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长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第一篇:医院院长事迹材料

医院院长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扬创新之帆 铸品牌之舟

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记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院长刘涛

他曾经说过,最喜欢一位外国企业家的格言:船停泊在港口最安全,但这不是我们造船的目的。在他心中,是船就要扬创新之帆、铸品牌之舟,劈波斩浪,驶向大海。刘涛,辽源市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院长,一位睿智、诚实、儒雅的年轻人,

正是他带领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这艘航船,在高手林立的医疗市场中,独辟新径,闯出一条特色之路,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使医院旧貌换新颜,一跃成为辽源市专科医院的排头兵。

2014年,刘涛通过竞聘走上了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院长的领导岗位。正值而立之年的刘涛,着实被眼前的问题和困难困惑了一阵子。那时的康复肛肠医院由于种种原因正处于发展的低谷,管理混乱,负债累累(转载请注明来源:),人心涣散,很多人对医院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业务骨干精力不集中,一般的工作人员更是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面对这样的局面,年轻的刘涛没有束手无策,临危受命的他,用睿智的头脑认真地分析原因,反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的创新,在于闯出一条特色之路,在于把全院职工的心凝聚在一起。上任伊始,刘涛就提出了“精诚团结,拼命工作,只争朝夕,争创一流”的工作意识,提出了建院史上第一个“1234”工作思路:一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二是改善医疗和工作两大环节,加强人、物两个管理;三是实施名医、名科、名院的“三名”战略;四是创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的一流专科医院。凭着这个思路,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在刘涛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出了困境,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开创了医院全面发展的大好局面。

人本管理+物本管理 打造医院“硬品牌”

医院要发展,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硬件是什么?硬件是先进的设备,优异的环境;软件是什么?软件是高超的医术,团结的人心,是医院的形象和品牌。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医院赖以生存的两大利器。没有了这两项,其它一切都免谈。刘涛对这些自然是心知肚明,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机制是发展的关键。刘涛做的第一步,就是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2014年初,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在全区率先开展了“病人评选医生、护士”活动,打破了以往病人被动就医的传统模式。通过病人评选医生、护士,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医院内部各个环节,推动医院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评选结果纳入到医院对医护人员的综合考核之中,将考核结果作为工作人员聘升、岗位竞争和分配的重要依据,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绩效优先、公正公平的原则。由于措施得力,操作性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在调整保底工资基础上,实行效益工资,极大地调动了全员职工的积极性,营业额迅速增加,职工工资由三年前的每人每月100多元,一下子增长到了现在的每人每月500元,得到了全体员工的拥护。

由于实行了评聘分开,竞争上岗的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使得医院的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极大地推动了医院事业的发展。刘涛求贤若渴是出了名的,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他就大力扶持,创造环境,放手用才。他的观点是让环境留人,用事业养人。为了不断提高医院年轻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刘涛亲自聘请了多位著名的、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医生前来坐诊,如原矿医院中医科主任吴炎炯教授、原妇婴医院急诊室主任徐德奎和儿科主任王雅芬等。在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下,多名省内外、市内外的拔尖人才纷纷前来投奔,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综合门诊的整体实力,同时也带动了本院的医护人员争先学习、大胆探索的良好氛围。人们都说刘院长栽下了一棵梧桐树,才引得凤凰落枝头。而刘涛却说,梧桐树要栽,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引来的凤凰健康成长,浴火升华。因此,除了在工作上给予他们优惠条件外,还在生活、学业、研究等各方面给予他们尽可能的照顾,让他们无任何后顾之忧地发挥能量。

不但如此,刘涛还十分注重对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北京、大连以及南方等先进地区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由刘涛亲自主持研制的治疗痔疮的“三位一体”新疗法,以痛苦少、治愈率高(治愈率达98%以上,且永不复发)等优点,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填补了我市治疗痔疮史上的空白。

