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正为贵》读书笔记

目录

《人正为贵》读书笔记
第一篇:正能量读书笔记第二篇:《正能量》读书笔记第三篇:人的教育读书笔记第四篇:读书笔记1(关于正能量)第五篇:《人有人的用处》读书笔记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正能量读书笔记

《正能量》读书笔记

机电—白林

阅读这本书,是从疑惑、好奇和心中无限的期待中开始的,还没开卷,便被书名所打动—《正能量》,到底什么是正能量?怎样获得正能量?又怎么样才能运用正能量打造全新的自己?随着阅读的一点点深入,跟随着作者的文字,我内心仿佛也变得越来越光明与积极起来。

书中所说的正能量,就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通过种种数据,理查德.怀斯曼严谨又趣味十足地向我们阐释了伟大的“表现”原理,运用“表现”原理激发出的正能量,可以使我们产生一个新的自我,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破除了我们过去秉持的“性格决定命运”、“情绪决定行为”等认知,更好地去指导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工作中,我们需要正能量来不断激励自己。尽管有时辛苦,有时沮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工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如何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发挥自我的正能量,实现自身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就拿自己来说,在岗位上工作将近10年,感受颇多。技术员工作琐碎且繁杂。虽然这项工作看似不太起眼,却需要时刻绷紧神经,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去完成,不能耽误,更不能有差错。压力当然是有,责任也很重大。正因如此,就更需要自己抱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紧迫感与使命感,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总结工作规律,不断向自己提出更高地要求。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才能

促使自己不断地进步。这中间必定会经历痛苦,如果把工作的压力和挫折,转变成了负能量,经常抱怨,越说心情越差,负面的情绪堆积最终会爆发,耗尽身体的正能量,负能量蔓延开直至影响到周围的同事和家人,如同病毒传播一样。但要是换个视角,当看到自己的劳动收获成果,看到每一个公文的顺利办结,看到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看到每一点一滴进步的不易取得,都激励着自己用更昂扬的斗志,更饱满的精神去迎接下一个更大的挑战。我想,这也就是一个不断积聚正能量来激励自己更好工作的过程吧。

生活中,我们亦需要正能量。正能量的传染力就像磁场,可以向外辐射积极和乐观。不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往好的方面去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积极、乐观、从容、朴素、简单、宽容、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当你调整心态,用昂扬积极的姿态迎接初升的太阳,拥有正能量的你就是自信、值得信赖的,用自己的洒脱和热情影响身边的人与事,正能量帮你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你也能用自己的正能量去塑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是你拥有的无形的巨大财富。

人心中的“能量场”存在着正、负这两种能量,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人的幸福感也会慢慢增加。在工作中,重视用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摒弃负面的思想,远离消极,坚持正向能量,持之以恒,还有什么困难会困扰我们呢?我想这也是理查德怀斯曼教授撰写《正能量》的初衷,只有我们每一个个人学会坚

持正能量、充满正能量,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正能量,国家才会充满正能量。

点燃正能量,你的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二篇:《正能量》读书笔记

坚持正能量 人生不畏惧

《正能量》,这是一本难得一见没有浮夸的心理励志书,本书作者拥有“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授”的理查德·怀斯曼。这本书通过描述心理学界大量的实验,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由浅入深地向读者介绍“詹姆斯革命性理论”。19世纪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表现”原理,它颠覆了传统的“情绪决定行为”的因果关系,倒因为果,认为特定的行为决定了相应的情绪,用通俗表述他的思想:“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表现得你像是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揭示了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可以影响到人的信念、情绪、意志力,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方法,提升我们的信念、情绪、意志力等。正能量;规避自私、猜疑、沮丧、消极的负能量。运用“表现”原理激发出的正能量,可以使我们产生一个新的自我,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也更有安全感。用这种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像:如果你想变得快乐,那先微笑吧;如果你想变得自信,那先昂首阔步吧。

