒于生命之花枯萎之时,已没有给予他重新开始的生命之泉。《局外人》把这束漠视一切的目光射向每一个人的心底,给予我们以灵魂的沉重叩问:在荒诞的世界里,我们将何去何从?荒诞哲学是资产阶级文明遭到严重冲击的哲学表现。荒诞的对立面是理性,当理性的规范走到了极致的时候,世界就变得荒诞了。面对这种荒诞的巨大势力,有人抗争,有人妥协,但大都以死亡来结束。

《局外人》中近似于静态的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带着我们走向一个不回的深渊。也许对于小说中的“我”而言,每一个现实的事件都无关痛痒,但正是这一连串的事件引出了后来的悲剧。

(一)荒诞性

加缪在主人公莫尔索身上勾勒出了这一主要思想轮廓——荒诞。

“局外人”默而索的荒诞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流一滴眼泪,在女友求婚时无动于衷,在被告席上还若无其事地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甚至还在临死前“执迷不悟”。被视为“异类”“冷血动物”的他,不是对此反驳和抗议,而是感到莫名其妙和不可理解。而且,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竟然还放弃了唯一上诉的机会,这实在叫人难以理解。

也许,正如加缪对莫尔索凄凉的结局的总结:“在我们这个社会,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流泪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可能。”由此看来,莫尔索无疑是荒诞之神脚下的一份祭品。

尽管如此,但莫尔索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之徒。他深知自己在他人眼里的形象,对此他只是豁达地抱以平淡的眼神和心境。正如加缪在《局外人》一则序言中写道:“我认为,默而索并不是一个穷途潦倒的人,他是穷人,不加矫饰的人。他酷爱不留阴影的阳光。他远不是没有感情的人,他内心深处到处充满深情,那种追求绝对和真理的深情在激励着他……”是的,正是这样,才让他与这个世界渐行渐远,最后才会对这冷漠的人间全无留恋。而他意识到荒诞的那个黎明,却是他生命中所能看到的最后一线光亮。当神甫慈爱地说:“我的儿子,我是您的父亲。只是您不能明白,因为您的心是糊涂的。”没想到,一贯沉默的莫尔索突然勃然大怒,揪住了神甫长袍的领子。“他的任何确信无疑,都抵不上一根女人的头发。他甚至连活着不活着都没有把握,因为他活着就如同死了一样。而我,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但是我对我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就在这一刻,他明白了什么是荒诞:“我抓住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

(二)意识化

故事中的莫尔索拥有的是一种变态的人格,而现实中的大多数人的人格都是健全的。莫尔索的思想和行为和鲁迅笔下的阿q有某种层次上的类似性。他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个人意识和自己的思考角度。当然,他们不需要去顾及别人的想法和评判,他们只想做自己和自己想做的事,而不计后果和代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可以说莫尔索这就是一种自欺,一种自我欺骗罢了。他不企图获得任何事情的真相,也不想隐瞒任何事情。当然,就连他自己都不想知道事情的答案和缘由。哪怕是莫尔索最后被判死刑的时候,他都不曾愿意让自己彻底醒悟。他的意识是一种自在式的存在,而正是这种意识固化了他的自我,不愿改变。

莫尔索的意识认为“重要的不是治好病,而是带着病痛活着” “人生越没有意义越值得过”,这表现出了莫尔索荒诞的思想意识、精神的扭曲,又表现了他所遭遇的人生悲剧。

从表面上看来,莫尔索的故事是一个不具有普遍性的特殊案例。这种意识所导致的人格变异和精神悲剧在现实中毕竟只是极少数,但恰恰是这极少数深刻地触及了每个人的精神内在。表面看来,莫尔索的悲剧是个别性的特殊性的,但实际上这一悲剧却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他所走过的精神轨迹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在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或明显或含蓄地表现出来。这在道德上是一种消极的行为,但实际上从哲学的层面来看,却是意识上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表现。这种意识活动可能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人生理想。

可是,当某些理想已经不可实现时,思想意识上的自我保持就会显得仍执迷不悟、脱离世俗了。莫尔索的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甚远,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保持自己的人格,不肯接受现实,于是便只能在精神异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面临着精神意识畸变的可能,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谨慎地维持理想意识与现实之间微妙而又脆弱的平衡。

