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通用多篇

关于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通用多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

终于读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此书不愧是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读完之后让人感觉磅礴大气,酣畅淋漓,就像一曲叩人心扉的命运交响曲,时而轻柔舒缓,如置身于月明风清或鸟语花香的原野,时而激昂震撼,如观悬崖飞瀑或惊涛拍岸般,有着动人心魄的艺术之美。置身书中我们仿佛走入了颚温克民族生活居住的大森林,感受着他们为了生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会书中人物悲欢离合的无常命运和充满了爱恨情仇的真挚情感,不由得为一个弱小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历经百年沧桑和时代变迁而发出深深地感慨。

以往读的书,很多匆匆翻完便束之高阁,此书读完却有再翻一遍的欲望,因为只有再次翻阅才更能领会此书的意味与美妙。作品刻画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颚温克民族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与生存信念。他们与驯鹿相依为命,信奉萨满教,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在严寒、猛兽、瘟疫等等的侵害下生存,在日本的侵略、“文革”的阴云笼罩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我嫁了一个男人,我的媒人是饥饿”,这句幽默而沉重的话语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没有食物,随时可能会被饿死。

生活原本就很困难,而书中的他们无力反抗,剩下的就只有生存信念,以及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小说通篇充溢着死亡气息,所以第一人称的语气中饱含沧桑和沉痛,因为这个女人经历了太多亲人和族人的死亡。眼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悲伤的她依然充满活力与热爱,坚强地生存着。倘若不是有着极其坚强的生存信念,一个经历了如此众多人生打击和挫折的女人,怎么可能活到九十多岁?这种强烈的求生意识使我更加坚定了在工作中要坚持、坚定,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

感谢作者奉献出这么精美的文字,让我走进书中体会了一个全新的颚温克人的世界,对他们民族的命运进行了关注,领会了作者所要表达和彰扬的一些思想。同时发自内心地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正如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中授奖辞中所言“小说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我对平等的认识,已由浅入深。平等是没有种族界限的,人、草、木、石、兽都有共同的生存权利。平等文明无条件的,它像无声的细雨,悄然滋润万物。

这本书讲的虽是一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沧桑,但在他们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平等却无处不在,它埋铺在故事的字里行间。

卷首的第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里独白:“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已过九旬的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把雨和雪、跳动的火焰当作听众,故事从清晨讲到了黄昏,她回忆了一生,从女孩到暮年。那句话像清风,吻了我心内的平静湖面,荡起阵阵感动的波澜。在漫长的岁月里,她和雨雪是相互作用的,她们成了老熟人。这一份跨越种族的平等,也愈鲜明了。我忽然想起了现代社会里一直提倡的“人人平等”,理念很好,只是人类中心主义太根深蒂固,当人们提到平等时想到的几乎都是人类之间的,但其实平等是无关种类界限的,不是吗?人存在于天地之间,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也同在这天地,万物都平等地存在着的呀。

鄂温克族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古岸,他们与驯鹿为伴,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在艰难地生存,他们要征服自然吗?不是。桦树林是他们的皮肤,清溪流是他们的血液,驯鹿是他们的眼睛……大自然承载了他们的全部,他们把全部交付给了大自然。女主人公在小的时候,亲眼见证了一头灰色的驯鹿仔代替病重的姐姐列娜去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姐姐的“乌麦”找回来了,但那头原本活蹦乱跳的小鹿却再没了生息。母鹿失去孩子的同时也失去了哺乳能力,直到姐姐意外死去,母鹿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驯鹿失,姐姐得;姐姐失,驯鹿得。人和动物,没有任何一方是无偿的付出和得到,生存权利谁都没增,谁也都没减,大家都是平等的。

火种是鄂温克族的希望之一,他们不管迁徙去哪都带着,百年来从未变更。故事的末尾中,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冲突不断,生存环境渐劣,族人决定下山定居,却没带走火种。他们说布苏的房子里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不愿意去定居而留在山上的女主人公独自坐在火塘前无奈而忧愁:我们的火种是用镰刀和石头打出来的,而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这样的火,怎么能使人的心和研究明亮呢。孙子安草儿往火塘里添了几块柴,她又想起族人烧火从来不烧鲜木,只用树木里的枯枝断木。他们看到汉人门房前后堆着满满的劈得整整齐齐的柴时会心疼不已,好像躺在那儿的不是柴,是他们。

