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困局及其破局

第1篇:家庭教育的困局及其破局

家庭教育的困局及其破局

家庭教育的困局及其破局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的困局及其破局,希望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就像一套操作系统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像是一台电脑的操作系统,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操作系统,可能再强大的应用软件都没法运行甚至装不上。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只有那些电脑达人、电脑工程师能够意识到,但是我们普通人在使用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正如家庭教育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当我们进入学校的时候,就像一台预装了操作系统的电脑,而学校给我们的,只能是一些应用软件。事实上我们往往忽略这个操作系统,而常常在里头装很多的应用软件,最后大家知道的结果就是要么装不上去,要么就没法运行,或者说运行的质量非常差。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很能说明系统对于我们自身的重要性,这是国际组织学习协会创始人彼得·圣吉讲的一个故事。有一年他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亲眼所见一个人掉进了一个漩涡里。冬天的时候水很冷,那个人本能性地挣扎,想游到岸边去,但是他是游不过去的,于是他在这个漩涡当中绝望地游了30多分钟,由于寒冷和体力的消耗,最终被淹死了。当他从水面上消失以后不到一分钟,他的尸体就在岸边出现了。彼得·圣吉说,那个人用他全部的精力,花了半个小时想尽力做到而没做到的事情,在他死后不到一分钟就做到了,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不知道他处于这样一个漩涡当中,他如果不挣扎的话,顺着那个漩涡往下沉,那下面的暗流就会把他冲到岸边。所以有时候我们在不知道系统存在的情况下,那些努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常常对问题本身形成了强化。所以,在家庭教育当中,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我们是处在一个“场”当中,这是一个看不见的“场”当中,也是一个看不见的系统。所以当我们看到问题的时候,往往这个问题并不出在问题所在的地方,而出在这个“场”。这也就是说,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和“问题家庭”。

父母是“园丁”,而不是“木匠”

有一本书叫《权力和影响力》,我们父母跟孩子的关系里头很容易陷到这种权力结构当中,而不是一种影响力当中。父母应该扮演的是园丁,而不是木匠。木匠的工作在于打造,实际上更应该像园丁一样,你提供温度、土壤,提供一个好的生态,让植物按照它自己的方式去成长。

这里讲一个犹太人的故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爱因斯坦,他是一个大学联考落榜生,通过补习一年考上了一所二三流的工学学院。毕业后因为找不到工作,到中学里代课三个月,最后是同学的爸爸在专利局给他找了一份工作,恰恰通过专利局的这几年研究,让他得了诺贝尔奖。如果按我们现在的设计方式来说,爱因斯坦是一个非常失败的人,因为他没有考上大学。所以说我们身处一个很不幸的时代,我们中国流行过度教育,或者说,就是家长对于子女教育过程的过度设计和过度干预,导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升学童话和神话,例如哈佛女孩刘亦婷。我非常关注这个女孩将来会怎么样,我也非常关注那些少年班的学生会怎么样。实际上,我们社会的太爱相信这些神话,却忽略了那些不被人关注的孩子。人生是一场长跑,绝对不是在初期起跑时跑在前面的人最终也会跑在前面。

还有一个问题,中国父母现在对孩子的投入不是教育投资,而是一种教育消费,而且是过度消费。听说北京的`某个国小收赞助费高达35万,还供不应求,为什么?因为它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市场,已经进入到类似于奢侈品市场的逻辑里面。奢侈品的逻辑是,价格是价值的一部分,如果商品价格不足够高,它就没有价值。我们的教育消费陷入了这样一个逻辑当中,像买名车、名包那样去购买孩子的教育,其后果非常地令人担忧。

“川菜式教育”与“粤菜式教育”

英语的教育“Education”的本义是引导、调动,而不是灌输、打造。如果我们把尽可能多的资源灌输到孩子身上,用像做川菜的方式,就是大量地使用各种调料,而且这种调料是相当固定的、常规的调料,最终得到的味道一定是调料的味道,而不是菜本身的味道。目前这样的教育在中国非常流行。而我觉得应该值得提倡的是粤菜式的教育,实际上粤菜是强调的把食材的味调出来,他们把盐叫做上味,有时加盐的目的不是为了有咸味,而是为了把菜里头的味道给调动出来。教育本身的含义应该就是引导,就是一根导管把它导引出来。我们现在的父母常常不是在为子女而是在为自己设计未来,在子女的身上表达着他们的自恋,或掩饰着他们的自卑,像古人用想象力“打造”龙一样打造孩子。孩子已经而是为一个,承载着的。所以我们应该回到一个更强调影响而不是管理,更强调失控而不是控制的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当中。

