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狼性穷人羊性》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富人狼性穷人羊性》读书心得

《富人狼性穷人羊性》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前不久,利用空闲时间,把《富人狼性穷人羊性》这本书看完了,或许有人会觉得很奇

怪,

一个刚出社会的大学生竟然会看这一类的书,

想必此人定是心高气傲之人,

又或是不安

现状好高骛远之人。

我,

看这本书的人,

绝对是本着好奇的心想看下这本长期位居阅读排行

榜前列、声称商人必看的书到底如何的神奇、如何令人向往。

或许,我并不是书上所说的“富人”

,财富二字离我太遥远了,特别是对于一个刚出社

会工作的人。

对于理解

“富人狼性,

穷人羊性”

这句话,

我个人感觉自己有那么点偏激:

狼,

凶狠无情;羊,善良单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在这优胜劣汰的社会法则下,缺了狼

性,少了狼的贪婪狡猾,

少了狼的狠劲,

那么我们不要说成为富人,能否在竞争如此激烈的

社会上站稳脚跟也是个未知之数。

当然我并没有说羊的善良不对,

善良是人之根本,

缺少了

善良,

即便你何等富有,

又怎能心安理得地生活呢,如今世界上的众多超级富豪,

不停的推

动着各种大型的慈善事业,甚至出现了“捐身家”的情况,于我看来,或许他们只是在做点

补偿,补偿自己因为当初狼性心理驱使下行动所造成的伤害,从而减少内心折磨而已。

书中提到——“穷人之所以贫穷,在于他安于现状甘于认命,没有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没有走出去的勇气,

没有破釜沉舟的胆量,没有坚定的脚步和决心。富人之所以富有,

因为

他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懂得抓住机遇,改换思路,适时求变创新,懂得让行动改变命运。

在我看来,

如果是在一个平等的社会当中,

那么这段话是完全成立的,

可惜,

现实并非如此。

就现状来看,

社会资源的分配却有不公,

虽然政府已经很努力平衡各方势力,

但这并不是朝

夕间能改变的事实。

穷人,

即便再有目标再有胆量再加上十万分的努力,

在本来就资源匮乏

的环境当中,若没人施予援手,

他们连跨出第一步,连开始努力的资本也没有,那么如何谈

致富呢,

富人的狼性是体现在众多资源支持当中的,

而穷人要变成一头富有的狼,

在没有资

源支持的情况下,最容易激发狼的本性——掠夺,通过掠夺,从无变有,抢夺、抢劫、绑架

等等,或许就是最直接的办法。

我们不能否认,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病态的世界,

是一个分阶层的世界,

人想要从最底层

爬上来,

不是不可能,

但要付出的努力和所牺牲的东西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

但我们也清楚

知道人生没有捷径,

没有不劳而获,

即便明知道希望微小,但除了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别

无他法,在奋斗的过程中期待机遇的早点到来,是很无奈,但也很现实。当我们终于有那么

一个机会,可以成为有资源支撑的小狼的时候,我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是有良心的狼。

第二篇:《富有的穷人》读书笔记300字

《富有的穷人》听到这个名字,我感到很诧异,穷人不是很贫穷,为什么说穷人也很富有呢?

我带着好奇心看着这篇文章。故事讲的是:美国阿肯色州政府决定增加穷人的救济金。一位记者得知后立刻赶往后山采访,那里有很多穷人。他采访了一位老妇人。她的房子非常简陋,屋子里只有几样家具,还是用粗糙的木板拼钉而成。床上铺着床垫和几块薄毯子。桌上摆着咸菜和一些南瓜,这便是她冬季的全部食物。最后, 记者问:“如果政府每月多给你200美元,你会用它做什么?”谁也没有料到,老妇人竟然毫不迟疑地回答:“我会把它送给穷人。”

这个老妇人非常善良,她没有拿那200美元大吃大喝,而是把它送给穷人,她知道有的人过的生活生不如死。在老妇人眼里她是富有的人,有的人还不如她。

第三篇:读书笔记(透明性)