(三)存在主义

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世间的混乱和荒谬是必然的,人作为一种存在,是没有他的必然的意义与目的的。存在主义本身就否定了“意义”,把人放逐到了荒芜的沙漠。当然,存在主义不是一种理论体系严密的流派,而是一种包容了各种各样思想的一种思潮,在各种公认的存在主义思想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存在主义反映的是人面对世界感到的一种孤立无援的情绪和被抛弃的境地,对于无意义的世界的挣脱。

在故事中,加缪描写了一个神甫的两次布道,从而否定了宗教的可以带来的意义。他通过主人公的态度表明了一个人面对虚无的人生的态度,就是以爱情、友谊和最重要的同情心来充实内心。

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存在指明人都具有社会性,这是不可避免和逃避的。尽管莫尔索一再表现出对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的冷漠,但他仍是具有社会性的,他仍需要与他人一起才能存活。比如说马松、莱蒙和玛丽,都是他生活中存在的一部分。

加缪曾说过:“默尔索,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这正是对真实生活地执着追求。荒谬的世界里没有希望,没有上帝,所以他拒绝现存的世界,因为反抗,所以他存在着。

(四)人生价值

就在临刑前的那个黎明,默莫尔索忽然激动了起来:“我过去是幸福的,我将来也是幸福的!”“事实上大家都是幸运的!”他终于流泪了,或许是平生第一次。一直以来,他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所处的社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终于幸福地流泪了。他感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正是因为自己有其存在的价值,属于自己人生的价值,而不隶属于任何他人,不被任何思想逻辑牵绊。

他的一生,是如此的荒诞不羁,却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即使在他的一生中出现了像玛丽那样爱自己的女人和莱蒙那样的朋友,他的人生也不曾有太大的变化,他的人生还是如此继续着。

也许,他人生的价值所在,便是没有价值吧。

后记

谁也不曾明白这样一个不能为常人所理解的人,谁也不曾明白他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但他却仍然是个有追求的人,追求绝对也好,追求死亡也罢,他的执著只有他自己才能理解。他只能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把做人的纯粹演绎到了生命的极至

《局外人》内容提要莫尔索是阿尔及尔一家法国公司的职员,他接到离阿尔及尔80公里的一个养老院发来的电报说他母亲死了。他请假到了养老院,糊里糊涂地看着别人安葬了他的母亲,他只觉得很累,不想在封棺前再看一眼母亲的遗容,也不知道他母亲到底多大岁数。 下葬的第二天是星期六,不上班。莫尔索到海滨浴场去游泳,碰到了从前的女同事玛丽,两人一起游泳后,晚上又看了一场滑稽电影,然后留玛丽过了夜。 莫尔索的生活十分单调无聊,于是他和同事去追赶一辆卡车取乐。他有个邻居叫雷蒙,被情妇的弟弟痛揍,想让莫尔索代笔写封信把她臭骂一顿。莫尔索答

应了,其实他对于做不做雷蒙的朋友是无所谓的。 玛丽到星期六又来和他一起游泳,还问他到底爱不爱她,他觉得这种话毫无意义。雷蒙和情归打架,惊动了警察,雷蒙要莫尔索到警察局去为他作证,莫尔索也觉得无所谓,反正照雷蒙要求的意思去说好了。 老板要莫尔索到巴黎的分号去工作,莫尔索觉得在哪里生活都一样。晚上玛丽来问他愿不愿意和她结婚,他说这个问题毫无意思,她要结婚就结婚好了,这毕竟不是什么严肃的大事。

