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多篇】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多篇】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 篇一

《悲伤逆流成河》就知道这又是一部充满悲伤的作品,看完全文果然又是一部让人沉浸在悲伤中的作品!唯一于以往不同的是,他的写作风格转型了。从以前那些华丽而忧伤的文字转变为简单直白的描述、但却更加触动人心。那些字字见血的简单平和的语句和字里行间浸透着的悲伤,让读者的心像被猛地戳了一下生生地作痛。 编者在序言中写道!“在年前会立刻在文坛掀起波澜。

在十年前也会在文坛引发骚动。”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作者用简单的对白将单亲家庭的血与泪,将暴富家庭的虚伪和抓狂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少年少女心中的压抑与疼痛描写的入目三分。尤其描写两个女主人公死的时候,一个用短信做了死的宣告,鲜血带着甜腥的味道;一个从楼上轻轻一跳,像影子一样砸在地上。她们的死像蝴蝶一样轻盈柔美,而正是这样的轻盈柔美才让我们感到更痛。

本书的主人公齐铭有一颗善良之心。把他人的痛苦揽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塑造了易遥这一形象,使王子般的他显得懦弱无助。他想把易遥从无尽的黑暗深渊拯救出来,但却无能为力。反而一次次让她陷得更深。到最后只得选择远离她而去,因为他认为这女孩丢掉了原本干净纯洁的东西。殊不知这只是她对这个“肮脏世界”的反抗。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易遥从三次忍耐一次反击到后来的一次忍耐三次反击、包括她所伪装出来的冷漠、刻薄,甚至是恶毒都只是她对周遭虚伪的世界和人们的反抗。她活下去的勇气,只是因为齐铭的关心、信任和支持,所以当齐铭也不信任她时,她选择了死在他面前来换取她的信任和表明自己的清白。用生命来做赌博的筹码,这就是一个必输的赌局,然而输掉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的生命。 这本书从一开始就让悲伤黑暗浮出水面,偶尔送来一阵温暖来迷惑读者的心。

结果却是揭开真相后更切肤的疼痛。顾森湘和顾森西这对姐弟的出场,就像是清新干净的百合,让人以为会有一个好的结局。结果他们却成了悲伤哀痛的陪衬者!让悲伤更刺痛人心。既然书名叫《悲伤逆流成河》就表明我们战胜不了悲伤。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 篇二

"窗外的日光像是不那么苍白了,悲伤逆流成河的读后感。稍微有了一些暖色调。把天空晕染开来。

有鸽子呼啦一群飞过弄堂顶上狭窄的一小条天空。

远处似乎传来汽笛声。"

当悲伤的思绪化作汹涌的河水,滚滚的泛黄的河水不是向东流去,而是流进你小小的身体里去的时候,你,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是感觉不能承受,就快要崩溃,离自己的期望很远很远。还是没有感觉,就像是天空划过的飞鸟,虽然不是一样的鸟儿,但是每一天都会有一只。又或者是,感觉到无比得轻松,好像是逃离了那个一直就想离开的世界,来到了一片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污秽的净土。

悲伤是一种情绪,是一个人绝望的时候,体内分泌出的激素,这种激素会在外表和内心改变的现有的身体情况。有一些人悲伤时,体外不会产生效果,有一些人悲伤的时候,体内不会产生效果。如果你是体外效果,恭喜你,你是上帝眷顾的孩子。体外效果,会让你看起来像是经历了一场海啸,那场海啸卷走了你所有的快乐,你就像是一个迷了路的孩子,你是那么的可怜,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抱抱你,对你说,不要伤心,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事实上,你却什么事情都没有,不是吗。

那些体内效果的人,才是真正的可怜人。悲伤的时候,激素会和体内的血液混在一起,然后溃散。引起你意识到的悲伤。当整个世界安静下来之后,心脏会在每次跳动的时候悄悄的漏掉半拍,那是因为,他需要时间,他需要时间让那些悲伤www.的细胞分裂,分裂,分裂成很多很多,流到身体个各处,知道将你的血管每一处都挤得满满的,就快要爆炸的时候,他会慢慢变凉,变凉,直到,你死去。