有了人才,有了技术,事业很快有了起色,但陈旧的设备却一直在困扰着医院的发展。刘涛从医院实际出发,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带头跑资金、跑项目,为医院引进了x光、b超、心电机等设备,购进了先进的化验设备,成立了化验室。同时采取靠强连大,共同发展的措施,经多方努力,多方协调,成功与大连航太公司合作,仅以五万元的投入,便引进了价值三十万元的大型微波治疗仪,并于2014年初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我市第二家拥有这项技术、设备的专业性医院。刘涛把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从一个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的境地,一跃发展成为小而精、强而壮,极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特色专科医院。目前,该医院营业面积发展到1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达到200万元。

一系列的发展,让群众看到了希望,一时间病人云集,前来就医的病人由以前每年不足100人次上升现在的每年到2014人次,业务收入由原先的四个月不足1000元上升到现在的月收入40000元,年收入由原先不足10万元上升到60万元,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成功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打造了自己的过硬品牌,树立了自己的发展特色。

服务意识+文化意识 营造医院“软品牌”

虽然医院走上了正轨,但现在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我国刚刚加入了wto,刘涛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也没有放松肩上的担子。他清醒地意识到,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仅有硬品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刚柔并济、软硬兼施才能无坚不摧。因此,他把强化服务意识,努力营造一个健康、优美的医院氛围,看作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在他的带领下,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先后实施了“容貌工程”、“明亮工程”和“暖心工程”三大工程。在医院内增加了免费开水、免费轮椅车、便民服务车等多项便民服务。同时开展了“三化、五心、六个一”服务,即设施管理正规化、服务标准化、病房家庭化,用真心、爱心、关心、细心、诚心,为病人倒一杯开水、献一束鲜花、发一张贺卡、递一块手帕、送一个微笑、道一声问候。从门诊到病房,从入院到出院,从人前到人后,刘涛带领全院医护人员用真情、实情、深情、亲情、动情、感情,实行一条龙式服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别人常说创新难,可刘涛却说:“可以创新的东西、能够创新的机会随时随地都有,关键在于发现,在于想到,在于做到。”正是在这种创新思想的指引下,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才能在辽源市东有市中心医院,西有妇婴医院,南有中医院,北有矿务局医院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正是在这种创新思想的指引下,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实行了“单病种收费最高限价制度”、“肛肠康复类最低收费制度”、“拒不收受红包制度”,向全社会公开承诺住院医疗费用如超出限价,超出部分按5:3:2的比例由医疗小组、科室、医院三方补齐,有效控制了住院费用的上涨和结构的失衡,实实在在地落实了“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这一目标,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在七、八月份晚间六点到九点半开设医疗夜市;推出了出院病人10元钱送到家等众多新颖又务实的服务项目,使得医院服务受到大众嘱目,成为市民选择去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的一大重要砝码。

在搞好医院业务的同时,刘涛还是一位善良的院长。2014年5月,免费为家庭困难的王欣然进行肛肠浓肿手术;免费为贫困大学生做视力矫正手术;免费为张智老人做脑血栓后遗症的康复治疗等等。所有这些,原本都是无心为之,却因为这种有灵魂的经营,充满人情味的温情,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无形中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而刘涛倡导的“健康和美”的医院文化,也在慢慢积聚,慢慢升华。

对于医院发展前景,刘涛院长非常自信地表示:有全院职工的智慧与热情作坚强后盾,医院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而医院的员工们也高兴地表示:随着医院业务量的大幅度攀升,现在比从前的确累多了,但当看到医院像加足了马力的火车一样一路向前,心里却很高兴,因为看到了医院发展的光明前景。还有重要一点,就是刘院长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带动了大家。他秉持公心,严于律己,把自己的心血、精力、智慧,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医院的发展之中,他耐心倾听职工们的意见,细心、周到地关心职工们的生活和思想情况,积极解除职工们的后顾之忧。在事业面前,他敢于负责,求真务实;在苦乐面前,他以苦为荣,无私奉献;在金钱面前,他两袖清风,廉洁自律。行之苟有恒,久久有芬芳,刘涛就是这样践行着一个党员、一个院长的光荣责任,追求着自己人生的最美好境界。对事业负责,对患者负责,对同志负责,刘涛严中有爱,一番良药苦口的批评教育让人心悦诚服,一缕真挚浓郁的深情厚谊让人春风满怀。“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这就是全体员工对他的人格评价。