书中阐述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是有能量的,有正的能力也有负能力。而只有信任、积极、乐观才是正能量。当你陷身困惑、争执或消极能量之中时,尝试通过“变现”的方式把积极的能量转变出来,你的人生也将会得到神奇的转变。就如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给我们带来愉悦舒心的工作氛围。古语有云“投之于木桃,报之于琼瑶。”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保持善良的品性,以豁达的胸怀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就能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人的工作舒心了而且是人与人之间还会互相传递这种“正能量”。

书中同样给我们一种提示,一个人的正能量可以让我们变得自信、乐观、向上,如果一个社会的正能量呢?人可以不伟大,但是不可以没有正能量。我们需要正能量的鼓舞,为了全社会传递我们的正能量,让这个社会随处都有正能量。人们的生活更愉悦,人民的生活更和谐。

世界评价宗教的时候通常以是否引人行善、是否为人们谋福利评鉴这个宗教是否为正或是邪。同样,这本书用简洁的方式可行的方法激励我们积极向上,让每个人都拥有正能量,以此支撑起一个强大的内心,并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读这本书本身不会让你具备某种能力,因为它不是技术类书籍,它只是为我们指明方向,让你知道理论上是什么,具体的还要考我们自己去实践,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提升正能量。正如,当我们懒散的坐在椅子里的时候,觉得疲劳,会不会是因为这样的姿势使得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呢?如果我们“坐如松”,一副很自信与胸有成竹的样子,然后,我们的精神状态就变好了,每个人都可以去尝试,这样会不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这些是身体的小小的技巧,就能使我们产生正能量。如果行为上改变的多一点,我们的正能量会更多一点。最后,与朋友们分享本书封面的一句话:坚持正能量,人生不畏惧!

第三篇:人的教育读书笔记

人的教育读书笔记

克拉玛依第一国小 王晓梅

《人的教育》一书是一本着名的教育论着,作者福禄培尔是德国着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作“幼儿教育之父”。他的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是他一生活动的主要方面。《人的教育》就是一部泛论儿童时期学前和学校教育的书。书中,福禄培尔主张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反对强制性教育和压制儿童的发展,重视儿童积极活动和发展儿童个性以及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主张人的一切发展阶段教育的连续性等 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是福禄培尔教育理论体系的一条重要原则。他要求让儿童从最早期开始就能不受干扰地自然发展。因此,“教育、训练和全部教学与其是绝对的、指示性的,不如更应当是容忍的、顺应的,因为在纯粹采用前一种教育方式下,人类那种完美的发展、稳步或持久的前进将会丧失。”福禄培尔拿园丁修剪葡萄藤作为比喻:“葡萄藤应当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会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相反的,不管出自多么良好的意图,如果园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的顺应植物本性的话,葡萄藤可能由于修剪而被彻底毁灭,至少它的肥力和结果能力被破坏。”对于这句话中的观点我觉得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教育学生就好比园丁修剪葡萄藤,一定要顺应儿童的天性,耐心的指导学生,不能强制性地教育压制学生。因此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与让儿童不受干扰地自然发展的主张一致,福禄培尔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在作为人类一员和上帝儿女的每一个人身上包含并体现整个人性,但他在每个人身上是以完全固有的、特殊的、个人的、独一无二的方式被表现、被塑造的……”对于这一点 ,我想也就是我们在教育儿童时,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保护儿童做事的积极性并予以肯定和支持,尊重儿童正确的观点,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学校应该教什么这段选文中,福禄培尔认为,对于儿童来讲,学生期就是儿童学校教育生活的主要时期。他将带着信仰和信念、预感和期望去熟悉面对着他的一个外部世界。因此,教育这样当把儿童作为一个人,不就仅交给他学习的对象本身,而且教给他与该学习对象有感知识。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的摸索和反思我也深深地感到,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绝不是不可超越之。教师不是全部知识、全部真理的化身,那么,我们就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语文的学习应该寻找一种和学生谈话的轻松,态度的平等亲切,心灵的坦诚和谐。语文绝对不是只依靠教师就能学好,而是需要自己从鲜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独特的情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高尚的情操,从一个标准答案中体会一次独立的思考。教师要永远相信自己教给学生的和学生教给你的一样多。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语文教学能成为教师和学生终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推荐打开范文网)一道幸福成长,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和理想的学习。