这个时间有时很长,有时又很短,谁都不知道当悲伤来的时候,自己在干什么。

悲伤逆流成河。我不知道这是几个人的故事。有可能这是一个人的故事,那个可怜的女孩易瑶的故事,有可能这是两个人的故事,是那个为了易瑶什么都愿意做的齐铭的故事和很爱自己的姐姐的顾森西的故事,还有可能,这是几个妈妈的故事,以为他们的孩子都为了同一个青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有可能,这是唐小米的故事,她想要得到的一切,虽然没有得到,但是,没有任何人得到了,不是吗,有可能,这是那个学校的故事,在学校里的所有人,你们都知道这些人,对吧,有可能,这是所有人的故事,因为,我们也曾想他们一样,像他们一样可以毅然的放弃所有,做自己想做的事对吗,只是因为后来,我们害怕的死亡,把我们挡在了门外而已。

那些让我们悲伤的东西就像拆毁一件毛衣需要找到最开始的那根线头,然后一点一点地拉扯,就会把一件温暖的衣服,拉扯成为一堆纠缠不清的乱线。

书里说"也不太记得他们说过人的梦是没有颜色还是没有声音。

如果是没有颜色的话--

自己的梦里明明就经常出现深夜所有电视节目结束时出现的那个七彩条的球形符号。也就是说,经常会梦见自己一个人看电视看到深夜,一直看到全世界都休眠了,连电视机也打出这样的符号来,告诉你,我要休息了。

而如果是没有声音的话--

自己的梦里又经常出现教室里课本被无数双手翻动时的哗啦哗啦的声响,窗外的蝉鸣被头顶的电扇转破敲碎,稀疏地砸到眼皮上,断断续续,无休无止。空气里是夏天不断蒸发出的暑气。闷得人发慌。连黑板也像是在这样潮湿闷热的天气里长出了一层灰白色的斑点来。下课后的值日生总是抱怨。然后更用力地挥舞黑板擦。那种刷,刷,刷的声音。

还有那些来路不明的哭泣的声音。有的时候是哽咽。有的时候是呜咽。有的时候是啜泣。有的时候是饮泣。然后一天一天地,慢慢变成了呐喊。

是这样吗?

真的是这样吗?

梦里什么都有吗?"

是吧,梦里,什么都有,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想要永远生活在梦里呢。

建议朋友们都去看看郭敬明写的那本《悲伤逆流成河》吧!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很震撼!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 篇三

当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摊开《悲伤逆流成河》的时候,心中想的是,小四,这次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当我看到了那精辟的端点理论,我知道,小四这次又成功了。

拥有两个端点的是线段。拥有一个端点的是射线。直线没有端点。

齐铭和易遥就像是同一个端点放出去的线,却朝向了不同的方向,于是越来越远……

当我合上这本我已经妄加评论为成功的书后,我笑了,笑的很潇洒,笑的却又很无奈。又是古龙式的结局,这算是我对这本书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吧!无论从剧情,从人物心理上,老郭都做到了无懈可击,但是只有结局,我真的不喜欢,我不会象所有人一样,去想知道唐小米或者其他谁谁谁的结局是怎么样的,会不会为自己的行动而付出代价,我只想知道,齐铭的内心深处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痛苦,他和易遥最后的对白时心中究竟是揪心的痛,还是撕心的痛……到底他是从一开始就一直对易遥有猜忌,还是每次静下心来就为自己的这种莫名其妙的猜疑而狠狠的给自己一耳光呢?他会不会和我一样,为失去了而感到撕心裂肺,对于易遥的离去,到底会是心痛,还是会痛心…