读书笔记

透明性(美)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

解读透明性

谈到在20世纪后半时期对建筑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章著作,柯林·罗和斯拉茨基合著的《透明性》绝对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既1948年的《走向建筑的艺术》之后,《透明性》是第一部将现代艺术和建筑学结合起来讨论的著作。篇幅虽不长,其中蕴涵的真知灼见,却足以改变人们对现代建筑发展的认识。建筑学通常被认为是一门社会性科学,与之不同的是,“透明性”专注于“形”的研究,主张在建筑自身的范围内认识和研究建筑问题。文中探讨了现代建筑的创作源泉,创作过程,特别是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方式。这些探讨揭示了探索新形体的一种全新方法。

作为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举足重轻的理论之一,了解“透明性”给予我们一个认识西方理论之研究的契机。回溯其本意,“透明性”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冷静公正的评论为建筑中形体的研究作出奠定性的一步。本文的目的正是想借着阐述“透明性”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试图初窥西方建筑史上这一重要概念的意义。

概念的生成

本书在开篇就是限定和定义

透明性:物理层面与现象层面

根据字典意思

透明性(transparency),名词

透明的性质或状态,透明。

透明的事物;特别是,供展示用的一幅画或其他物品,使用玻璃、薄布、纸张、陶瓷或类似材料制成,目的是在光线照射下可以透视;或者一种装置,框架外面覆盖着薄布或纸张,通过内部光源照明,用以进行公开展示。

透明的(transparent),形容词

具备能够使光线穿透的性质,这样物体可以被透视;不能阻挡光线的、透亮的、清澈的;例如,透明的玻璃或湖泊;透明的树叶或肥皂;——与“不透明”反义,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半透明”的意义也不相同。

不能阻挡射线的,对任何特定类型的能量辐射均适用。

发光的;明亮的;闪亮的。

材料松弛、高级或网格稀疏以至于不能遮蔽背后的事物;精细而透明的、薄的;像轻纱一般的。

比喻地:a.浅显易懂的;简单明白的;一目了然的;b.容易被看穿的;证据确凿的;无遮蔽的;不必付出努力就可获知的;c.坦荡的;开诚布公的;不矫饰的。 透明性既可以是一种物质的本来属性,也可以是一种组织关系的本来属性。

至于更深一层的解释,将透明性视作一种可以从艺术作品中揭示的状态。戈尔杰·凯普斯《视觉语言》:“如果一个人看到两个或更多的图形叠合在一起,每一个图形都试图把公共部分据为己有,那次个人就遭遇到一种空间维度上的两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他必须假设一种新的视觉性质的存在。这些图形被认为是透明的;他们能够互相渗透,同时保证在视觉上不存在彼此破坏的情景,即拓展了彼此的空间秩序。”

莫霍里·纳吉《运动中的视觉》

透明电影胶片:“超越了时空限定。他们将不起眼的个别事物转化充满意义的综合······交替的透明也常常暗示着上下文的透明性,揭示了事物中被忽略的结构特征。他们能够互相渗透,同时保证在视觉上不存在彼此破坏的情形整合了彼此关联的部分。”

这本书引发和刺激了一种新的建筑思考,阐释了一种“走向”,肯定了抽象艺术的核心意义与基本价值,或者说借助抽象艺术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现代建筑的形式是如何的出现,并为建筑学后续发展提供动力。

透明性最初作为一种艺术特质从现代绘画中被抽取出来,并逐渐演化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观点。现象透明性的感知来源于立体主义绘画。起源于19世纪塞尚的探索和实践,立体主义的目的在于追求物体新的体积表达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它首先打破了传统绘画中只能按照一个固定视点去表现,然后安排到一个绘画平面上去的做法,并表现出了这么一种倾向:限制深度而把构图空间挤向图画平面,用各种手段消除画面的三维空间错觉,采用不透明色和对比色来加强空间的前倾感。正因深度空间的压缩,从而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觉属性:图形的位置有了双关的意义。形体的相交、重叠、连锁和建构更大的变幻不定的形态,构成了立体主义多样解读的可能。

