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编辑规范【多篇】

网络新闻编辑规范【多篇】

网络新闻编辑论文_ 篇一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网络新闻编辑课程论文(报告)题目____________学院 _______传媒学院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 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 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指 导 教 师 ____________****______2011年11月

诚信声明书

本人郑重声明:在论文工作中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我所提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撰写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已加以说明;在本人论文中未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未篡改实验数据。本论文和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签字)

时间:年月日

摘要:

关键词:

论文框架示例:

一、(一)

1、二、(二)

2、„„„„

总结

参考文献(例)

[1]牛凤瑞.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孙向红.对现行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反思[J].经济问题.2005,7.

[3]曹国安,曹明.西方国家的住屋保障体制及其启示[J].中国房地产,2006,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5]陆玉龙.运用现代产权法则,建立“政府与个人共有产权房制度”

[J].中国房地信息,2006,2.

[6]季如进,陈玲玲.关于家庭可承受的屋价与收入之比[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5,1.

[7]刘学平,余鹏.再论经济适用房政策失败原因与补救路径[J].国土资源导刊,2006,4.

网络新闻编辑规范 篇二

网络新闻编辑规范

一、选稿要求

1、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与党和政府的宣传口径保持一致,不得选用与中央宣传口径不一致、中伤我国、不利于祖国统一、攻击党、政府和国家领导人、违反民族宗教外交及其它政策,以及宣扬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和明显失实、泄密的稿件,选稿时要通读全文,绝对保证无上述内容。严格禁止出现政治性差错。2.转载新闻要紧扣网站名称和行业特点,体现网站特色,选用健康向上、新闻价值高、可读性强的环保行业稿件,不遗漏用户关心的重要新闻,不断充实网页内容。

3、拒绝发布虚假新闻。

4、坚决不发布对客户不利的新闻,包括攻击、诋毁客户的新闻。

5、同行业网络竞争对手的原创稿件不用;但可以就其新闻主题编辑整理类似稿件。

6、鼓励和提倡信息内容的再加工和处理,避免简单的重复和拷贝,杜绝不良倾向。

7、摸准媒体更新规律,及时捕捉新闻,提倡“抢新闻”和适时发布,缩短与事件发生和信息源的时差。

8、对热点新闻注意从不同角度选稿,多方面报道,连续报道,深度分析,形成气候,但内容相同的只选一篇。

9、保证网站所有新闻页面的时效性,对各页面中过旧新闻及板块要及时进行更新。

10、发布前要对每一条新闻进行浏览,发现并修正其中的错误,避免知识性、文字性差错。

11、对于一些需要客户审核的新闻稿和专访,需经客户审核后才能发布。

12、发布的新闻应保证布局合理、美观,段落之间错落有序,重、次内容及小标题分明清晰。

13、当日发布的行业重要新闻,要设置其中的突出强调权限,以在首页重要位置突出显示。

14、尽量不要发布政治性强、负面、和社会性质较强的新闻。

二、标题规范

1、新闻标题应依倾向于行业进行编辑,使之合理、概括、新奇、引人注意。

2、标题句型完整,主谓宾齐全,行文通顺,言之有物,简要点明事实,避免出现同样词语,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仔细判断文章含义,避免因题目理解问题造成法律纠纷和政治错误。

3、尽量使用单句式标题,主谓宾结构必须完整,避免出现双谓语,必须有动态词汇,主要为“主体+行为+客体”;标题中尽可能避免“的”字结构、“是”字结构,“和”字结构等静态句式出现;控制双句式标题、倒装句标题和被动语态标题的数量。

4、所有新闻标题长短基本一致,不能折行,不能过长或过短。

5、标题严禁出现错别字。

6、标题涉及重要政治人物(特别是国家领导人、敏感人物等)时,其职务要标注准确,可以参考以前发过的新华社文章。

7、标题中的中国地名应避免使用简称,如蓉、豫等;市、县地名应考虑网友是否知晓,前面加上省或自治区的名称,避免采用不为人知的地名、人名。涉及国家名尽量写名,约定俗成的可用简称,比如美、英、俄;容易混淆的不可用简称,如巴(巴基斯坦、巴勒斯坦),阿(阿富汗、阿根廷)等。