一切罪过都是悲痛的,本来就不是喜剧,从顾森湘的死就彻底过度为悲剧了,没有《幻城》的。华丽,没有《梦里花落知多少》的诙谐,相同的是都以悲伤的结局匆匆收场,不管是“在冷漠的城市里死亡,在潮湿的荒野里繁盛。”还是“记忆里你神色紧张地把耳朵贴向我胸口听我的心跳声,然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又或者是 “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白色的。黄色的。甚至是粉红色的世界。为什么惟独你生活在黑色的世界里?”都不曾让我感到落泪的悲伤,只有那句“易遥,你去自首吧!”让我真切的体会到了易遥的绝望,如果世界上没有一个可以相信,可以倾诉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曾经,有一个会在黑暗中,和我一起靠在床头,倾听我诉说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的最真实的自己的人,可惜,亦已离开,义无返顾的离开,我想,此生,恐难遇如此知己。易遥对齐铭不是知己,甚至连爱都不是,多的,或许只是一种期盼吧!

“黑暗中你沉重的呼吸是清晨弄堂里熟悉的雾,你温热的胸口,缓慢流动着悲伤与寂静的巨大河流。”

全文的最后三句话,是给我触动最深的三句话,当看到这里的时候,你已经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批驳齐铭,怪他为什么不能理解,不能相信易遥了,因为,他用自己的生命,给自己犯下的错误,写下了一个黑色的句号。当齐铭躺在床上,在煤气的黑暗中渐渐失去意识,只能沉重的呼吸,感受着胸口的温度正在一丝丝的离开自己,他是否看到了易遥的灵魂就在自己身边望向自己离开的躯体呢?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易遥,终于不再孤单一人了!

或许很多人会说,齐铭对不起的是易遥,他爱的却是顾森湘,我却觉得,他对不起顾森湘,爱的是易遥,他没有对不起易遥,是因为他对易遥的愧疚已经用生命去填补了,在他逝去的灵魂里,陪伴的,永远只会是易遥,如果是只是愧疚,我想他不会用生命去做弥补,就像在顾森湘死后,他还可以义正严词的告诉易遥,你应该去自首,而不是选择陪因为把自己定义为他的女朋友而深受打击,离开人世的顾森湘离去。

写到这里,我已经提不起恨任何一个人的心了,就连最应该恨的唐小米,都是因为喜欢齐铭而产生的嫉妒心理,现实的人生中如此黑暗,如此龌龊的场景数不胜数,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以平常心来对待一切吧!

悲伤,不管逆流还是直流,总是一条无边无际的思想之河!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 篇四

近期,《少年派》《小欢喜》这类反应高三生活的电视剧在各大卫视热播,受到广大学生及家长的追捧,可见对于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追剧时,突然想到我最早读过的这类题材的作品——《悲伤逆流成河》,就又翻找出来重新回味一遍,感慨良多。

感慨一:原生家庭在孩子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人公易遥,17岁,却不幸的成长在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妈妈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做着被人瞧不起的工作,易遥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却会面不红心不跳的讲出很多污秽、肮脏的话语,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更是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作者塑造的这个形象,在绝大数成人眼里是个地地道道的坏小孩,但当你走进小说,用心感受易遥的世界,你会发现,这其实只是一层防御的盔甲。

作为一名教师,每年总会遇到那么几个“硌牙的坏小孩”,而这些孩子的身后非常相似的背着一个不能承担责任的家庭。当我试图走近他们时,他们就像一只只受到惊吓的小刺猬,用“玩世不恭的刺”包裹住自己“伤痕累累的心”,希望能坚守住自己最后的尊严。

伪装的时间越长,脱下伪装时就会越痛,而这种伤痛注定只能用时间治疗。给这些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相信他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

感慨二:信任在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

易遥的悲剧源于别人的不理解和对她残酷无情的摧毁,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却是顾森西和齐铭的冷漠和不信任。

读到这个结局,我就在想,如果易遥有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愿意听她诉说,是不是就不会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如果周围有一束信任的目光或一个鼓励的微笑,是不是就不会出现这种悲剧;如果有一位懂得交流的家长或者洞悉一切的老师,是不是能够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如果……