莫尔索为雷蒙作证之后,雷蒙情妇的弟弟带了一群阿拉伯人来报复,在海滨和他们打了一架。雷蒙被刺伤了胳膊,把手枪交给莫尔索,莫尔索不知道应不应该开枪。后来他被太阳光晒得头昏眼花,感到天旋地转,恍惚之中向刺伤雷蒙的的阿拉伯人开了5枪。 莫尔索因为杀人被捕,又不愿按照法官的意思向上帝忏悔,于是案子拖了11个月。他逐渐习惯了监狱的生活,时间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最后,检察官指控他在母亲死后不但不哭,还和女朋友去看滑稽电影,乱搞男女关系;为了逃避责任,还作为靠女人生活的雷蒙的同谋从犯去蓄意杀人,因而没有一点人性,是一个人面兽心的动物,是一个妖魔。法庭据此判处莫尔索死刑。他自己并不感到后悔,只是对检察宫这样缠住他不放感到惊讶。 莫尔索拒绝向神父忏悔,他觉得20岁死和70岁死没有什么区别,像神父这样活着也等于一个死人。但是别人的死活也好,母亲的慈爱也好,对他都没有什么意思了,有一股气息会把生活的岁月吹得一干二净。临刑前莫尔索闪过愿意重新生活的念头,但他仍然觉得现在也是幸福的,想到受刑时会有很多人来看,来咒骂他,他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第五篇:《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

看完《局外人》,觉得心里有很多的东西想要表达,在莫尔索身上我看到很多人的影子,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内容提要如下:

莫尔索是阿尔及尔一家船运公司的职员,因为和母亲无话可说,自己雇不起人照顾就把她送到离阿尔及尔80公里的一个养老院,近一年几乎没去看过她。直到养老院来的电报说他母亲死了,他才请假到了养老院,接下来他在养老院的一些举动为他今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直到安葬了他的母亲,也不想再看母亲一眼,甚至连母亲的年龄也不清楚,在母亲遗体前吸烟、喝咖啡,最重要的是他竟然没哭。

安葬了母亲后的第二天刚好是星期六。莫尔索就到海滨浴场去游泳,碰到了从前曾想弄到手的女同事玛丽,还跟她一起游泳,晚上又一起看了一部费南代尔的滑稽电影,最后留玛丽在家过夜。

莫尔索有一个名声很不好自称“仓库管理员”的邻居叫莱蒙,莱蒙对莫尔索说了他与情妇的兄弟打架的事,又说情妇欺骗了自己,于是叫莫尔索替他写信羞辱他的情妇,莫尔索答应了。之后莱蒙与他的情妇打架,惊动了警察,雷蒙要莫尔索到警察局去为他作证,莫尔索也觉得无所谓,就那么做了。

莫尔索为雷蒙作证之后,雷蒙情妇的弟弟带了一群阿拉伯人来报复,在海滨和他们打了一架。雷蒙被刺伤了胳膊,把手枪交给莫尔索,莫尔索被太阳光晒得头昏眼花,感到天旋地转,恍惚之中就向刺伤雷蒙的的阿拉伯人开了五枪。

莫尔索因为杀人被捕入狱,他逐渐习惯了监狱没有玛丽,没有烟,没有自由的生活,时间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最后,检察官本末倒置死咬住“莫尔索在母亲死后不哭,还和女朋友去看滑稽电影,乱搞男女关系,还作为靠女人生活的雷蒙的同谋从犯去蓄意杀人”这些指控莫尔索。法庭据此判处莫尔索死刑。可是他自己并不感到后悔,只是对检察宫这样缠住他不放感到惊讶。

莫尔索拒绝向神父忏悔,并扯着喉咙大叫,骂他,揪住他的长袍的领子,把内心深处的话,喜怒交迸的强烈冲动,劈头盖脸地朝他发泄出来。他觉得20岁死和70岁死没有什么区别,像神父这样活着也等于一个死人。

临刑前莫尔索闪过愿意重新生活的念头,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并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甚至还希望处决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局外人》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的描述从内容上看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其客观而平淡,甚至说像是稍会写点东西的人都会写的流水账,似乎根本就没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地去写它。但这恰恰是作者所想要达到的效果:平静的水面上偶然现出一点儿微

