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彷徨·孤独者》读书笔记(精彩多篇)

鲁迅《彷徨·孤独者》读书笔记(精彩多篇)

《孤独者》读后感 篇一

魏连殳去世了,带着满腔的愤怒与悲愁。鲁迅笔下的人物大都命运多舛、下场甚为凄凉。以前我虽也明白这是为了突出当时封建道德伦理思想对人们的戕害之深,但内心却没有多大的触动,但是当我看到魏连殳“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的躺着”时,心中第一次因小说中的人物而感到彻骨的悲凉。毕竟,魏连殳并未做错任何事,如果非要说他的可恨之处,我想那应该是他的懦弱。

魏连殳是一个接受过新知识的洗礼、但是却仍被封建体制支配的人。当族人要求他为他的祖母送殓时丧礼要一切照旧时,他也只是“简单地回答道:‘都可以的’”,因为懦弱,他没有一丝反抗。但是他懂得感恩,一发工资就寄给养育了他多年的祖母,在祖母去世后将房子给了照顾祖母多年的女工;他重情重义,极富同情心,亲近失意的朋友,从不悭吝金钱,尽管他自己也只是一位中学教师;他相信人心本善,格外喜爱小孩。魏连殳在旧社会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无所顾忌,然而这也使他与其他人与众不同,因而招来了一些人的攻击,最终的结果就是他失去了他赖以生存的教师工作。

魏连殳不是激进的革命者,更不是反对革命的顽固派。他只是一个虽怀着革命念头但却较为懦弱的人,是大部分革命青年的一个缩影。但他不折不扣的是一个正直的好人。但就算是这样,他也难逃顽固派的打击迫害。

在没有了金钱来源之后,一连串的不幸也随之而来。之前落魄的朋友纷纷不见了踪影;之前玩得很好的房东家的一群孩子都开始厌烦他。他也不得不靠卖藏书来度日。但在友人被人杀了之后,懦弱的魏连殳完全失去了抵抗的勇气,但是他并没有选择死亡,而选择了比死亡更为残忍的方式来报复这个社会。他背弃了他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成为了一名军阀的顾问,生不如死地活着。最终,在身体和心灵的多重摧残之下,他离开了人世,“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这篇小说中,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悲剧带给人的一种极大的震撼力。其中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在吕纬甫看望他时,魏连殳“吞吞吐吐地说道‘我……,我还得活几天……’”读到这里时心不由得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般生疼。一个人只有在近乎绝望时,才会说出这样一番如同乞求般的话语。一个好人得不到好报,当时的社会、时代难道不应反省吗?只有国家强大起来,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人们的各项权益才能得到认可与保障。这一点在每个时代都不曾变过。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

《孤独者》读后感 篇二

首先来说一下,何为“孤独”?“孤独”是时下较为流行的词语之一,这如现在正在流行的“给力”二字一样。很多同学都喜欢把“孤独”放在嘴边。已没有人陪了,就说自己孤独,一看旁边有个帅哥独自经过,就说他酷,说他孤独。渐渐地,“孤独”似乎成为了时下年轻人心中“fashion”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一个人,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的时候,你还是不是一个孤独者?问题就在这里,真正的孤独者,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吗?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独,说明大家都很理解你,说明你并不孤独。从本质上讲,如果一个人真的很孤独的话,那么大家并不理解他,甚至并不知道他是个孤独的人,大家可能认为他很随和、很幽默、真逗,那么容易和人沟通,那么善解人意?恰恰在这样的人中,可能存在着真正的孤独者,我们大家都认为理解他了,其实我们根本就不懂,或者说我们懂了一半,懂到某个层次,再往前就不懂了,这样的人才是孤独者。

真正的孤独是别人真的不知道你,你心里面汹涌着一种波涛,这种波涛别人不知道,甚至你的爱人,你的亲人都不理解你,这才叫“孤独”。正如上课时一个同学说的一样:“真正的孤独,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是难以找到共鸣的孤独。”

《孤独者》基调是阴暗的,魏连殳是鲁迅本人的投射。像匹荒野上的头狼,黑色的孤独充斥着。而魏连殳的妥协是彻底的,由于现实所迫,当了军官的师爷,从而发达了,但是他却说自己是“真的失败了”,因为放弃了自己先前信仰的一切,转而去做自己反对过的一切事,原因只是他要“活”,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生存还是死亡,魏连殳选择了苟且偷生,但是他的偷生却是一种自杀性质的,发达后他故意糟蹋自己的身体,以驱遣自己的不平。这反映了鲁迅的自我矛盾。