列夫·托尔斯泰曾道“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相互尊重。”鄂温克族在百年光阴里握紧了自然的手,和它一起去感受变化、感受疼痛。平等不再只是“人人平等”,而是“众生平等”,它们都基于对天地和谐的期望,都是对精神灵魂归属的寻求。于是,平等,让所有的渺小成为不渺小,让所有的平凡成为不平凡。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3

小说读罢,放下案头。读这个小说用了半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好的小说魅力就在此,总让人迷恋其中,不舍离开。

因为自己去年也曾去过离额尔古纳河不远的地方,小说中提到过的金河、满归我都亲自到过,自己在大兴安岭深处了呆了好几天,虽说现在没有了原始森林那些粗壮的树木,甚至小说中提到的各种狍子、鹿甚至水獭都没有看见过,但是走在大兴安岭林区中间,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人的一种静谧感。以至于读了迟子建的小说之后,产生深深的共鸣。

小说中通过一个年逾古稀的老酋长的女人的口吻,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渺小的鄂伦春氏族的集体生存的画面,虽然“我”的描写并不是很圆润,但她却是在讲她百年来的见闻,而这个见闻正是这个以游猎为主的民族的生存变迁历史。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小说也是加入了创作的成分,但是我更加愿意相信小说流露出来的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小说里的人物尽管受了些现代文明的影响,在原始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种的状态。而这种生活状态下所表达出来的人性,必然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没有经历过任何现代文明粉饰过的,他们既敢爱敢恨,达西可以抛弃家人跟一个刚刚守寡的歪嘴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伊芙琳可以把自己的嫉妒怨恨不加保留的展现在对手面前;他们也可以在了解自己过错之后而挥刀自宫(抱歉,小说里的鄂伦春人名字都记不住,但是看到之后会对上号);妮浩萨满明知道救人会失去自己的孩子仍然不忘记自己的操守……总之,他们就是把对自己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而又会在整个大家庭中充当自己的角色,服从组织的安排,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就像作为族长的拉吉达让伊芙琳在平分出来的肉先挑,她挑了两次之后再也不好意思拿好的了,而每个人的任务分工都很明确,男人们总是愿意出去打猎而把猎物等量的分给氏族里的每一个人。

小说中描写的鄂伦春人生活是那么的和谐,虽然没有强大的物质生活保证,可是他们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那么贪婪,一味的剥夺他人的生存空间。他们会把用不了的东西存在树上而不带走,他们烧火用的木材不是筏自新鲜的大树,而是捡那些已经枯萎落下的枝干。他们已经达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多么的可歌可泣。

还有一个比较震撼的就是他们可以很从容的面对生死,尽管疯狂的爱过恨过,可是死对于他们来说感觉很平淡,或许是死亡经常毫无征兆降临的缘故吧,“我”的第一任丈夫死了以后,本以为不会再爱了,可是仍然和瓦罗加依偎在了一起,时间是一切解决不了问题的良药,我们也应该从他们中间学习些什么?大家总感觉死亡离大家很遥远,有些人因为害怕死亡而不敢做一些稍微有点危险的事情。生命的本质不应该在此,活到哪里就到哪里。而且,生命是宝贵的,人们不应该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更不应该随意的剥夺他人的生命。

鄂伦春人会在文明发展的大潮中充当千年一粟的角色,他们的语言会消失,他们的生活方式要不了几十年就会从地球上消失而仅仅存在于教科书当中,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年轻人总是喜欢接收新鲜的事物,而那些保存了民族文化最真实的老人们则会逝去。迟子建一个时代的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写了时代烙印留下来的东西,如文革,如开放,而她却把游牧名族的活化石递到世人眼前,她为我们保存了这最后一点纯真,单从这点来说她就很伟大!人性总是相通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很多事情搞得那么复杂,相互谦让和谐相处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还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对于这个花花世界并不感冒,他们更热衷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再苦哪怕再悲,而我们不能称之愚昧,因为这两条线永远是平行的,我们得到的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4