怎样理解此处“多样解读”的含义,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考察与之相关的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即完形心理学。按照其理论,视觉活动是积极的选择、判断和组织的过程。当不完全的形呈现于眼前时,人会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将其补充完整,追求简洁,完美,和谐的整体形象。正如只要见到片断的袖口和衣领,人就可以迅速推断出外套内的衬衫,无论设计师是否故意利用了这种错觉。因此当立体主义绘画中原本处于不同深度的图形被压缩时,大脑追求完形的冲动倾向于在有关联的图形中去认识整体的空间深度。但巧妙的安排使图形相互交叠而隶属于变幻不定的不同空间深度上,造成了解读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任由视觉组织画面中非固定的某几个片段组而同时感受到画面中不同深度的数个层面。此时,思维被迫在不同的参照系统间跳跃,从而形成一种迫使人反复阅读的乐趣。

图象交叠形成模棱两可的形态,进而带来促使不断阅读的乐趣。这种特质被柯林-罗等评论家发现并定义为透明性。“不同的图形相互交叠后而仍保持完整,此时便面对一种空间维度上的矛盾。于是新的视觉概念被赋予——透明性。透明暗示着更广泛的空间秩序,它意味着不同空间层次的同时感知,在持续的运动中,空间后退且是波动的。无论远近,不同位置的透明图形具有相同的空间意义”。与通常意义上的透明,如玻璃等不同,此处的“透明性”描述的是一种空间上的秩序。前者在文中被定义为“实际的透明”,后者则被定义为“现象的透明”。

毕加索《单簧管乐师》;布拉克《葡萄牙人》;费尔南·莱热《三副面孔》

现象性的透明性同物理的透明性的差异,作者事实上也在区分两种不同的“现代”建筑。所谓的“现代”并不是铁板一块,无论是在类型上,还是在价值上,它们都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而这种洞察,反过来又说明,区别必须建立在完全不同的需求和目标的基础之上;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观念无论对建筑理论研究还是设计实践都毫无益处。

转换过程——加歇别墅

如何在建筑中实现这种“阅读的乐趣”,当意识到建筑本身无法回避他的三维属性时,绘画中压缩深度空间的方法变得不可行。建筑中的“现象透明性”也将更难获得。

藉由对加歇别墅正面照片的解读,柯林罗指出“现象透明性”在空间中出现的可能性。如同莱热的画作《三幅面孔》一般,柯布西耶在加歇别墅利用窗后的柱列、立面的大开口、屋顶侧墙、突出物以及地面层楼梯扶手墙等,互为前景、背景的交互关系,营造出正立面与立体主义绘画相似的一层又一层前后迭合垂直平面。——由水平窗带贯穿的建筑最外层面可看作第一层平面;第二层平面由后退的首层和屋顶平台两端的自由墙体限定;屋顶平台的后墙面和位于顶层的阁楼则构成了第三层平面。这里的每一个平面就其自身而言都是不完整的

或者可以说是片段的,但是立面正是以这些平面作为参考而组织起来的并暗示了整体:一个垂直的层状内部空间,一个接一个的一系列侧向伸展的空间。

回顾透明性的定义“不同的图形相互交叠后而对共享的部分仍保持拥有权,此时便面对一种空间维度上的矛盾”,我们似乎已经可以从建筑立面中得出透明的概念。但是,建筑中的透明性实际上在图形或说参照系统在三维空间中的相互交叠发生后才真正完成。当我们试图从平面再次阅读别墅时,发现所得的结果完全背叛了上述层状空间的结论:平面上的墙面、柱列及楼梯等对象,将建筑物内部空间沿着“垂直”于正立面方向,切割成了五个区间。这两种不同的参考系统将空间如同魔方般地切割开来,使人在空间中沿任何一种参考系统的方向前进时,都不得不注意到另一个暗示着截然不同方向的参考系统之存在。正是这样的强迫性持续阅读,构成了建筑空间中的透明性。

