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国中数学【新版多篇】

如何学好国中数学【新版多篇】

国中数学如何学好 篇一

学数学没有捷径可走,保证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经之路。在多次做题中锤炼数学的基本功,一步步上升到能够领会数学题型中的解题思路。就跟没有天生的舞蹈家一样,每一个在旁人看来曼妙的身姿和动作,背后是成千上万次的跌倒。

为什么你那么讨厌数学?

有感于此前甚嚣尘上的关于“数学滚出大学联考”的讨论,以及社交网站上讨论人数众多的“数学去死”小组,为什么在国内,那么多学生(从国小到高中各个年龄段皆有)不喜欢数学甚至厌恶憎恨数学?

受困于我国目前的传统应试教育环境,很多学生从升入高中后甚至更早的国中开始,就在循环经历不断刷题的学习状态。从书海到题海,有个别高中老师的原话是,“布置这么多作业的目的就没打算让你们能写完“。试想一下,一个每天都在围着学习连轴转的孩子,任凭他原本对学习有再大的热情,都可能被消磨殆尽。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学习方法的问题。见过围着学习连轴转的,但也有不少照样能拎得清学习和生活的孩子,拿得起课本也玩得起网游。业余活动、兴趣爱好,这些原本就不该跟学习存在任何冲突,而且不少经验也表明,几者之间是完全可以共同存在的,为什么在那么多中国孩子的身上,实现的难度却那么大呢?

一来,老生常谈,和我国教育体制当然脱不开关系。这几年大家批评考试制度的声音小了一些,但考试本身有错吗?我觉得并没有。根源在于考试背后的理念,命题的意图,“考什么”、“怎样考”,以此来确定选拔人才的依据。这里引用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理念,他认为,无论学习什么,其基础是人的聪明与广博,而不是狭窄范围内的具体的基础知识。

二来,也和国内大多数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关(当然新一代的80后家长的教育观念会有所改变)。更多70年代家长,在教育孩子、督促孩子学习方面,更偏向控制,而非引导。

国中数学重运算能力,切莫轻视基本功

大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环境下,不少学生对学习本身就存在着排斥情绪,而数理化等偏理学科,知识点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性,像数学,从国中开始就需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缺乏扎实的基础,就很难理清学习的头绪。尤其在进入高中之后,学习节奏越来越快,当学习上的屡战屡败遇上了孩子们心中蛰伏的那一点小情绪,就有可能产生极大的反应。

以数学学习为例,运算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国中时期。如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分式的运算、根式的运算和解方程等等,都是国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从学生试卷的分析上看,会做而做错的题不在少数,且出错之处大部分是运算错误。但很多学生从国小升入国中后,往往无法适应从简单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变化,或者因为国小阶段提前掌握了国中数学的部分知识而掉以轻心,两种情况都会形成数学学习上的脱节。

学不好数学?只怪没培养好数学思维

如果说国中数学主要在培养数学运算能力,那么高中数学则重在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这个词听起来很抽象,简单一点理解就是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逻辑性且关联度极高,且能运用到各门学科各个领域。认为学习数学只为“数钱”、“买菜算账”的人,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环境中中毒太深,不能怪他们。国小阶段的“奥数热”,这在最初也算是一种数学思维的锻炼,但到后来却发生了极大变味。升学压力下,使得更多家长因为“奥数成绩很有用”把奥数作为孩子升学路上的一道筹码,而渐渐偏离学习奥数出于兴趣的初衷。此种现象,也成为促发学生群体以及不少社会声音“声讨”数学学习的原因之一。

我们能通过一定手段来改变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通过趣味性的答疑模式、PK模式、奖励模式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通过更简便、高效的学习技巧和办法来获得学习效果的提升。但却无法仅凭一己之力来扭转大部分人对数学学习的偏见。在学习功利性越来越强的情形下,若无具体对策,数学学科反映出来的问题,日后也难保不会出现在其他学科上。

国中数学如何学好 篇二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我国发展的基本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成为我国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学校教育中,数学课程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昂能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的学科之一,通过学校教育中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教学的高低。很大程度I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七年级年级学生,在国小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进人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

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八年级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

一、预习

预习就是先学后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不断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精神,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预习的具体任务是:初步理解所学内容和思路.复习巩同有关的旧知识和旧方法.并把新旧内容联系起来.找出新内容的重点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数学预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可采用“粗、细、问、用”的方法进行.

粗,是把要学的内容粗读一遍,了解这些内容要说明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用到哪些旧知识.粗略懂得所学内容及其重、难点之所在.这里关键是正确理解数学语言。

细,是仔细阅读所学内容.对于数学概念既要掌握其定义的来历和方式、概念间的关系及其分类,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抓关键,揭本质.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学习数学慨念时弄清其本质属性就是关键.

(2)举反例,抓变式.对于数学概念可以通过学习“去”(去要点)、“换”(换条件)、“拆”(拆开看)等手段加深认识,搞清定义中每个要点或条件在界定概念外延中起到什么本质作用。

(3)新与旧,辨异同.学习新概念,要密切联系与它有关的旧概念,理清新旧概念的来龙去脉和结构关系.对于易混概念要通过分析比较,辨清异同,并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结构.

