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篇1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结构比较清晰。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了课文的主要问题,从大家的发言中,能感受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较到位。通过引导,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那些建设者身上所具有的顽强、乐观的精神。

在教学时,我首先出示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然后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不容易。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到了阻碍筑路大军前进的困难所在,并纷纷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那么,这些困难,我们的建设者们又是怎样克服的呢?请从文中找出答案,并谈谈你的体会。”这个问题较好回答,学生能轻松得从第6、9自然段中获取答案,并且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如“昼夜、反复、彻夜通明、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等,感受建设者充满智慧,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堂课快结束时,我还补充了《生命禁区的早晨》这篇课外读物,在听到“科技人员为了测量的准备性,早早起床去唐古拉山腹,而到中午才吃“早饭”,在山中,张嘴吃到的是沙土,眼睛只能睁开一条线”时,他们不由得面容沉重起来,于是让他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去朗读全文,自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整体上看这节课,较好成教学任务。但有一些环节还很粗糙,比如教师的评价语、本课小练笔的安排、阅读材料的出示等,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注意这些问题并及时、较好地解决。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篇2

教学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课前布置的查找资料任务完成得较好,学生们很积极地搜集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汇报交流的时候也兴致勃勃,讲起来滔滔不绝,由于时间关系,课上交流不是很多,只能让他们课后再互相传阅资料,增长见识。从他们汇报情况可以知道,学生选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还是有待加强。一节课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课文的主要内容;修铁路遇到的困难;铁路的重要意义。在教学时,我主要是这么做的:

一、以韩红的《天路》导入,激发兴趣

二、抓住行文线索,体会人物精神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反复出现,是作者行文的线索。在教学时,先找出文中介绍“青藏铁路”的句子,然后引出我外国人的评价和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然后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不简单,不容易。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到了阻碍筑路大军前进的困难所在,并纷纷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那么,这些困难,我们的建设者们又是怎样克服的呢?请从文中找出答案,并谈谈你的体会。”这个问题较好回答,学生能轻松得从第6、9自然段中获取答案,并且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如“昼夜、反复、彻夜通明、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等,感受建设者充满智慧,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篇3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篇幅较长,语句难懂。另外,文中出现的一些专业术语学生很难理解。初读课文,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令我颇感意外。学生读完课文后,我就简单的解决一下生字词,便急功近利地要学生认识到开凿风火山隧道遇到困难有三点:一是冻土层;二是恶劣天气;三是极度缺氧。并且让学生理解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建设者身上有一种顽强的精神。这么看来,我这节语文课上了地理课,上了品德课,却偏偏没有上出语文课,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文章中突出表现人物品质及困难程度的相关语句,因为我对学生引导的不够,所以学生理解不细致。再加上重点字词的讲解也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基础的内容反而学的不扎实。我想这也是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提高不大的原因之一。上完这节课,我总的感觉是除了框架,却没有上出语文的血肉。

从学生这方面来看,对于农村孩子,知识面和视野较窄,他们对西部开发和西藏的情况可以说是不了解,文本中呈现的严峻现实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而且这节课的中心问题也没有预设好,这节课并不是仅仅要学生明白修青藏铁路的艰苦,更要从中看出修这个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的高贵品质,但是没有对青藏铁路基本的了解,没有入情入境的读书,怎么能体会到?

如果我再上这节课,课前可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认识到青藏铁路是祖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名民,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在地图上找一找全长1142千米青藏铁路的线路: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越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