还有一个故事值得跟大家分享,就是IBM沃森父子的故事。小沃森是一个非常调皮、不成器的孩子,他酗酒、赌博,完全不听父母的话,父亲对他的前途非常地担心,但因为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老沃森只能把位置传给儿子。后来,他发现他的儿子远不是他认为的那么糟糕。IBM在老沃森时代只生产三样东西,就是磅秤、奶酪切片机和制表机,叫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可他的儿子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不像他的父亲那么保守,也正是因为他的好赌,他摆了一桩非常大的赌局:用四年的销售额--50亿美金的研发费用研制出了S360,使IBM从一家中小企业变成一个国际巨型公司,从一家生产低端产品的公司变成了一家引领世界计算机潮流的公司。计算机前40年的历史就是IBM的充满奇迹的历史。所以,父母不要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设计观去设计孩子,这样会让自己陷入痛苦当中,最重要的是可能会断送孩子的未来。

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或者说没有“问题父母”只有“问题家庭”。“问题家庭”它是一个能量场,要解决问题,一定不是解决这些症状的东西,而是要像太阳让那个人脱掉衣服一样,用迂回的方式去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让问题自动地消失而不是加剧。所以,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不应该充当家庭教师来管教子女,而要充分考虑与子女的心智模式相关的各种变量,通过变量的调配改变来影响子女。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把各种各样的味道调动出来,这是一种可取的教育观。

第2篇:家庭教育的困局及其破局

这是一个互助平台,为您提供大量家庭教育的困局及其破局范文,送一篇给你。

陈景润育子有方

陈景润不仅是数学奇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儿子名叫陈由伟。“陈由伟”这个名字是陈景润起的。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伟则希望其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

陈景润对独生儿子的培养方法是: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成长,使他的思维方法更具有个性。陈景润认为,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陈景润希望儿子将来也当科学家。陈由伟天生聪明,每当他拿玩具,便好奇地把玩具解剖──拆开看个明白。一个玩具几十元,当母亲的便拉下脸来严肃批评儿子。这时,陈景润总是乐呵呵地站在儿子一边说:“孩子有好奇心是件好事。他能拆开玩具证明他有求知欲望,能研究问题。当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对。”儿子上国小后,常常向陈景润谈自己的事,学习、劳动或与同学的往来。陈景润认真听着,然后为孩子当参谋,或表扬或批评纠正。很快,他就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儿子成了朋友。陈景润认为,教育培养孩子,要因人而异,不同环境、不同性格,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这正是这位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的过人之处。陈景润与由昆欣慰地讲,教育孩子要灵活,要分阶段。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方法分不开。 个人的看法:

可以看出,陈景润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宽松民主的教育。

宽松教育,也可以叫宽容教育,我个人觉得这在家庭教育中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孩子在低龄阶段时总是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看到桌子上杯子,好奇,就想法设法的去拿,最后却把杯子摔碎了;手上拿着妈妈新买的玩具,一眨眼,就被孩子拆地七零八落;看到妈妈在洗马桶,不知道为什么就抢着要去洗,怎么劝都不听??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家长都会呵斥孩子,却不知道,这在无形中就已经扼杀了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对于自己所接触到的那些未知的东西必然是好奇的,我们又何必以成人的想法来苛责孩子?不妨对孩子宽容一些,杯子摔碎了可以再买,玩具坏了也可以再买,刷马桶衣服弄脏了可以洗,为什么要阻止他们呢?

而家庭教育中的民主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当孩子成长到青春期的时候。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个性发育的一个转折阶段,他们正在告别童年,开始一个崭新的成长和变化时期,身体正急剧的发育,心灵在不断丰富,情绪在激烈波动是青少年的特点。他们正在竭力摆脱童年时期的幼稚状态,向成人过渡,希望家长把他们当大人看待。并且,青少年自尊心强,思想情感不轻易向他人吐露,如果长辈不能正确对待,他们极易造成心理上的闭锁性,这种闭锁性导致他们与父母、师长及交往熟悉的人之间产生距离,由于缺乏倾诉,产生一种孤独感,但内心又渴望交往。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仅仅是用爸爸(或者妈妈)的身份来和他们交流必然会导致孩子的反感。我们不妨“自降身份”,与孩子交朋友,给孩子以适当的成人权力和身份,认真的倾听,给予自己的建议而不是命令。我想,这样对孩子们来说会容易接受的多。这就让我想到我自己在