至此透明概念的运用由柯布西耶在20世纪头十年实现在建筑上的转换,并由柯林罗所抽象和提炼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概念的发展

1964年,霍斯利在对《透明性》的注释中指出:“透明性总是产生于空间中可以归属于两个或多个参照系统的地方。在这里,保留着归属的不确定性和单一归属可能性的选择的可能。”列举了多种获得透明性的实例后,透明性作为一种设计手段被从各时期的建筑中提炼。此后的学术圈内,“透明性”由原本柯林罗所定义的一种解读空间设计的标准,逐渐被演绎成一套强势的设计工具,由此相关的造型训练成为各建筑学院的基本课程在教学和设计活动中不断被强调和发展。

这些活动后来促成了透明性技法的纯熟,霍斯利曾总结过现代建筑中获取透明性的便捷方式在平面上将多个平行的直角面的系统沿特定方向叠加,以获得内部空间“交叠而仍保持完整”的效果。同时垂直该方向将平面表达图同一方向上的线转化成为具有穿透力的墙体,在形成层状化的立面空间效果后,进而营造平立面问阅读的矛盾。最后加以围合形成建筑。柯林罗的学生埃森曼则进一步发展了“九宫格”式的手法,在他的早期作品housell中,可以察觉柯布西耶加歇别墅浓重的痕迹。明显化的层状立面,充满矛盾的内部空间,藉光影强调空间形体仅剩的虚实和层次关系,使空间成为一个纯粹而抽象的对象。形式的游戏在埃森曼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至。

不得不提到的是,作为一种从立体主义绘画中抽取出来的艺术状态,透明性在技法成熟后难免被窄化为一种以理性主宰的视觉设计手法。即便如此,在对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形体设计方法学的学术地位得以巩固。从这点看,这些探索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罗以及他的追随者由此开创了现代建筑形体探索新的方法,并在设计课程里形成一种质疑精神和对形式意义的追求。它直接影响了从德州骑士学派到瑞士苏离士高等工业学校等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甚至随后名噪一时的纽约五人建筑运动也与之脱离不了联系,透明性的影响力在学术范围内极其广泛而深远。

总的来说:

凡是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参照体系的空间位置,都会出现透明性现象。“将立面切开,挖去一部分,再把其他部位插入留下来的空位中。”

在通往建筑群中心部分的外部道路与内部道路分岔的关键点,观察者能够清楚地发现两套空间秩序系统之间的关系。选择这条道路或那条道路,同时也意味着进入不同的几何组织体系。交叉的节点同时隶属于两套体系,重叠、纠缠,相互交织在一起。必然导致透明性的空间组织,标志着空间转换,指明在空间中运动的可能方向,清晰标示。透明性成为秩序的分解与整合,成为底图关系。

当一个轴线上的内部空间,隶属于两套不同的空间系统,融合了结构上的规则与功能需求带来了丰富效果。赖特的十字形平面模型,是最优秀的透明性空间。

总结

回溯透明理论的发展历程,柯林罗以其坚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和极高的洞察力与评论能力,分析了立体主义派的建筑以及柯布西耶作品中的理论素质。他尝试着去发现美的规律,在建筑领域内提出了一套高效的评价工具进而建立新的美学标准,对后来的现代建筑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即使在今天,透明性的概念也远非到了尽头,它是一种可以存在于任何一处的艺术特质,留待我们继续去发现并焕发它的生命力。

不满足于现象的单纯罗列,《透明性》一书最初就致力于各概念的澄清和精确的定义,而在当代建筑的含义越来越纷扰复杂的时候,其本身或许更需要概念的重新清晰。无论如何,《透明性》质疑了早期现代主义大师所提出的至上不变的信条,并试图给赋予混乱的世界一种秩序和品味。在建筑的形式研究上,罗走出了他探索性的一步,并给予了我们对未知领域进一步探索的勇气。《透明性》无疑是20世纪建筑理论的一部经典著作。

