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的经典佛语经典多篇

感悟人生的经典佛语经典多篇

佛语经典语录 篇一

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3、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4、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5、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6、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7、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8、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9、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0、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11、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2、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3、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成就众生净,则佛土净。

1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5、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7、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18、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

19、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20、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1、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22、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23、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24、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25、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26、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27、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8、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29、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30、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31、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32、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33、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34、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35、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36、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37、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38、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39、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40、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41、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42、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43、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

44、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45、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46、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47、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48、众生界即诸佛界。

49、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50、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51、沧桑洗尽华章,醉极弹歌一场。莫要轻言亘古,离散终看荒凉。

52、方春不觉来朱夏,秋色蝉鸣翠影斜。夜来风急柴扉破,满地霜铺落叶花。

53、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54、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不要责怪别人,要常生惭愧心,不生烦恼。

55、身形紧贴柱峰沿,寸步攀缘总不问。心澈始登如意界,行殷终入夜摩天。

佛语经典语录 篇二

1、谁能够不懈地遵行我所说的教理,谁就能够远离痛苦的轮转,而令苦完全消失。

2、胜利生憎怨,败者住苦恼。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无火如贪欲,无恶如嗔恨,无苦如五蕴,无乐胜寂静。

3、我思故我在,我观故自在。

4、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5、佛陀说:“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但是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6、莫结交爱人,莫结不爱人。不见爱人苦,见憎人亦苦。是故莫爱着,爱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

7、如牧人以杖,驱牛至牧场,如是老与死,驱逐众生命。若以刀杖害,无恶无害者,十事中一种,彼将迅速得。

8、作事不怕不成,只怕无恒。

9、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10、我之为我完全是因为自己是什么,而不因为别人改变自己。一朵芳香的花朵不因为憎恶的人到来而改变芳香的本质而发臭。

11、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

12、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弄通。

13、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奋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乐。

14、坐禅要晓得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养,小则害病,大则着魔。

15、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

16、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17、一个人要努力自求解脱,如来只是提供了修行的方法。就从禅定开始着手,真切地去做。最后终将解脱一切外在的束缚,心便得到了自由。

18、是非的原则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一想。

19、有智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20、我们一生所需如果只是为了达到维生所需,其实需要的并不多,就像一只鸟、一条虫,天地提供的其实足以满足它们的需求。

21、如果我们能看清“苦”的真相,看出苦由何处而生,由何处消逝,那么便容易做到不令苦的形成,也就能够控制苦。

22、贪心,你的嘴脸,就是贫穷相。

23、愚人的心攀缘外在,随外在的变化而起伏,怎能称自己为自己的主?智者保有自己,不因为别人的评断而改变自己的心,因此他是自己的主。

24、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25、心的不纯净是引发痛苦的来源。什么使得心不净呢?顽固、骄傲、自大是心理的杂质,这些杂质引出了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于是痛苦产生于此。

26、舍弃于忿怒,除灭于我慢,解脱一切缚,不执著名色,彼无一物者,苦不能相随。以不忿胜忿。以善胜不善。以施胜悭吝。以实胜虚妄。

27、修行者留意自己的心,不让思想任意奔流而无法自我控制。他用警觉之火烧去所有困住他的大小烦恼。由于这样,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之道。

28、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29、贪欲是火能焚身,瞋恨是恶能害身,痴是无明能引起五蕴炽盛而苦了身心。要终止苦而达至安详快乐,惟有消除“我”、“我所有”的意识。

30、我们惟有舍弃内心的'不良杂质,如贪欲、不满、固执等,才能解开它们对我们的系缚,心才得以自由。净化自己的心才能找到内心安详的道路。

31、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32、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著急。

33、修行者进入尘世,应该要像蜜蜂采蜜一样,不损伤花的色与香,轻盈地采取蜜汁,无害于花本体。

34、鱼生活在水中,所以我们见不着他的泪。

35、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36、“悟”,就是要在心中留点空间,好作回旋。

37、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38、屋顶盖得粗糙,房子会遭雨水浸漏,未经修养调御的心,欲望贪念会入侵。懈怠是死路,努力精进才是生路。智者常努力精进以修缮他的心。

39、故彼于天欲,亦不起希求。正觉者弟子,希灭于爱欲。诸人恐怖故,去皈依山岳,或依于森林,园苑树枝提。

40、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41、凡夫误用经典的章句,只是把它拿来说说,而无身体力行。他只是得到章句的表皮,没有掌握到真谛。