8、非新闻事实类文章可在标题中注明类型,如评论、观点、报告、分析等,在类型后加冒号。

9、标题中不得出现非标准式缩写和港台式写法。例如:“星加坡”(港台称法)统一写成为“新加坡”,“纽西兰”写成为“新西兰”,“单车”改成“自行车”等。

10、有图片的新闻在标题后注明“图”。

11、重点媒体的文章,或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需要强调媒体出处,如欲表明文章权威、敏感或有争议性等,可以在标题前标注媒体名称。

12、标题中提及的人名如果不为网友所熟知,应在不折行的条件下注明职务

或头衔。

13、如标题链接为专题,则应标注“专题”二字。

14、标题中尽可能不使用英文。

15、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如果标题为两三个并列的短句,中间用半角空格较好,一般不用逗号、顿号。

三、新闻来源

1、转载新闻一定要注明信息来源(即便是网友原创也要注明),保证不牵扯版权问题。

2、尽量注明原出处,找不到原出处,则以最后出处为信息源。

3、转载文章时不得遗漏作者姓名。

4、台湾报纸或通讯社改为“台湾消息”、“台北消息”或“台湾媒体报道”。

四、新闻正文 1.所有正文应没有错别字和英文的错误拼写,无明显汉字标点符号错误。

2、文中或署名不应出现“本报”“本网”或其他媒体字样,应删去;文中出现的繁体字一律改成简体,标点用横排符号,文尾“完”字删去。3.文章开头“本报讯”、“本报某日电”后和正文、记者删除。每行段首缩进两个字节(中文全角状态下)。

4、正文文章如果出现作者署名,必须予以保留。作者名字可以放在文章的末尾(最后一段句号后)。

5、提倡缩编、精编,从报纸转成网络文稿,常常形成完全或基本雷同的两段文字,应删去雷同部分。

6、文中“今天”、“昨天”应改成具体日期。

7、正文中不要出现同一文章拷贝两遍、分段不清,小标题和正文联在一起等问题。

8、文章中的小标题一定要单独一行,并加粗。

9、不得出现“中华民国”、“民国”,不得将台产说成国产。对于台湾的一些内容必须引用的,要加引号,如台湾“国防部”。

10、正文中的所有标点为中文标点,所有数字和英文一律采用半角,如123(全角)应改为123(半角)。

11、稿件中的汉字、标点符号变成“?”、“囗”或空格的,应据原稿改正。12.港澳台和国外报纸译名与大陆译法不同,应改成规范译名,译名中的“·”不得写成“。”。13.正文中不得出现英文单词间无空格。

14、杜绝错字、别字和自造字,注意平时积累,避免符号代替的情况:例如:“朱镕基” 用“朱(金加容旁)基”代替。

15、部分网站的文章每段末尾有乱码,注意去掉。16.如果原文出现明显错误或者解释不清的情况,可以注意适当加注解修正。

17、重点文章须加超链接,主要是专题,与事件直接相关的报道等。

18、处理重点文章或重要事件的后续报道时,文章中提到的以前报道过的事件要加超链接指向此前相关报道。

19、文章中原则上不要出现网址、E-mail地址,或其他网站的超链接。

20、所有原创稿件必须认真较对、审核,尤其是采访和聊天实录。

五、图片处理

1、除充分利用现成的图文稿件外,可将分别报道的图片新闻与文字新闻加以组合,以利网民阅读。

2、所选取图片一定要注意版权,使用与原文出处不同的图片要注明该图片出处。

3、图片选择的主要标准是:清晰、明亮、信息量大。

4、用压缩技术提高显示速度。

5保证图片不变形。

6、图形文件扩展名必须为“JPG”。

7、所有图片必须有图片说明,其中必须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

8、图片说明中所有主要人物必须注明姓名和职位;严禁以单独一张图片(没有任何其它代码)为新闻最终页的表现形式。

10、图片要尽可能注明摄影者。

11、图片当中的人物如果有头衔和名字,必须要作说明,并注明在图片中的位置,如“(左)”、“(右一)”等。

网络新闻编辑五忌 篇三

网络新闻编辑五忌

2004年07月19日来源: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近期,笔者发现,许多新闻网站发布的新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网络新闻编辑有着必然的联系。据此,笔者结合网络媒体和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以及网友的需求和阅读行为,谈谈网络新闻编辑在编辑和发布新闻时至少应该做到的“五忌”。

