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禁忌【精品多篇】

清明节的禁忌【精品多篇】

清明节期间最忌讳的事 篇一

按照传统的说法,清明节期间,指的是清明节的前三天后四天这七天的时间。

相传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的清明节,在民间仿效之后,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清明祭祖扫墓习俗。

也正因为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让这春和景明的季节,也就带上了些忧伤的气息。“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正是这一时节的物候、人文写照。

所以,传统习俗中,认为清明期间,有些事情是不宜做的。时至今日,很多事情都改变了,但了解一些传统,还是很有必要的。

传统中,清明期间不宜做以下事情:

一、忌讳婚嫁等喜庆之事

古代人很重视婚丧嫁娶,讲究婚嫁等喜事一定要吉利,都要讨个好兆头。

清明期间,家家都要上坟扫墓祭祖;远在他乡的子女,也要在路口为先人烧纸钱。人们的脸上多是忧伤、思念。这样的气氛,是很不适宜举行婚嫁等喜事的。

二、不宜大规模洗涤

旧时习俗认为,逝去的亡魂,只有在清明节期间,趁着这万物复苏的时候,才能出来洗涤、晾晒衣服、被褥。所以,河边、溪边、井边、泉水旁,都有亡灵在洗涤、晾晒。

所以,活着的人,要给逝去的人机会、地方,别和他们抢地方抢水,让他们好好的清洗。

三、不宜大动烟火

清明又叫寒食节,相传,最早是晋文公为了纪念对自己有恩,却被自己错误决策烧死的介子推,就下令将放火烧山的那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动烟火,只能吃以前做好的饭菜。

随着时代变迁,虽然禁动烟火的禁令废除了。但是人们也因为出于对义士介子推的尊崇,还是将寒食节的习俗延续了下来,一般都会在清明节前准备好食品,尽量避免在在清明节这天大肆吃喝。

四、不宜庆生祝寿

瓜熟蒂落,新生命的诞生是不以日子好坏,节日与否而改变的。但清明节这天出生的人,一般不会在这天庆生祝寿,而是会提前或者推后,避开清明期间。

应避免扫墓的人群 篇二

1、丈夫去世妻子能去扫墓吗

坊间有一说法:丈夫去世前3年,妻子都不能去扫墓。这个是习俗问题,只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即可,如果当地有此习俗,那么,最好回避之,否则日后会带来诸多的心理麻烦。如果当地没有此习俗,则无关此禁忌。

2、能陪朋友去扫墓吗

因为各种原因,许多人可能会碰到是否陪同朋友去扫墓的问题,比如女友陪男友去扫墓吗,下属陪同上司去扫墓,甚至生意场上陪同客户去扫墓。郑博士认为外人最好不要陪同去扫墓,因为各自的气场是不一样的。如果实在不能避免,那么郑博士建议你佩戴避邪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否则会犯了禁忌。

3、怀孕的妇女能清明节去扫墓吗

通常来说怀孕的妇女要避开清明拜山活动,不仅如此。严格说来,女性来例假,最好也不要参加此类活动,特别是不能在下午三点后参加清明拜山活动。郑博士提醒朋友们:咱们祖国辽阔,南北方对于扫墓的习俗略有不同,比如:南方通常儿女均前往扫墓,而北方一些地方,则通常女儿不前往扫墓,如果是出嫁的女儿则随夫前往扫墓。

4、如果健康不佳或者精神不振,能去扫墓吗

扫墓那天,如果健康不佳或者精神不振,郑博士建议就不要去墓地了。因为此刻正是身心处于虚弱的当儿,极易招致阴界生灵上身而造成回家之后的麻烦;另外孕妇和6岁以下的小孩也谨慎去扫墓。

清明节的忌讳有哪些 篇三

1、折柳辟邪:上文说了,在扫墓时,要在坟上插几枝新柳,这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清明节插柳还因为,作为三大鬼节(另外两个是七月半和十月朔)之一,是百鬼出没的时候。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驱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音菩萨以杨柳枝沾净水普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所以在扫墓时,如果条件允许,在墓地周围,插几株柳树,或栽种几株松柏,都是荫庇子孙、辟邪扶正的善举。