42、我们若得不到益友、良友之时,宁可独自而行才不会扰乱自己的心灵。与善友为邻可以得益,与恶友为邻受害的可是整个身心。

43、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

4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真实。追随贤人智者的脚步,将走向善地;与愚者恶人同游,将步向错误的方向。这就是真实。

45、此非安稳依,此非最上依,如是皈依者,不离一切苦。若人皈依佛,皈依法及僧,由于正智慧,得见四圣谛。

46、人有两个我:一个是别人心目中的我,一个是心灵中的我。在孤独的时候,那个心灵中的我最易显现出来,这也是最好的净化自己的心的时候。

47、于求乐有情,刀杖加恼害,但求自己乐,后世乐难得。于求乐有情,不加刀杖害,欲求自己乐,后世乐可得。

48、学悟,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49、不诽与不害,严持于戒律,饮食知节量,远处而独居,勤修增上定,是为诸佛教。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淫欲,乐少而苦多!

50、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51、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52、人的心像一间有六个孔洞的屋子,贪、嗔、痴、渴、爱、欲无时无刻地侵入,故欲得清净得先修缮自己的心。

53、阿多罗应知:此非今日事,古语已有之。默然为主诽,多语为人诽,寡言为人诽;不为诽谤者,斯世实无有。

54、烦恼比岁月更易催人颜老。

55、有憎爱心,就有烦恼;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56、与愚同住苦,如与敌同居。与智者同住,乐如亲族。贤者智者多闻者,持戒虔诚与圣者,从斯善人贤慧游,犹如月从于星道。

57、从亲爱生忧,从亲爱生怖;离亲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贪欲生忧,从贪欲生怖;离贪欲无忧,何处有恐怖?

58、净心是远离痛苦最好的方式。我们若能守护六种感官,不让欲望去影响我们的心,心不造作行为,痛苦便无从升起。

59、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60、从欲乐生忧,从欲乐生怖;离欲乐无忧,何处有恐怖?从爱欲生忧,从爱欲生怖;离爱欲无忧,何处有恐怖?

61、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远是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62、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人,必须在私下。

63、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64、坦然地接受事实,自己就会得到平静。坦然地去接受外在,去克服愤怒。以爱去克服不满和怨恨。

65、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66、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67、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68、有了智慧,自然能了解真理,能了解真理,生活自然快乐。

69、渴求离言法,充满思虑心,诸欲心不着,是名上流人。久客异乡者,自远处安归,亲友与知识,欢喜而迎彼。

70、苦与苦之因,以及苦之灭,并八支圣道,能令苦寂灭。此皈依安稳,此皈依无上,如是皈依者,解脱一切苦。

71、我等实乐生,贪欲中无欲。于贪欲人中,我等无欲祝我等实乐生,我等无物障,我等乐为食,如光音天人。

72、言多必失,尽量少给自己这种机会。

73、凡有追求,必定有烦恼。

74、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75、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76、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77、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78、如果内心不再有坏的作用那一部分,我们便不再会从其中引起痛苦、烦恼,从而达到永恒的愉快、安详。

79、我们的心有很多种作用,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一半利己利人。净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识作用,不令恶质的作用生出来。

80、要搞好个人的卫生,尤其“心理卫生”最为重要。

81、有生必有死,人应惧生,不应惧死。无生即无死,究竟解脱。

82、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83、如果有人毁谤我,毁谤我的教义或是毁谤我的弟子,千万别因此而沮丧或心情烦乱。因为这样的反应无济于事,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84、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85、我们要像一只大象一样,在战场上能承受箭的毒害而继续奋战不已。我们也能忍受别人对我们的侮辱和敌视,而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安详寂静。

86、己饮独居味,以及寂静味,喜饮于法味,离怖畏去恶。善哉见圣者,与彼同住乐。由不见愚人,彼即常欢乐。

87、供养供应者,脱离于虚妄,超越诸忧患,佛及佛弟子。若供养如是,寂静无畏者,其所得功德,无能测量者。

88、人必须在自我中觉醒,才能破除我执。

89、生日又云母难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寿庆贺。

90、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感悟人生的经典佛语 篇三

一、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包容。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察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而不会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认他人,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在包容的背后,蕴含的是爱心和坚强,是挺直的脊梁,是博大的胸怀。

