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忆传统 不忘初心

岁月长河,历来不缺少英雄史诗。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我向大家讲述一段革命先烈浴血井冈的英雄史篇,在井冈山圣地内心一次次被震撼,一次次被洗礼,真的体会到了革命的艰辛,信仰的力量以及革命英雄的豪情壮志。

学党史 忆传统 不忘初心

一、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上世纪20年代,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工农革命军进入井冈山,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天下第一山”。1927年春夏,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镇压工农运动,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笼罩全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惨重的失败。

下一步去哪里找落脚点?井冈山偏僻地理地形最合适,不过毛泽东审时度势,毅然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向赣南进军,可是袁文才、王佐领导的“绿林军”早已占据井冈山,能否允许红军上山成为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

担心自己的地盘被吞并,袁文才修书婉谢毛泽东的来信。直到第二次来信,才同意在远离大本营的大仓村与毛泽东会面,袁文才被毛泽东的革命信念、知识视野折服,深感相见恨晚,当即答应毛泽东进入茅坪修整,后来茅坪成为红军大本营,从此点燃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

二、井冈山革命精神永放光芒。井冈山的斗争是极其艰难残酷的,2年零4个月的斗争,牺牲了的烈士就打48000多人,而有名有姓的仅有15744人,3万多革命烈士,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未能留下。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出路在哪里?面对敌强我弱和不断出现的艰难曲折,革命队伍中甚至出现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和悲观情绪。

我们生活在泥泞中,仍有人仰望星辰。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引导革命队伍的同志,坚信革命必胜,预测革命高潮即将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望东方一件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毛泽东借给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回信的机会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

井冈山斗争历史并不长,但在这两年多时间里,既形成了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政权建设以及开展土地革命等宝贵经验,也为寻求真理进行了伟大的实践,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江西,强调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创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翻开中国革命的历史篇章可以看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在解决了几个重大问题过程中实现的。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实践中勇于探索走正确道路,在理论创新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毛泽东同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指引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统领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三者紧密结合,同时推进建党、建军、建政和土地革命,形成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即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三、走好新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当我们身穿红军服,头戴红军帽,登上黄洋界,走过挑粮小道;当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聆听老师讲述革命先辈忠于理想、勇于牺牲的革命故事时,仿佛回到了90多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当我们沿着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足迹走过,才真正感受到道路的艰辛、担子的沉重,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不忘初心的深刻内涵和牢记使命的重大意义,更加信心百倍的投入到三大攻坚、三大战略的红尘之中,更加深刻领悟到井冈山精神对我们的启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