其实《孤独者》可以算得上是鲁迅文集中较为反抗型的作品之一。魏连殳五一是孤独者中最为清醒的一个,她的挣扎是最惊心动魄的,她的复仇是最残忍的。她早年失怙失恃,与谪居的祖母相依为命。在愚昧保守孤独的环境中长大。不幸的人生遭际和环境造就他孤独性格的基调。在她心目中,只有孩子是“天真”的,并视之为中国的希望。他对于旧文化和生存于其中的环境的激烈的“无念顾忌”的攻击,都鲜明地体现了她作为叛徒这的反叛态度。二终于在生活的逼迫下,放弃了了自己原来的理想和价值观。从旧势力的生活叛逆中回归到旧的营垒。生活的优越并不能避免内心的混乱。她的心灵永难平衡。不得不靠酗酒麻醉自己,以报复别人的方式报复自己。魏连殳似乎就是这样一个残毒的复仇者。当他在祖母的葬礼上出现时就是一个绝对的孤独者,她随便他们如何摆布“都可以”。她惊心动魄地“兀坐着号哭”,“铁塔似地动也不动”,这对看客们就是冷酷的复仇,

是他们“这得无趣地散开”。他向原视为希望的孩子报复,对自己的生命也只是看做一种可以破坏的工具甚至必须破坏的对象。魏连殳死了,与其说死于生理的“病”,倒不如说死于心里的“病”——自我心灵痛苦,人格分裂的痛苦折磨。他是痛苦的由反抗而至沦落的孤独的知识者。

读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可以联想到鲁迅此时此刻的内心写照。而在“孤独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彷徨,孤独的鲁迅。“五四”落潮后“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二产生“新战友在哪里呢”的苦闷彷徨。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卒”,她仍然“独自彷徨”,寻找新的战友和新的出路。在魏连殳身上所体现的浓重的苦闷孤独赶,也正折射着鲁迅瓷器的心灵和思考。

我一直在嘴边挂着“孤独”二字,认为没人陪我一起上课,没人陪我吃饭,甚至是一个人呆在寝室,我都觉得是孤独。但从没有想过,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类看似热闹,内心深处却找不到共鸣,找不到知音的人。之于他们,之于魏连殳,更之于鲁迅,我的孤独似乎确实如此的微不足道。

有的人说:“只有伟大的孤独才能造就伟大的人格。”正如我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段话写到的:“真理的创造者,永远是孤独者,失败时,他孤独,胜利时,他同样孤独。他永远凝视那最远最远的,向那最难于解答的问题挑战。在这种境界,任何现实的胜利对他都是负担,其实他太深切地追求新的胜利了,以致每一个胜利才变成红熟的苹果,旋又被他精神运动的大风暴摇落,坠入泥土,渐渐腐烂。于是,他又抬头,找那更新的苹果。”我想可能正是因为鲁迅的这份孤独,让他在逆境中寻找新战友,寻找新出路的那种孤独,才造就了她他写出了如此伟大,如此令人震撼的作品,使我们能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思考,成长。

《孤独者》读后感 篇三

我本不该在晚上上自习的时候来写 这篇读后感,但有些东西一旦逝去就再 也回不来了。也不知是懒了还是习惯了。好了, 废话就这么多了。今天,看了“彷徨” 里的[孤独者]。我想了很多,我更喜 欢看鲁迅这样不带有多少话语的小说, 更多的只是淡淡的描写,却在字里行间表达,传递,也让人遐想。

小说里的连殳是故事主角。我想他 一直都是孤独的。他在发达之前和发达 之后。发达之前的孤独是他是有知识 的,沉默寡言的人,发达之后他依然 是,除了死去后尸体旁多了些带金边之 类的陪葬品外,他依然是孤独的。之 前,他相信人性本善,是环境把人改变 了,可“我”却从佛教里得出结论:人 性本恶。他喜爱孩子的天真。可经历了 更加的穷困和潦倒之后,他为了生存下 去,找到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他却再 也不喜欢孩子,他却再也不相信这世间 有美好的东西,即使是和他交流过,有 些共同语言的“我”。足见他的心里早 已冷化成冰,对世间失望至极。在知道 自己要死的时候,他破坏着自己能破坏 的一切,把钱花光,他不愿留给谁,因 为谁也没有给过他什么。他之前孤独一 是因为家庭,父亲早逝,孤独无依,二 是因为身边的亲戚人为了他的房产巧言令色,自己读了很多书,关注的东西不一样,难免和小镇上的人没有共同话题,哪家今天多买了几斤猪肉,哪户人家又来了几个亲戚,哪家的主人又和其他太太谈笑风生了……发达后虽然物质富 足,人们对他的态度从落魄时的唾弃到 主动迎合,这变化来得太快,他知道那 不是因为他,而是他的物质,他依旧孤 独,一直孤独。

他算得上是一个悲剧。可这不就 是人的一生。孤独,且悲剧的一生。我 没有看很多关于佛学方面的书,但我隐 约知道,在佛学里,人是有罪的,从你 出生的那刻起,你就是有罪的,人的一 生都是在赎罪,对自然界的植物和动 物,人和人之间。也许到死那一刻,人 才真正归于平静,寂静。解脱。我一直 都愿意相信亲情,爱情,我总觉得世间 已如此不堪,还是要去相信点什么。那 么来自父母的感情,以及和你有着密关系的爱人会不会让你不那么孤独一 点。像小说里主人公的非亲生祖母,连 殳在她死去后痛哭,毕竟她对他有一丝 情分,他对她有一丝不舍。这是不是人 性中值得歌颂的部分呢?这些温暖会不 会让你不那么孤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