这是我用了一天下午的时间读完的一篇小说,我似乎跌入了一次史诗般的旅程,而且伴着满腔的热泪。心底里的某一处在咆哮着,忍着的呜咽让坐在我隔壁的朋友侧目。但是我真的是承受不住心底里的那股激烈的情感的流动,身临其境般的令我震撼:这是一个90多岁的女人对自己一生所经历过的事情进行的回顾,重新讲述,就好像她的一生活过来了,再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女人从出生到长大婚嫁,生孩子,孙子女的诞生成长,百年的沧桑欢愉,里面夹杂着神秘的力量,严寒,艰辛的生活和清澈、深沉的挚爱,无比鲜活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神秘画卷,似一曲从额尔古纳河右岸飘来的木库莲……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作者以一个九旬老人、鄂温克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独有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从中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里面的严寒、猛兽、瘟疫等灾难,男人和女人的原始和激烈的爱恨,原始的生活习性,蕴涵着最真挚的人类情感……每一个民族都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上演着历史的改变。即使是这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来,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追随驯鹿喜欢的食物而搬迁、狩猎,在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除了生活的艰辛,在世界这个大背景下,这个民族也经历了日寇的铁蹄和“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但是他们在命运面前虽是百般的无奈,却仍殊死抗争,显示着一个民族无比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有人说这是一部民族的史诗。而在我的眼里,我没有看到上升成人类民族的话题。作为一位感情丰富的读者,我只能说这是一部诉说生命和挚爱的作品。看完了它,我的内心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不是小说的故事不真实,而是发觉自己身为现代人活得不够真实。自己诚然拥有了那些鄂温克人所没有的物质上的安稳生活,却发觉自己失去了一些生命所沿袭的热情,一种对生命的激情,对感情深沉的挚爱。也许在目睹这一艰难而又弥漫着强烈的爱恨的生活情景后,我似乎该改变一下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了……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泪水不止的缘故吧,因为心灵在颤抖时,灵魂在战栗时,那一股最真挚的溪流才会从眼里涌动出来……

在这一次旅程里,我看到了许多与现代钢筋水泥不同的风景,那是来自遥远时空的桃源:星辰,河流,绿地,山川,月亮,阳光,驯鹿,兽皮,白桦树,萨满跳神的舞步,线条简单的岩画,诚挚而坚定的眼神……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一切又是那么的直率激烈,连那的风声,都显得那么的神圣而直率,里面蕴涵着对后裔的希冀和对爱人的深爱,没有太多的情感算计和诱惑陷阱,既温柔诚挚,又狂风暴雨,这一切的风景是那么的融洽,像血与肉不可分割一样,一点都不突兀。

在这一次旅程里,我感受到了太多的悲伤和死亡。天灾中死去的林克,在冰天雪地里死去的拉吉达,与熊搏斗死去的瓦罗加……每个人的命运都在那片原始的山上一点点的上演。不断有人诞生,不断有人上演着死亡,重复着悲伤……让我更加震撼的是他们民族里的那股神秘的力量,所造成的沉重的悲凉与浩大的痛楚。当妮浩当上了萨满的时候,为了拯救别人,跳神而引发的那股神秘的力量使她失去了自己的一个个孩子,在拯救别人和失去孩子的选择中不断的心痛,最后连自己也因为不想再承受这股伤痛,而用麝香抵制怀孕导致自己不能再生育……为了解救一个生命而另外一个生命就得代替他死亡,在惊讶这股力量强大的同时,也能感到这位母亲的无比痛苦,这是怎样的一种选择啊。身为萨满的责任,拥有神力救人的天职,身为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挚爱,无法理解当中,又无比的敬佩这样的一个人。

在这一次旅程里,对于爱情的表达依旧是最为动人的画卷。主人公母亲达马拉与父亲林克和伯父尼都之间的爱,激烈中后面有的更多的是无奈;“我”和两任丈夫拉吉达、瓦罗加的感情,伊万对娜杰什卡的以及鲁尼和妮浩的等等,看着他们从长大到遇到彼此,成婚生孩子,演绎着彼此的命运历程,有着那些刻骨铭心的爱,也有着刻骨铭心的恨。敢爱敢恨中,看破了多少生命的挣扎与无奈;彼此的生死离别又道尽了多少生命的脆弱,感情所要承受的沉重;生活依旧,族人不断的随着环境迁徙;生命诞生的欣喜,生命消逝的悲伤,一切都未曾离开那片远古的时空……而我似乎也听到了来自远古时空的诚挚言语:男人的爱是火焰,你要让你爱的姑娘永远不会感受到寒冷,让他快乐的生活在你的怀抱中!而女人的爱,会让男人永远的强壮!