2、清明节去扫墓、祭拜,最忌穿特别鲜艳的衣服,应以素色装为宜。也不要戴红色的装饰品等。如果今年是你的本命年,则可以在里边穿红。

3、无论是在自家或是路过别人的坟墓,都要保持安静、严肃,切不可喧哗、打闹或做些不尊重的事。切忌口出污言秽语。路过他人坟墓更应特别尊重,注意脚下,切勿随便踩踏他人墓地或墓地里的花草,或对他人坟墓品头论足,否则会被视为亵渎,遇到不好的气场,更会将麻烦带回家。

4、祭扫的时间可根据自己和家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最好在下午三点前完成清明祭扫,因为此时阳气已渐渐退去,阴气渐长,墓地又是阴地重的所在,如果是时运差的人,很容易招惹阴灵缠身。

5、有的人担心,清明祭扫,会不会将不好的气场带回家。其实只要是怀着一颗虔诚、尊敬、慎重追远的心去祭拜先人,不做伤害别人感情的事,一般情况下,问题不大。一些运势不太好的朋友,可随身佩带开运物、护身符等,可起到辟邪的作用,在祭扫的同时,为你挡掉不好的东西。

清明节安全注意事项 篇四

1、安全出行。合理选择恰当的出行方式,避开扫墓高峰时段,避免拥挤,减缓交通压力,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服从现场执勤民警和工作人员的管理,自觉维护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搭乘各类公共交通工具。

2、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以防丢失,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带有小孩的家长更要照顾好孩子,避免小孩因玩耍而走失。

3、加强防火意识,从我做起,共同防范森林火灾。自觉遵守墓地管理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和防火管理规定,不要在公墓内燃放烟花爆竹或随意野外用火,纸钱。香烛在指定区域焚烧,不乱丢烟蒂。扫墓时首先要清除坟墓周围干枯的杂草和树叶,以免烤燃引发火灾;其次要注意拜祭时焚烧物的管理,防止飞火引燃周围杂草;最后对焚化过的祭品应仔细检查,做到人走火熄,消除火灾隐患。

4、文明祭扫。尽量使用鲜花。塑料花等祭品,祭奠已故亲人。增强环保意识,在规定范围内限量焚化各种祭品,不要乱扔祭祀用食品。包装物并及时清理,放入指定的垃圾收集点。

5、不在墓地周边摆卖烟花爆竹和丧葬迷信用品。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1]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的禁忌有哪些 篇五

清明忌讳不戴柳

汉族民间有清明日戴柳、插柳的习俗。清明不戴柳已成为禁忌。这方面的俗谚有许多,如:“清明不戴柳,死了变成狗”。“清明不带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死了变猪狗”;“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等等。关于清明戴柳(或言带柳)、插柳的习俗成因,也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与寒食、禁烟有关。即从晋文公重耳祭介子推,号令家家插柳禁烟火的故事传说而来。

清明各地女子回娘家的忌讳

在晋北地区,女子禁忌上坟,只有男子才有上坟的权利,上坟之后,回到家要用烧剩饿纸钱剪成门形,贴在门上。临沂地区,忌讳妇女在清明时节回娘家,否则,会死公公。而有些地方就恰恰相反,刚过门的新媳妇一定要在清明时回娘家,相传,不回娘家,婆婆会死。而在山东即墨有青年妇女躲清明的风俗,相传这日天界会有凶神下凡抓俊俏的姑娘。

清明忌讳天阴、下雨、刮风

在与农事相关的方面,清明还忌讳天阴、下雨、刮风。俗以为:清明不明,即为荒年之兆。清明有风,主旱;清明夜落雨,对麦子不好。谚语云:“麦子不怕四季水,只怕清明一夜雨。”

清明妇女不能做针线活

在黑龙江望奎、山东庆云等地,清明妇女不能做针线活,俗信动针线者会头目不清。在山东陵县,不能动〔〕碾磨。如果清明节恰逢三月三,在山东即墨,据说这天凶神要下来抓俊闺女,青年女子不能在家,要出去躲清明。如果女子已出嫁的不能在婆家,要回娘家,叫做“换还寒食”。不过,在山东临清。则忌讳这天回娘家。在晋北地区,女子忌上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