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方案【新版多篇】

可行性方案【新版多篇】

可行性方案 篇一

一、活动时间

本次房地产开盘活动初定时间为20xx年x月xx日,星期x。

二、活动地点

Xxx售楼中心

三、房地产开盘策划方案主题思路定位

强调氛围突出品位提升档次有条不紊圆满成功

1)通过开盘当天在周边及现场的包装和庆典活动,给项目渲染出浓烈的喜庆氛围,突出表现项目的开盘盛典。

2)通过在售房部现场的包装和水酒供应,工作人员的细微服务来突出表现项目的品位和档次,让到来的客户都能从现场感受到一种尊贵感和荣誉感。

3)通过合理的区域划分,有效的活动流程安排,现场工作人员工作职责的合理分配以及对客户关于“选房、购房流程”的讲解和传达,有条不紊地对开盘当天的现场人流人群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以使整个项目现场感觉有次序、有、层次,整个项目现场有条不紊。

4)通过一系列的工作辅助,最重要的是在销售过程中抓住客户心理,充分利用好销控掌握的方法,以置业顾问来积极调动购房者的迫切心态,以使之达到成交,签定相关合约。

四、房地产开盘活动现场规划布置方案

1)现场布置

A、在售楼部根据场地尺寸搭建半米高上下舞台一个,后设背景板,舞台两边用花篮装饰。附设一个用鲜花包扎的讲台,以作嘉宾发言及领导致辞用,整个舞台主要用做剪彩以及主持、发言用途。

B、售楼部东北角面塔南路与新安路交汇处设彩虹门一个,鞭炮气球8串,花篮若干,礼炮18门,舞台下用花扁、花架装饰,售楼部入口设红色地毯,售楼部前广场设空飘若干。

C、舞台前设坐椅两排,20个位置左右,供嘉宾及领导使用。

2)外围道路布置

A、塔南路两侧按排号活动期间方案设计,插上彩旗。

B、在塔南路进入售楼部路口处设空飘两个,以达到吸引人流,车流,指引来宾,宣传开盘的作用。

3)售楼部分区布置及其他布置

A售楼部内部分为4个区域

a、选房区:主要用做通知到的放号客户在该区域通过销售人员的二次讲解和价格预算,进行选房,确定房号,并签署相关协议。

b、签约区:主要用做已经选好房的客户在该区域签定认购书、缴纳房款定金,履行相关手续。

c、展示区:主要用作未通知到选房的客户参观沙盘和模型,索取资料,户型图,在选房前有个心理准备。

d、休息区:原洽谈区位置,主要用作客户逛累了之后临时休息用。

B其他区域

a、活动区:售楼部门口广场,用作开盘活动、剪彩等,同时作主要的包装区域。

b、休闲区:用作客户观赏表演的区域。

五、房地产活动流程安排

开盘典礼开始时间:XXXX年X月XX日上午9:30时

7:00所有现场外包装工作完成

8:00所有物品归位完毕

8:00所有现场工作人员到位

8:08售楼部开门正式迎接客户和来宾,不作选房。喊号人员开始宣读购房流程

8:50所有礼仪、庆典人员、表演人员、主持人到位

9:00乐队按照项目总指挥的安排进行表演,奏迎宾曲。礼仪小姐开始迎宾(佩带嘉宾胸花,引领入座)。

9:20礼仪小姐邀请嘉宾到剪彩台旁边就位。

9:25喊号人员开始进行开盘之前的最后一次选房、购房流程的讲解。

9:30主持人上台,宣布开盘典礼正式开始,致主持人说辞。

9:35主持人邀请市级领导(拟定)讲话。

9:40主持人邀请相关行业领导人讲话。

9:45(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致辞。

9:50主持人宣布开盘仪式正式开始,并邀请嘉宾上台为开盘剪彩。主持人一边介绍嘉宾,嘉宾一边上台,同时进行,乐队奏响(到主持人再次准备讲话时停)XXX(待定)负责按照嘉宾身份引领到相应剪彩位置。

9:53礼仪小姐端上金剪子剪彩用具,分别站于嘉宾右后方。

9:55主持人宣布剪彩仪式正式开始,嘉宾剪彩。

(热烈鼓掌,乐队奏响,落地礼炮18门同时奏响,8串鞭炮从上至下炸响,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9:58礼仪小姐端下鲜花彩球和剪彩用具,并迅速按照该段时间的工作岗位各就其位,保安人员、保洁人员立即按照时段分配迅速就位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所有现场工作人员各就其位。

