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菜贱伤农”中的政府角色

浅谈“菜贱伤农”中的政府角色
今年三四月份,北京、山东、安徽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都出现了菜价急降的现象,苋菜长到一米高菜农都不去收,成片成片的蔬菜被铲去,有网友帮她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卖莴苣,网上卖菜之风越演越烈,甚至于,各地政府组织企业、学校购买蔬菜,以防菜贱伤农。但是,与此同时,超市里头的蔬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终端市场的高价与田间的批发低价同时存在的现象确实让人无法接受。
这些情况的出现,是因为:
1.供过于求,由于上年一些蔬菜的价格偏高,所以今年很多农民就跟风种植那些蔬菜,导致在非销售旺季,很多蔬菜集中上市;
2.物流成本过高,由于通胀严重,在市场上出售的蔬菜的价格最多有70%来自高昂的物流成本(运费,保险费等);
3.行业信息预警机制的不完善,没有正确地引导农民到底应种什么,种多收;
4.生产错季,今年南方的气温偏低,蔬菜上市时间较晚,跟北方的蔬菜上市冲到了一起,所以造成市场蔬菜过量;
5.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
    相信问起原因,很多人都能说得头头是道,问题在于,这个“菜贱伤农”而且“菜贵伤民”的情况是今年才出现的吗?不是!每年都翻翻覆覆,每年都有农民因为种植不恰当而血本无归,这里面,政府又做了什么工作?
今年,出现大量的“菜贱伤农”事件之后,商务部于4月23号发紧急通知,要求拓宽流通渠道降低成本,缓解蔬菜难卖的问题;农业部紧急部署,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帮助菜农寻找市场销路,稳定蔬菜生产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里面写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每一次都是事情发生之后,政府的有关部门才出面来说,应该如何如何去做。为什么不能在事情发生之前,先做好预警?这样,如何改变我们的农业格局,如何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增加他们的收入?
菜价收购价格过低,政府才跑出来托市,确实,短期的托市行为可以减少菜农的损失,但在中长期来看,这有可能造成菜农的道德风险,菜农只管种菜,不管种什么菜,不管要种多少菜,有事找政府,降低菜农的风险意识,这其实是损害了菜农的独立判断能力,增加了菜农长期的损失。
相对于政府的托市行为,政府更应该做的是加强信息的搜集与传播,减少菜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波动与不确定性,降低流通成本,健全行业预警机制和农业保险体系。
我国自1995来启动“菜篮子”工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城乡共建”。“菜篮子”工程使蔬菜的价格相对稳定,使蔬菜产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成功转变。同时也形成了“生产基地—中心批发市场—销售基地”的生态链。
问题在于,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体系使得“菜篮子”工程的严重问题难以解决,流通环节的不断增加,层层加价,从产地到终端销售,蔬菜的价格几倍甚至十几倍地疯涨,而这些价格的提高却没有使菜农得到一点点的实惠。更何况,当菜农的销售对象主要面向批发市场的时候,农业公司化经营的设想就更难以付诸实践。
面对辽阔而且信息万变的市场,规模小,信息匮乏的散户农民根本无能为力,只能看着市场的风险在瞬间吞噬掉自己的血汗成果。其实,所谓的“菜贱伤农”问题主要是因为“菜篮子”工程的顽固弊病所引起的。根本出路在于订单农业和公司化经营。
散户要联合起来,一个村,一个镇的规模是肯定不够大的,只有把规模做到,才能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这就需要政府的努力,
政府是作为引路人,政府真正要做的事情是把散户都号召起来,建立公司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加强信息的引导,提供更多的行业信息给农民,健全农业的保险机制,减少通胀,减少价格的波动性,使菜市场的运作更加有效率。
要改变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产销模式,势必会经历阵痛,这是经济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农民只是弱小的散户,只有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之下,农民才有能力改变他们的不利地位,才能发展出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中国的农民才能真正地富起来,才能建设他们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