15、6岁时经常和父母争吵,因为他们总是说他们是爸爸妈妈,我做任何事都应该听他们的(当然在一次彻底的谈心后他们现在民主多了)。这样的情况让我十分的反感,因此吵架也便是家常便饭。可见,民主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走近“完美父亲”贝克汉姆。

作为英国最年轻的勋爵、球场上最锐利的屠刀、女性眼中最完美的王子,著名球星贝克汉姆拥有着太多的光环和荣耀。除此以外,他还是两个儿子的父亲。而在过去的2003年,作为一位父亲,贝克汉姆更是获得了两项对他而言非常重要的奖项———英国一家医疗保险公司评选的“完美父亲”以及著名的500强公司爱普森所评选的“名人爸爸”。 儿子比最重要的比赛还重要。1999年,妻子维多利亚在伦敦医院接受剖腹产,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的妈妈始终陪伴在旁。大儿子布鲁克林出生后,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商量的最初决定之一就是,不学其他多数富有而忙碌的夫妇那样去雇用一个专带小孩的保姆,而是决定自己照料儿子。因为一想到布鲁克林会跑到保姆,而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那儿去寻求慰藉,他们就觉得可怕。为了表明布鲁克林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意义,贝克汉姆在背部一个合适的地方纹了身,刺的图案是一位男性守护天使。那是一次非常疼痛的经历,但是他觉得很值。自那时起,他就宣布说:怀抱儿子的感觉是他一生中最感动的时刻。突然一个崭新的生命就躺在他的怀里,而这个生命比最重要的足球比赛还要重要。做父亲给予我全新责任感。只要时间允许,贝克汉姆会尽可能多地接手照料婴儿,给婴儿喂食、换尿片。他并不是为了要引起公众的注意或是给其他人留下印象,他只是觉得自己想急切地把爱倾注到这个温暖而无助的新生儿身上,离开他的每时每刻都会令自己难以忍受。他经常花上几个小时凝视自己的儿子。“不知怎的,我感觉他就是我的一部分。”他说,“我记得小时候踢球时伤了脚,很疼。我父亲看得出来我疼得厉害,他就说,如果可以让我的腿承受你的疼痛,我愿意。那时我并不相信他说的是真的,我以为那只是做父亲的说一句好听的话。但是现在我意识到,当时他说的一切都是当真的。如果能够,我也会替小布鲁克林承受他所有的痛苦。我会为他做一切事情,尽我所能让他的生活美好。做父亲给予了我难以置信的全新的责任感。”为了儿子的生日,贝克汉姆可以花费数万英镑开个Party;由于儿子发高烧,贝克汉姆甚至干脆缺席曼联的训练。“新好男人”关心世界儿童《纽约时代周刊》的沃伦·霍奇这样评论贝克汉姆:贝克汉姆先生拥有默片时代影星雕塑般的英俊外形。他从不忌讳与儿子亲密的身体接触,每一次拍照时他都不停地拥抱和亲吻布鲁克林,这样做反而增添了妇女对他的好感。而在以前,女人们从未想象过会在以猛灌啤酒为标志的足球文化中找到一位如此细致多情的新好男人。而作为联合国儿童大使,贝克汉姆也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了周围的人,让越来越多的球员加入到关心世界儿童的行列。 个人看法: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亲的角色是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因为亲子间的角色关系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孩子需要的满足、性别角色的认同、道德责任感的养成、公民义务的认知、自然生活秩序的进行无不依赖着良好的角色关系。父母亲是影响下一代成长与发展的关键人物。因此,父母与儿童在家庭中的角色关系与其子女的成长与发展密切相关。父母应该从孩子的诞生之日起便亲自照顾着孩子的日食起居从孩子出生起,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人的逗弄,使他们感受到父爱母爱,并在美好的感受中引起快乐的情感体验,所以作为父母,要接近孩子,花时间与孩子聊聊,进行感情“投资”,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了解和关心。同时父母要学会倾听,并作出积极反应,使孩子觉得自已受到了父母的重视,并感受到父母爱心的支持,这种情感的交流,就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提高亲子关系。在我看来,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提高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性,从而对孩子的教育是较为有利的。

