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四大名将(通用多篇)

中国历史四大名将(通用多篇)

Top4 郭子仪——纵横捭阖,联军作战 战法:合 (首位享誉国际的将领 篇一

要说中国古代的将领第一位在外国人眼中享有崇高赞誉的非郭子仪莫属,尽管之前也有姜维借羌兵,刘琨借鲜卑兵,但惟独郭子仪,是真正意义上的调动西域诸国的部队,进行联军作战,是亲自让唐朝皇帝给这些龟兹人,沙陀人,南诏人,吐蕃人建制官爵的,所以,他在这些外国人眼中,地位是很高的。后来,吐蕃人拉拢回鹘人叛乱,郭子仪一兵未派,就独自去人家军营走了一圈,人家就撤兵了,这就是个人魅力啊。而像他“功高三代而主不疑”也属罕见。而后来唐朝有个临政四朝的郭皇后就是他的后人。李唐江山又延续了100多年,郭老的功绩也占到一半。

吴起: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篇二

战国初期两大传奇名将之一(另一为孙膑)。“提十万兵横行天下者,桓公也,提七万兵横行天下者,吴起也,提三万兵横行天下者,孙子也”。吴起曾士鲁、魏、楚三国,到哪哪强,尤其使魏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

战国时,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兵书《吴子》将战争性质区分为“ baihuawen.c n义兵”、“强兵”等类型;战备上提出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在战略战术上,强调料敌应变,积极利用外界条件,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法;在将才上要求将领掌握“四机”以指挥作战(见吴起的军事思想)。《吴子》与《孙子》合称孙吴兵法。

郭沫若称:吴起“是中国历史上永不会磨灭的人物”。

周敬评论曰:吴起的天性中有许多中国人的残忍暴戾、刻薄寡恩的成分,但他又有如历代明君,善于对士卒施恩,假仁假义,“爱兵如子”,所以,获得成功;他不愧为大谋略家,既有谋略实践,又有谋略理论,比他略晚的孙膑也是这类谋略巨子。欲评论中国谋略,不能不了解他们。

孙膑“最杰出的残疾统帅 篇三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采取“批亢捣虚”、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先攻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示敌以弱,尔后直奔大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而在其回军必经之途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截击,大败魏军,擒(一说“擒”为制服、战胜)庞涓(见桂陵之战)。二十七年,魏又因韩联络齐、宋,不赴逢泽(今开封南)之会而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再度以田肦(一说田忌)、孙膑率军救韩,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扑魏都大梁,待庞涓撤围,即还师回齐。然魏军欲全歼齐军而紧追不舍,孙膑因势利导,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诱其弃主力步兵,仅以轻车锐卒追赶,齐军则以逸待劳,连车为垒,伏于马陵(今范县西南),大败魏军,杀庞涓(一说自杀),掳魏太子申(见马陵之战)。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反映了孙膑的军事思想。认为战争有一定的规律;在战略战术上贵“势”,即依据一定条件占据主动和优势;突破前人速战速决的理论,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适应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强调攻城;认为只有覆军杀将方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对野战中车垒的运用、阵法的研究和将领的必备条件等均有阐述。

Top10 战国白起——攻城屠军,血染兵甲 战法:狠 (地狱来的阿修罗 篇四

战国时期战乱频繁,流血殒命屡见不鲜,但仍有一人在这时代能够成为杀人王中的杀人王,他就是白起。战国200年间,秦灭东方六国士兵200万,白起一人就砍了120万,我想,这样的屠杀战绩不仅空前,而且绝后,可以说他将秦灭六国的时间至少提前了60年。当然,杀戮过多终有报,他最终的下场验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