两年来,辽源市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临床、科研全面进步,医技队伍迅速成长,医疗环境显著提升,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可以说,刘涛院长用自己的青春挥写了一曲华彩的乐章。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刘涛院长与医院的未来,一定会更精彩、更动人。

第二篇:医院院长事迹材料

扬创新之帆铸品牌之舟s0100

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记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院长刘涛

他曾经说过,最喜欢一位外国企业家的格言:船停泊在港口最安全,但这不是我们造船的目的。在他心中,是船就要扬创新之帆、铸品牌之舟,劈波斩浪,驶向大海。刘涛,辽源市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院长,一位睿智、诚实、儒雅的年轻人,

正是他带领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这艘航船,在高手林立的医疗市场中,独辟新径,闯出一条特色之路,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使医院旧貌换新颜,一跃成为辽源市专科医院的排头兵。

2014年,刘涛通过竞聘走上了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院长的领导岗位。正值而立之年的刘涛,着实被眼前的问题和困难困惑了一阵子。那时的康复肛肠医院由于种种原因正处于发展的低谷,管理混乱,负债累累,人心涣散,很多人对医院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业务骨干精力不集中,一般的工作人员更是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面对这样的局面,年轻的刘涛没有束手无策,临危受命的他,用睿智的头脑认真地分析原因,反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的创新,在于闯出一条特色之路,在于把全院职工的心凝聚在一起。上任伊始,刘涛就提出了“精诚团结,拼命工作,只争朝夕,争创一流”的工作意识,提出了建院史上第一个“1234”工作思路:一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二是改善医疗和工作两大环节,加强人、物两个管理;三是实施名医、名科、名院的“三名”战略;四是创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的一流专科医院。凭着这个思路,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在刘涛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出了困境,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开创了医院全面发展的大好局面。

人本管理+物本管理打造医院“硬品牌”

医院要发展,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硬件是什么?硬件是先进的设备,优异的环境;软件是什么?软件是高超的医术,团结的人心,是医院的形象和品牌。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医院赖以生存的两大利器。没有了这两项,其它一切都免谈。刘涛对这些自然是心知肚明,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机制是发展的关键。刘涛做的第一步,就是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2014年初,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在全区率先开展了“病人评选医生、护士”活动,打破了以往病人被动就医的传统模式。通过病人评选医生、护士,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医院内部各个环节,推动医院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评选结果纳入到医院对医护人员的综合考核之中,将考核结果作为工作人员聘升、岗位竞争和分配的重要依据,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绩效优先、公正公平的原则。由于措施得力,操作性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在调整保底工资基础上,实行效益工资,极大地调动了全员职工的积极性,营业额迅速增加,职工工资由三年前的每人每月100多元,一下子增长到了现在的每人每月500元,得到了全体员工的拥护。

由于实行了评聘分开,竞争上岗的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使得医院的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极大地推动了医院事业的发展。刘涛求贤若渴是出了名的,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他就大力扶持,创造环境,放手用才。他的观点是让环境留人,用事业养人。为了不断提高医院年轻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刘涛亲自聘请了多位著名的、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医生前来坐诊,如原矿医院中医科主任吴炎炯教授、原妇婴医院急诊室主任徐德奎和儿科主任王雅芬等。在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下,多名省内外、市内外的拔尖人才纷纷前来投奔,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综合门诊的整体实力,同时也带动了本院的医护人员争先学习、大胆探索的良好氛围。人们都说刘院长栽下了一棵梧桐树,才引得凤凰落枝头。而刘涛却说,梧桐树要栽,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引来的凤凰健康成长,浴火升华。因此,除了在工作上给予他们优惠条件外,还在生活、学业、研究等各方面给予他们尽可能的照顾,让他们无任何后顾之忧地发挥能量。

不但如此,刘涛还十分注重对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北京、大连以及南方等先进地区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由刘涛亲自主持研制的治疗痔疮的“三位一体”新疗法,以痛苦少、治愈率高(治愈率达98%以上,且永不复发)等优点,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填补了我市治疗痔疮史上的空白。

