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国债发行时间介绍2023年【新版多篇】

储蓄国债发行时间介绍2023年【新版多篇】

2023年国债发行时间及利率 篇一

2023年国债发行时间是3月~11月,每月10日~19日发行;利息按央行发行前公布为准,按目前分析应该会比今年略高一点。

储蓄国债(电子式)有三种购买途径 :

1、网点柜台:40家2021-2023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网点柜台。

2、网上银行:29家承销团成员的网上银行。

3、手机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这四家银行的手机银行。

储蓄国债(电子式)相比储蓄国债(凭证式),购买更容易些,有好些朋友反馈说,电子式也不太好买到,所以我总结了个人购买成功的心得,在之前的文章中与大家有所分享,如果有新朋友没看到的,也可以翻一下我原来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债的申购途径有哪些 篇二

那么国债到底怎么购买呢?国债分为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方式,凭证式国债通过各大银行的储蓄网点,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办理网点进行发售,大家可以通过线下进行购买和兑付。与银行存储定期一样,凭借自己的身份证进行开户办理就可以。

电子式国债则更适合年轻人购买。通过网银账户进行资金清算认证,这一步骤则必须在线下银行柜台进行办理,开通储蓄卡的证券交易功能,最后再开通储蓄国债账户,等到国债发行的时候登陆网上银行就可以再网上进行国债购买。这一套操作流程下来相对麻烦,对于上岁数手机使用不方便的人来说有些困难。

定存和国债哪个更好 篇三

首先,我们来先看一下两个产品的安全系数。国债是一国中央政府发行的,安全方面自然有着十分的保障。银行也不用说,作为国家的金融系统,其安全性也是有保障的的。但是现在由于商业经济的发展,很多地方性小银行层出不穷,关于这些小银行的安全问题也出现过许多负面消息,想要存银行定期的朋友,在银行选择上一定要慎重。

在资金的灵活周转方面,银行定期和国债都是可以提前支取的。不过两者的计算利息方式是不一样的,银行的定期存款如果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提前支取本金,那么利息就是按照活期存款的利息收益。国债利息计算方式是按照持有时间分档进行计算,这样看来国债的灵活流动性是要过于银行定期的。

银行定期和国债从门槛比较的话,两者的申购门槛都是比较低的。国债的申购条件是最低要求100元以上,银行定期存款是50元起存,两者的门槛较低,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每个人都是可以进行申购和存款的。

从收益方面来看国债的收益较高。从2016年发行的电子国债作为比较,3年期限的国债每年利率是3.9%,5年期限的国债每年利率是4.32%。这几年的国债利率虽然有所下调,但也维持在4%左右。

2023年国债发行时间及利率表一览 篇四

2023年第一‬季度‬的‬储蓄国债发行计划来了,大家先睹为快‬。第一季度‬‬‬‬‬储蓄‬国债计划‬在‬三月份‬发行‬‬,发行品种为‬凭证式‬,发行‬起始‬日‬为‬3月‬10日‬,期限‬有‬三年‬期‬和‬五年‬期‬两种‬,付息‬方式‬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大家还记得2022年十一月份发行的储蓄国债的年利率吧,三年期的年利率3.05%,五年期的年利率为3.22%。不知道2023年3月份的利率会不会有变化‬‬。

由于2022年开始,银行的理财产品打破了刚性兑付,所以在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息的情况下,储蓄国债显得更加地弥足珍贵了。

储蓄国债发行时间介绍2023年 篇五

2023年国债发行时间是3月~11月,每月10日~19日发行;利息按央行发行前公布为准,按目前分析应该会比今年略高一点。

国债储蓄一般会在发行时间的8:30正式开售,不过由于银行是9:00才开始营业,所以如果是在银行柜台买的话,要9:00之后才可以购买国债储蓄。

目前,国债储蓄的发行时间一般是每年的3月10号、4月10号、5月10号、6月10号、7月10号、8月10号、9月10号和10月10号。

其中,3月10号、5月10号和9月10号一般发行的是凭证式,4月10号、6月10号、7月10号、8月10号、10月10号一般发行的是电子式。

2023年利率债供给预计呈现三大特征 篇六

1)相比去年净融资量小幅上升。我们推算2023年利率债总发行量为23.8万亿(国债9.9万亿+地方政府债8万亿+政金债6万亿),净融资量为9.4万亿(国债2.8万亿+地方政府债4.3万亿+政金债2.3万亿)。将2022年与2023年利率债供给对比来看,2023年利率债发行量较2022年增加9000亿,净融资量小幅增加2000亿。

2)供给节奏前高后低,发行和净融资高点在5-6月。发行量上一、二、三季度相差不大,四季度发行量明显较少,二季度为供给高峰,5-6月利率债发行量最大;净融资量上四个季度依次减少,5-6月利率债净融资量最大,分别为1.4万亿和1.3万亿。

3)发力比去年更前置。2022年利率债供给从二季度开始放量,二季度的发行量和净融资相比一季度有明显抬升,而2023年从一季度开始预计明显发力,节奏进一步前置。

风险提示:赤字率、新增专项债限额等指标大幅上升,利率债发行节奏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