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差评”服务制度 减政便民 助推服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想行地稳、驶地远,我们政府就要牢记自己的人民公仆的身份,始终以人民的需求为需求,始终以群众的难题为重点,换位思考,让工作都落到实处,让方便行到群众。

“好差评”服务制度 减政便民 助推服务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报告时表示,要持续开展“减证便民”改革行动,不能让繁琐证明来回折腾企业和群众。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政府部门做好服务是本分,服务不好是失职。总理的一番话引起了群众的一片赞叹与拥护。近年来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多项惠民政策的实施,政府的服务质量及效率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收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现期“减证便民”还只是从表层去“减证”,为什么有些地方还是存在行政不作为?为什么“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还是屡有抬头?说到底,还是没有深究服务的本质。服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政府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服务的优劣也应该由接受者来评定,而不是由本单位或上级部门来评价。由单单几项数据,几份资料是无法现实反映执政效果的,只有直接感受者企业和群众才能最真实反映该单位的政务服务水平。“好差评”制度能在政府服务到群众之间搭建桥梁,简化中间流程,直接反映群众需求,有利于政府继续深化改革,真正惠到群众手里。

虽说这个政策站在群众角度探讨了“减证”问题,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政策执行当中的难题。

一是“好差评”的质量该如何评定?一些企业或者群众可能会滥用这个权利,随意进行一些所谓的评价,但实际可能并没有这个问题,或者问题没有所述的那样夸大严重。那该如何去认定这个标准?去执行核查是否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重财政负担?这都是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讨研究的。二是该如何去防范一些群众和企业运用这个权利去威胁单位办事人员?这样可能会出现另一个极端,导致了服务效果的混乱。

“好差评”服务制度让我们群众看到了省时、省力、省心,让政府在群众之间树立了威信。只有我们政府和群众携手共进,共同面对发展的难题,清明便捷的政务环境才不是一个虚构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