有了人才,有了技术,事业很快有了起色,但陈旧的设备却一直在困扰着医院的发展。刘涛从医院实际出发,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带头跑资金、跑项目,为医院引进了x光、b超、心电机等设备,购进了先进的化验设备,成立了化验室。同时采取靠强连大,共同发展的措施,经多方努力,多方协调,成功与大连航太公司合作,仅以五万元的投入,便引进了价值三十万元的大型微波治疗仪,并于2014年初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我市第二家拥有这项技术、设备的专业性医院。刘涛把龙山区康复肛肠医院从一个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的境地,一跃发展成为小而精、强而壮,极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特色专科医院。目前,该医院营业面积发展到1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达到200万元。

一系列的发展,让群众看到了希望,一时间病人云集,前来就医的病人由以前每年不足100人次上升现在的每年到2014人次,业务收入由原先的四个月不足1000元上升到现在的月收入40000元,年收入由原先不足10万元上升到60万元,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成功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打造了自己的过硬品牌,树立了自己的发展特色。

服务意识+文化意识营造医院“软品牌”

虽然医院走上了正轨,但现在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我国刚刚加入了wto,刘涛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也没有放松肩上的担子。他清醒地意识到,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仅有硬品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刚柔并济、软硬兼施才能无坚不摧。因此,他把强化服务意

第三篇:医院院长优秀事迹材料

***卫生院院长优秀事迹

人物简介

**,男,大学学历,中共党员,中医师、西医师。现任***卫生院院长;***红十字会第八届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二、十三次代表大会党代表。曾多次被**人民政府评为“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被县政府、县卫生局评为“防疫工作先进个人”;被土桥镇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4年被***评为“十佳文明市民”。

作为一名医生,**对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二十年如一日,心系病人,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从未享受过双休日或各种节假日;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在医学事业中,治病救人,医德高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赞誉。作为一名院长,他把培训和提高中层管理者的素养作为医院长期工作来抓,既要加强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又要重视经营管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观,不断开创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2014年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用文化凝聚力量,用创新推动发展,用制度驾驭人性,用考核督促执业,用品牌促进事业,通过增添彩超、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仪、碎石机、麻醉机等设备,并大力开展康复理疗、腹腔镜手术等新业务。每天坚持查房,组织全院技术大练兵、疑难病历和死亡病历大讨论等。并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坐诊,如金堂县名医赖祥水和肖国兴,提高了医院诊疗水平的整体实力,同时也带动了全院的医护人员争先学习、大胆探索的良好氛围。2014年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两个效益”不断提高。

在搞好医院业务的同时,***还是一位善良的院长。他曾组织全院职工给烧伤患儿捐款,免费为家庭困难的病员做睾丸癌切除术;免费为困难老人做脑血栓后遗症的康复治疗等等。所有这些,原本都是无心为之,却因为这种有灵魂的经营,充满人情味的温情,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无形中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而李学炯倡导的“健康和美”的医院文化,也在慢慢积聚,慢慢升华。

***还在业务方面坚持精益求精,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能进行积极准确诊治;对重症爆发性胰腺炎及大面积烫伤有独到的治疗经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各种传染病能积极应对;在外科方面能开展甲状腺手术、胃部分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四肢骨折手术等。

在医院修建中他用前瞻的眼光,坚持把新医院建设成为成都市最大的乡镇卫生院。新医院于***开工,建设业务面积*平方米, 使其功能和流程达最合理化、最人性化,达二级医院(县级医院)标准,将于*年**月正式投入使用。新医院使用后预计年门诊达**万人次,住院**万人次,为解决周边县市老百姓看病难问题,保障生产力、地方经济和广大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走马上任为**卫生院院长以来,**以创新的思维、超前的意识、敬业的精神,谱写了医院发展新的篇章。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一流的服务续写新的辉煌。