第四篇:《炫耀性消费》 读书笔记

《炫耀性消费》读书笔记

日常生活中(来自好范 文网),很多时候,我们买一样东西,看中的并不完全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东西显示自己的财富、地位或者其他。当然这对于学生时代的我们,对于这样的消费,基本上很少见的吧。至少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们包括我在内,还是会觉得家里的钱,还是不要那么奢侈。但是确实有这样的事实,有些东西往往是越贵越有人追捧,比如一辆高档轿车、一部昂贵的手机、一栋超大的房子、一场高尔夫球、一顿天价年夜饭??制度经济学派的开山鼻祖凡勃伦称之为“炫耀性消费”。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设在密西根德尔朋的生产流水线隆隆驰下第一辆汽车,可以断言,消费社会在美国已经初露端倪。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暴发户,而这些暴发户的行为则成了凡勃伦关注的焦点。凡勃伦以其敏锐的洞察亲眼目睹了“镀金时代”(golded age)的暴发户们在曼哈顿大街,购建豪宅,疯狂追逐时髦消费品。有鉴于此,凡勃伦提出了“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这一社会科学界内的不朽语。但由于“炫耀性消费” 这一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及其进化论框架、功能主义倾向、本能主义心理学思维,凡勃伦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一段时期,凡勃伦的著作甚至被湮没在社会学的荒野中,无人过问。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随着西方社会由生产主导型社会向消费主导型社会的全面转变,消费问题本身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人们才愈益认识到凡勃伦的重要性。

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是,所谓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炫耀性消费的商品称之为凡勃伦物品,甚至画出了一条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经济学家们发现,凡勃伦物品包含两种效用,一种是实际使用效用,另外一种是炫耀性消费效用,而后者由价格决定,价格越高,炫耀性消费效用就越高,凡勃伦物品在市场上也就越受欢迎。凡勃伦认为,那些难于种植并因此昂贵的花并不必然比野生的花漂亮,对于牧场和公园,一头鹿很显然没有一头牛有用,但人们喜欢前者是因为它更加昂贵、更加没用。

凡勃伦说,有闲阶级在炫耀性消费的同时,他们的消费观点也影响了其他一些相对贫困的人,导致后者的消费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炫耀性的成分。我不禁联想到,当今的年轻女孩子们疯狂购物时候的想法和平时穿着的想法。有个朋友,一般的都去大商场试穿名牌衣服,然后记录下衣服的编号,大小尺寸等,之后到网上搜索类似的“山寨”版本的衣服,比较便宜的也就买了。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炫耀性消费的一种表现形式吧,虽然花钱不多,但也算是山寨版本的奢侈品了,满足了消费的心理需求。这也就是凡勃伦所说的,所谓的影响人们,一样的去追逐炫耀消费吧,尽管层次不一样而已。我记得好像西美尔是从货币文化来看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关系,他对大都市中的时尚等一系列社会现象进行了精彩的分析中,也提到过类似的理论吧。

当然,炫耀性消费似乎也没什么不好。在满足消费者想要炫富,想要摆阔气的心里的同时,好像也带动了不少gdp的增长吧。卖方似乎也非常愿意去提供这样的商品来供给市场消费。比如顶级名车、游艇、私人飞机、珠宝名表、名酒以及各类豪宅别墅、高尔夫俱乐部、私人会所等。据统计,顶级私人物品展3天一共接待了超过7000位富豪,成交量达2亿元人民币。(维基百科)。在供给

放赚钱的同时,国家也可以得到不少的税收吧,这是各取所需,很好的组合。

但我不禁想到,这么多的奢侈品,消费了以后,都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么?人生的目的难道就只是这样的去炫耀和攀比么?似乎在近来的“打黑”案件中,一些高官为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权势,大肆进行炫耀性消费,他们的子女们,似乎更不知道钱多钱少的概念,就一个劲儿的崇拜名牌,追逐奢侈品。记得《面子》一书中提到,“面子”是丰富的中文词汇里一个古老的概念,熟悉得以至于让人熟视无睹。这是一种由结果判断成因的举动。即人们在无法得知某人的才华能力或权力地位的时候,就由观察其是否能博得面子来判断其为人。有面子的人,被看作能人。以至很多人爱面子喜大话到不能自拔。它蕴含着中华文化社会心理的深层意象,这个词被中国人异乎寻常重视的。说它是客观实体或情感代称似乎都不够妥帖。而其实际上已成为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潜规则”。以至于给了面子,就是尊重了人格;扫了面子,就是侵犯了尊严。因此,人们向来很重视面子问题。所以我想,这可能也是跟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相匹配的一种消费,难怪中国现在都已经是世界消费奢侈品大国了,虽然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怎么富裕到,都去消费奢侈品。