我曾走过不少地方,看到了许许多多不一样的风景。因求学从小离家是常事,可以说长这么大除了学龄前,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地度过的。亲情于我并非是非常浓厚,这与家人众多有关吧,但内心深处也是无比的渴望,但已经不是为了引起家人关注而任性的年龄了,也只有让自己尽量不那么的自私,多为他们着想吧。爱情,现在的我还是交白卷吧。并非是尼姑之心,而是属于自己缘分未曾降临,自己是不会为因孤单所造成的“情”而买单的。对于感情方面也许自己就是那种有洁癖的人,心底里的那个位置就只能够入住一个能让他进入的人,掺不得一丝尘埃,容不得一点欺骗、亵渎。我所要的也不过是一份彼此真诚的喜欢、诚挚的爱,也许别人会说这样不够现实,这样太幼稚!也许每个人对感情的期盼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所能承受的却不一样,不是每个人能忍受那种一个人的孤单,不是每个人都认为默默等待是正确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承认这种感情的存在,尤其在现在离婚率60%如此高的境况下,现在也许最缺的就是那种暖入心脾的爱吧。

看完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好好的过日子。做好属于自己的本分,守住自己的天性,不想让自己那股依然存在的激情消失殆尽。无论别人说自己是怎样的没心没肺,但是就是这样的天性的我才是自己。遥远的天空里,飘来的那曲神秘的歌谣,我希望一直能够震颤着我的心弦,让我一辈子能为此拘一腔热泪,浇灌心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5

说实话,我最怕写书评或读后感之类的文字。好好的一本书,一百个人读或会有一百种感受。每个人在读的过程中都有结合自身经历的感悟,无论你的读后感写得多好,说到底不过是一己之感,恐失偏颇。但看到好东西,总想与人分享,也是人之共性。所以很愿意把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推荐给朋友们。

这便是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文字清新,如诗如诉。看似平淡的叙述,娓娓中夹杂着挚爱,平静中潜伏着激情。并无曲折复杂的情节设计,但一个弱小民族的一支小小部落,其百年风雨“未成曲调先有情”。作家笔下的森林、驯鹿、风雪、河流乃至日月星辰,无不充满灵性,读之如神游白山黑水之间而忘一身所在。游猎在森林中的鄂温克人,他们简单却快乐自足的生活方式、朴素却浓烈直率的爱恨情仇、原始却真挚坚定的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是如此撼人心魄。每每合上书的时刻,都感觉身边的一切仿佛那么不真实。我们的所谓现代文明,或许是技术与物质生产的进步,但谁敢说不是距离我们的内心,距离人性中最初的真实,渐行渐远呢?

迟子建是个多产作家,很难说这本书就是她的巅峰之作。但正如作家自己所说,她写这本书,无法在青岛海洋大学的家中进行,而是在故乡(漠河)的大兴安岭山间小屋里完成的。面对着山林、月亮,呼吸着额尔古纳河谷上吹来的风,作家仿佛获得了无穷的创作源泉。为写这本书,她曾经用三个月的`时间呆在哈尔滨的图书馆里阅读鄂温克人史料,仅笔记就做了9万余字。我说这些,倒不是赞扬作家的勤奋,而是我相信她浸淫在历史与乡情中,已在精神中与她创作的人物合为一体,再凭借如花妙笔,传递给我们的必然是触及心灵深处的悸动。我无意也无法对本书所涉及的“民族史诗”探幽发微,只想在此说明,看惯了现代都市中的繁华表象,《右岸》犹如从山林深处不期而至的清风,拂开一角久蒙的心尘,使我们有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态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完稿之日,也是作家迟子建深爱的爱人车祸去世三周年之日。写《右岸》的时候,作家的方桌上摆着一台电脑,还有她爱人生前最喜爱的一盆花。完稿那天晚上,她“在姐姐和弟弟的陪同下来到十字路口,遥遥地静穆地祭奠着爱人。被焚烧的纸钱在暗夜中发出跳跃的火光,就像我那一刻颤抖的心”。2002年,迟子建在爱人意外离去后,曾怀着极大哀痛写就后来多次获奖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小说的第一句,女主人公说:“我想把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迟子建曾坦言:“这篇小说(《夜晚》)写了我想写的,对爱人的哀思也渗透了进去。”我感觉,《右岸》依然渗透着这种“哀思”。经历过生活的变故与情感的伤痛,迟子建说:故乡,是上天送给我的爱人。乡情、爱情、亲情,纠变成一种特有的淡淡苍凉,犹如额尔古纳河的晨雾一样笼罩着《右岸》,塑就了《右岸》浑然一体的悲悯风格。尤其是书中涉及多处生离死别的描述,笔调愈是平淡,愈是透人腑肺,每每令人掩卷,热泪长流。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6

