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典型先进事迹材料

集思广益挖潜力 团结拼搏共致富

某村典型先进事迹材料

----某村典型先进事迹材料

***村位于甘州区城南部,距城区16公里,距镇政府0.5公里,东邻什信村,南邻新华村,西邻新新村,北邻石子坝村。全村357户1346人,耕地面积2920亩,村党支部共设有8个党小组,党员67人。

一、夯实组织基础,健全服务组织

***村设有党总支1个,下设中共甘州区大满镇***党支部和***社党支部,在党总支的引领下,各支部凝聚力、号召力和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在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中,***村党支部把办群众最需要、最关注、最想办的事,作为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重点,尽心尽力,抓紧抓好。这些年,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修建了两所住宅小区,入住率达到85%以上,改善了村民人居环境;村里硬化了村级道路,安装了路灯,实现了户户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的目标;整改了全村3000余亩耕地,各社修建了蓄水池,改建了滴灌,打了机井,改善了全村种植条件;建成了村级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先后添置了健身器材,增加了娱乐项目,丰富了全村百姓的文化生活。

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将党的纯洁性融入了全体村民的心里,同时也找到了开展这些活动的抓手和根本。心中装着老百姓,干事才能方向明。***村党支部立足“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思路,通过加强班子建设,发展农业,为村民办实事,使全村老百姓逐步走上了致富路。老百姓都说:跟着党支部,生活有盼头;跟着村支书,致富有门路。

二、提升组织能力,规范小微权力。

围绕”发展增收、实事办实、班子建设”三个中心,带领全村村民增收致富, 特别是今年以来,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建立健全“三项机制”,精准实施“六项工程”,努力实现“三个提升”,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制度建设为基础、党员骨干为关键、支部建设为保障的和谐共进发展之路。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以抓实党建和促进乡村振兴为重点,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是组织能力提升。着力加强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结合村级班子集中整建行动,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深入推进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全面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加强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善于组织村社干部深入群众开展工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干部能力提升。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固定党日”等党内基本制度,组织村社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区镇重要会议精神。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切实提升了村“两委”班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服务能力提升。深入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对照村级组织的职能职责和法律法规,结合村情实际,制定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权力清单,促进村干部规范用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按照“一事一流程”的原则,对权力运行流程进行了细化优化,绘制了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流程图,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服务,极大方面了办事群众,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二、丰富服务内容,带动群众致富

全面深化“为民办实事”服务内容。坚持在致富增收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提高党员群众自身“造血”功能。一是建成千亩优质西瓜种植基地。经考察与丰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投资1900万元,流转耕地1887亩,建成钢架大棚6000个,进行无籽礼品西瓜美都8482种植。二是种植制种玉米,增加农民收入。由于本村大部分耕地已流转建成西瓜种植基地,党支部秉着“一个都不能剩,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经村“三委”会议多次研究,并提交党员大会及村民大会审议通过,决定在未流转耕地的七社、八社种植制种玉米。三是发展设施农业,引导农户实现农业转型。我村六社主要种植大棚蔬菜,经过多年的摸索,农户已积攒了丰富的种植经验,每座大棚年纯收入达3万余元。四是实施产业培育增收工程。2018年,注册成立了甘州区嘉绿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和部分社长筹资100万元入股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亩,建成高效育苗大棚4座,钢屋架大棚103座。五是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2021年,计划六社2.2公里毛渠、八社毛渠283米;改造一社、六社、七社、八社电网线路;一社、二社、三社整社拆除空置房共计72户,改善集镇风貌;同时,加强村庄绿化美化,在主干道栽植栽植各类苗木300余株,通过亮点建设,展现乡村发展活力,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