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精品多篇】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精品多篇】

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篇一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

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幼儿期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其知识与能力,生理年龄与心里年龄普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幼儿从不同的家庭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在心理上会面对一些困惑。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

因此,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我国幼儿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十分必要的紧迫的任务。我就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知识和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现象也愈来愈复杂多样,复杂的现实也对幼儿产生复杂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幼儿心理呈现出复杂现象,有些是健康的、纯洁的,而有些是不良的、不端正的。如何才能发现幼儿这些心理现象,并对其健康的加以激励,对其不良的加以矫治呢?首要的条件就是教师要懂心理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知识。幼教工作者为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运用到幼教工作中。教师心理知识的缺失是不可能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工作的。

同时,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心理知识,而且教师本人也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因为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感染性,加之幼儿心理发展又有易感染性,他们很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在老师和幼儿相互交往过程中,如果老师心理失常或心理不健康,那么就会在有意无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传染给幼儿,进而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拥有一个健康心理,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二、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在一定的关系条件下形成其思想、感情、行为和作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环境影响人的一般表述。由于幼儿年纪小,可塑性大,他们的心理发展很容易受到外环境的影响。因此,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是作好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又一重要方面。

1、树立一个良好的班风、园风,以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班集体或园集体,是幼儿生活的一个主要环境。这个环境建设得好与不好,对幼儿心理发展影响深远。如果班风、园风不正,幼儿的心理就会被扭曲,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冲击。相反如果具有一个积极向上、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且富有同情心的班风、园风,幼儿的心理就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要使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就要着力树立一个良好的班风、园风,这也应该是不争之论了。

2、教师要端正对幼儿的态度、行为。人与人互为环境,对幼儿来说教师就是其环境。要形成健康环境,教师行为态度必须端正,否则创造幼儿心理发展的健康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一些幼儿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幼儿心理抹上了一层灰色。如我班上有一位小朋友,他小便总撒在身上,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们说:“走开、走开,你又脏又臭。”这样就会在他的心理造成伤害,而且也使其他的孩子从小形成了不平等的观念以及对有缺陷人的偏见心理,并且从中染上了不尊重他人、小看他人的习性。可见,教师的言行态度是否端正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要热爱、要尊重、要严而有格,不能借“严师出高徒”为口实惩罚幼儿,在处理教师和幼儿的关系中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民主、鼓励的心理安全气氛,对幼儿要公正、不偏爱,杜绝那些有损于幼儿心理健康的言行。比如,谩骂、侮辱、指责、压制、强迫、威胁、挖苦、无情的惩罚等等。

3、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社会、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三大主要环境。学校环境健康,而家庭环境不好,也是不能说幼儿心理发展有了健康环境。因此要想幼儿心理健康,除了教师努力外,家长也同样需要努力。当前许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等概念十分陌生,而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变得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呆的时间长,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响。

三、创造爱的气氛,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要。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成人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一种自卑感反社会的心理。比如,平时有些孩子上课时“喜欢”捣乱,

活动时常打人,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的关心太少所至。他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教师对他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对他的爱。

要让幼儿接受我们的爱,就要让幼儿懂得我们的爱。为此我们就要懂得一些向幼儿表露师爱的技巧。如关切的说上一句,或轻轻地抚摸一下头,也是爱的表示。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言行,可以让孩子快乐一天甚至几天、几年、一生。因此,教师平常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向每个幼儿表示爱意,让孩子在爱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四、积极培养和积极防治相结合。

幼儿心理呈现出的各种不良预兆,教师要及时纠正,积极防治。如“问题家庭”的小孩。这里的“问题家庭”指的是父母中一方亡故或父母不和或父母离婚的家庭。这类家庭的小孩,心灵上都受过创伤,若缺少正确的引导,往往容易形成自卑、不合群、胆怯、多疑等消极心理特征。因此,对这一类幼儿要多关心,让其在幼儿园里得到家里本应得到的那份爱,从而有效地防治此类幼儿的心理扭曲。又如,身体发育畸形和有生理缺陷的幼儿。此类幼儿往往自卑、敏感、多疑,若我们不注意、不关心他们,就很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偏离正常轨迹而变得仇视社会,淡漠人生。因此,对这一类幼儿千万不能取笑、不能嘲讽。同时,对这类小孩比较好的办法是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特长,如乐器、画画、书法等等,并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取得成绩。这样他们因有了某方面的兴趣或特长而会逐渐产生优越感,性格也会在活动中因得到锻炼而日益坚强、日渐开朗,从而形成一种积极正常的心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一代人的成长。愿每位幼教工作者(也包括家长在内),都来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愿每个幼儿的心理都能健康地成长!

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篇二

儿童时期是心理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情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教师的密切注视和科学的教养。因此,教师应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做好幼儿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接纳幼儿个性,尊重心理需要

接纳幼儿的个性,教师才能尊重幼儿,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我发现有些教师喜欢当着幼儿的面议论某幼儿身上的缺点、不被教师理解的言行或数落幼儿所犯的错误,言谈中无不透露出对幼儿的偏见,这些不负责任的言论通常会挫伤幼儿的自尊心。特别是对于敏感胆小的幼儿更会雪上加霜,使这些幼儿对教师有种畏惧心理,不敢接近教师及其他小朋友,久而久之便产生孤僻心理,这很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调皮的幼儿,听到教师对自己的议论或数落后首先会怀疑自己到底是一个受人喜爱的人还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这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从而逐渐失去应有的自信心。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每一个人,包括幼儿,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强调对待幼儿要采取民主教育的方法,我想这种民主应该是建立在接纳幼儿的个性之上的。试想,如果教师不能从心理上真正接纳幼儿的个性,不以一颗热忱的心爱幼儿,总是高高在上地随意评论幼儿,或对幼儿的一切采取敷衍的态度,教师是不可能与幼儿沟通、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