在案例中我们还可以看见,贝克汉姆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和重视。大手笔的生日party;由于儿子发高烧,贝克汉姆甚至干脆缺席曼联的训练,这些都是贝克汉姆认为的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可见,贝克汉姆一直是将孩子放在自己心里最为重要的地方的。这也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之处。

“钢琴王子”是这样成长的! “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堪称音乐界的奥运会。它是被国际音乐界认可的、世界上规格最高、演奏难度最大的比赛之一。其评委之挑剔与选拔之严格也表现在其宁缺勿滥的一面:在过去两届,其第一名都为空缺。50年代的傅聪曾获该赛第三名,2000年,我国深圳选手18岁的李云迪一举摘取了15年来无人问津的金奖桂冠,也是华人首次获得该大赛金牌,更是比赛开办70多年来夺冠的最年轻的钢琴家。世界的目光顿时聚焦在这位18岁的青年人身上。 偶然机会步入钢琴之路。熟悉李云迪的人都说,李云迪似乎是专门为钢琴而生的,他对音乐有着异乎寻常的天赋。据李云迪的母亲张小鲁回忆,年轻时的她很喜欢舞蹈和音乐。在怀孕的时候,还经常听一些古典乐曲,《梁祝》是她放得最多的一首。李云迪降生后,似乎也继承了母亲对音乐的爱好。1岁时的李云迪就能把一首《回娘家》唱得绘声绘色。此外,他对各种乐器也情有独钟。有一次,小云迪在商场里看到了一个儿童手风琴,说什么也不走,非要爸爸妈妈给他买。在他4岁生日那天,终于如愿以偿,他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件乐器,一个最简单的儿童手风琴。最后,他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重庆市少年宫的钢琴培训班。为了鼓励孩子坚持学下去,不懂乐理的张小鲁每天只有陪读,回来再教给儿子。经过几个月的启蒙,云迪的音乐天赋很快显露出来,而且进步神速。1987年3月,5岁的李云迪从重庆到成都参加四川省少儿手风琴比赛,夺得了第一名,他体验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掌声和成功。

伴随着他在音乐上的飞速长进,云迪的儿童手风琴也换成了120贝司的大手风琴。琴的重量对一个不到7岁的孩子来讲自不用说。更让云迪苦恼的是,重庆闷热的天气,常常使他几首曲子弹下来,稚嫩的前胸便热起了一片片通红的痱子。李云迪哀求妈妈:“能不能让我弹一个不重也不热的琴。”父亲嘴上不说什么,可心痛得要命,几经商量后决定:改学钢琴。当时,李云迪的父母每月收入加起来只有200多元的月收入,买一架二手钢琴也要4000多元。李云迪的母亲说:“云迪他爸那年刚好从部队专业,有笔转业费,就全投到这里来了。”云迪此时艺术天赋的展露似乎也是有意要来安慰父母的。他在重庆市少年宫刚刚学了3个月的钢琴,老师就对他的父母说:“这孩子领悟能力太强了,我都没法再教他了。”于是再换老师,可得到回答仍然如此。后来经朋友介绍,李云迪于1991年投到了四川省音乐学院附中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的名下。但教授家在成都,李云迪和妈妈每天要往返于成都和重庆之间,学琴要紧,但功课更不能耽误,这是云迪母亲对他的要求。于是,坐在火车上写作业,手心上温习学过的汉字成了李云迪经常的功课。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但教授的出现,使李云迪逐渐从一个有天赋的琴童向钢琴王子迈进。1993年,李云迪获得了重庆市首届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1994年,他获得了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第一名,同年,他还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四川音乐轩辕附中。 飞扬的乐章伴随着家的奉献。1995年,但教授应邀到深圳艺术学校任教,李云迪是跟是留,已经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变动。父母毅然决定,但教授到哪,云迪就跟到哪。也就是从这时起,李云迪的母亲张小鲁辞去了工作,专门来深圳陪读,从此就没再找过工作。她说:“我把陪儿子练琴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追求。”对于许多学钢琴的孩子来说,往往家长的毅力就是孩子的毅力。张小鲁说:“我每次陪儿子练琴,都是非常非常用心地听。每天陪上