二、人与人的相处讲求一个淡字,淡而不腻,淡淡的相处,近之则浓,远之则无;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则恰好。人与人的交流贵在一个雅字,雅而不俗,文雅的交流,多之则腻,少之则空,不多不少,亦有亦无,乃合适。

三、以舍为有,则不贪;以忙为乐,则不苦;以勤为富,则不贫;以忍为力,则不惧。

四、凡事都有规律,心情再急迫,也要等待恰当的时机。时机再好,也要具备相应的素质。素质再佳,也要合适的机缘。一切皆备时,自可收获喜悦。假如条件不成熟时,该怎么办呢?最佳的方法是:等待,努力,不抱怨。

五、佛说:年复一年你看破了多少, 日复一日你放下了多少;千方百计你得到了多少,精打细算你失去了多少;求而不得你烦恼了多少,斤斤计较你结怨了多少;贪心不灭你造恶了多少,人生在世你享受了多少;临命终时你带走了多少。

六、内心充满欢喜,才能把欢喜给别人;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慈悲,才能把慈悲传递出去。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只有贪嗔愚痴,他给人的当然也是贪嗔愚痴。所以我们劝人不要把烦恼、愁闷传染给别人,因为舍什么就会得什么,这是必然的因果。

七、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修自己那颗烦躁不安一天七十二变的心,而不是修正别人,专挑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放下那些自以为是的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八、当你能一个人默默消化掉负面情绪的时候你就真的修行成熟了。

九、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只要健康的活着、真诚的爱着、也不失为一种富有。

十、未曾清贫难做人,不经打击永天真。成熟,不过是善于隐藏;沧桑,不过是无泪有伤。

经典佛语的语录 篇四

1、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与慈悲,却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2、人们常常嚷着要去寻找内心的平和,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需要你去寻觅。当你从“为欲望而劳役,终日的忙碌”中静下来时,自然会感到它的存在。

3、当你的心充满祥和,去到哪里都一样欢喜自在;当你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见到真理。

4、我们见到的世界只是自己内心的反映;在心情开朗时,见到的人都友善亲切;在心情烦躁时,碰上的人仿佛都面目可憎。

5、透过批评的眼睛看,世界充满了有缺陷过失的人;透过傲慢的眼睛看,这世界充满了低贱愚痴的人;透过智慧的眼睛看,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有值得你尊重及学习的地方。

6、有智慧的人,在独处时会管好自己的心,在不是独处时则会管好自己的口。与他人相处时,是谦虚学习的好机会;在个人独处时,是反思自省的好机会。

7、自知为愚者的愚者并不愚蠢;自以为聪明的愚者却是愚者中之愚者。

8、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导师。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

9、每个人都喜欢自主。但如果你在他人对你说了句什么后就大发脾气,你就是正在把自主权付托了予他;慢慢地,除了你自己外,每一个人都成为你心的主人。如果你向往自主的话,先去学懂主宰自己的心。

10、如果你为了人家的一句话就大发脾气,或者是飘飘若仙,你的心其实是在跟着别人的话走。把自己的快乐托付在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上面,是很愚蠢的一回事。

11、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相连的。在施予的时候,你实在是利益自己;当伤害另一个生命时,你是在伤害你自己。宇宙万物皆为一体。在你伤害大地、河川及这上面的生灵时,你其实正在伤害你自己。

12、人生最大的财产是健康,最大的财富是心足,最大的胜利是无嗔,最大的成就莫过于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悠然自得。

13、如果问题可以解决,你没必要忧虑;如果问题无法解决,你再忧心也无补于事。

14、心是所有行为及其成果的根源;由一个充满仇恨及贪欲的心所引发出的言语、行为及念头只会带来痛苦;相反地,一个慈善的心所引导的身、语、意运作皆会带来福乐。

15、风雨并不能损大石之分毫;恶言及攻击并不能伤害一个“无我”的人。一个“无我”的人已经超越了嗔恨、愚痴、妒忌及执妄的层面。他是一个享有真正之快乐的人,因为世上的痛苦,不可能伤害一个“无我”的生命。

16、放下一点点执着,你便会有一点点自在;放下多一点执着,你会有多一点的自在;在完全放下时,你便会体验到完完全全的欢喜自在。

17、当你是对的时候,你并不需要说什么;在你理亏的时候,不论你说什么也没用!有人说过:“如果你是对的一方,你没必要发脾气;如果你是错的那一方,你没资格去发脾气。”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18、憎恨一个人是一种很费神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人,何必为他费神呢?如果你喜欢这个人,哪又干吗要去憎恨他呢?

