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规模持续扩大(2022)(多篇)

我国人口规模持续扩大(2022)(多篇)

我国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篇一

截至2021年年末,我国人口数量为141260万人,比2012年年末增加5338万人,年均增长593.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4%,我国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报告指出,针对我国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新的人口发展形势,我国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实施“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生育政策。2021年,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党中央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生育政策的调整优化,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生育需求,促进了出生人口规模的提升,2012年至2021年年均出生人口为1620万人。

数据显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2021年年末,我国男性人口为72311万人,占51.2%,女性人口为68949万人,占48.8%,总人口性别比为104.9,比2012年下降0.2。从出生人口性别结构看,202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3,比2012年降低9.4,出生人口性别结构改善明显。

人口规模变化 篇二

(一)城市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与前瞻 城市不是众多的人和物在地域空间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社会联系极为紧密的有机整体,它有着自身的成长机制和运行规律。

1、前工业社会时期

前工业社会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这一时期是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从经济特征看,城市主 要是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和农产品的集散地,鉴于当时城市的经济功能和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状况,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城市不可能获取大量的商品粮以养活城市人口,因此这一时期的城市绝大多数规模较小,数量也较少 [1] 。

2、工业社会时期

产业革命引起了各方面深刻的变革,小规模的分散劳动为社会化的大规模集中劳动所替代,大机器生产的特点对城市规模的要求产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集聚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集聚经济效益是指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 另一方面,工业社会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可转入工业生产,而且农产品的极大丰富也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大幅度上升成为可能,因此这一时期城市从数量上来说是一个迅速增加的阶段,从规模上来说,是一个迅速扩张的阶段。

3、后工业社会时期

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阶段的城市,其主要经济功能已从大工业生产的集聚区转而成为第三产业中心,商贸、金融、房地产、信息等生产服务业在城市蓬勃兴起,而工业在城市经济中已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这一时期城市规模的扩张势头将有所减弱,甚至趋于停滞。

4、信息时代

信息革命对城市规模的冲击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显现,并逐渐扩散开来。在高度信息化和全面网络化的城市,信息传递不再受距离等条件的限制,许多生产服务业的业务联系可以通过现代化通讯网络实现,所以使得生产要素高度集聚所带来的“集聚效应”有所弱化,超级城市不再成为必要而走向裂解。在信息时代,城市中与信息密切相关的产业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城市将从工业制造中心、商贸中心逐步转为信息流通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规模变化

在前述城市发展过程中尤其要关注两点,一是城市功能的变化;二是随城市功能的变化而引起的城市规模的变化。

工业社会城市人口规模较小,呈扩张趋势,但扩张速度较慢;进入工业社会后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张并达到较大规模;后工业社会城市人口规模仍然维持在较大数量级上,但增长势头基本趋于停滞;最终进入信息时代后,城市规模趋于减小。 上述过程的启示意义在于,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经济功能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市人口规模应当与城市经济功能相适应,并随城市经济功能的变化而做相应调整。

人口规模的基本特征 篇三

整体性特征

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大子系统及其各组成元素或环节都不能离开系统的整体而单独研究,局部的问题必须放在全局中协调解决。例如资源问题,不能仅就资源而论资源,必须与人口规模、消费方式、产业结构等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动态性特征

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等问题都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动态过程,PRED四大子系统处在不断的发展与演化进程中,它们互相交织,共同推动整体系统的演进与变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时间的演替,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人口激增的巨大压力,导致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与人口的矛盾更加激化。在现代,那些人口规模过大的区域或城市,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其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带有主导性的重大问题。

可调控性特征

在PRED复杂系统中,必然存在若干个主要的参数或杠杆作用点,称之为“政策作用点”或“调控开关”,一旦作用于这些作用点之一的政策发生变化,其影响将在系统中蔓延开来,例如,城市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资源价格、环保标准等都是政策作用点,从对这些灵敏度较高参数的调控入手,就可以有效地改善PRED大系统的总体功能。 协调发展指人类通过规范自身行为,达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结构比例关系,推动城市PRED系统向和谐、持续、高效和有序的方向发展,而其中衡量各子系统是否具备协调发展条件的标准分别是:①自然资源系统一可再生资源是否达到永续利用,其开发利用总量是否控制在自然界的再生能力之内,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是否考虑到“代际公平”原则。②经济系统―城市经济增长是否与市情相适应,是否发挥了区域优势。③社会系统一是否具备了合理调控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有效人口政策等。④生态环境系统―环境污染水平是否控制在环境容量之内并能避免生态环境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