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全诗赏析新版多篇

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全诗赏析新版多篇

拓展阅读 篇一

作者简介

赏析: 篇二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是晚唐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无题四首》的第一首,抒发一位男子对身处天涯海角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来是空言去绝踪”凌空而起,次句“月斜楼上五更钟”宕开写景,两句若即若离。这要和“梦为远别啼难唤”联系起来,方能领略它的神情韵味。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如果说第二句是梦醒后一片空寂孤清的氛围,那么第一句便是主人公的叹息感慨。

颔联出句追忆梦中情景。“梦为远别啼难唤”,远别的双方,梦中虽得以越过重重阻隔而相会;但即使是在梦中,也免不了离别之苦。梦中相会而来的梦中分别,带来的是难以抑止的梦啼。这样的梦,正反映了长期远别造成的深刻伤痛,强化了刻骨的相思。因此对句“书被催成墨未浓”写梦醒后立刻修书寄远。在强烈思念之情驱使下奋笔疾书的当时,是不会注意到墨的浓淡的,只有在“书被催成”之后,才意外地发现原来连墨也成磨浓。

梦醒书成之际,残烛的余光半照着用金钱绣成翡翠鸟图案的帷帐,芙蓉褥上似乎还依稀浮动着麝熏的幽香。六、七句对室内环境气氛的描绘渲染,很富有象征暗示色彩。刚刚消逝的梦境和眼前所见的室内景象在朦胧光影中浑为一片,分不清究是梦境还是实境。烛光半笼,室内若明若暗,恍然犹在梦中;麝香微淡,使人疑心爱人真的来过这里,还留下依稀的余香,上句是以实境为梦境,下句是疑梦境为实境,写恍惚迷离中一时的错觉与幻觉极为生动传神。

无题 篇三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七律,历来争论较多。有人说是诗人思念情人的情诗,有人说是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有人说是写给亡故妻子王氏的悼亡诗,有人说是通过爱情来寄托诗人与令狐绹的关系,还有人说抒发的是君臣际会无期的慨叹。可以说,这是李商隐无题诗中最难索解的诗篇之一。

哪怕不知其背后的深意,我们依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李商隐爱情诗那典丽的语言,往复的结构和灼热的感情。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诗人对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思念。

评解: 篇四

李商隐的爱情诗总是以意传情,虚多实少。看似意象繁多,细寻起来却是处处云遮雾绕。这首诗围绕“远别”,抒写与心上人爱情阻隔、相见无期的痛苦。作者时而写梦,时而回到现实,将梦境与实境杂糅在一起,既具体又模糊,既沉重又飘忽,于朦胧之中见渺茫,于繁艳之中见凄凉。恰恰是这种如梦如织、真幻莫辨的含糊把梦一般的爱情与人生表达得真切而生动。

诗人淡化了时间,淡化了地点,淡化了事件,却突出了一种情绪,一种思慕至深而杳远难寻的失落。曲折的结构、精美绮丽的语言、含蓄朦胧的意境,让人似懂非懂,只觉情深缈缈,韵味深长。诗歌的张力在这知与不知之间迅速地突现。

个人作品 篇五

李商隐诗歌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失传。有《李义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