我想我们这个阶段的人,似乎对于消费这些奢侈品持有比较矛盾的心理吧。从内心层面来说,似乎大部分人都想去拥有奢侈品吧,都像炫耀自己的东西高人一筹,这或许是传统文化熏陶的吧。但是另一方面,从内心道德或者原则的层面上来说,对于这种奢侈品的消费,是享受和荣耀的代名词,多少有些鄙视的态度,尤其是对那些暴发户来说,很多消费的正牌奢侈品,因为和自身的气质不符合,更像是山寨版本的吧。记得看过凤凰电视台的世纪大讲堂的一次现场测试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厌恶富人,但几乎所有的人又都想做富人。中国人好像就是这么矛盾的吧,难道是从古代的压抑,到高速度的发展转变太快的犹豫和矛盾?

还记得我找工作时候,看到过招聘出售豪华游艇的销售人员。不禁感慨这行业的繁荣,买豪华游艇的人是不是像我们平日里买个冰激凌一样,就把豪华游艇买回家了,真是无法想象炫耀性消费的奢侈生活。

我个人以为,这种炫耀性消费已经不仅仅存在在商品上了吧。这种思想似乎很影响我们年轻一代判断事物的思维。近期因为那句“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上笑”红了的马诺,不排除媒体炒作的成分在,但是我们却也清楚的看到,年轻一代人的拜金和炫耀的心理,表达的淋漓尽致的。车子只是个代步工具而已,干嘛非要那么豪华奢侈的呢。记得于丹在百家讲坛上好像说过,人们房子再大再豪华,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过就覆盖着床那点地方。。。盲目的炫耀消费,似乎很影响我们的价值观。网络上和电台上的各种相亲节目,我想多多少少都有那么点炫耀的成分在,我们姑且把男女朋友也看作商品,我们发现那些高质量的漂亮女人们,更愿意倾向于找钻石王老五级别的男人们,当然,现在这是社会的普遍风气。当然,我的意思也是为了说明,大家都受到这股“炫耀性”的影响。

潮流领头人marian salzman说,在美国,日益明显的炫耀性消费体现在:将小孩送到最好的学校接受教育。今天,进入哈佛大学就读就是顶级奢侈消费。加入某些俱乐部也能体现自己的社会地位。现在,美国年轻富有一代喜欢加入纽约的中心俱乐部。只有接受邀请才能加入这些俱乐部成为会员,入会费为55000美元,每年缴费12014美元。(维基百科)

的确,就像张大勇老师上课中说得那样,像北京奥运会,现在的亚运会,搞得那么声势宏大的,动辄就几个亿的投资。工程是做大了,但是,运动会的精要,似乎全民运动健身方面,还是没怎么提高,花那么多的钱在演出啊等等硬件上了,

软件工程还是没有跟上。我想就是这种炫耀性消费在作怪吧,没办法,好像世界各国都多少有点那个意思。像现在很多的政府办公楼,建筑得豪华气派,难怪看到读者上有句话说,现在的中国,城市建筑像欧洲,人们生活像非洲。虽然有那么点偏激,但是还是有点道理的吧。

如此,我们看到了炫耀消费的积极和消极方面,就可以从中知道,炫耀是不可能被铲除和灭绝的这可能是人类社会进化和进步的结果。但是我却以为,消费是要符合自身的经济条件和身份定位的。消费是要同自身的文化内涵相匹配的,盲目追求炫耀或超出自身经济条件去创造社会认同,这是消费文化不成熟的表现。成熟的消费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个性以及对自身形象的预期选择商品,首先看重的是商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或风格属性,而不是商品的含金量或华贵属性。

