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多篇)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多篇)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 篇一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写的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旅游遇到危险时宁愿忍受寒冷和饥饿,也不肯用国旗换面包,最后晕倒在地,赢得外国友人的尊重和友情的故事。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课文篇幅较长,思想性也比较强,对于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更是不好把握。

阅读课要主线清晰,但又不能只有几根“筋”而没有血肉。首先是选好几个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体验、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在语言、思维、情感、认识等多方面得到发展。本课我抓住究竟是“我”的哪些行为打动了老板?这一问题,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4到10自然段,找到一句最能打动老板的写“我”的动作的句子。然后交流,重点研读这个句子,以“趔趔趄趄地走”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结合的这个点。再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课文中还有像这样的用动作和神态来表达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的句子,请同学们划一划,同桌两人交流交流。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挑选一个句子进行重点研究,按照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抓住“我”的动作、神态进行研究。一节课的两个的“点”,如果教法相同,难免让人有重复之感。因文而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展开对这两个点的教学。

以情激情,动人心弦。对于情感深厚的文章,如果学生学完了没有动情,也许就不能说很好地体现了人文性。情从哪里来?情从文本来。教师除了怀着满腔的情来教学,还要找到生情点,恰当地唤醒它,点燃它,让它在学生的心中燃烧。在备课《一面五星红旗》时,我的心中想起了一首歌《红旗飘飘》,我把这首歌搜索出来,听了很多遍。觉得这首歌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应该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他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是一致的。记得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课本是情的载体,依附着情,浓缩着情,洋溢着情。在拓展升华,加入了一些图片,并设计了一个问题:学到这儿,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我”的心目当中,五星红旗会这么重要呢?课前老师让大家了解了留学生的生活,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留学生的心愿:教师配乐朗诵后,再让学生感悟在留学生的心目中,国旗的重要性。同学们,这国旗仅仅是国旗吗?它还代表着……(学生想象:我们的祖国、可爱的家乡、日夜思念的亲人)。我加入配乐的朗诵,发现孩子们的眼睛亮亮,他们的表情庄重的。

不足之处: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随文练笔”,这种练笔或是对文本的“空白”作补充,或是让学生写下阅读后感受,如果组织得好,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人文价值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我安排了:“我想对面包店老板说————”只是让学生说一说,没有安排写,觉得学生说得不够到位。如再写,也许效果会更好。教学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通过本次教学,我的收获很多很多。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 篇二

爱国情感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虚幻、空洞的词。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爱国之情,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便成了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爱国情感不是感性的说教,它务必在教学中有个实实在在的。载体,那就是语言实践。没有扎实的语言实践,热爱祖国的说教自然成了空中楼阁。而语言实践就是要带领学生研读文本,反复品味,深切体会,读出文中情,读出文中味,读出融入孩子自己的情感的文本味来。课刚开始,通过看运动员获奖,升国旗的录象和自己在这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会想到些什么?通过心灵对话:学生初步明白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它。在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词句,感悟爱国情,体验爱国情。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等重点句子时,呈现典型的三个层次:读出理解──说出感受──再读体验情感。首先学生自由读重点段落,勾画出表示我动作的词句,自读、自悟、自得;再让学生默读体会,说说自己对句中哪些词有特别的感受?交流中,我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吃力、趔趔趄趄,从中品出了留学生身上沉甸甸的爱国情意,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决不向饥饿低头;接着,再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自由感情读重点语句,读出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来,切实地体验到留学生身上浓厚的爱国情思。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点语句中每个字词里所蕴含的爱国情;也得到意,

我的爱国情与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爱国情融为了一体,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

在调控课堂教学发展中,语言机智似乎也有待锤炼,不仅抓不住学生问题的实质进行有效的课堂生成,而且问题琐碎,如哪里体现他很饿?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没有人给他吃东西?他来到面包店吃到面包了吗?这一个个毫无思考价值的以教定学问题扼制了学生的发展。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 篇三

今天,我上了《一面五星红旗》这一课,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旅行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和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留学生尊重、热爱国旗的爱国之心”为主线,引领全文的学习。

课前先让学生了解国旗的故事,布置课前观看各种情况下的升旗仪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感共鸣,继而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国旗的认识和感受。但是,我没有料到,不知是学生每周都升国旗太熟悉了,还是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国旗的庄严,学生站起来说的寥寥无几,教室里一片沉默。我有些急,心想学生没有感受这课可怎么上?但又一想,这不正是这堂课要解决的问题吗?于是我让学生初读课文,说说体会到了作者对五星红旗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反馈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朗读、感悟课文,找出反映这种情感的句子或段落有选择地细读、体会,并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在集体交流中选择“我”拒绝交换国旗的部分重点理解,进行感情朗读。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全文中心,升华情感。通过这样步步深入地理解感悟,学生也一步一步地走进了课文,走进了那位留学生的内心深处,理解了他的矛盾挣扎,理解了他心灵的激烈斗争,最后,爱国心战胜了一切饥饿与困苦,他用自己的行动捍卫了国旗的尊严,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上到后来,我发现学生越来越积极,气氛越来越热烈,学生的想说的话也越来越多。最后拓展“我想对那个面包店老板说……”的时候,学生的发言就很精彩,感受也很深刻了。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光引导学生正面理解,似乎还不够深入。其实还可以引申到由于以往中国较为贫穷、落后,不被外国人所敬重。现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人刮目相看,越来越赢得了各国的尊重这一角度来理解、把握、体会,那样带来的震撼可能会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