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新版多篇)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新版多篇)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篇一

陶渊明为后人所敬仰的,不仅仅仅是他的诗歌成就,还有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那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底气从哪儿来的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传颂千古的名句。透过诗情画意的表象,我们能够看到,不好那五斗米的老陶也是有地种的。而这块地即使产不出五斗米也是能够产出三斗米的,并且这三斗米最次也是能够维持温饱的,否则他老先生恐怕也不会有悠然采菊的闲情逸致了。

如果,老陶不好那五斗米就意味着没有米的话,这时他还会不折腰吗?

此刻的人们常常称赞民国时期文人的风骨,而对49年以后尤其是前三十年的文人表现颇为不屑,他们中的有些人在49前后表现甚至都判若两人,原因何在呢?如果我们对历史稍加研究就会发现,摆在民国文人面前的往往是五斗米与三斗米的选取,而摆在49以后文人面前的却是五斗米与没有米的选取。有三斗米的保障或能够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意味着没有米时,不折腰也得被折腰。于是,不好说为了五斗米,就是为了半斗米也大都竞相折腰了。时刻长了,折腰也就成了习惯,不折腰的人则成了另类。

同理,老陶当年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是有底气的,而这底气就来自于那三斗米。如果没有那三斗米,老陶的腰折不折恐怕还真不好说,至于悠然采菊,恐怕就只能在梦里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篇二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

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出处:《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原文: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由来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篇三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也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但陶渊明生性淡泊,在家境破落,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沉醉于读书作诗。为了生存,陶渊明也去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

相关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篇四

淝水之战以后,谢安趁前秦崩溃的时机,派谢玄收复黄河流域大片失地。可是晋孝武帝却重用他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竭力排挤谢安,使谢安不能施展他的才能。到了谢安一死,东晋政权落在昏庸的司马道子手里,东晋的朝政就越来越腐败了。

公元399年,晋安帝在位的时候,会稽郡一带爆发了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过了两年,起义军十几万逼近建康,东晋王朝出动北府兵,才把起义镇压下去。

这时候,东晋的统治集团内部又乱了起来。桓温的儿子桓玄占领了长江上游,带兵攻进建康,废了晋安帝,自立为帝。过了三四个月,北府兵将领刘裕打败桓玄,迎晋安帝复位,打那以后,东晋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在柴桑地方,有一个出名的诗人,名叫陶潜(本站☆),又叫陶渊明,因为看不惯当时政治腐败,在家乡隐居。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做过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渊明一代,家境已经很贫寒了。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不想求官,家里穷得常常揭不开锅,但他还是照样读书做诗,自得其乐。他的家门前有五株柳树,他给自己起个别号,叫五柳先生。

后来,陶渊明越来越穷了,靠自己耕种田地,也养不活一家老少。亲戚朋友劝他出去谋一官半职,他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个名将后代,又有文才,就推荐他在刘裕手下做了个参军。但是过不了多少日子,他就看出当时的官员将军互相倾轧,心里很厌烦,又要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在今江西省)当县令。

当时做个县令,官俸是不高的。陶渊明一不会搜刮,二不懂贪污,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是比起他在柴桑家里过的穷日子,当然要好一些。再说,他觉得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什么官场应酬,也还比较自在。

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视察。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告。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捻着胡子吟诗,一听到来了督邮,十分扫兴,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还是便服,吃惊地说:“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

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文言是“不为五斗米折腰”)!”

说着,他也不去见督邮,索性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交给小吏,辞职不干了。

陶渊明回到柴桑老家,觉得这个乱糟糟的局面跟自己的志趣、理想距离得太远了。从那以后,他下决心隐居过日子,空下来就写了许多诗歌文章,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陶渊明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做《桃花源记》。在那篇文章里,他写了武陵地方的一个渔人,有一次,沿着小溪划船打鱼,来到了一座繁花如锦、芳草鲜嫩的桃树林。

渔人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划着船再往前走,到了树林尽头,发现了一个小洞。他丢了船,顺着洞口摸进去,开始很狭窄,走了一段,豁然开朗,原来洞里有一个很大的村子,那里土地肥沃,桑木成行,男女老幼,来来往往,勤恳劳动,过着无忧无虑的和平生活。

大家看到渔夫是个陌生客人,都热情地邀请他喝酒吃饭。渔夫跟大家谈起,才知道那村子里的人的祖先还是秦朝末年避难到这儿来的。他们根本不知道秦以后还有汉朝,更不用说有什么魏、晋了。

