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好了 生态好了 畅通三大渠道办好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

为激发群众监督力量,分局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畅通三大举报渠道,办好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

信访好了  生态好了 畅通三大渠道办好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

一、 畅通电话举报渠道,确保两个100%。

1、便捷畅通,让群众“能举报”。开通了24小时电话值班,健全来电信访受理体系,确保举报畅通。利用传统媒体与网站、微信平台相结合等方式,宣传公示举报电话和受理范围,让基层老百姓看得到、看得懂。对受理来电内容进行研判,按照职能划分,由指挥部交办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办理,做到部门依法依规办理,群众明白满意。2018年以来接听群众来电(?件),全部办结。

2、保安全,让群众“敢举报”。修订完善《保密制度》、《信访举报工作人员守则》等制度,提高对工作人员的纪律约束,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对于泄露举报人信息、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根据情况从严惩治、严肃追责问责,绝不姑息。通过多种途径保护举报人的安全,给举报人送上“定心丸”,解除举报人的后顾之忧。

3、电话回访,让群众 “想举报”。 推进领导班子成员“接访+下访”模式,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接访、主动下访,深入基层,及时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实名信访举报优先受理、优先办理、优先处置、及时反馈。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2018年10月以来电话回访群众(?)人次。

二、畅通微信举报渠道,将有奖举报落到实处。在原有电话、来信来访渠道上,2018年10月,开设了环保有奖微信举报账号,市民通过手机添加该微信账号随手拍张污染照片,写明相关信息,就能快速完成举报,从而激发了公民参与监督与举报的热情,弥补了监管在时间上可能产生的薄弱环节,实现了全天候监管。

1、流程简单,发放及时。为开展好环保有奖微信举报这项工作,分局成立了环保有奖微信举报信息转办小组和快反执法分队,办理申请了一个专用微信账号,指定专人24小时值班。接到举报后,微信举报信息转办人员,将信息复制后,转发到快反执法分队微信群,群内执法人员根据信息分类,受领任务,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举报线索进行查证,核实后将会对违规违法事实进行查处, 36小时内对举报情况进行回复。对于市民通过微信举报的属实的环境违法行为,根据所举报违法行为被发现的难易程度、违法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的社会影响范围等因素,设定了不同档次的奖励标准,分别给予举报人50、100、150、200元四个等级的微信红包奖励,每月两次定期发放。对同一环境违法行为,按受理登记时间奖励首位举报人,对于举报线索不是环保的问题,通过区污染防治攻坚防治指挥部转到相关部门处理。

2、参与度高,保密性强。以往出台的举报有奖办法规定中,奖金发放程序繁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名举报认定,二是查证属实的认定。发放的奖金领受人,还要求身份识别,有的还将奖励金额与罚款额相对挂钩,使得奖金发放效率较低,严重影响的举报人的积极性。环保有奖微信举报在给予红包奖励的同时也要做好举报者的隐私保护,消除了举报人的疑虑和后顾之忧才,账号开通两年时间来,已经吸引近5000人关注。对于举报次数多、举报问题突出的群众,除红包奖励外,还可以获得荣誉证书,丰富奖励形式,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3、宣传面广,台账清晰。通过环保有奖微信举报账号朋友圈宣传生态理念及环保知识,发布关于环保管辖范围的条文,对环保法规中表述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通俗化表述,便于市民理解,能够准确地发现、判别身边的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金由没有环保设施污染的爱心企业赞助,发放中建立了奖励台账,做到了举报受理、案件查处、实施奖励等相关工作衔接,信息转办人、现场检查人、企业赞助方均签字有效。截至目前,接到举报线索1200多条,经核实,220条举报线索属实,通过微信发放奖励红包15000多元。

三、畅通监督渠道,扩大公众参与度。

1、充分发挥电视台、报等媒体主阵地作用,用好政务微博、微信新媒体矩阵,提高微信平台的关注度和受众面,并开设了 “环保曝光栏目”,加大了环境违法反面典型公开曝光力度。今年以来已编排曝光环保问题123期243个问题。

2、深化舆情监测和舆论应对,细化舆情监测工作程序,不断提高舆情分析、研判水平,增强化解舆论危机的能力。

3、监督宣传持续发力,推动建立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不断规范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强化公开监督,做到全面、准确、及时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高标准策划开展环境日集中宣传、绿色创建行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等活动,充分听取区人大、政协意见建议,定期向人大、政协汇报环保工作,优质办理人大、政协建议和提案。从不同的社区、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岗位聘请了66名生态环境保护义务监督员,定期向他们通报环保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