努力让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学生的感觉,我这样提醒自己:“如果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了认识自己,都找到自己是一个好学生的感觉,都有了自信和创造的尊严,他们获得的是终身享用不尽的真正财富。”

第四篇:读书笔记1(关于正能量)

心理学《正能量》的读书笔记与应用 我经常读书,但很少写读书笔记,常常做的只是在书页之上,做一些批注,或者做一些摘抄。但做笔记也的确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只是笔记究竟写些什么,是否需要一些体例和形势呢?

我真的不知道什么可以称得上读书笔记,为了严谨,为了认真,我专门去查了资料,在百度百科,我找到这样的答案: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从这句话里,我只看出笔记有两点内容:一、摘抄文中经典;二、自家感想心得。 我又看了一些笔记体例,发现读书笔记写的十分随意。只是形式虽然随意,内容却也十分贴合书本,利于发挥自己的见解。

《正能量》一书是在2月3日我购于公安新华书店,当时看这本书时,里面讲的大多是心理学的内容,这些内容不像我以前看的书,讲的是如何将心理学运用于实际。整本书的中心理论是:情绪与行为是互相影响的;一定的行为必然造成一定的心理,因为微笑,所以快乐;因为逃离,所以害怕。

基于这样的理论,要向让自己变得不一样,只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就好。

这种行为的改变,可以是很简单,很容易。比如大踏步走,自然会自信些;比如捏紧拳头,意志就会坚强一些。

所以我开始明白,即便是不开心,也要装出一种开心的样子,渐渐的就会开心起来。如果你很害怕,也要装作勇敢的模样,也能渐渐的勇气倍增。这个理论的中心点就在于“表现得仿佛”五个字,行为可以影响情绪,行为可以改变情绪,大而化之,改变行为,就可以改变心情,改变行为就可以改变性格,改变行为就可以命运。

一切的改变,就在于当下行为的一点点不同。

比如走不同的路,或者看不同的书,浏览不同的网站,给一个很久不联系的朋友电话聊天,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旅游,等等。

如果用于教学的话,就说明严格控制学生的行为,可以改变学生对于学科的认识和情绪。比如上课可以让学生念题目并回答之,比如上下课让学生整齐严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规矩和纪律。

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学生和教师的情绪,这样更有利于让学生喜欢上学习,而不是出于老师的威逼和奖励。行为的改变,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从内心散发出来,让我们从内到外聚集到正能量。

行为改变了,我们变得更加自信;行为改变了,我们变得更加有力。

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很多难题,可以归因于他们非常不灵活、不懂变通,被某些习惯束缚住了手脚。超重者养成了吃得多、锻炼少的习惯;吸烟者习惯性地掏口袋点烟;想要发展新恋情的人习惯于去同样类型的地方,与同类型的人交谈。坏的习惯,阻挡了生活原本为你准备的一切正向美好的事物。

在很多时候,我们言行不一。

但行为一定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就像我曾经看过的电视一样,面具戴的久了,就很难脱下来了。这虽然是反面的谚语,但反面的谚语也可以正面运用,如果是好的面具戴的多了,自然是不能拖下来更好。这充分让我明白了管仲的那句名言“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

荣辱”。

生存环境决定了一切,外在行为亦决定了一切。此也。

第五篇:《人有人的用处》读书笔记

我们知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伦理学的学问,世界观亦即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伦理学则是我们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作为一本哲学著作,维纳的《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也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在伦理学部分,作者主要从控制论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在维纳的哲学里,强调世界处于一个熵增的背景中,这就是已被广泛证明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谓熵增,即是在一个系统中,如果这个系统不向外界吸收能量,那么这个系统将必然趋于无序,或者说混乱度增加。而生命系统则是一个在熵增背景中不断地吸收能量维持熵减的体系,一旦一个生命停止呼吸和进食,亦即停止向外界吸收能量,则很快将趋于无序——尸骨将越来越难以维持有序的形态。