问,是对所学内容中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方法,每一步推理、演算,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对于自己能够解答的问题,把它写进读书笔记中,等教师讲课时对照、比较;对于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作出特殊标记.作为听课的主要目标.

用,是按照自学的理解,独立完成预习作业或练习,作出最初的实践,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查自学效果.

二、上课

在上课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应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

“思”是指思维.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会产生一种怀疑、困惑、自问、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只有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作笔记时应注意:(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三、作业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学生每天需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要求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并要掌握:(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

四、小结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要学好国中数学,除了要做到以上所谈到的外,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课堂上,不仅是学习新知识.还要潜移默化地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面对一个问题,最好是提前思考,找出自己的思维方式,然后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老师的思维方式作比较,取长补短.进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克服被动学习的局面.真正掌握数学学习的要领.检验数学学得好不好的标准就是会不会解题,昕匿并记忆有关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只是学好数学的前提,能独立解题、解对题才是学好数学的标志。

错题本整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数学学习的问题 篇三

国中数学的学习注定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出现问题,找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如果这些错误一错再错,一直没有得到纠正,就真的很可怕了。

寒假仅剩一点时间,希望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找到自身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好机会。

不过很多同学认为,错题只要在旁边改正一下就可以了。

其实这样的方法不能够真正解决根本问题,很有可能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题目还会出错。

所以出现错题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用红笔在旁边标注错误的原因。

如果有辅导老师,可以让辅导老师帮助大家找问题。

找到问题之后,一定要整理成错题本,时时关注,时时整理。

如果家长的时间相对比较宽裕,也可以由家长将孩子每天的错题整理在一个本子上,让孩子每一段时间拿出来重新练习一遍,反复找问题,反复纠正,效果会特别好。

国中数学如何学好 篇四

一、过两关

1、过“算”关。国小,主要是加、减、乘、除及它们的四则混合运算,乘法还包括平方和立方。进入国中,主要掌握含有负数的加、减、乘、除及它们的四则混合运算(含有根式的运算重点是化简)。代数部分大量存在计算,几何部分也不少。可以说,计算是基础的基础,过不了这个关,数学学习就无从谈起。过了这一关,还可以为其它方面的知识学习节省大量的时间。

2、过“点”关。“点”,就是知识点。题目再复杂,都是由一个个的知识点构成。掌握了“点”,只要会将复杂的题目分解成一个个的知识点,就容易解决了。所以,复杂的题目,不是会“做”,而是会“分”。对于综合性比较高的题目,许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又称“学困生“)解决它感到困难。例如:关于x的方程x-3a=2的解为非负数,求a的取值范围。这道题有哪些知识点呢?①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什么?即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②什么是非负数?③解为非负数,就是什么?④会解不等式(本题涉及的不等式是3a+2≥0)。

“点”过不了关,数学学习的效果就难以提高。如是多少?如果老师说明就是,一些学困生会算出答案是9。但练习时还是容易错,原来因为他们不知道的意义,未掌握“幂”这个知识点。掌握不了这个“点”,所有含“幂”的问题都难以解决。

二、阅读

阅读不仅仅是语文的事,数学也需要大量的阅读。数学题是读不完的,但数学题更是做不完的。比较起来,读数学题比做数学题效率要高得多。

如何阅读数学题呢?

1、它涉及到什么运算?会,继续往下读(这就是前面所说的节省时间的原因);不会,停下来思考,动笔算,一定要过关。

2、它涉及到哪些知识点?特别是复杂的题目,一定要分解,即所谓分散难点。这些知识点有没有掌握?没有掌握,这是好事,说明阅读有收获。第一次碰到不懂的知识点,必须花时间搞懂。否则,你可能永远也掌握不了它。因为这个知识点不过,碰到其它知识点你照样采取这个态度对待它,当未过的知识点越聚越多时,再想解决已经没有时间了。

3、读完后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通盘考虑。还可以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等等。

4、如果有解题过程,看看这种解题有什么独到之处、技巧之处,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当然,也不能一味的阅读,关键时还是要动笔的。

三、训练三“思”

1、训练敏捷的思维。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笨”,怕思考,这就大错特错了。思维是可以训练的。这个问题,在一年级,肯定有人回答早,有人回答迟,但到了四年级,会得到“异口同声”的回答。这是反复训练的结果。计算、每一个知识点、阅读,都可以锻练思维。而要达到敏捷程度,计算不仅要过关,还要熟练;知识点不仅要掌握,还要能灵活运用;阅读不仅仔细,还要深思。

2、训练清晰的思路。同样一个题目,有些学生的解题过程,老师看了一目了然。而有些学生做完后,老师看了云里雾里。这种情况,在几何问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老师询问“某一步”是如何得到的,学生会加以解释。要知道,正规考试时,阅卷老师不可能到你身边询问的,他看得出来就给分,看不出来就扣分,甚至不给分。因此,解题规范性非常重要。解题过程的书写规范,就是思路清晰的一个体现。

