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读后感

《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一书通过不同的教育故事展示出教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读后感

书中指出,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的初心,是力量,是方向,是国家对教育的根本追求,也是民族教育自信的源泉。在我的理解中,立德树人既是目标和方向也是过程和努力。立德,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将其置于其他教育内容之前,强调了“德”之于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性,也体现出了德育的重要意义。

在立德树人中,我们教师无疑是关键。就像成尚荣在其中一篇中说到,教师是“种子”,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想和价值观。只有教师这颗“种子”好了,才能发出美的芽,结出善的果,育出一批又一批芬芳桃李。因此,教师需要将争当立德树人好老师作为自己的职业成长的目标,给自己高点定位,引领成长。

读完全书之后,结合实际,我认为要实现当好立德树人好老师这一职业成长目标,需要做到六个“坚持”。

第一,要坚持以人的成长为“出发点”。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人”,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也必须从“人”出发,以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为本质目标。拿教育科研举个例子,很多时候我们开展教研侧重于教学工作和方法的研究,这其实有失偏颇,我们应该把关注点聚焦到人的身上想方设法破解教学难题,千方百计帮助学生成长,通过开展的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助力。其他的工作也是如此,再像班主任工作,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进行班级管理只是抓手、是过程,最终的核心仍应该是学生的成长。所以要做好立德树人的好老师,首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出发点。

第二,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专业的教育水平是载体。教师的无私奉献之心、高尚的师德师风,最终都需要通过专业的教学活动体现出来,立德树人的目标也需要通过专业教学活动来达成。而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真实状态,才是衡量教师实施教育活动好与坏的最为生动形象,最能被感知认识的,最需被深入研究的素材。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用课堂的真实情况检验自己教学水平标准。而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主动做一个有心人,既要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思考过程和参与程度,也要主动加强互动,打造活力课堂,让课堂为教育学生、塑造学生提供最大助力。

第三,要坚持以教师读书为“助推器”。立德树人是教育实践中的总任务,本质上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这些都将倒逼教师不断的学习和自我提高。读书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有将自己的“阅读史”转化为“教育成长史”,才能不断为自己充电,为自己赋能,提高立德树人的实力和能力。回忆我参与过的阅读活动,在教师间开展的主题阅读、推荐阅读、专业阅读和兴趣阅读等活动都是较好的自我提升方式。毕竟教学工作较为繁忙,在活动中阅读,以集体监督的方式阅读,可以促进自己的主动性,从而可以丰厚我们的理论沉淀,助推教学开展,并收到厚积而薄发的效果。

第四,要坚持以开展活动为“活载体”。开展活动是学校推进工作项目、落实工作任务、达成工作目标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校教育事业的进步,都离不开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争当立德树人的好老师也需要形式丰富的活动作为载体,让教师们从互学互比、互比互促中历练出来,在优秀群体的传帮带中成长起来。比如曾经我们开展了一次教师师德师风“回头看”的活动,每个教师都对照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梳理出了自己的优点和短板。在交流中,我们都敢“红红脸”“出出汗”,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客观对待表扬,严肃对待差距。这样的活动很实在,也很有效,可以最快反映出自身师德建设的问题并找到改进的方向。

第五,要坚持以生成问题为“切入点”。问题是思考的起点,也是当好立德树人好老师的关键。老师需要经常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思考,伴着问题投入工作并引发探索欲望和研究需求。在教学工作中,把问题作为切入点,问题生成后,教师对问题有针对性地去思考,去研究,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过程,既是问题破解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第六,要坚持以成果转化为“达标项”。当好老师不是说拿出纸面的表态或者理论的研究就可以宣告结束,其真正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于实际育人工作的提高因此,我想,要当立德树人的好老师,也要关注自身改进和提升“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思考如何将“纸上谈兵”转化为“校场练兵”,让今时今日的学习成果落地,让今后的育人工作开花结果。就像我们一直在探索“五育并举”,只有实际打通“五育”之间的堵塞点,找到联系点,打造结合点,形成新亮点,才有切实提高育人的实效可言。在实际的教学中,将德、智、体、美、劳的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让教育内容相互渗透,把握课程育人、学科育人、教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的方式法,以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集体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在感悟中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