渔人在那里住了几天,告别回家。他在回家路上,做了好多标记,准备下一次再去访问。回到武陵,他报告了太守。太守也很感兴趣,派人跟着渔人去找桃花林,但是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洞口了。

陶渊明写的那个世外桃源,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不会有的。但是他在文章里描绘的那种人人劳动,个个过着富裕、安定生活的图景,反映了在当时黑暗动荡时代的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所以《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后来一直被人们所喜爱。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篇五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著名作家刘小川创造性地使用史学、文学、现象学、人类学、心理学等手段,深入解读先贤故事,分类提炼先贤特质,用中国先贤的生命精华,引领读者运用先贤智慧辨认当下,充盈正气,走出精神性危机。只有读懂先贤的生存细节,才能真正领悟中国智慧。

陶渊明是东晋大贤,古代真性情的总代表,几乎影响了后世所有的读书人。

陶渊明是晋初大将军陶侃的重孙,其父陶逸做过太守。乱世家道中落,他一生四次求官,“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最后一次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今属江西)县令。陶潜的妻子翟氏生了四个儿子,加上前妻生的长子陶俨,五个吃长饭的。

五柳先生当县令,把官帽挂在官厅的青砖墙上,裹一个滤酒的葛布头巾,赤脚走田埂,格外关心农事,与臭汗淋漓的劳动者打成一片。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苏东坡对此二句崇拜得五体投地:“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陶诗一百零九首,苏轼篇篇唱和。

有一天,州刺史派来了一个邮督,专门督察陶县令,人未到命令先至:陶渊明必须官衣官帽穿戴整齐,必须迎接到遥远的官道口,必须躬身引路,亦步亦趋(周礼之万一)碎步小跑,必须早陪午陪晚陪,必须说一箩筐的废话假话肉麻话……陶渊明站在县衙外发了一会儿呆。县令的官帽来之不易啊。公田酿酒的粳稻眼看要成熟了。家里的五个儿子巴望父亲带回好吃的东西。

翟氏一日三眺望,折断门前柳。

陶渊明有“金刚怒目”(鲁迅)的一面,当了八十多天的县官,估计他已经“忍得水滴”(眉山俗语)了,于是,他扔了官帽回家。个性本如此,没办法。毫无办法。扔就扔吧。

《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天没亮就急于逃离官衙,“敛裳宵逝”,可见逃离官场的冲动非一朝一夕。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庄子巴望化为蝴蝶,陶潜羡慕欣欣向荣之木、涓涓流淌之泉、挣脱尘网之鸟、回游故渊之鱼。

“学而优则仕。”中国的文化先贤都要奔官场,老子也不例外。走向官场又背向官场,几乎是所有文化先贤的宿命。其间生风生雨生雷电,强对流催生强悍的生命个体,化入语言、音乐、书画、建筑、衣饰、美器……几千年笼罩数百亿人的生活方式。

朴素的欣悦,低消耗的快乐,轻松持续一万年,夭夭如也。

陶渊明扔官帽的符号化动作,后世仰望了一千六百多年。这是利益趋奔与个性自由永不停息的拉锯战。名缰利锁,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中国的文化先贤而言,这叫以退为进,进入自然与审美。房前屋后皆风景,一草一木亦关情。道德醇,风俗厚,人情暖,维系着短暂的生存,流连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杯酒一支歌一首诗,或是两三句亲朋问候,人就乐起来了,这样的人,何往而不乐?

陶渊明居住的柴桑县(江西九江)上京里,山环水抱,民风朴拙。远眺庐山的香庐峰,夜观星星大如斗,钓鱼弹鸟捉泥鳅,走乡串户话桑麻……中年晚年的陶潜乐得像个孩子,始终保持孩子般的生命新鲜感。至朴者,树立了千百年的好榜样。缺了陶渊明,中国乡野田园的美感会大打折扣。诗人提纯了普通人的感受,丘山与村落符号化了。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移居》二首,字字珠玑,古代读书人视同圣经,万两黄金买不来。李白杜甫苏东坡可以买来吗?莎士比亚荷尔德林可以买来吗?“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人类的顶级艺术,乃是巨大的生命冲动之产物,生命冲动咋买?“艺术是苦闷的象征”,苦闷咋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披星戴月的劳动者关心劳动成果,古今皆然。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古人以此作画图无数。