10:00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并祝仪式结束辞,宣布xxx楼盘正式开盘。

10:03公司领导陪同嘉宾参观售楼部,客户开始进入现场正式选房。

可行性方案 篇二

一、项目内容

根据市场续期和产品发展的趋势,设计开发一套符合重庆市各区(县)党政机关要求的应用集中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应用集中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在现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基础上的一种必然需求,主要特征如下:

其核心任务是:为重庆市各区县的党政机关建立一个统一的办公自动化平台,实现办公业务集中,办公数据集中。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通用办公,它能够作为各使用单位的业务数据交换平台,从中获得授权的信息支持。把“办公”的概念推广到“管理”、“服务”、“决策”等多个方面。

其应用模式是:各区(县)统一建立一套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用统一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区(县)各党政机关、下属各部门、委办局、街道办事处、乡镇的工作人员、作为系统的用户,在同一个办公平台下进行办公事务的处理。各单位的办公事务、系统管理、资源分配、权限控制等业务相对独立,单位直之间又可以进行协同办公和公文流转。

其优点在于:从总体上降低各区(县)政府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面的软、硬件投资,降低系统运行和维护的成本,减少系统出故障的环节,提高部门协同办公的效率,实现一次性投入,区(县)内各党政机关均实现党政机关均实现党政办公网络化、电子化、数字化的目标,也符合党政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一标准、减少投资、避免重复建设”要求,并为实施电子政务其他应用系统创造条件。

二、市场分析

2.1技术先进性

技术的先进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政务系统发展趋势向平台化:电子政务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数字化阶段:从电脑打字到OA的推广。

Web化阶段:从政府上网为典型工程,完成政府信息的单向发布,进一步发展到政府少量业务的网上执行为主的双向交流网站。

资源化阶段:行业信息建设地区信息中心建设,以及政府信息门户的建设。

平台化阶段:所有的政务都是在网上处理,横向和纵向的政府“条块”网络被统一在一个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上面。

党政办公自动化系统是电子政务的典型应用,目前,重庆市的部分区(县)政府在应用中结合实际需要,已经提出了统一建设党政协同办公平台的要求。中科院中国电子政务研究室以及中科院软件研究

所也提出了中国电子政务平台的模型,应用集中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思路的提出,使得电子政务平台化发展的具体实践。

2、符合政府关于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要求:

各级政府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时,要求统一规划、减少投资、避免重复建设。注重整合资源、统一标准。建设应用集中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符合政府系统建设的要求。

3、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目前重庆市主要的党政OA产品,还是分散型的应用模式为主,即区(县)政府、各委办局、乡镇等单位分别见了一套OA系统,不同OA系统间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数据交换或是公文流转,但是,据市政府办公厅和一些用户反馈的信息,有些公司已经提出了类似于应用集中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方案,部分用户也已经逐步了解应用集中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将会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及时开发应用集中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并抢先在市场上宣传集中式电子政务平台的概念,将会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达到技术领先的目标,提升公司品牌。

4、产品自身的优势

应用集中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产品的特点符合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

经济型和实用性:从经济实用的角度来分析,应用集中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更好的符合重庆市各区(县)政府的需要。各区(县)下属各部门、委办局、乡镇、街道办事处等至少有数十个,如果分别建立自己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一方面要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可行性方案 篇三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目前,广电(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的工作方式主要是采用有纸化办公,这种方式效率低,浪费资源;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办公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该公司提出开发一个既能提高员工的办公效率,也可以节约资源的办公系统,即OA系统。

1.2背景

软件系统的名称:OA系统

项目提出者: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

项目开发者:常州伍杰科技软件有限公司

软件使用者: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

1.3定义

以后遇到再补充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海藩。

IT项目开发与管理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苏宝莉

《基于INTERNET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曾凡奇 林小苹 邓先礼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年第一版 姜旭平

《软件工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齐治昌 谭庆平宁洪

《实用软件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年第二版 郑人杰 殷人昆 陶永雷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A.功能: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管理,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内部邮件系统,工作流程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绩效考核管理系统,新闻管理系统。内部邮件主要用户公司内部员工及领导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工作流程主要用户员工及领导处理日常工作提供系统化管理,从有纸化向无纸化的转变;档案管理主要对公司重要的档案,或者其他重要文档进行管理,可以把某个文档进行共享,这样方便员工及领导的查阅,提高工作效率;绩效考核主要对公司中上层领导进行工作情况的考核;新闻管理系统主要对公司内部的通知、重要实事等信息向所有员工进行通报。

B.性能:该系统主要是提高用户办公的工作效率,同时节约公司的资源。系统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接口的开发和设计是建设的重点,应保证系统符合用户的需求,用户操作简单,接口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C.输入:用户的账号,密码以及相应数据操作