5、6个小时,我并不觉得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既然付出了精力,就应该对得起自己付出的一切。”也许正是张小鲁执着的性格,使得李云迪很佩服她,也很听她的话。有一次周末,李云迪家里要来亲戚,他一听便高兴了,“正好今天不用练琴”,他央求妈妈。“定下的事情一定要做,不能轻易改变。”张小鲁严肃地对儿子说。于是,他们把活动时间往后推,云迪比平时提前一个小时开始练琴,提前完成了作业后,才高高兴兴地和家人出去玩。张小鲁觉得,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样,云迪需要大人的随时提醒。有些原则的事情是不能妥协的,否则一旦孩子形成了习惯,有些毛病就不容易改了。李云迪也很理解妈妈,“其实我妈管得对,只要我完成了每天的正常学习任务,看电视、打乒乓球这些我喜欢的事情,我妈从来不干涉我。”张小鲁的执着还表现在她对钢琴的领悟,也许正是这一点,使她和儿子达成了一种默契和理解。一次,在一旁陪练的张小鲁发现云迪练习的曲子没有一点感情的投入,很不满意地转身便走。李云迪的印象中,母亲对音乐始终是同样的挚爱,此时受到母亲的冷漠,李云迪很在乎,重新一遍遍地用心练,直到看到母亲的笑容。李云迪经常对同学说:“我妈的耳朵特好使,谁也别想骗过她!”细心的人还会发现,在李云迪对钢琴全身心投入的背后,他的父亲也在默默做着一切。这位目前在重庆某公司驻广州办事处工作的中年男子,说起儿子李云迪显得异常朴实和平淡:“其实,云迪的性格可能有点像我,不太会讲话,但他内心很丰富。我现在只能在周末回家看看,儿子大多数时间是在练琴,我也不好打搅他。不过我还是经常给他们娘俩做点好吃的。”熟悉李家的人悄悄地说,李川在外面也是个能拿得起放得下的男子汉,一个人担负起全家的经济来源。一回到家里,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的活就全被他都包下来了。每周日回广州前,他还把煮好的汤放在冰箱里给妻子和儿子留着。 个人想法:

在李云迪的成长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就是他的母亲——张小鲁。

张小鲁是一位爱教相融、严慈相济的母亲。小云迪在商场里看到了一个儿童手风琴,说什么也不走,非要爸爸妈妈给他买。终于,在他4岁生日那天,他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件乐器,一个最简单的儿童手风琴。为了满足小云迪的兴趣,爸爸妈妈把他送到重庆市少年宫的钢琴培训班。而为了鼓励孩子坚持学下去,不懂乐理的张小鲁每天只有陪读,回来再教给儿子。而之后因为心疼小云迪每次弹完风琴前胸都热起痱子,便把家里仅有的钱拿来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钢琴。可见,张小鲁在小云迪的兴趣爱好上的投入是毫不吝惜的。当然,现在的家长似乎对孩子的艺术爱好的培养也挺大方的,只是她们忽略了孩子是否是真的对其有兴趣,只是一味的强迫孩子,这种教育方式难免有失偏颇,事倍功半。之后小云迪师从但昭义,但是1955年但教授应邀到深圳艺术学校任教,李云迪是跟是留,已经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变动。但是父母毅然决定,但教授到哪,云迪就跟到哪。也就是从这时起,李云迪的母亲张小鲁辞去了工作,专门来深圳陪读,从此就没再找过工作。张小鲁的毅然决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执着的母亲。我们都知道,在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张小鲁如此果决地辞去了工作,这是一个母亲对于孩子最为无私的爱,也促使了日后李云迪对钢琴的执着和热爱。

但是张小鲁并不仅仅只是一味的疼爱李云迪,她也是一位相当严厉的母亲。张小鲁说:“我每次陪儿子练琴,都是非常非常用心地听。每天陪上

5、6个小时,我并不觉得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既然付出了精力,就应该对得起自己付出的一切。”张小鲁也从不会因为小云迪在钢琴上的天赋而有所松懈,她觉得,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样,云迪需要大人的随时提醒。有些原则的事情是不能妥协的,否则一旦孩子形成了习惯,有些毛病就不容易改了。李云迪说,正是由于母亲执着的性格,自己很佩服她,以她为榜样。而自己更是遗传了父亲沉稳的性格。 可见,母亲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占的比重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健全的母亲角色会使得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性格和社会认知。当然,不仅仅是母亲角色,父亲的角色对孩子的社会角色的形成也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这就要求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树立一个模范形象,以来正确的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