具体解题时,先思考容易的,再思考有困难的。对于困难的问题,可以考虑解决它需要什么条件?条件具备,接着往下做。条件不具备,就继续寻找。例如,在△ABC中,已知∠A=60°,∠ACB=70°,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求∠ABE、∠BCF的度数(图略)。首先,在Rt△ABE中,利用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易求∠ABE=30°。求∠BCF,主要有两个途径:①90°-∠ABC;②∠ACB-∠ACF=70°-∠ACF。无论哪个途径,都必须再进行下一步:或求∠ABC,或求∠ACF。考虑到求∠ACF与求∠ABE的“同理性”,可以选择第②个方法解决。

3、训练新颖的思想。这一点体现在方法的选择和解题的技巧上。在上面的几何题中,再求∠BHC的度数。方法有:①在△BHC中,∠BHC=180°-∠HBC-∠HCB,再求出∠HBC和∠HCB;②在四边形AFHE中,利用四边形内角和求出∠FHE,再利用对顶角相等,求出∠BHC;③先求∠ABE,再求∠BHF,然后利用邻补角关系,求出∠BHC;④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BHC=∠ABE+∠BFH。第④个方法显然简单。

还有同学这样解决:∠BHC=∠ABE+∠A+∠ACF。尽管比方法④稍显复杂,便新颖的解题思想,还是值得大加赞赏的。

计算过关、知识点掌握仅是打基础,阅读才会使得我们的知识巩固和强化,而三“思”的训练却会使我们的知识得到升华,从而使得我们像插上翅膀一样,在数学的殿堂里自由翱翔。

国中数学如何学好 篇五

一、阅读理解

目前国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教材,他们往往是死记硬背。重视阅读方法对提高国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细细地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再次带着研究者的态度去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懂,并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识结构,当学生掌握了这三种读法,形成习惯之后,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了。

二、提高听课质量

要培养会听课,听懂课的习惯。注意听教师每节课强调的学习重点,注意听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的方法和过程,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注意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一节课最后的小结,这样,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三、有疑必问

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办法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抓紧时间问老师和同学,把没有弄懂,没有学明白的知识,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建立自己的错题本,经常翻阅,提醒自己同样的错误不要犯第二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国中数学如何学好 篇六

数学这一学科无论对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来说都是重头戏,也是令很多学生最头痛的。数学成绩突出,无疑会占据绝对优势。

我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数学成绩并不突出,总是120多分,很少上130分。我也一度为此十分苦恼,因为自己题没少做,成绩却始终难以提高。我想会有很多人和我有相似的经历。到了高三,我开始总结试卷。我把专题复习的卷子和综合复习的卷子分门别类,每一份试卷都进行认真细致的总结,挑出其中含金量最高的题,同时,“旁征博引”,把曾经遇到过的相关的题目总结到一起,一道也不放过。长期下来,感觉自己对各类题型都能够了如指掌,对出题者的出题角度也有了准确的把握。同时也得出一个结论,好多题其实大同小异,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通过对上百份试卷的细致归纳总结,使我在接下来的数学综合考试中有一种“轻车熟路”的感觉,而且每次考试我都十分自信,也不再像以前考数学那样紧张慌乱了。我的数学成绩也由原来的120多分上到了140多分,有几次还是满分。

希望大家能从我这个方法中有所借鉴。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在总结试卷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下去,千万不能走形式,只有深入方能有所收获。在深入的过程中不要在乎时间,有时候,你在总结一道大题时,会把相关的题型总结到一起,这项工作其实是相当繁杂的,绝不等同于弄懂一道题。而你做这项工作的收益也将是巨大的。所以,即使用一个晚上来做这件事也非常值得。千万不要心情急躁,看见别人一道接一道的做题而不安。

以上是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最有心得的一个方法,大学联考数学随着改革的深入,已经突破了偏、难、怪的误区,更加注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对此,我觉得平时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部就班。数学是环环相扣的一门学科,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整个学习的进程。所以,平时学习不应贪快,要一章一章过关,不要轻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者理解不深刻的问题。

2、强调理解。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我的经验是,每新学一个定理,便尝试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题,看是否能正确运用新定理;若不行,则对照答案,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3、基本训练。学习数学是不能缺少训练的,平时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当然莫要陷入死钻难题的误区,要熟悉大学联考的题型,训练要做到有的放矢。

4、重视平时考试出现的错误。订一个错题本,专门搜集自己的错题,这些往往就是自己的薄弱之处。复习时,这个错题本也就成了宝贵的复习资料。

最后想谈谈数学这一科目的应试技巧。概括说来,就是“先易后难”。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头脑清醒的时候,本来一些较难的题也会轻易做出来;相反,头脑混沌的时候,一些简单的题也会浪费很多时间。考试时,遇到拦路虎是不可避免的,停下来有两种可能,一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出来,但由于耗费了大量时间,接下来或者不够时间做完题目,或者担心时间不够,内心焦急,一时连简单的题也做不出来了;二是还是没有做出来,结果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连后面的题也没做完。而先易后难,则是愈做愈有信心,头脑始终保持清醒的状态,或者最后把难题做出,或者至少保证了会做的题不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