波,让人在潜意识中有种恐惧感,由于这种恐惧感是不被察觉的,因此仍然不由自主地像中邪了一般朝着那个看似平静的地方前进,不惜冒险去证实这种潜意识。而最后的事实是平静不是真实的,危险也是假象:莫尔索的内心不是他所呈现给世人的那样淡漠,他对生活怀着一种奇特的炽热的感情,读者在潜意识里是这么设想的,并希望在最后的时刻这种设想可以得到证实,但结果是我们可以判断莫尔索不是没有感情,但这种感情直到最后也没有真正的被证实它的存在。从文学功底上看,作者用词普通,没有非常精彩的人物或景物的描写,语言平实,实在看不出来这前半部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写的比这生动形象的文字可以说是数不胜数,那么它又奇特在什么地方呢?读者在读完后半部分后自然就会找到答案。

《局外人》的后半部比前半部多了主人公莫尔索的社会意识。莫尔索在监狱中的生活的这一部分描写让我对莫尔索有了全新全面的认识,也越来越喜欢莫尔索。

不难判断莫尔索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而细腻,但他却是个沉默的人,沉默的理由仅仅是“懒得说”:“可是,这一切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用处,而且我也懒得去说。”然而,沉默的力量是可怕的,它会让人不安,让很多心虚的、不怀好意的人不由自主地对他进行恶意的揣测,这也是莫尔索不见容于社会的原因之一:推事讯问莫尔索时,首先就把莫尔索描绘成生性缄默孤僻的人;在审讯期间,检察官问塞莱斯特(莫尔索常去他的饭馆吃饭)是否注意到莫尔索是个缄默孤僻的人,可是塞莱斯特只承认莫尔索不说废话。

莫尔索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对周围的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是个可以清醒地控制自己情感的理性的人,他的理性程度已经超过社会所能接受的范围。而一方面的极端必然衬托了与之对应的另一方面的不足,即过度的理性让人觉得他是没有感情的动物。但事实是,莫尔索的感情一直都隐藏在他的理性之下。这些,在文章中时时都有体现:

一、他妈妈死了,他没哭,理性告诉他这是自然规律,没有哭的意义,甚至到最后面对自己的死亡他也是这种很理性的态度,但同时后者恰恰也证明了他并不是因为“不爱妈妈”而不哭,而且在妈妈死后,他有多次地想起妈妈,比如在听到老萨拉玛诺因为丢了他的狗而哭泣的声音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了妈妈”,他在监狱里时想起“妈妈常说,一个人从来也不会是百分百的痛苦”,“不过,这是妈妈的一个想法,她常常说,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想起妈妈讲的关于父亲的一段往事等等这一切说明了他对妈妈的爱不比正常人少;二、他说:“我有一种天性,就是肉体上的需要常常使我的感情混乱。”这说明了他的理性往往总是占上风,比如在预审推事对他进行审问,激动到推事的“声音完全变了,几乎是颤抖地大声问我”的程度时,莫尔索却觉得:“说真的,他的这番推理,我真的跟不上,首先是因为我热,他的办公室里有几只大苍蝇,落在我的脸上,也因为我有点儿怕他。”在安葬妈妈的时候也是这样:安葬妈妈的那天,我很疲倦,也很困,我根本没体会到那天的事的意义。但他又能够肯定地说“我更希望妈妈不死”。也就是说莫尔索在理性上是知道自己对妈妈是有感情的,但理性同时也告诉他此时他很热、很疲倦、很困,所以他表现不出感

情。

另外,莫尔索还是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从始至终他时时刻刻都在以他惊人的敏锐的洞察力“旁观着”周围的不管与他有关还是无关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自然、环境,哪怕是在监狱中,在临死前。

“一会儿,一个老头儿醒了,使劲地咳嗽。他掏出一块方格大手帕,往里面吐痰,每一口痰都像使尽了全身的力气。”

这只是对一个门房的动作的观察。

“乍一睁开眼睛,屋子更显得白了。在我面前,没有一点儿阴影,每一样东西,每一个角落,每一条曲线,都清清楚楚,轮廓分明,很显眼。”

这是他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觉。

“他就是贝莱兹先生。他戴着一顶圆顶宽檐软毡帽(棺材经过的时候,他摘掉了帽子),裤脚堆在鞋上,大白领的衬衫太大,而黑领花又太小。鼻子上布满了黑点儿,嘴唇不住地抖动。满头的白发相当细软,两只耷拉耳,耳轮胡乱卷着,血红的颜色衬着苍白的面孔”