幸好这是小说,一切的如果还都来得及。

感慨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

从事教育行业,天天与孩子打交道,我们却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想法。

就拿最常见的不交作业现象来说,当老师问原因时,几乎没有孩子会说我没写,原因是……,而最常见的回答是“落家里了”。因为在学生看来,不写作业在老师眼里是罪不可赦的,是没有原因可以被谅解的,他宁愿选择撒谎以逃避惩罚,也不愿意跟老师真诚的交流,换言之就是教师的威严在逼迫着孩子们撒谎。还记得我第一次跟他们说“没关系,今天补上”时,他们眼中泛出的是惊讶的光。

试着跟孩子说:相信你,今天能完成;相信你,这不是你的错;相信你,你能做到;相信你……被信任的孩子一定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小说是一部彻底的悲剧,悲伤逆流都已成河,如果不加控制的任其奔流,淹没的可能不只是小说中的这些。

悲伤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家庭的争吵、社会的`摧残、同学的冷漠、老师的忽略。小说中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描写老师在主人公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但作为教育者,承担着教书的责任,更承担着育人的使命。当我含着眼泪读完这本书时,顿时感觉到教师这份工作所承载的生命的重量,自己的工作再用心一点、再细致一点,可能会挽救一个迷茫的生命。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 篇五

我又读起了小四的艺术上还算成功,而思想上一直不够有深度的'小说。学生迷上了小四,我也顺便借读一下,延续高中时代的郭敬明带来的明媚的忧伤。

《悲伤逆流成河》比他以往的任何一部小说更接近现实,或者说,更接近我自己。

快乐的人都有一样的快乐,而悲伤的人各有各的悲伤。我时常一个人远行,我看天,看路的尽头,看某个渐行渐远的背影,只有这个时候,我是完全属于我自己的。我需要远离,需要安静的句型,需要逃避。

易遥,一个孤单的女孩,我深深同情着她,只因自己的命运与她极其相似。

我曾经也有大把的幸福年华,我在十几岁的日志中写过,我的幸福早已终止在十岁那年的盛夏。想念中,记忆中,梦中,不断深切的,仍旧是那些不复再有的清晨——爷爷隔着铁门提醒我路上小心,奶奶每天为我精心准备的早餐;或者那些不复再有的傍晚——和煦的晚风,穿着单衣的我挽着爸爸妈妈的手在河边游荡;或者是那些不复再有的子夜——奶奶为我准备的夜宵。“爸爸”这个词于我已遥不可及,下一次的呼喊应该又是某个葬礼。

那个干净的少年,齐铭,曾有那么多个沉默等待的午后,曾有那么多次奋不顾身的拯救,无限漫长时光里的温柔,无限温柔里的漫长时光,只是最后的最后,世界放弃易遥的时候,他也松开了手,一场青春也散场了。

顾森湘,割腕自杀了。

易遥,坠楼自杀身亡。

齐铭,在黑暗中自尽。

只有顾森西,孤单而坚强地活着。

世界总是没有错的,因为惨烈与痛苦本就是世界的原貌,错的只是心灵的脆弱性。我们不能免除于世界的伤害,于是我们就要长期生着灵魂的病。我不想轻易地去批判他们如何脆弱如何没有担当,当悲伤的巨大河流漫过任何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头顶,都会去质问生命的意义何在。有人选择离开,我佩服其洒脱;有人选择留下,我亦欣赏其魄力。

我希望,那些栩栩如生的少年,那一颗颗薄如纸脆如瓷盛如花的生命,可以在黑暗的悲伤逆流中,静默着,重生。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 篇六