第四篇:医院院长先进事迹材料

xxx,男,57岁,现任大厂医院院长、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高级政工师。多年来,他积极带领全院职工,投身于医疗改革,坚持不懈地加强医院两个文明建设,始终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近年来医院“两个效益”不断提高。 4月下旬,全国“抗非”形势突变,南京市政府果断作出在南京市范围内确定4家收治非典的定点医院,南京市代市长蒋宏坤在视察大厂医院后,考虑到医院的规模、位置和综合实力,当场决定大厂医院为定点医院之一。院长xxx临危受命后,在紧接的医院改造、物资采备和抗非人员培训等巨大而烦琐的工作中,他作为运筹帷幄、处变不惊的当家人,沉着迎战,奏响了一曲抗非凯歌。

请战方阵中的排头兵

4月27日中午,医院被确定为南京市收治“非典”定点医院。xxx立即召开了医院中层干部会议和党员大会,传达了上级指示精神,统一思想,并于当日下午4点召开了全院职工大会,向全院职工进行动员,对医院的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紧急成立了抗击“非典”领导小组,xxx任组长,制定了近10万字的《大厂医院防治非典型肺炎预案》,组成了抢救治疗组、消毒隔离组、后勤保障组,社区调查组等,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种流程图,工作井然有序,责任到人,为取得抗非的最终胜利绘制了蓝图。

sars病毒,传染性强,危险性大,医务人员感染率高,但xxx不顾年高体弱,毫不畏惧。在支部大会上,年过半百的他坚决请战:“我是医生,我带队,我先上”,主动请缨要求首批奔赴隔离病房。在他的影响下,全院职工纷纷向党支部和医院办公室递交了近百封“请战书”,要求到抗击“非典”一线去。根据区政府要求,5月3日,首批进入隔离病区人员将进驻隔离区,5月2日晚上9:00,他召开了一个不寻常的职工大会。会上,谈院长十分严肃地说:“疫情还很严峻,任务十分艰巨,今晚我们就要定下首批入驻隔离病房的人员,现在请党员中坚决申请第一批进驻病房的同志,站上台来。”语音则落,在职党员中十几位医生和六名护士毅然地站到台上。一下子,全场沸腾了…… 睡在沙发上的工程师 。

大厂医院是市属二级综合性医院,没有专门的传染科和传染病房,市、区政府要求医院必须在短时间内,尽快的将原来的普通病房改造成能收治烈性传染病——“非典”的高标准的隔离病房,因此病房楼必须从内部到外部进行彻底改造。 “要与非典抢时间”。xxx安排专人火速去南京市传染病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参观学习,确定初步方案,并紧急调集了近十个工程队,连续十多个日日夜夜的不间断连续交叉施工。由于时间紧迫、场地狭窄、没有现成的施工图纸,特别是要符合防治sars的特殊要求,xxx不分昼夜,一心扑在工地上,现场指导病房楼的改造。天黑了,无法回家,倒在值班室的沙发上迷乎一下,隆隆的施工声惊醒他,他就又回到工地,一边指挥改造,一边监督工程质量,工地的工人们戏称他是“编外工头”和“义务监理”。

工程完成了,他的声音嘶哑了,双脚跑肿了,胡子更长了,脸色灰暗了,身材消瘦了,人变得更老了…… 实战演习中的教练 。

完备的设施固然重要,但能赢得抗击非典的成功最关键的还是我们的战士——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因此xxx在抓医院改造的同时,对全院医务人员展开了紧张的业务培训。组织所有梯队人员集中培训,学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治疗知识和消毒隔离等各项防护知识。培训结束时,对每个医务人员进行书面考试和实地操作考核,合格后才予上岗。他经常对大家说:“保护我们自己,就是保护社会的安全。我们的战士全倒了,这场抗非的仗还怎么打?”

xxx是我院仅有的两名主任医师之一,是胸外科的学术带头人。平时在学术上对大家要求很高,在抗非的关键时刻,他更加不放松。为了验证人员培训效果,他亲自指挥,在院内组织了两次实战演习。在事前并未告之实情的情况下,先电话通知总值班,半小时后有病人转至我院,要求有关科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岗,准备就绪。救护车载着“病人”进入隔离区。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网。一切都按照培训流程,将病人放置到专用推车上,移至病房,常规询问病史、体检、上心电监护、吸氧等。在演练期间,他象一个教练,严格要求所有人员按照消毒隔离规范及人员出入流程进行指导,整场演习必须步骤清晰,节奏快捷,衔接有序,为可能的战役提高了人员的实战能力。