19、为什么没有人会对一块石头大吵大闹呢?因为石头的静默令挑衅生事者无从入手。在你可以像大石般沉默时,生事者迟早会失兴致而另去他方。

20、骄慢并不会令你得到他人的尊敬;谦卑反而令人尊敬。

21、最不中听的话,往往是对你最有帮助的指引。

22、对一个不明生与死的人来说,人生是一种很令人烦恼的事情。提醒自己死亡随时会来临,就是策励自己不要枉过每一天。

23、死亡并不可怕。有生就必然有死;自出娘胎,我们每一分钟都在朝死亡步近。真正可怕与可悲的是:在生与死之间没有做过什么。

24、乐听赞美,不喜他人的批评;心欲名利,不欲失去它们;这些心态就像锁链一样,把我们与恒久的内心痛苦连在一起。只有在超越它们时,我们才可能体验到自在与快乐。

25、你的心不停在说:“我需要这个!我需要那个!”不要理会它的要求。你早已拥有你所需要的一切,但你却永没可能得到所有你所想要的,而我可以向你保证,即使没有它们,你的生命也一样可以很自在快乐。

26、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快乐的生命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两种材料: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和一颗满足感恩的心。过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快乐的秘密不过如此而已。与其对不能得到的欲求耿耿于怀,倒不如对你已经拥有的满足感恩。

27、要令自己在生命中永不失望,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对人对事有所希求;在心中没有欲求的时候,生命就不会再有失落。

28、快乐与拥有多少物产并无关系。在你缺乏财富时。你日思夜念要得到它们。在你拥有财富时,你会日夜担心怕失去它们。你见过一个快乐的富翁吗?他们其实与穷人一般痛苦。要寻找快乐,你必须找对地方——自己的心。

29、人们总以为财富与名气等于快乐。如果你心里已充满了快乐,你根本不需要名利;如果你心里没有快乐,纵然坐拥全世界的财富与名利也都没有什么意思。如果你只懂得终日劳碌于争取更多的金钱及保护你已有的财富的话,它们对你其实就已没有什么真正的好处了。

30、如果你真的想常常快乐,就不要把快乐建基于你所拥有或所缺少的事物上;视你的财富、你的房子及车子都是向别人借来的,好好利用它们,但不要执恋它们;哪你自然会享受一个简单但快乐的一生。

感悟人生的经典佛语 篇五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能成佛。所以应该用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

一个人的心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心悟即是佛,心迷即是魔。

有人梦中坠水,只思搏水,不知醒梦。搏水力尽,方知是梦。

用因果观察人生,用智慧探索人生,用平等对待人生,用爱心走完人生。只要人人都献上一点慈爱心,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圣人的伟大,在于他的平等心。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一个人不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一件。终日行善事,须防错一桩。

朗朗青天不可欺,未曾举意己先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经典佛语的语句 篇六

1、生命的魅力在于“静”。外表的宁静给人以美,内心的宁静给人以慧。外表宁静,因安稳而给人静穆之美,因无争给人以祥和之美。内心宁静,因淡泊而不受诱惑,因凝神而思远,因镇定而从容,因而智慧常在。静,不是单纯的平静,而是人生沉淀在灵魂深处的智慧,是人生最美的状态。

2、予人方便,满足他人需要者为善;仅对自己有利,而对他人不利者是恶。

3、世上没有偶然的行为,我们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你无法将一个生命和另一个生命分割开来,就像风和微风紧密相连一样;没有一个故事是孤立的,它们有时在拐角相遇,有时一个压着一个,重重叠叠,就像河底的卵石。

4、时下的一些文青们,常会说起水上之书,感慨生命的历程就像在水面上 书写文字。若某个文青在此番感慨中获得心灵的释然,也算是契合了大慧禅师所说的中士闻道,也就是对禅的领悟达到了中等层次。上等层次如何?如印印空,将生命的华彩挥洒在虚空之中,挥洒的当下就是空, 连水纹平复的时间都没有。佛性本具,生命本然,为何会有印空、印水、甚至印泥呢,这只是世人执妄心的轻重之别。上士之上的境界又如何? 且将印泥印水印空的印章碎为粉尘,此刻就能见到800年前的大慧禅师 以及2500年前的佛陀。