合上书,充满坚韧、温暖和爱的故事如同燃烧的火把,在大自然辽阔的天地间释放着光和热,用那无限的能量,给人以安定的勇气去生活、去奋斗、去坦然面对这原本平凡的世界。

静下心来聆听茫茫林海中生灵的呼吸,安下心来静静体会纯白雪原上天空的宁静,自然与人依旧密不可分。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时,正是2012年的秋天,人们从田地里收获粮食,干枯的秸秆安静回归大地怀抱的时节。书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汇成丰盈、光亮的额尔古纳河,在我的面前静静流淌,竟比我眼前这收获的景色更加生动、饱满。

作者采用自述的形式,以简约温婉的语言描述了一群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用壮阔如史诗般的场景勾画了一幅少数民族艰难生存又饱含深情的华丽画卷。作者笔下的鄂温克人以纯朴的感情深沉地热爱着这片森林、爱人、孩童,以及林中的驯鹿,并且用生命让这民族的精神如月光般皎洁,如乐章般源远流长。

生命的敬畏

在他们的眼中,驯鹿如同孩子般珍贵。作者用“白色的驯鹿在我眼中就是飘拂在大地上的白色云朵”来形容驯鹿,甚至说“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连一头驯鹿,都同样受到尊重,这充分显示出鄂温克人对生命的敬畏。对待死去的婴儿:“我和瓦罗加再一次提起白布口袋,去埋藏鲁尼和妮浩的骨肉。在我们眼中,他就像一粒种子一样,还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妮浩在离开母亲的风藏之地时说:“她的骨头有一天会从树上落下来——落到土里的骨头也会发芽的”。也许你会认为这有些荒谬,可恰恰是这种荒谬和固执的举动,彰显出他们对生命的虔诚。这种纯朴的平等观念更像是弥足珍贵的火种,从容抵达人们纯净的心灵世界,在这方净土中蔓延、传承。每一个生命,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值得人们去珍视、爱护。哪怕是树枝上的一枚叶子,也拥有它绿色的闪着明亮光芒的生命。

生命的奉献

妮浩作为萨满,通过舞蹈的形式为族人沟通天地、达成愿望,在挽救其他生命的同时,必须以牺牲自己的孩子为代价。尽管她心伤、凄凉、泪流满面,但仍坚守原则,遵守她即将成为萨满时承诺的“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赋予的能力保护氏族”。妮浩懂得“天要那个孩子去,我把他留下来了,我的孩子就要顶替他去那里”。为了挽救何宝林得了重病的儿子,儿子果格力从松树上跌落;为了挽救被熊骨卡住喉咙的马粪包,女儿交库坎托被马蜂蛰死;为了挽救偷鹿少年的生命,无奈失去肚子里的孩子;为了祈雨救火,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她在不断的失去中,灵魂高度愈加上升,精神生命渐次充盈。还有很多人物,也为了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这种在自身利益的释然中净化的纯洁灵魂正如林中的白雪,在天地间浩浩荡荡、无怨无悔。

生命的传承

小说中,一个个生动的人物陆续走向死亡,新生命不断降生,蕴含“生生不息”的深刻寓意。在如此原始的生活环境中,自然条件恶劣。“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为了给大家寻找驯鹿而冻死在马背上,瓦罗加为了保护放映员被熊揭开了头盖骨,齐格达误入捕兽的陷阱而摔死。太多的死亡,太多的失去,每一次都棰心泣血、悲恸不已,然而更多的,是一个个新生命的降生。作者用“它看上去就像落在大地上的一朵祥云”来形容白色小鹿的降生,维克特、安草儿的轮廓更是氏族命脉的缩影,仿佛大树的根系,日益盘结、蓬勃成长,为氏族注入鲜活的血液,让永恒的精神在动荡中依旧流传不息。