深秋的风,带着初冬的凛冽,直刺人类脆弱的部分;深秋的风,带着初冬的寒冷,卷席在深灰色的海岸。前一秒的湛蓝在下一秒转而灰蒙,沉重的云积压在远处的地平线上,要下雨了,那该是一场怎样的雨?我们大部分人生活在阳光下,偶尔的黑暗也会被灿烂掩去,我们看见的雨天不过冷了一点,但雨滴依然是白色,依然可以看到水墨般的天空。但在世界的边缘,世界阴暗的角落里,那些我们也许一生都不会涉足的地方,那些我们只是听说便会毛骨耸立的地方,他们的雨又该是怎样的?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无论面对任何事,任何人,我们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这是人的本能,但有时却会毁掉一个人,不经过思考,和其他人一样听信关于一个人的谣言,将它无限夸大,从未想过事实是怎样的,只是随大众的看法。或许在未来我们已经忘记我们曾经如何对待别人,但对于那个人来说伤害却是一辈子,甚至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我们不是别人,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我们没有办法体会别人所有情感 ,无法体会他人的无奈、心酸。因此请保持善良,保持理性。不管过去多久,当再次听到易遥的那句话我依然会心痛,她说的那些话,会让我们记住许久:你们之后的日子舒舒坦坦,没有一点心里负担,你们回首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挺好的了,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太恶心了,实在太恶心了。如果我忘不了怎么被你们侮辱,粉笔灰塞嘴里是什么滋味,打火机烧头发是什么滋味,被你们一口个杀人凶手什么滋味,如果我忘不掉,如果我忘不掉,你们也别想忘掉。你们骂过我最难听的词,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你们比石头还冷漠,你们恶毒又愚蠢,你们胆小怕事,别人做什么你们就跟着做什么,你们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个人因为你们真的很无聊,因为你们觉得自己不会承担任何后果。你们没有杀过人吧今天在场的这些都是杀人犯。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杀死顾森湘的人,我不知道是谁,但是杀死我的人,你们知道是谁。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 篇七

小四的文字之于我是有些遥远的东西了,高中时看了那时候还有的小四他们编辑的《Island岛》,也算第一次读这种青春小说吧。只买过这一本,闲来无事的,就又翻出来看看了。

郭敬明的小说只看过两部,不是那些红遍大江南北的作品,一部是《夏至未至》,还有一部就是这个了。时间太久,情节已经忘记了,如今再读,就是一个新的认知,不带丝毫的先入为主。

开篇是大段大段对上海弄堂的描写,吵闹的市侩的,有些拥挤嘈杂,鱼龙混杂,天空雾蒙蒙的,好像是唯一太阳无法照进的地方。压抑。从头到尾都无法摆脱的压抑。我喜欢小四的文字,因为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和感官全都被很具象地描画出来,很有画面感,感同身受。而压抑,自始至终贯穿了全篇。

我很讨厌齐铭。可是,仔细想来,大学时候第一次读这部的时候,竟觉得齐铭是那么美好,如同带了天使光环,他是易遥生命里唯一的一束光,至少有那么一段时间,易遥在他身上得到了温暖和依靠。但是现在的我,却如此得讨厌他,他自以为是的关怀,不负责任的照顾,让易遥有了错觉,以为他是个希望是个依靠,让她相信了可能全世界都可能抛弃她齐铭不会,但其实他骨子里却是瞧不起的。就像他对顾森湘的倾诉中说的那样,他心疼易遥,他忍不住想去拯救她,可这是怎样的感情他不知道,当他找到了更好的,比如顾森湘的`时候,他迷失了,想逃开了。在我看来,他只是满足了自己的自尊心罢了。既然你付不起责任就别去招惹,齐铭永远不知道,易遥因为他收到过多少伤害。

顾森西的出现原本是让我觉得欣喜的,至少在易遥最不堪的时候还有一个人站在她身边,可是,最后,顾森西也和齐铭没有什么分别,在给了温情给了希望之后再狠狠把易遥扔进地狱,他看轻了易遥,他给生命画出了三六九等。

唐小米是那种人人都会喜欢的女孩,美丽,会装可怜,男生会护着,女生会簇拥,其实却是蛇蝎心肠,而易遥则正好相反,正直真诚的本性却没人看得见。

顾森湘应该是最无辜的一个,错就错在她是齐铭的女朋友,错就错在她太过完美也太把自己当回事。她犯了最大的错误就是死了,在这一点上她输给了易遥,易遥面对这么不堪的人生还活着,她却那么轻易的死了。