第五篇:【原创】《宪法的妥协性》读书笔记

宪法的妥协性读书笔记

宪法的妥协性是我国当代的一位著名法学家季卫东先生对联邦主义及社会整合的看法的一篇总结。这一篇论文曾在《当代中国研究》刊登过。

季卫东先生开篇即谈宪法的实质,所谓宪法,即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律的法律”。作者表示其主题“宪法的妥协性”旨在强调强调宪法作为“形成法律的法律”这一“程序性”特征。既然宪法是一种“程序”,那么第一,宪法它不带任何意识形态的色彩,就像一本电话号码簿一样,它不承认什么终极真理的存在,就只是法律的形成要遵循的套路,它不偏不党,能够应用于不同的对象,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宪法从来都也不会随意更改。第二,“宪法要容纳不同的选择可能性、妥协以及试错过程,因而宪法必须具有反思能力”,也就是宪法除了有它坚持的原则,比如政治上的根本对立外,也必须有一定的妥协性。

我们知道宪法的意识形态和体制是绝对不可变更的,比如我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不可变更的,如果要变更,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宪法以外的革命,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所以季卫东先生说,“宪法的妥协性契机的有无其实也是判断社会体制变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简单地说就是,只有社会体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宪法的妥协性才会得以体现。“妥协”分“相对性妥协”和“绝对性妥协”,宪法的妥协就是一种“在要求多元化的状况中重新安排政治目的的绝对性妥协”。比如在讨论中国推行联邦制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时,作者虽然赞同地方自治和联邦主义的理念,但是又认为从现实看来中国出现真正的联邦契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联邦契约本来是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采取放弃自我保全手段的方式而缔结的,而在中国要满足这一要件必须先有地方独立运动,然而这是一场风险很大的游戏。”所以作者认为妥协性的制度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接着就谈到国内政府之间的关系。作者引用庞德的话“如果一个国家面临野心勃勃的强大邻国的压力威胁时,纯粹的联邦制是难以存续的。因为这时中央集权比联邦制更有效率来应付危机状态。”指出中国现今仍存在许多内忧外患,国内离真正的地方自治还有很大的距离,地方的既得权益也没有规范化、制度化,国际上又面临没有硝烟也愈演愈烈的经济战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实行联邦制。换言之,联邦制的实行必须先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国内种族和文化差异不大;2,国内地域的政治原理上无根本对立,国内政治民主化;国际竞争不激烈。而中国这三个条件都不够充分。

为了解决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中央与地方日益尖锐的矛盾,作者赞成郑永年、吴国光的观点,即抛弃“集权”与“分权”非此即彼的陈旧观念,寻求一种能统合中央与地方立场的制度安排,这意味着形成某种中介体制,达成制度上的妥协,而其中十分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国内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这同样也是笔者赞成的,尤其是最后一句,因为经济利益才是国家之间最根本的竞争和追求。

最后作者讲到在竞争、协调以及规范之间,他说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中介的,但我们的这种“实践性中介”缺乏了一种理性因素,我们的中介机制缺少辩证法基础,人们对于“制度”和“概念”也未形成依赖。总而言之像中国这样一个采取赶超政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笼统地强调程序规则的,所以我们的宪法暂时还缺少一种美国联邦主义这样的妥协性,必定要通过社会整合才能够完成。

那么至于这个社会整合该怎么做呢,作者给出的建议是考虑一种比较稳健的分权战略。即,建立和扩大特别自治市;加强内部监督;扩大民主运动。

作者的核心思想是:宪法的妥协性最根本的是要在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达成一种求同存异的“重叠性共识”。为此需要3个条件:1,宽容和忍让;2,对话和沟通;3,把立场问题转变为利害问题并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陷阱而寻找出第三条道路来。他表示:这种寻求重迭性共识的试错过程的制度化正是自由民主主义的宪政运动的真谛之所在,也应该是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