不愿回家的病人

5月12日晚上七点,第一批人员进入隔离病房。下午五时左右,xxx的夫人拎着两包换洗衣物及生活用品,找到了院长办公室,可院长到哪儿去了?大家原以为他回家准备准备。过了一会儿,走廊里走来了一位步履轻盈,精神换发,头发理得很短,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谈院长,一脸斗志昂扬,一副备战的样子。他对家人淡淡地笑了一笑,没说什么。夫人心疼地说:“老谈,记住吃药,自已多保重!”。一句多么朴实而平常的话语,拉开了抗击非典与家人隔离的日子。在他心里装的只有医院、只有病人,唯独少了自己和家人。

他有严重的高血压,在抗非的日子里,经常顾不及按时吃药,但每天坚持召开隔离人员晨会,及时了解人员思想动态、生活需要,不断给同志们鼓励和支持,在隔离病房成立了临时党小组,生活上对同志们关心备至,工作上可是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他积极带领大家学习业务,严格各项专业技术培训,为检测人员素质,在此期间,他还精心组织策划了三次收治病人实战演习,并取得满意效果。

第五篇:医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

文章标题:医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

【摘要】**同志自2014年担任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以来,医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坚持科学管理,实行制度治院。不断修改、完善和规范各类规章制度,彻底改变了过去靠经验管理的模式。二、坚持科技兴院方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积极鼓

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改善医疗设备和就医条件。三、加快改革步伐,推进医院现代化建设。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重新调整、制定了医院总体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四、坚持勤政廉政,制定并严格贯彻落实了药品公开招标和物资设备集体采购制度,促进了行风的根本好转。

杨连生同志1966年8月参加工作,1968年3月应征入伍,1982年转业到泰兴市人民医院,先后任放射科医师、门诊部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党委书记,自2014年担任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以来,医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核定病床数由原来的506张增加到660张,扩大了2个病区,病床使用率始终保持在105左右,门诊量平均每年递增5,住院量每年平均上升12,2014年门急诊量达50万人次,出院病人2万人次,手术量1万台次。医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内部审计先进单位”、“江苏省计量保证确认单位”、“泰州市红旗党组织”、“泰州市五星级安全文明单位”、“泰州市物价信得过单位”等光荣称号。这一切的成绩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既是全院干部职工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杨连生院长科学管理、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辛勤成果。

一、坚持科学管理,实行制度治院

杨连生同志走上主要领导岗位后,带头学习科学管理知识,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式管好医院。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层级管理,坚持院科两级负责制,实行各级管理人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修改、完善和规范各类规章制度,使全院的各项活动都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彻底改变了过去靠经验管理的模式。三是坚持现代科技管理,全院建立了电脑联网、办公自动化、电子图书馆等系统,杨连生院长带头学习电脑知识,增强科学管理的知识面,及时了解医院的各项医疗信息。四是坚持深入科室,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杨连生同志除外出开会、学习外,长年坚持深入到各科室、岗位,尤其是重危病人多,加床多的科室,帮助科室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关心鼓励医护人员切实地为病人服务。

