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柳永 梁衡原文精品多篇

读柳永 梁衡原文精品多篇

其 篇一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扛,却道你先睡。

译文: 篇二

久久地倚靠着高楼栏杆,在微风习习中极目远望,一缕春愁在天边黯然升起。残阳中苍茫大地云霭缭绕,有谁能理解我凭栏远望意思呢?想要放纵身心一醉方休,以酒当歌,排遣心中愁苦,怎奈强作欢颜终究索然无味。那么就让我无怨无悔地在相思中消瘦下去吧,为了你而憔悴老去也心甘情愿。

蝶恋花最简洁概括:

无限相思倚危楼,

登高望远为春愁。

借酒消愁何时休,

无怨无悔人消瘦。

生平篇三

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佑元年(1034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曾授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词作极佳,流传甚广。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柳腰轻 篇四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梦还京 篇五

夜来匆匆饮散,欹枕背灯睡。酒力全轻,醉魂易醒,风揭帘栊,梦断披衣重起。悄无寐。

追悔当初,绣阁话别太容易。日许时、犹阻归计。甚况味。

旅馆虚度残岁。想娇媚。那里独守鸳帏静。永漏迢迢,也应暗同此意。

柳永简介 篇六

白衣卿相柳永(987年—1053年),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柳永简介 篇七

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更名为柳永。创见出身于官宦世家,年少时学习诗词,立志要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十八岁,柳永离家上京参加礼部的考试,路经杭州之时,为杭州的湖光山色、繁华迤逦所吸引,遂留滞杭州,终日沉迷于莺声笑语之间。十九岁,孙何出任杭州知府,柳永作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此词一反柳永婉约轻软的风格,以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杭州的繁华美丽。柳永也因这首词而声名大噪。二十四岁,柳永进入汴京。当时的北宋都城十分繁华,商业发达,天子与民同乐,整个京都呈现的是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柳永为此深深地赞叹,做出了一篇又一篇的凌云辞赋,将汴京长久的太平景象用词曲描绘地淋漓尽致。二十五岁,柳永参加当时的春闱,本是自信满满,认为自己必登榜首,奈何宋真宗因为他诗词太过浮糜为由而使他名落孙山。此时的柳永仍有入朝之心,六年后再次参加闱试,仍失败了。又三年,他第三次落榜。

仕途的坎坷深深地打击了他,少年他一腔热血,志气高昂地进入京都想要有一番作为,然而将至中年,四次落第令他黯然退出京都是,流浪于西北。半百之时,仁宗特开恩科,他才终于进士及第。任职余杭县令之时,他劳心尽力,深得百姓爱戴,被百姓称为“名宦”。

注释: 篇八

1、伫倚危楼:长时间依靠在高楼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

2、拟把:打算。

3、疏狂:狂放不羁。

4、强(qiǎng)乐:勉强寻欢作乐。强,勉强。

5、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6、黯黯:心情沮丧忧愁样子。

7、烟光:飘忽缭绕云霭雾气。

8、会:理解。

9、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10、望极:极目远望。

11、凭:靠

12、伊:你(指女子)

13憔悴:指人日渐消瘦

14选入语文七年级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上海)

斗百花 篇九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歹带]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柳永《武陵春》创作背景 篇十

柳永因作詞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詞。此詞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这首詞影响很大,是宋元时期广泛流传的“宋金十大曲”之一。宋元笔记里记载了有关这首詞的种种传说。金元杂剧、散曲引用詞中句子或运用其语意的非常多。董西厢“长亭送别”一段,写张生、莺莺在清秋季节里离别,以及张生别后酒醒梦回时的凄凉情景,艺术构思上可以看出这首詞对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