生命的坚韧

令小说如同史诗般壮阔的最重要原因,便是书中人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勇往直前。季节变换、野兽袭击,都是他们面临生存考验的艰难时节,可是很少有人因为惧怕生活的艰难而退缩不前,更多的是,迎着风雪挑战。作者没有运用过多的笔墨描写斗争场景,可对生命执著追求的信念却从质朴而无华的语句中晕染开来。让人们体会到在茫茫雪原和纵横交错的林间山路中,追求生命质朴之美的那种沧桑与豪迈。

生命的回归

书的结尾部分,作者写到:“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忽然,那条路的尽头闪现出一团模糊的灰白的影子。接着,我听见了隐隐约约的鹿铃声,那团灰白的影子离我们的营地越来越近。安草儿惊叫道,‘阿贴,木库莲回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越来越清脆了。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文中的“我”对驯鹿抱有特殊的感情,在经历了一世风风雨雨之后,白色驯鹿在某个夜晚寻“我”而来,体现出“我”对生命本质的探究。究竟是辽远如明月,还是实在如“我”心中至爱的白色驯鹿;抑或是坚贞纯美如月光,还是跳跃活泼如鹿铃,这些都是耐人寻味的结局。

也许人就是自然,而自然又赋予人力量。那些过往历史的尘埃依旧会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成为我们心中宽厚的基石,让我们善待生命、尊重自然、博爱人间。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7

橘子洲头的千年一叹,塞纳河畔的巴黎倩影,泰晤士河的帝国余辉。河流记录着时代的轨迹,与人类相守共荣,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他们静静地流淌,向人类诠释着永恒……

《额尔古纳河右岸》记录着一代代人的冷暖与离合。迟子建把这悲欢离合汇聚在一起,写成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篇小说是卷帙浩繁的当代长篇小说文库中的翘楚文作。文字朴实无华,却在无声处勾着心弦,文章娓娓道来,写出了鄂温克人的春花秋月,诗酒风雪,写出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的独特魅力。在她的笔下,驯鹿活泼灵动鄂温克人真诚善良,一草一木都是如此的珊珊可爱。不同于世界本有的驳杂,这片草地上洋溢着热情,像个孩子,香培玉琢十分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我爱你——鄂温克的日月星辰。

“茅草屋顶下住着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黄金下栖息的奴隶”。日光温和,月华如雪听着微风在呢喃私语,注视着天边晚霞下盘旋的飞鸟,透着希愣柱的排烟孔看星空的微光,这是向而未往的生活,也是鄂温克人的生活。他们从自然中把身上沾染的世俗贪婪之气,虚荣之气和浮躁之气,一点一点地洗刷干净。正应了庄子的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便是永恒与自由的境界,我爱你——鄂温克的天地万物。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年了,雨雪看我老,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雨雪带给老人精神世界的子逸。她和雨雪共同成长,他深爱的这片草地和她的驯鹿。她守着那团火,她相信那样的火能让人的心和眼睛明亮,这团伙从未熄灭过像她那颗跳动的心,我深深地爱着你——鄂温克的人民。

这本书有悲伤,有欢欣,有死亡的痛苦,也有新生的喜悦,每一个鄂温克人都有故事,尼都萨马为了林克,放弃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人儿;善良的妮浩和鲁尼为了救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伊莲娜在这片土地间寻找创作的灵感,伊芙琳用甘泉驱散对世俗的倦怠,用花朵的芬芳洗净身体的污秽。命运对一些人是严酷的,但自然和驯鹿赐予他们拥抱生活的热忱,让他们有勇气走进未知的翠林和未照面的川泽。

本书末尾,老人听见了木库莲的声音了,亦远亦近,亦急亦缓,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在木库莲之后,还有你达吉亚娜。达西,他们都回来陪着老人,陪着高山和川泽。

纵使举世皆浊,众生迷醉,还会有这片洁净的土地,因为时间改变而万物之美的永恒。我爱这片土地,更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