5、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梁)傅翕《传灯录》卷二十七

6、贪念生,就会善解;恶念消,就不会作恶,则灾难自然远离。

7、成佛不成佛,端在做人。

8、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可见只要拥有一颗平与宁静的禅心,便能阻挡世间一切浩荡风云、起落浮沉。就能看清一切灵透事物,哪怕置身茫茫荒野,也不会误入歧途。

9、建立人格的第一步是“信”。

10、善缘、恶缘,都在语默动静中;好话让人心开意解,坏话让人心起烦恼。

11、人对了,世界自然就对了。东西都是一样的东西,人们只是从他们喜欢的人那里买东西。人是东西的灵魂。

12、我干自己的小事去啦,大事就留给那些干大事的人好了。

13、戒德重于地,慢高于虚空,忆念疾于风,思想多于草。

14、我不求佛,也不念经,心若清禅何须求,晨钟暮鼓轮回起,本就一场空。看淡,勘破,就没了计较,没了索取,包容所有的不平。

15、眼光要远,但脚步要近,做人、做事要放远眼光,但是不能好高骛远,要从近处开始做起,要脚踏实地。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宏大的愿望,但是从低处做起,从细节做起,会距离成功更近。

16、慈悲不只用口说,而是要身体力行,走入人群付出。

17、昨天的付出是昨天的事,如果今天尚未付出,就不要期待收获。很多禅修者,秉承着这一道理,整日紧张地劳动,过着清苦的生活,平淡、辛勤而又虔诚。

18、父母过分爱子女的心力,会反射成为子女的烦恼。对子女要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19、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菩萨戒本》

20、如是我闻。一日,法师路过一条小河,遇女子对河饮泣。法 师:施主为何事伤心?女子:我回不了家了。法师:家在何处?为何 不能回家?女子轻抹眼泪:我本螺蛳姑娘,家在河中。他年为羡慕世 人而来,如今世人已不足观,只好回家,可我的螺蛳壳不见了。法师 摇头:真要回家,路有千条,何必系于一壳。

21、知错能改近乎勇。大丈夫行事,理当要有这种气魄。

22、世尊上雪山,有谁为之说。仗此无情剑,便把青丝截。四相本来空,万法一无得。解脱内外著,生死从兹歇。一虚云和尚

23、我们不是智者,悟不透全部人生哲学;我们不是禅者,不可能释然尘世一切。唯一能做的,就是踏着生活的琐碎,捡拾快乐的碎屑;踩着人生的烦恼,预览未来的美好。生命太短,岁月太长,活着,并快乐着,才是幸福所向。人活的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姿态,要的是轻松愉快,些人,些事,改变不了,就学会妥协;纠结难受,就试着释怀;看不习惯,就学着忍耐;无法想象,就试着理解,如此,才能多些开怀。

24、经书禁咒术,工巧诸技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维摩经》卷中,佛道品

25、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尚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

26、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可泯灭爱心。爱心是促使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自私走向无私的源头。具有爱心的。人,纵然平凡,也决不庸俗,因为他们懂得:心中时时倾注善良和宽容,就会获得一生的甜美和幸福。

27、学不难有才,难有志;不难有志,难有品;不难有品,难有眼。惟具超方眼目,不被时流笼罩者,堪立千古品格。品立则志成,志成,才得其所用矣。

28、这个世界上你是唯一,绝对找不到第二个你,造化交给你的 任务只有你才能完成,任何人无法取代。不要抱怨,不要幻想依赖别 人,造化同样给了别人必须完成的任务,所有的别人也是唯一。靠自 己,能悟出这三个字的人,算是洞悉了人生的真谛!每个人的人生都 是自己的,绝无例外。

29、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法尘,眼睛里尘沙除去了,也不能换入金粉,因为金屑虽贵,在眼亦病,“法”虽好,不如“无”更好。

30、所谓生报,是指今生做的事,到来生才受报应。

31、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

32、树苗越是小,越是主干突出,少有枝叶,甚至是光秃秃一条,点缀几片叶子而已;长大了,才分枝发权,枝叶繁茂。越是初学的人,越要一门深入;所学深入坚固,则不妨广博,如树分枝成冠,蔚成庄严。

33、有慈悲心,就是佛心;有爱心、毅力,投入为人群付出,是菩萨心也是菩萨行。

34、关于爱情,或许正如雪小禅说的那样,爱情的别离,原来只是一个手势,孤独、苍凉、凄美,散发着烟花开过的味道,冷冷的,一地相思,两处寂凉。是的,我依旧在旧时光里,不愿丢弃一段曾经,而你,在离去后,是否有过些许的悲寂呢?