D.输出:能按要求在显示器上显示所需网页,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来实现公司的相关问文件以及新闻等内容;

E.安全与保密:对于不同权限用户,设置不同权限,对重要数据可以考虑加密存储。考虑到数据保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系统定时自动保存,省去手工保存的繁杂程序。不同的用户信息不可以对外泄漏。用户所购买的商品能按时的准确送达。

F.本模块由系统主界面调入,实现对公司员工对相关木块的控制和管理。

G.完成期限:6个月。

可行性方案 篇四

变电站的建设属于建设工程项目,其价值管理属于以管理价值为导向的组织性较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运用了管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目标是实现之前计划的目标,获得相应的收益,并最终实现建设方以及使用方的双赢。

1价值管理原理及其应用时机选择

1.1价值管理原理

在变电站项目的可行性方案中,价值管理有着重要的应用并对整个项目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翻阅了大量的文献,发现不同的研究人员对于价值管理有着不同的见地。但是,从目前看来诺顿的价值理论是人们普遍认可的,根据诺顿的表述,讲价值管理体系定义为一种多专业系统化的研究活动,它通过分析项目的功能,试图使用最低的成本去实现原定的项目的价值。其中的“价值”是利用价值系数来进行表述的,价值系数指的是项目的功能和实现此功能所消耗的成本的比值。

1.2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用价值管理最为适宜

根据目前已有的变电站的建设经验,整个项目的前期阶段(包括变电站的选址以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计划设置阶段)的投入较低,其投入的成本在整个投入成本的比例尚不足5‰,但是其对于整个工程的总体工程造价的影响在九成以上。在建设的前期阶段中,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对整个工程成本节约最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于整个项目的成本进行规划,可塑性较强,能够对项目的成本节约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升项目的功能需求。因此,在本阶段进行价值管理效果明显,可以优化整个方案的设计。

2价值管理在变电站可行性研究方案比选中的应用

2.1建设方案

现以拟建某220kV变电站工程为例,最终建设3台220MVA主变压器,本期建设两台。根据勘察的结果,建设场地内大约有10m厚的淤泥层和23~30m厚的软土层。所建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项目建设所需要的地基建设基础就较大,所以,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该召集技术专家对于建筑场地的平面布置以及设备的选型进行讨论。专家对各种资料进行评审后得出了3种建设方案:方案一:户外常规设备和户外支撑硬母布置所需要的征地面积大约折合为38.8亩,需要的其他的供电设备应为220kV的配电设备、综合楼、主变压器、10kV的配电室以及110kV配电装置等,整体布置为由南向北呈“一”字形,分三列布置。其中的配电装置应该采用户外支撑硬母中型布置。方案二:户外常规设备和户外支撑软母布置此方案相对于方案一相比征地面积较大,折合成亩数应该为44.5亩,其中的设备、布置、建筑等于方案一无二,其不同之处在,变电所使用的220kV、110kV配电器采用的为软母线,相对于方案一相比,在材料成本、征地成本等方面不足,建设成本偏高。方案三:户外GIS设备布置此方案所占用的面积约折合为17亩,远远小于方案一和方案二所占用的耕地面积其整体布置为:220kV的配电设备、综合楼、主变压器、10kV的配电室以及110kV配电装置等,整体布置为由南向北呈“一”字形,分三列布置,变电所使用的220kV、110kV配电器采用户外的GIS国产设备。相对于前两种方案相比,方案三的平面布置十分紧凑合理。征地成本和建设成本大幅降低,可行性较强,但是GIS等设备的采购成本较高。

2.2方案评价

利用价值管理方法进行评价时,可以先列出影响方案的各种主要因素,再根据其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例如在本项目中可以先列出相应的三种方案的工程投资系数;再根据变电站的建设经验确定每个指标的分值(重要程度),并据此确定每个元素的权重,最后再对备选方案的功能系数计算,得出最佳的建设方案。不难看出,方案三根据计算扥出的价值系数最高,在技术可靠性、平面布置、设备选型、施工便利条件以及整体维护等方面优点突出,应该选用方案三作为此项目的实施方案。

3结束语

在整个变电站的建设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比选阶段,可以利用价值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对于整个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对比和分析,建立一个有助于建设双方以及专家进行探讨和交流的平台,使最终的建设计划符合双方的利益和使用需求。价值管理体制能够帮助决策者能够对于建设的全局进行很好的把握,必要的时候利用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最终得出最优的实施方案,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目标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芙蓉。价值管理在变电站可行性研究方案比选中的应用[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xx,6:68-70.

[2]方翠兰。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与价值管理[J]。价值工程,20xx,21:10-11.

[3]张东。浅谈价值管理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xx,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