一忌工作粗糙、马虎,缺乏责任感。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恰恰因此而造成这样那样的问题。试举几例:

(一)有些网络新闻编辑总是原封不动地拷贝报纸的新闻标题,从不进行修改和再制作。

并非所有的报纸新闻标题都适合直接拿来用作网络新闻的标题,因为网页的页面与报纸的版面是有区别的,网络新闻的标题通常是独立出现的,网络读者只有点击标题,才能进入页面、读到新闻内容。这就要求网络新闻的标题必须包括新闻内容的基本要素至少是大部分要素,做到准确、明晰,以帮助读者迅速决定是否点击、阅读。所以,网络新闻编辑在转载报纸新闻时,若其标题过短或者所包括的新闻基本要素过少,则需对其进行修改,再制作。

(二)要重视把从报刊和其他网站上转载过来的新闻稿中的“本报”、“本刊”、“本网”等字样改成“某某报”、“某某刊”、“某某网”或“据某某报”、“据某某刊”、“据某某网”等。

为什么要这样改呢?因为从报刊和其他网站转载过来的新闻稿,经过网络新闻编辑的加工、处理并上传到网上后,其载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原来的报刊、网站了。这也是重视原创新闻知识产权的体现。

(三)一条新闻在同一频道或栏目中重复发布。

这也是个很普遍的问题。同一条新闻在同一个频道或栏目中,上午发布过了,下午又发一次;昨天发布的,今天又发一次;有的甚至在同一个半天内也出现重复发布的现象。重复发布的直接原因,通常是由编辑交接班造成的,但从根本上讲还是编辑的工作责任心问题所致。

针对上述情况,网络新闻编辑应该一方面加强学习,掌握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同时努力学习新闻传播(包括网络新闻传播)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强自己的工作责任感,要树立“精品意识”,头脑中要有“质量”概念,养成一丝不苟、踏实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二忌把频道或栏目杂志化。

当前社会发展变化迅速,世界范围内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际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层出不穷。新闻网站作为“第四媒体”,必然要对此作出迅速反映。很多网站的编辑在各新闻频道设置了“聚焦”、“视野”、“特别报道”等深度报道栏目。这样的栏目适当设几个,有利于对一些重大事件、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解释、分析、深度透视。但是,有些频道这类栏目设置得过多,栏目下的长稿也太多,同时,短消息、动态性新闻的量不足,更新也不够及时,以致频道或栏目呈现杂志化倾向。

其实,这种杂志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编辑的一厢情愿。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波恩特新闻学院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眼球跟踪技术和录像设备对网民的新闻阅读行为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网络新闻读者的阅读很肤浅,只是在特定的选题下,才会深入阅读;网络新闻读者平均每次上网时间仅为34分钟;79%的读者阅读新闻是浮光掠影的”(转引自李希光《新闻学核心》,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再则,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全时性”,它要求网络新闻编辑要重视短消息、动态性新闻,对新闻要及时更新。把频道或栏目杂志化,放的长稿、深度报道太多,既有悖于网络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也浪费编辑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新闻的及时更新。我们反对网络新闻编辑简单的复制传统媒体上的新闻,提倡对新闻信息进行整合,给网络新闻读者提供高质量、高规格的新闻作品;但我们也不赞成把频道或栏目杂志化,大量登载长稿。