35、譬如父母怜愍于子,心常欲令离苦得乐。王亦应尔,于诸国邑所有众生,僮仆作使辅臣僚佐,应以诸佛所说四摄而授受之。

36、修行不仅仅仅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是,平时不好讲那么多话,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那是甘露水。

37、心不至第二,已灭坏不续,我为弟子说,念展转生灭。《入楞伽经》卷十

38、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39、说话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太平常,很多人体察不到言 语的重要性。佛家以口业为“患苦之门,祸累之始”。“五戒十善”中, “五戒”的第四戒为“不妄语”,具体为: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 绮语。

40、生活中,当你发现有一个人能让你随心所欲地发脾气,任你随心所欲地胡闹,那一定是与你缘分极深的人。心理学讲,人的潜意识里,只有对最亲密的人才会产生依赖感,也只有能让你感觉安全的人,你才会随意地释放自己。而有些人,你却只能和他客客气气,礼尚往来,那只能称为君子之交淡如水。

41、人心中欲望太多,而不能一一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烦恼,就会觉得苦。

42、平常心有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社会和自己。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良好心态,有利于人们实现自己的伟大志向。练就一颗平常心,把功名利禄看得淡泊一些,就能达到荣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境界。

43、出家正业正戒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44、人类就像是生活在同一个鱼缸里的鱼。

45、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46、人之所以陷入名利旋涡不可自拔,往往是因为错信名利的永恒,于是控制不住膨胀的欲望,被权力和金钱迷了心窍,执著于永久拥有。其实世间任何拥有都只是过程,就连人的生命也只是一个过程。

47、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启人心智功德无量。我学知识,知识不必属我;倾我所知,惠人实则惠我。

48、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万物。

49、因贪念而侵夺他人,实则伤害自己的人格。

50、或称扬彼德,开善举之门,或赞叹其名,发荐贤之路。成人之美,助发勇心,喜他之乐,同兴好事。

51、诵咒心不向外驰,应依是理善修作,若心散乱而外驰,虽持一劫不得果。

52、只这一颗心,就已经是一处绝尘世外的桃花源,花开花落,藏了一丝丝潜在的清高,藏了喧嚣世界里那一点点禅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没有丝毫杂念,这恬淡清闲的美情,换来的是心灵的短暂轻松。

53、诸有为法才得自体,从此无间必灭归无,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古印度)世亲《俱舍论》卷十三

54、人为恩爱惑,不能舍情欲,如是忧爱多,潺潺盈于池。《法句经》卷下,爱欲品

55、富日子有富日子的过法,穷日子有穷日子的过法。弘一法师并不把自己富家公子的出身放在心上,而是真正做到了随缘、随心;也没有因为家庭的变故而有所动摇,改变心态。弘一法师成为一代宗师,与其“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的信念是分不开的。他将自我完全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心在莲池,纵使有风经过,也不会惊起波澜。

56、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翻译过来便是能容纳许多缺陷的世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没有缺憾就不会被称为“人世间”。

57、人生只是一个方向,快慢则由自己决定。

58、烦恼和忧愁就像戒不掉的烟,你越是纠缠就越是痛苦。许多烦恼和忧愁都是自己绑上去的绳索,是对心力的无端耗费,是自己设置的精神牢笼。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是未知,只要好好把握现在,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现转机。所以,在人生的储蓄卡上,你可以预支幸福和快乐,但请不要预支烦恼和忧愁!

59、一个真正认真生活的人,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因世俗的虚荣诱惑而丧失自己的品性尊严。人生短促,我们应该排除一切困难而工作,并做到圆满的成功,谋求为人类生活的利益做贡献,再从自我实际的力量去创造命运。

60、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对困惑和悲伤,内心如何感受,内心如何觉醒,去平和那些内在的浮躁,剔除那些自我的固执,不必要徘徊在那些悲情的负面情绪里,用自己的内心光明,活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句话这么说,自己的时光自己雕刻。

61、生命从来就不是固执寂寥的落寞自怜,从平凡中活出特别的意味,从悲观中活出人生的向往,从历经悲情的伤痛中活好生命的状态,活出内心的明朗,从生活来,到生活中去,生命注定要面对更多的风雨,一笑悠然,平静安然。#延参法师宝相寺讲座#