易遥死了,其实换做是我,可能早就死了,对于这样的人生,死了才是幸福吧。可是易遥选择活着,即使恨即使痛也要活着。是齐铭是顾森西用他们所谓的爱杀死的。齐铭永远不会知道他对着顾森湘温柔微笑着的时候,远远看着他们的易遥是什么心情,他亲手将易遥生命力的火光一点一点浇灭。顾森西击碎了易遥最后一点底线,在失去了又恨又爱的母亲和唯一的火光齐铭之后,顾森西默无声息的关怀让易遥又一次觉得好像还有希望,他却亲手用恶毒的言语击碎了最后的希望。爱她为什么不相信她?为什么不完全承受她的一切?凭什么易遥的生命就比顾森湘的贱?是谁评判了易遥就是该死的那个而顾森湘就是枉死的?这不公平。所以易遥想抓住顾森西抓住齐铭,她不想绝望,她不想失去他们,她拼尽一切只是想抓住他们而已。

顾森湘死了,齐铭和顾森西那么痛苦。易遥死了,他们可曾有过一点点的痛苦?原来人真的有三六九等,生命真的有贵贱之分。齐铭用着名为关怀的利器一刀一刀给易遥留下伤口,而顾森西则是直接在易遥的心脏上插上一把利刃。

易遥可怜,却活得坚强正直自我不屈,易遥也可悲,那种无助无奈委屈统统只能自己承受。可她最大的悲剧,是对情感错误的认知,母亲整日的打骂让她生恨却不知母亲对她巨大的爱,齐铭和顾森西对她的照顾关怀让她生爱却不知最后他们对她巨大的伤害。

人性本就不是露在表面的东西,这部小说里的情感有了巨大的扭曲,就如文里说的,像一个黑色旋涡,你永远不知道,漩涡里面是什么。读罢,心口堵得厉害,太压抑太憋屈,果然是悲伤逆流成河啊~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 篇八

《悲伤逆流成河》就知道这又是一部充满悲伤的作品,看完全文果然又是一部让人沉浸在悲伤中的作品!唯一于以往不同的是,他的写作风格型了。从以前那些华丽而忧伤的文字变为简单直白的描述、但却更加触动人心。那些字字见血的简单平和的语句和字里行间浸透着的悲伤,让读者的心像被猛地戳了一下生生地作痛。编者在序言中写道!“这本书如果发表在年前会立刻在文坛掀起波澜。

如果发表在十年前也会在文坛引发骚动。”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作者用简单的对白将单亲家庭的血与泪,将暴富家庭的虚伪和抓狂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少年少女心中的压抑与疼痛描写的入目三分。尤其描写两个女主人公死的时候,一个用短信做了死的宣告,鲜血带着甜腥的味道;一个从楼上轻轻一跳,像影子一样砸在地上。她们的死像蝴蝶一样轻盈柔美,而正是这样的轻盈柔美才让我们感到更痛。

本书的主人公齐铭有一颗善良之心。把他人的痛苦揽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塑造了易遥这一形象,使王子般的他显得懦弱无助。他想把易遥从无尽的黑暗深渊拯救出来,但却无能为力。反而一次次让她陷得更深。到最后只得选择远离她而去,因为他认为这女孩丢掉了原本干净纯洁的东西。殊不知这只是她对这个“肮脏世界”的反抗。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易遥从三次忍耐一次反击到后来的一次忍耐三次反击、包括她所伪装出来的冷漠、刻薄,甚至是恶毒都只是她对周遭虚伪的世界和人们的反抗。她活下去的勇气,只是因为齐铭的关心、信任和支持,所以当齐铭也不信任她时,她选择了死在他面前来换取她的信任和表明自己的'清白。用生命来做下注,这就是一个必输的赌局,然而输掉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的生命。这本书从一开始就让悲伤黑暗浮出水面,偶尔送来一阵温暖来迷惑读者的心。

结果却是揭开真相后更切肤的疼痛。顾森湘和顾森西这对姐弟的出场,就像是清新干净的百合,让人以为会有一个好的结局。结果他们却成了悲伤哀痛的陪衬者!让悲伤更刺痛人心。既然书名叫《悲伤逆流成河》就表明我们战胜不了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