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之美2篇

《滕王阁序》之美1

高二(3)班 赵彬宇

《滕王阁序》之美2篇

《滕王阁序》作为古今称道的序文,以及王勃的绝笔,听起来自然十分美。现在,我就要谈一谈《滕王阁序》之美。

首先,自然是形式美。《滕王阁序》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几乎全篇都是对偶,多到可以信手拈来。“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这无疑显现出了王勃的才高八斗,也难怪他入朝见妒,“命途多舛”了!

其次,便是画面美。《滕王阁序》有许多极富画面感的句子,它们也许就那么一两句,不到二十字,便使一幅精致的图画浮现于你的脑海间。“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幅滕王阁序的地理位置图随着这一句话飘然于脑海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幅绝妙的秋景图就这样出现了。据说就是这句秋景名句打动了当时的主人——阎公的心,使得这篇《滕王阁序》得以重见天日。

再次,典雅之美。王勃的诗乍一看可能看不出什么,但是,当你仔细研读时,会惊奇地发现里面字字句句都有典故,甚至多达四五十个。再仔细一看,这些典故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把古代事典中传颂的美谈与眼前的情景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令人情不自禁地叫好。读他的诗之前必须了解他诗中的典故,不然就会读不懂。如“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于云间”,很容易只理解为作者在登高望远,其实作者这句在运用典故形容自己像陆机一样少年高才。

最后,你会感受到文章的思想之美。作者此诗写于被贬谪之际,有一种“兴尽悲来”的感觉。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但是他并没有消沉,而是希望自己“慕宗悫之长风”“奉晨昏于万里”。颇有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感觉。

这就是我眼中的《滕王阁序》,一个集形式美、画面美、典雅美、思想美于一身的文章。

《滕王阁序》之美2

《滕王阁序》之美可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大家看看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吗?

《滕王阁序》是一篇千古流传的美文,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进行欣赏:

(1)诗意之美

本文题名曰“序”,也是一篇典型的骈赋。“诗人之赋丽以则”,这篇序文,可以说是“诗人之赋”的典范之作。作者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与滕王阁有关的客观事物,而且以诗人的心情去体验和抒发真实的感受。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他有远大的抱负,有人生的使命感。所以,他既能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歌咏山河风光的佳句,同时也能抒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情怀。然而,由于时代及其他方面的局限,诗人的理想不能实现,壮志难酬,免不了有“兴尽悲来”之叹,免不了要产生一种与生俱来的深沉的孤独感。正因为有这种出自内心的深沉感受,所以千百年以后它仍然能拨响与他有某种类似体验的读者的心弦。

(2)形式之美

《滕王阁序》是赋体,赋体讲求句式整齐和对仗,以四字和六字句为主,故又称四六文。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不仅使句式整中见散,摇曳多姿,避免了单调呆板,而且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行文,起伏跌宕,流转自然,在突出整体美的同时,又有一种参差变化之美。

(3)绘画之美

可以说,这篇序文是一幅以滕王阁为中心的全景画。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三江”“五湖”“蛮荆”“瓯越”“长安”“吴会”“南溟” “北辰”,“抚四海于一瞬”。作者的想象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这篇序文具有纵深的立体感。“故郡”与“新府”相联系,前代名人与在座高朋相衔接,有时还恰当运用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把现实与虚无的天界、幻境融为一体,形成多维的艺术空间。而且在范山模水之中,又技法多变。有的工笔细描,反复勾勒,如滕王阁的建筑;有的水墨烘染,信笔点缀,如阁外自然景观。有时重彩叠金,浓丽耀眼,如“层峦耸翠”“飞阁流丹”。有时自然本色,浓淡相映。如秋景的描绘。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4)音乐之美

在讲究对偶的同时,文章还特别追求文字声调的平仄相对。就一联而言,上联的下半部分如以平声字结尾,则下联上半部分的尾语也必用平声。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上联“墟”字平声,下联“灵”字处也必为平声。反之亦然。如“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主”是仄声,那么,下联“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中的“曲”字处,亦必用仄声(“曲”为入声字)。这种手法是“平接平”,“仄接仄”。再就一句本身而言,不论四、六句或七字句,均如同律诗一样,在双音节处要交替使用平仄声字,以使句中平仄相间,铿锵起伏,错落有致。一联中的两句,也如同诗句一样地讲求平仄相对,使全文抑扬顿挫,回环往复,具有悦耳的音乐之美。

(5)典雅之美

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用典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