62、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笑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63、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64、一时失败并不可怕,失去自我才值得担忧;有时候,不曾有过挣扎的考验,付出的代价更大。

65、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一个人真正意识到这个哲理,就会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于一切,因为真正促使自己成功,使自己勇敢、坚强、大度的,不是优裕和顺境,而是那些常常可以置自己于困境的打击、挫折的逆境。

66、天意是前世的因,人为是今生的努力。要得到人生美好的果,必须怀一颗慈悲宽容的心去做该做的事情。生命不外乎缘分,因缘具足即来,因缘尽了即去,缘起性空。珍惜缘分,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67、人在落寞时才知道谁的手最暖,心在遇到事情时才看清谁最真。感情,从来不是说多少,再多的蜜语比不上行动的有力;人心,久了总能看清,点点滴滴总会看在眼里。

68、男孩结婚后对自己的妻子比结婚前更好。一次聚会,朋友笑他:怎么结婚了还那么腻。他讪讪的笑着说道:“结婚前,很多男生都想追她,有很多男生会对她好,我只有对她更好才能追到她;结婚后,对她好的男生越来越少,我只有对她更好,才能不让她失落。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让她幸福。”

69、快乐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快乐是一抹阳光,催开迟开的花朵;快乐是一汪甘泉,浇灌干涸的希望;快乐是一盏明灯,为他人也为自己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快乐是一种神奇的善良,它能使人世间的很多平凡变成精彩。

70、为人属下者要如土,谦卑低下;为人主管者要如海,不拣粗细;与朋友相交要如林,含藏万象;与人群相处要如水,屈伸自如。

71、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72、评价一个人时,要看看他的身和语修得如何,看他为众生做了哪些好事。

73、在修学佛法当中,没有什么我愿意不愿意,只要是为法、护法、住持正法的事,都要以三宝给予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去做。

74、如果能够真正懂得因缘所生法,你就会很好地珍惜缘起。而当下的这一念心若充满智慧,那你就会是一个自在的人。为什么?因为你不会受烦恼的束缚。

75、“苦”的观念可从三方面去审察:一般苦难的苦;由变易而生的苦;由因缘和合(条件具备)而生起的苦。

76、佛说:凡是真正见到苦的,也必见到苦的生起,也必见到苦的止息,也必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77、佛说,在他的教诫中,绝无秘密法门。

78、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79、佛曰:执着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80、诸佛出现,犹示涅榘。有来必去,理亦常然。

81、做人要有担当,要能拿得起,否则就会庸庸碌碌,浑浑噩噩;但什么都拿着也不行,还得学会放下。所谓放下,不是放弃万物,而是放下错误;不是放下一切,而是放下一些;不是放下修行,而是放下强行;不是放下需求,而是放下妄求;不是放下希望,而是放下绝望。一念拿起,有所作为;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82、人生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生命、时间和爱,所以你能做的就是去珍惜。岁月难饶,光阴不逮,幸福并不复杂。饿时,饭是幸福,够饱即可;渴时,水是幸福,够饮即可;穷时,钱是幸福,够用即可;累时,闲是幸福,够畅即可。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

83、就是个纠结的人儿,从怀上她就开始杞人忧天,在孩子的事儿上总是不能放宽心态,总是在为她担忧,我知道是我的原因,但我想知道,是不是所有妈妈都这样!

84、应作如是观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

85、露水的寂静之味,却是无法模拟无法拼凑的。其幽密其清凉其浓淡深浅,都不是眼睛可以企及,耳朵可以捕捉,嘴唇可以品尝的。

86、行住坐卧,纯一向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87、不要太肯定自身的见地,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88、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89、粗茶淡饭,素食斋饭,最能修身养性,心平气和,心旷神怡。忍,是告诉你三思而后行,切勿急躁,切勿怨恨。

90、禅诗·《白云与我最相知》:白云与我最相知,我住山时它亦随,清早和风辞嶂外,晚来依旧护柴扉。——湛然圆成

91、生世间,最苦的莫过于心病,病在不知足,在相互比较,在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须知不满足的心是最痛苦的心。

92、开悟的人有什么好呢?一个开悟的人,任何事情他都放得下,再大的灾难也不会动摇他的心。在滚滚红尘中打转,而依然能随缘而不变。

93、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94、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

95、人嘛,只要不伤天害理,只要对得起自己,只要不是盲目的冲动,干什么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