二、坚持科技兴院方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下功夫在本院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县级医院,靠引进高层次人才是相当困难的,更不要说泰兴地区的经济还不很发达,难以用多少优惠条件吸引人才。因此,杨连生院长着眼于自身的培养,出台了一系列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积极鼓励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年青医务人员报考硕士研究生。医院规定,对学成愿意回院的签好协议书,上学期间的一切费用由医院解决,同时工资,奖金照发。目前已有9名硕士研究生在院工作。二是积极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鼓励出成果,重奖出成果者。医院共有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和普外科五个泰州市重点专科,先后投资1900万元用于重点专科的设备投入,形成了一个优势互补、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重点学科群。在泰州市率先开展了同种异体肾移植、心脏直视手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人工肝、腹腔镜、宫腔镜及ercp等一系列微创术。自2014年与上海中山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成立了科技合作中心以来,我院已能够逐步独立开展ercp、心脏直视手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室速和室上速射频消融术等项目。心胸外科的“食管癌的规范治疗”获得了省厅重大课题立项。近两年全院共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8项,获泰州市科技进步奖17项。在这些科技成果中,杨连生同志不遗余力地给予了人力、财力上的支持,同时对获奖者给予了重奖。目前医院已能开展500多项医疗技术,其中有160多项达到了三级医院的水平。医院还每年都有150篇以上的论文在省以上杂志上刊登。三是关心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想方设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目前全院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和中层以上干部都住上了套房,2014年下半年征地18亩为高级知识分子建造二间三层西式小别墅,同时另建了一幢每套144平方米的大套房。制定出台了医院不享受房改优惠政策人员的房屋补贴办法,前后数年共下发住屋补贴近600万元,使绝大部分同志享受到了公平优惠待遇。医院每年都要组织体育比赛、歌舞晚会及联欢会,陶冶了职工的情操,组织全院职工外出旅游及全院性职工会餐,职工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得到了加强。四是在设备投入上舍得花本钱.三年来,每年都以160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购置或更

新高档仪器设备,目前已拥有ge1.5t磁共振、ge螺旋ct、医科达直线加速器、大小c臂数字减影x光机、多普勒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胆道腹腔镜、妇科腹腔镜、ect、多探头监护系统、泌尿外科开展的电切镜新技术以及人工肝支持系统等。

三、加快改革步伐,推进医院现代化建设

杨连生同志在深化医院改革中具有超前的意识

。一是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2014年,实行了全院副院长、中层干部、护士长三个层次的竞争上岗,一批年青的、充满着朝气的中青年同志走上了管理岗位。同时还实施了技术职务竞争上岗,出台了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的意见和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各专业正高、副高、中级、初级的比例及限额,全院实行竞争上岗。二是对分配制度实施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坚持向临床一线倾斜、向医生倾斜的分配原则,将全院各类人员平均绩效分配比例确定为:医生1.00,医技人员0.75,临床护士0.7,行政后勤人员0.55,以医疗质量、效率效益、医疗安全和行为规范作为最终考核依据。改革实践证明,这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医疗质量,改善了服务态度,有效地调动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医院里充满了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生机和活力!三是重新调整了医院总体规划,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新建一幢22层门急诊病房综合大楼,地下1层为停车场,1-5层为门急诊,6-22层为外科病区、icu和手术室。届时,全院床位总数将达到800张。每个病区设置单人间和双人间,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扩建门诊广场和地上、地下两层停车场,增加绿化景点。目前,新的门急诊、内科病房综合大楼的设计已经完成,大楼的征地拆迁工作全部结束,一个崭新的人医新形象即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四、坚持勤政廉政,促进行风的根本好转

杨连生同志从担任主要负责人后就意识到要想扭转党风、民风的不正,必须从我做起,俗话说,“打铁先要自己硬”。医院率先实行了药品公开招标和物资设备集体采购制度。全院基建、仪器设备购置、后勤物资供应等所有项目,必须进行招标。有些小件难以招标,就采取议标。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通过公开招标就为医院节省了约一千多万元。杨连生同志从不直接接待任何药商、厂商、公司代表。他明确告诉他们,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在阳光下操作,谁想搞暗箱操作一旦被查实,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但他在对待病人上却另有温情,他经常要求医生使用任何贵重药、高档仪器检查都要征得病人的同意,时常警告大家不能为了自己一点私利而损害病人的利益。这两年实施了主动降低部分药价、让利给病员的措施,就这一项,医院每年要让利300多万元。

杨连生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德。在他的带领下,不但领导班子团结、勤奋,全院上下也充满着正气。杨连生同志以他优良的品德,精湛的管理艺术,赢得了全院同志的拥戴,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地为泰兴市人民医院的成长壮大而不懈地努力着。他是全院同志心目中的好院长,在每年职代会对领导班子测评中,他的得票率均保持在98左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泰兴市人民医院的未来将更加辉煌。

《医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来源于本站,欢迎阅读医院院长个人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