三忌狭隘地理解“本地化”。

这主要是针对地方新闻网站而言的。为了加强同商业网站、中央级新闻网站的竞争,争夺受众,提高访问量,近年来,一些地方新闻网站相继采取了“本地化”策略。作为一种运作方式,在目前地方新闻网站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远远弱于商业网站和中央级新闻网站的现实条件下,“本地化”策略有其一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但是,如果我们从网络新闻报道这个层面来看,在这些实施“本地化”策略的网站中,有的对“本地化”理解得比较狭隘,因而在操作上就难免失当。比如,网站首页的“今日头条”,一般都采用本地新闻(除非发生特别重大的全国性、国际性新闻事件),其来源往往都是当地当天早晨出版的报纸,且当天很少更新;网站首页的最抢眼位置、强势部分几乎总是被当地新闻占据;适逢网站各新闻频道要改版时,总是优先安排本地频道,等等。

网站首页是一家网站的门户,是网络受众进入该网站各频道或栏目的通道,它也如同报纸的头版,具有导向、提示作用,有导读之功能。首页放什么新闻,放在哪个位置,怎么放,都可以充分体现网络新闻编辑的编辑理念和新闻价值取向。对于“本地化”,我们必须认识到:搞“本地化”,不能削弱或排斥“全国化”、“全球化”;若对“本地化”作狭隘的理解,结果就必然会削弱对国内、国际新闻的编辑、发布,而这最终会影响到网络读者的需求和兴趣,从而影响网站的访问量。

四忌片面追求软新闻。

笔者曾与四川一家新闻网站的新闻部主任和编辑作过多次交流,他们不止一次地表示:他们作为一家地方新闻网站,在网络新闻报道上要尽可能多地吸引“眼球”,就得多发软新闻,做强软新闻,硬新闻在标题上能软化的尽量软化,惟有这样做才能有“看点”。笔者也注意到,在该网站首页的“视点新闻”栏目下的十几条新闻中,体育新闻、社会新闻(包括法制新闻)、娱乐新闻等软新闻通常要占一半以上,明显具有片面追求软新闻的倾向。具有这种倾向的并不独此一家,在一些网站特别是一些地方新闻网站中表现得较为普遍。

笔者认为,尽管很多读者上网愿意读软新闻,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只需求软新闻,也并不代表他们主要是需求软新闻。读者的需求是广泛的,同一读者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2003年,中国社科院曾就互联网的使用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在阅读网络新闻方面,年轻人的积极性明显不如中年人;收入高的网民远比收入低的网民更加愿意阅读网络新闻”(2003年9月21日新华社电)。对于成熟的、中高层次的网民来说,他们或许更青睐硬新闻和决策性参考信息,因为这符合他们的个性和现实需求。如果网络编辑过分热衷于软新闻,甚至登载一些迎合低级趣味的俗新闻、“黄”新闻,不仅是对读者需求的漠视,同时也是在媚俗,在污染社会。

五忌舆论导向意识不强。

网络新闻编辑作为网络新闻的编辑者、发布者和网上舆论的掌控者,较强的舆论导向意识是其应该具备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然而,当前有些网络新闻编辑的舆论导向意识不强,以致对一些格调低下的、黄色的、虚假的甚至有政治错误的新闻把关不严;对网上的各种论坛监控不力,以致论坛上的一些错误言论没能得到及时删除。近年来网上出现的“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中中国竟占8个”、“广西大学联考状元沦为劫匪”等假新闻曾一度混淆视听,影响极为恶劣。

要掌控好网上的舆论导向,不仅各新闻网站要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要制订、实施一整套的严格的选稿标准,科学、合理的论坛管理机制和方法,更重要的是网络新闻编辑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从而在观念上树立强烈的舆论导向意识,这样才能对网络新闻进行正确的编辑和把关,也才能管理好各种论坛。(作者:闻学峰)

浅析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编辑的异同 篇四

浅析网络新闻编辑和报纸编辑的异同

摘要:当代社会正一步步走向信息时代,网络传播已走进大部分人的生活,相较之传统的报纸传播,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同时又存在着相应的缺陷和不足。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之间的异同点,从而对网络新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网络新闻、网络新闻编辑、报纸新闻编辑、比较