陶渊明的佳作大都作于四十岁以后,官帽一扔,艺术井喷。

陶渊明大约四十五岁,上京里的园田居失火,八九间草屋化为灰烬,诗人移居南村。《移居》之一:“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素心人反衬杂心人——贪官奸商,类似流氓泼皮瘪三。素心人要住到一起,生活才有滋有味,学与问才相得益彰。

南村的邻居也有杂心人,素心人绕道避开他,躲不开就点头过。素心人一词,应该是陶潜首创。敝庐何必广,精神的强大者住小房子欣欣然,精神的弱小者居豪宅戚戚然,古今例子太多。为何戚戚然?花花肠子算计太甚。

《移居》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生活的'景象一派祥和。人人举止朴拙,目光清澈,令人联想法国画家高更画的塔西提岛上的男女土著,只少了宗教神秘。陶诗如同田家语,明明白白而韵味悠长。当时有批评家指责他用“田家语”写诗,不够华丽,不见追随汉赋的语言之排场。而在唐宋文化大师们的虔诚眺望中,陶渊明成为陶渊明。

苏轼认为,陶诗高于李杜诗篇。

五柳先生醇酒般的寻常日子,能否持久?晋末军阀混战,百姓赋税极高,单靠种田难以养活一家人。渊明弃官后一度乞讨,“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早年他有过乞讨的经历,心里百味杂陈。五十岁的金刚硬汉,那乞讨的手如何伸得出去?扔官帽的手转为躬耕手,再转乞讨的手,其间的酸楚可想而知。这类事,男人通常是不会讲的,羞于启齿。做过县令的陶渊明把乞讨事写进了诗篇,一句“叩门拙言辞”,大丈夫为五斗米折腰的情与貌,如在目前。

“冻饿虽切,违己交病。”这个短语,道出耿介之士共同的心声。

陶渊明宁愿辗转乞讨,也不去找那些人五人六的官员。他在写给儿子们的信中说:“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八个字,透露多少隐忍的辛酸。“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大师多傲骨,否则难成大师,逆境中撑不住,垮掉了。

信中又云:“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渊明的五个儿子在乱世存活下来,妻子翟氏得享天年,萧统夸她:“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据国学泰斗袁行霈先生近年考证,陶渊明活了七十六岁。

陶渊明五十八岁作《桃花源记》,这是中国人千百年不变的精神家园。他的精神伟力牢牢扎根于日常生活,举止天真,和蔼可亲,就像我们的亲人。他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生活之信仰,陶渊明承先启后。上京里和南村,先生有酒盈樽的日子居多,美感横呈,俯拾皆是。辗转乞讨的那双颤抖的手,破天荒写进传世诗篇。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古代最黑暗的时期,仍然有一些人过得赏心悦目。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江西九江的五柳先生。

当代德国的大学生中学生普遍熟悉荷尔德林,追慕那位“诗人中的诗人”。中国的学子如何呢?伟大的陶渊明,是否寂寞少知音?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篇六

读音:bú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释义: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俸禄;

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庸俗,没有骨气,为利禄所动。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人有骨气

五斗米:是指晋代朝廷中信奉“五斗米道”的权贵。

五斗米道,是原始道教,称张天师道,是东汉末张陵创立的`,因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称之。

【出处】《晋书·陶潜传》。

【释义】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历史典故】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东晋著名的诗人、辞赋家和散文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中。他的曾祖父是东晋著名的大将军陶侃,但到他这代,陶家已经败落,生活贫困。尽管如此,从小陶渊明还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览群书,养成不爱慕虚荣、不贪富贵的高洁性格。

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我们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于是,陶渊明在出任彭泽令八十多天后,就离开衙门,收拾行装,返回家乡,从此过起隐居生活。对于官场,他丝毫没有眷恋之心,反而有一种重获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饮酒写诗,过着世外桃源一样的清闲生活。

【成长心语】

这则故事主要是赞扬有骨气,不趋炎附势品格高尚的人。名利本为身外物,却让许多人乐此不疲地执著追逐,正所谓“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但是,陶渊明做到了,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名利并非人生全部的追求,我们不应为名利而活,被名利驱使。淡泊不是不思进取,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对待生活与人生的欲望和诱惑。在顺境中不得意忘形,身处逆境时不枉自菲薄,宠辱不惊,悉由自然。这样就会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淡泊中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