二、运用训导方法,培养心理素质

我们对孩子的训导多以约束孩子行为作为出发点,明确告诉孩子哪些事情不能做,而很少告诉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做,以及怎么做。如孩子从学会走路一开始,就受到很多“不准”的限制,这往往是孩子形成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的做法该是把训导转化为对孩子正确的具体行为指导,这将使孩子受益终身,因为在孩子的心里,老师和父母的话都是对的,而且记忆犹深。但若是老师或父母训导不正确,方法不得当,造成训导与具体环境和具体事物相矛盾,或发生尖锐冲突时,孩子就会感到困惑而怀疑老师和父母,最终失去对老师或父母的信任,形成不合群的孤僻性格。

三、正确运用表扬,激发良好发展

正确的表扬能够正面地激发孩子的心理朝着良好方向发展。表扬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使孩子从表扬中对自我作出实实在在的认知。当孩子做了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时,做父母的就要及时地抓住表扬的时机,通过表扬来塑造孩子健康心理,让孩子知道好的言行是有价值的,应继续做下去。在表扬之前,父母要注意表扬的标准和方法,因为表扬总是通过孩子的心理起作用,正确的表扬使孩子有时恰如其分的感受,长期对他潜移默化,从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方法错误的表扬是会给孩子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一旦表扬使孩子面对现实而陷入困境,难以正确认识自己时,就会造成孩子缺乏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

四、消除嫉妒心理,塑造快乐童心

别看4~6岁的孩子,心思可不比成人简单。他们竞争中暗暗滋生一种名为嫉妒的消极心理,转而形成一种不正确的嫉恨。老师表扬了一个好的孩子,而另一个孩子没有得到赞扬,可孩子他们就会表现出闷闷不乐的情绪,因自己没有得到表扬而不高兴,压抑久了,这种“不高兴”便转移到个别幼儿身上变成嫉恨。有的孩子为了攻击对方,会在老师面前诋毁他,打小报告,甚至扬言和他有仇,为他的失败而幸灾乐祸等等。嫉妒是表现在幼儿身上的一种十分典型的毛病,它强烈地影响到幼儿情绪的稳定和快乐,影响集体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因此教师应力除孩子的嫉妒心理,给他们纯粹、烂漫的童心。

作为保教工作的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先让孩子了解竞争是必然的,大家都要踊跃地竞争,争做最好的。其次让孩子知道竞争终归是在友好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就经常在组织活动时或比赛时加以灌输。如:幼儿要相互合作、帮助,为彼此取得的进步而高兴。对于那些已经存在嫉妒的孩子,教师应小心婉转地询问他不高兴的原因,让孩子倾吐心中的不快乐。对于有些好胜心强的孩子,应正确地进行疏导,并加以鼓励,你下次也一定做得很好,给予孩子信心,他的嫉妒心也会自然而然烟消云散了。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篇三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教育和行为指导而实施,也可以结合健康、社会、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不同方面的教育活动影响儿童,还可以通过家院合作实施形成心理健康教育。

1.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心理咨询和行为指导。心理咨询师通过有效的谈话方式,提供需要的知识,增进儿童的自我认识,并充分发挥其潜能,协助他们自己去克服困难,追求自我实现,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心理咨询是幼儿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良好的心理咨询效果,取决于进行心理咨询的教师,医生具有丰富的知识,认真友好的态度,科学、熟练的咨询技术,并能遵循心理咨询的职业道德和规则。狭义的行为指导概念有行为矫正的意思,在儿童行为指导方面,目前主要用于口吃、暴怒发作、说谎、偷窃、恐惧等行为异常的矫正。广义的行为指导还包括道德与情操培养、榜样作用、规范行为的建立与训练等。行为指导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行为指导有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之分,个体指导适于帮助儿童解决个人特殊问题,集体指导是指认真制定指导计划,仔细安排指导内容。

3.家院同步教育。家庭是儿童生活如初级社会化的场所。教育的一致性要求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协调同步,才能得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家院同步实施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1.游戏 游戏是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活动,他对幼儿认知、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幼儿来说,通过游戏进行学习比通过说教更容易接受。游戏是儿童学习社会交往的重要方法。儿童在游戏中建立的现实伙伴关系和角色关系为儿童之间的人际交往,克服自我中心以及自觉的按照社会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2.示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为幼儿树立榜样,让儿童借助模仿,从无意到有意。

从自发到自觉,学习示范榜样的行为和习惯,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榜样可以是同龄儿童的良好行为,在幼儿健康心理和行为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榜样是父母和教师的行为。

3.情境演示。情境演示是让儿童以表演的方式,思考和表现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做出行为对策的教育方法。它能帮助儿童认识在社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冲突,并对之做出合乎社会行为规范的反应。情境演示的课题都取决于幼儿现实生活,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情境演示的方法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能够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兴趣。通过儿童的表演和演示,能帮助儿童摸索和领悟到解决问题和冲突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儿童决策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4.行为练习。行为练习指的是让儿童对已经学过的技能和行为进行反复练习,加深儿童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5.讨论评议。讨论的话题应选择与儿童当前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心理健康问题,允许儿童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议论,也允许儿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情绪,鼓励儿童对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发表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