随着网络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自然而然的凸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是如何面对网络新闻传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2000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成立网络新闻管理局,负责统筹协调全国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工作。其中主要任务包括:把握互联网络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对开办新闻宣传站或栏目进行资格审核,抵御互联网络有害信息的思想文化渗透。网络新闻传播的另一把关人即是网络新闻编辑。网络编辑则是指对网络上传播的大量信息进行辨别筛选、整合加工的工作。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中不可缺少的把关人员。

网络新闻编辑的内容编辑方针包括:

(1)正面宣传为主,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与党和政府的宣传口径保持一致。

(2)以网民需要为出发点,不遗漏用户关心的重要新闻,不断充实网页内容,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3)提倡抢新闻和适时发布,缩短与事件发生和信息源的时差。

(4)严格杜绝政治性差错,避免知识性、文字性差错。

(5)学习网络媒体经验,集众家之长。

(6)鼓励和提倡信息内容的再加工和处理,避免简单的重复和拷贝,杜绝不良倾向。

一、网络编辑和报纸编辑是同属于新闻传播中的传播行为,二者之间的联系主要有以下方面:

1、编辑流程一致

网络新闻编辑除具有传统的报纸编辑所具有的审核(把关)、编选、加工、制作标题、版面设计编排之外,还包括相关内容的链接设计、图文组合、多媒体音视频技术处理等。总而言之,网络编辑和报纸编辑在编辑流程上在总体上还是保持一致的。

2、编辑目标一致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社会传播体系中的固定模式。改变了人类记录和传播思想的方法和途径,改变了以往的编辑活动和编辑方式。但是,无论是那种新闻编辑形式,归根结底。目标都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新闻信息。

二、网络编辑和报纸编辑虽然都属于传播行为,但二者在传播的各个环节上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网页的编排就是要将构成新闻网页内容的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要素进行关联和配置,使之整齐和谐地展现在网页之中.便于人们在电脑显示屏上浏览观看。

1、稿件编辑有很大的差异性。

①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在标题的制作上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网络新闻中网页的传播特性决定的。

网络新闻的标题承担了吸引读者阅读的重任。要从众多的新闻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标题的出彩。标题吸引不了读者的点击,就意味着新闻传播的失败。如:湖南日报/2006年4月13日A1版的《 矿井里开出的文艺之花。涟邵矿工文艺创作成果展在长举行》一文,其网络版的主页,将副标题“涟邵矿工文艺创作成果展在长举行”省去。只标明了主题,需要点击主标题进入全文阅读后才能看到副标题。

题文相符是传统报纸新闻标题制作的一条基本原则,标题要求准确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对点击率的追求使得网络新闻标题故弄玄虚、断章取义、挂羊头买狗肉的现象时常可见。导读标题和主页面标题内容冲突、标题和正文内容不完全相符甚至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时有发生。

②在编辑网络新闻时讲求易读性。

首先,根据网络新闻的特点,它是以提供信息为主要的功能的,过于复杂的文字会影响网络新闻传播效果,造成读者的阅读困难。

其次,文章的段落、篇幅不宜过长,尽可能用短的语句,将新闻要点用提示的方式.放在文章的开头,读者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

④与报纸新闻编辑有所不同,网络新闻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能以多媒体的方式表现新闻事实。不仅限于文字和图片,还囊括了大量的音频和视频内容的多媒体形态。

2、版面设计不同

网络新闻编辑的版面设计相对于报纸版面而言,消失了许多概念,譬如开张、版序、中缝、小样、大样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网络空间的无限性。网络媒体的页面不像报纸的版面那样固定不变,实实在在的了,它是动态的,虚拟的。网络新闻传播除了内容之外,版面的美化、经常性的改版就是为了避免“审美疲劳”。