这是对人物的肖像的观察,细致到嘴唇的抖动、白发的软硬。

“车顶上,车夫的熟皮帽子就像在这黑油泥里浸过似的。”

甚至车夫也没能逃过莫尔索的双眼。

“昏暗的囚室里,我仿佛从疲倦的深渊里听到了这座我所热爱的城市的,某个我有时感到满意的时刻种种熟悉的声音。在已经轻松的空气中飘散着卖报人的吆喝声,滞留在街头公园里的鸟雀的叫声,卖夹心面包的小贩的喊叫声,电车在城里高处转弯时的呻吟声,港口上方黑夜降临前空中的嘈杂声,这一切又在我心中画出了一条我在入狱前非常熟悉的,在城里随意乱跑时的路线。”

这一段话能让你想起谁呢?我相信看过张爱玲的散文或小说的读者肯定会想起张爱玲的那条街:哇啦哇啦响的无线电,咿咿哑哑拉着的胡琴声,卖豆腐干小贩的吆喝声??莫尔索和张爱玲一样热爱着

俗气的俗人的俗生活,嘈杂、随意、脏乱都是他们眼中的一道奇特的风景。这种联想使我更喜爱莫尔索这个角色,而莫尔索其实就是作者加缪,因为这一切都是他创造出来的,不妨这样说:莫尔索是一个虚构的被夸张化的加缪。

也许你也会想到鲁迅,因为莫尔索在某种程度上看似乎有点“看客”的味道。有人这样说莫尔索:(莫尔索)他对待亲情、爱情、友情甚至自己的生命都表现出麻木不仁、无关痛痒的性格。并把他(莫尔索)和鲁迅在《阿q正传》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具有冷漠无情、懦弱卑怯、愚昧无聊、盲目自大等性格的“看客”形象相联系。这种观点让我很难接受,莫尔索与“看客”有着最本质的区别,首先莫尔索是清醒、敏锐又聪明的,这怎么是那些愚蠢可笑无知的“看客”能比的呢?而且莫尔索还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在监狱里,他把一块旧报纸上的一则新闻读了不知几千遍;在被判死刑后,他说:“我就怪自己从前没有对描写死刑的作品给予足够的注意。”,还说“报纸上常常谈论对社会欠下的债。”;在接受审判时他会本能地做出判断:“我的”律师的才华大大不如检察官的。

我对莫尔索的看法的彻底改观其实是从他被判死刑的那一刻开始的,莫尔索依然是生活的旁观者,但我们却能微妙地而又确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不舍和对生活的眷恋。“我的生活到此为止了。”“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还有一个非常细节同时也是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在莫尔索接受审讯,塞莱斯特为他辩护完后,莫尔索说:“但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想拥抱一个男人。”这无意中的

一句话细细品味,其中是包含了很多的耐人寻味的意义。首先,这句话说明了莫尔索对塞莱斯特的感激之情,“第一次”说明了他的感情是不轻易就可以产生的,它一直沉睡在莫尔索先生的心底;其次,莫尔索只是塞莱斯特饭馆的顾客,不轻易产生的感情却对一个关系不亲密的人产生了,说明了莫尔索内心深处的孤独,而在文章末尾有这样一个细节:莱蒙是不是我(莫尔索)的朋友,赛莱斯特是不是比他更好,又有什么关系?显而易见,莫尔索对雷蒙是不是朋友是无所谓的,这正说明了莫尔索并没把莱蒙当做朋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直沉睡在莫尔索先生的心底的感情为什么在这时却露出端倪了呢?莫尔索又为什么感激赛莱斯特?感激是在别人帮助了自己的情况下自然产生的,莫尔索会感激赛莱斯特的辩护,不是从侧面反映了莫尔索其实是很渴望继续生活下去的?这一点,非常有力地证明了莫尔索是热爱生活的,但是既然活不成了,理性的莫尔索依然以不可理喻的理性面对死亡:他感到“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加缪在为美国版《局外人》写的序言中也有说:“他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我很高兴读到这句话,作者,莫尔索的伟大的创造者给了我们《局外人》没明确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