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突出创新特色打造高新品牌

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申报材料--XX高新区科技局

XX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聚集新动能为己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创新成果、体制机制、工作路径、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上,敢于创新、勇于突破,逐步成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对标学习补短板,在创新工作思路上求突破。牢牢把握“当标兵、作示范、争一流”总基调,主动对标学习先进地区在创新政策制定、科技金融支撑、政产学研合作、孵化园区运营方面先进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落实的有力措施。

(一)构建“大科创”格局。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部门整合,资源共享,建立了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管理服务新模式,实现了科技创新管理服务的专业化、科学化、高效化、高端化,打造了“大科创”的新格局。

(二)完善创新政策体系。为引导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做优做强提升发展质量,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出台了《关于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为规范和加强我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出台了《XX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为拓展我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和培植科技创新资源,促进我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与发展,出台了《XX高新区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出台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目前,总体有规划、落实有重点、配套有支持的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21年,兑现各类科技奖励资金XXX余万元。

(三)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新模式。人才的引进越来越成为高新区人才发展的核心,作为地处内陆三线城市的国家高新区,高端科技人才引进更是必须直接面对和破解的难题,通过重点探索“人才+项目+资本”引资引智联动模式,2021年,引进X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新增欧洲科学院院士1名、英国皇家工程院士X名、两院院士X名、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专家X名、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X名。

二、聚焦创新要素集聚,在平台建设求突破。按照“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创新升级产业”的工作思路,结合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的需要,新建了一批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

(一)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整合各类创新资源,积极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高新区企业集聚,打造集信息创新融合、科技服务集聚、产业特色发展的创新发展平台,建成落地XX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省产业技术研究院XX分院、XX省科学院XX分院等高端研发平台XX家。

(二)建立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政策+平台”的引导效应,龙头企业自身拥有“大企业+大项目”示范作用。依托山推股份、如意科技、辰欣药业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创新“大脑”作用,构建“企业+科研院所+产业载体”协同创新发展生态圈。2021年,引导企业与国内外XX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的XX个项目获批国家和省级项目立项。

(三)做大实验室经济。发展“政府+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实验室的新型发展模式,大学园联合曲师大、XX医学院、XX学院、XX大学等合作办学,夯实人才培养基础;与XX省科学院合作,引进齐鲁工业大学光电学院,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依托北大环保基地建设,与北京大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实验室建设,引人才、导项目,以企业发展为目标,壮大产业竞争优势。

(四)加大公共服务市场化布局。充分利用好各级创业服务线上服务系统,建立XX创新谷创新创业线上服务平台,涵盖政策服务、科技成果交易、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活动服务、项目管理等XX项功能模块,向企业及时公布解读有关政策、发布双创信息,打造创业政策和信息服务的一站式通道。主动联合区内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化途径整合优势资源,探索“国有公司建平台,科研院所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服务”的模式,通过建设XX药物研发中心、生命科学中心、增材制造与设计验证创新中心的建设实现平台资源共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年服务企业XXX余家次。

三、大力营造双创氛围,在创新服务上求突破。通过聚集和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各种创新创业要素,扎实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赛事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一)全路径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论坛、讲座、大赛等形式,积极举办各类群众性、专业性、行业性的创新创业活动。2019年,承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XX赛区)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第八届XX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创业XX“逐梦蓼河·创赢青春”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XX场,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二)全方位提供创业服务。聚焦形成新的产业生态链,谋划布局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集聚区,通过打通“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园区”通道,推动区内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2021年XX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唯一一家)。

(三)打通科技金融服务通道。融资难一直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破解瓶颈,必须探索超常规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引导金融机构入驻,鼓励各大银行设立科技支行,开辟了中小企业信贷绿色通道。目前已聚集银行、风险投资、天使资金、微贷等科技金融机构XX余家,投资基金规模达到XX亿元,有力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打造品牌创新载体,在创新生态体系上求突破。以“构建最优创新生态、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为目标,推动创新名片建设,品牌效应显著。

(一)高标准启动XX创新谷建设。以创新生态建设为重点,通过“政府+公司”市场化运营模式,成立XX创新谷发展集团,负责各类创新资源引进,科技园区的管理运营,目前创新谷已引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北大环保新材料院士工作站、南京理工大学XX产业研究院等平台载体。集聚创新型领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XX余家,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创新实力,XX创新谷已成为区域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创新高地。

(二)高起点推进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围绕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推进企业主体培育、加快双创载体服务升级创新园区治理模式等方面,坚持创新为核,以“企业主体+平台支撑”全面构筑创新生态;坚持开放合作,以“高端链接+互补合作”强化国际引领优势;坚持前瞻布局,以“新业态+新场景”构筑未来产业优势;坚持治理创新,以“数字化+服务化”提升园区治理水平,构建园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格局。

(三)高质量打造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全力推动中小企业专业化、高质量发展,聚焦“双创”载体建设,积极构建“产业、孵化、平台、人才、政策”五位一体的双创生态体系,逐步汇集了一批一流研发机构和服务机构,建立了X个综合孵化器、X个专业孵化器、X个加速器的“1+6”高度协作的特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不断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载体市场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XX年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特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