3、编辑的程序不同

报纸新闻编辑工作要求非常严格,有一套严密的采、写、编程序和制度。网络的发展使得这种局面得以打破。网上发布新闻,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拥有一台能够联上互联网的电脑,就能发布信息。如:个人网站、BBS、博客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芙蓉姐姐、凤姐等一大批网络红人的出现,更是证明了网络信息编辑的程序简单,传播的速度快。

4、编辑时段不同

报纸的出版周期常以天甚至以周计算,有日报、周报之称,而网络新闻的更新周期却是以分秒来计算的。尤其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网络新闻的时效性更为突出。首先,由于网络新闻制作环节简单方便,没有时间限制,新闻的传播没有间隔性,与传统媒体固定的节目时间、固定的发稿时间不同,网络媒体24小时全天候向外传播各类信息。正如《纽约时报》网络版主编伯纳德所说:“这需要企业文化进行一次重大转型。因为日报工作人们早已习惯了一天写一篇稿子,他们通常花一整天时间搜集新闻素材,构思、撰写新闻,然后在截稿时间之前交卷。现在是改变这种习惯的时候了”。网络新闻编辑正好改变了这一状况,实现了“全天候、接力式”的工作模式。因为网络受众可能会处在世界的各个时区.并且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生活习性.他们对于新闻的阅读是随时随地的行为。这就要求编辑工作必需是“全天候”的,不把编辑工作看成是某一天某一时段的任务,而是看成是滚动版连续操作;此外,新闻事件发生的“全天候”特性,使得以“即时性”著称的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必须对它做出及时反应.这在客观上促成了网络新闻编辑的“全天候”模式。

5、编辑空间不同

一方面,指工作空间,报纸新闻编辑一般囿于固定的有形空间,如编辑部。而网络新闻编辑要求的是动态的,是随时随地的。

另一方面,指的是新闻编辑的版面空间,与传统报纸媒体相比,网络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网络新闻编辑可以脱离报纸版面的限制,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此外,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使得网络信息源源不断。

6、编读互动程度不同

从传播学角度而言,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必然存在互动。报纸新闻编辑的“编读往来”存在一定的时差性.往往反馈不及时。

网络新闻传播中,人们的信息反馈变得非常通畅、快捷。网站编辑们可用E—mail、BBS和QQ等方式与受众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为以后向人们提供更好的新闻服务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很多新闻网站均在每则新闻之后设置“发表评论”的链接,给公众提供一个交换批评和评论的场所,使网民能够直接参与新闻报道。这不仅做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还实现了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传播。交互性使网络新闻成为大众共同发言的新闻类型。不仅如此,网络媒体还可以对读者状况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与掌握。统计软件可以向网络新闻传播者提供一天24小时中各个时段的访问流量、访问者所在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是访问类型等统计数据分析,这对及时有效地调整传播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7、信息把关程度有差异

报纸新闻编辑的信息把关,早已程序化、流程化,须经过层层审核。但网络新闻编辑网络则不然。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信息几乎不受任何控制,即使对部分网址或者IP进行封闭,四通八达的网络空间还是可以通过其它的节点来登陆。如克林顿绯闻事件,政府对《新闻周刊》可以施加影响使其不发稿,却无法阻止网络中德拉吉报道发布这一消息。所以说,要控制网上信息的新闻传播。不能说毫无办法,但的确极其困难,甚至导致“把关人”的缺失。

在我们看来,互联网络虽然是一个很少有管制的传播通道,但只要网上还存在着网络媒体,存在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社会舆论机构,就需要有人代表社会来从事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更何况网上传播的信息,具有海量的特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伪难辩,只有严

格把关、“沥尽狂沙”,才能为受众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总而言之,对于网络媒体这样一种新兴的传媒而言,除了要调动新闻采编力量所固有的优势之外。还需要很好地利用网络的技术手段。这就意味着,对新闻的编辑加工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举足轻重。如何更好的把传统新闻报道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互相补充,共同发展,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① 杜俊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

② 徐世平《网络新闻实用技巧》文汇出版社

③ 仲志远 《网络新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 金梦玉 《网络新闻务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⑤ 潘胜华 《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比较》《新闻界》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