从认识论角度考虑,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则主要是克服熵增而逐渐建立一套有序的理论体系,但是我们的理论体系仅仅是适用于特定的宇宙尺度和特定的宇宙时期,科学表明,宇宙的混乱将会达到最大值,那时,我们所建立的理论体系很可能将全部失效。所以,我们掌握的理论与其说是对于因果链的描述,不如说是对于有关现象恒常连合出现的概率的描述。通俗一点说,我们的科学实验证明的任何原理,我们都不能说是恒常有效的定律,而只能说在有限的时空中,出现这种因果关系的概率非常大。这是一种对于世界前景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悲观主义的态度,作者自认为这种悲观主义是一个科学家出于职业的理性与冷静而得出的态度,不同于其他哲学家或者普通人的悲观。

这就是维纳向我们描述的世界。

那么在这样的世界里,人类的处境如何呢?我们前文提到,作者主要是从控制论的角度阐述了这个问题。所谓控制论,就是通过信息的通讯和交换来实现对于效应器(不论是人的、动物的或者机械的)运动的控制。通过这个定义,我们看出,控制论其实离不开信息的通讯,所以,作者也把控制论等同于信息论。而且,作者也把有机体看做一个信息的载体,联想到一个人每过一段时间其细胞就更新换代一次,所以其生理上已是另外一个人,但一个人的心理则能够保持不变,所以,一个人心理上的个体性比生理上的个体性更稳定,作者把有机体看做一个信息的载体是有合理性的。

我们提到,要实现控制,则信息的通讯至关重要,比如大脑控制肌肉、政府控制人民、军事指挥官控制军队,都需要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而我们又知道,整个世界总是处于熵增的趋势,那么信息要实现精确的传递而不失真,就需要克服混乱度增加的力量。人类发明的最有效的克服熵增的信息传递手段是语言,但是作为一种精确的控制论的信息传递,语言还必须能作为一种信码,亦即语义确定的不容易误解和失真的编码。作者对于这问题的论述现在看来已经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语言已经非常多样,且足够精确,语义足够稳定。而作者提到的通讯的反馈也在的大多数的自动化装置上进行了应用,作者所展望的机器人也在很多工厂实现了普及,而作者所担心的机器取代人所造成的失业却并没有如作者所担心的那样出现,相反,自动控制设备把人们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人类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提供了条件。

在自动控制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作者设想了是否可能出现国家管理机器,国家管理机器将取代很多传统政府管理机构的职能,甚至有可能完全取代政府。但作者认为,由于人事问题存在非常复杂的反馈与博弈,将会变得异常复杂,机器将难以通过预设程序去快速处理如此复杂的情形。而且,作者也指出了国家管理机器的危险性,“机器对社会的危险并非来自机器自身,而是来自使用机器的人”。我们可能对此深有感受,现在的社会信息管理系统已是如此发达和自动化,以至于我们的行止和言论都可能被记录在案,并可能可以被快速调出查阅,当然好处是可以快速地抓捕罪犯,但潜在的风险则可能形成对于个人自由的侵犯。所以,作者所提出的,机器是一把双刃剑,即为人类造福,但也可能为人类的福祉埋下祸根,其警示意义越来越强。

如作者所言:“本书的主题在于阐明我们只能通过消息的研究和社会通讯设备的研究来理解社会;阐明在这些消息和通讯设备的未来发展中,人与机器之间、机器与人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消息,势必要在社会中占居日益重要的地位。”半个世纪过去了,作者所预言的景象已呈现我们在我们面前,我们已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

推荐相关文章:

安达曼岛人 读书笔记

《人的条件》读书笔记2

《人的条件》读书笔记1

《正能量》读书笔记1000字

《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