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容论文精品多篇

中医美容论文精品多篇

中医美容论文 篇一

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家统一刊号的获批,第三届编委全委会议的顺利召开,在编委、作者、读者热心合作下期刊的学术水平和编印质量的提高,可以说是得天时、地利与人和,为我刊这8年的艰苦历程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为新世纪的工作奏响了前进的序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于科技工作者,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刊作为一本交流、传播最新美容医学理论和技能的学术类刊物。对这一时代的到来,既感到无比的欣喜,又深觉肩负责任之重大!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全国各地编委的作用,我们将大力支持各地区编辑委员会积极开展各项学术活动,组织最富学术价值和科技含量的高水平稿件;造就有竞争实力的高素质的作者队伍。这一举措也是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开放型社会形态的发展需求的。

今年,本刊将推出三份"新年献礼"为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擂鼓助威。为促进美容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为光大美容中医学,发掘学科人才,《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社分别和陕西海棠中医美容研究所,青岛长城医学美容化妆品集团、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联合举办全国第一届"海棠2000杯"中医美容优秀论文大奖赛,全国第二届美容医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和"孟泉2000杯"美容医学优秀论文大奖赛。另外,为提高美容医学人员整体素质,我编辑部定于2000年公开举办医学科技论文写作技巧函授学习班。

本着"专业美容需要医学指导"的精神以及广大美容师一贯对我刊热爱这一客观事实,今年专业美容版块栏目内容将更加充实丰富。进一步帮助专业美容师提高综合素质,拓宽专科美容医师知识的层面,尤其对刚刚涉及美容经营和管理的医务人员,成功人士的肺腑之言、名人名家的新颖理论,以及特色经营的妙招奇法,可助其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快捷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与角色转换。

中医美容论文 篇二

【关键词】  中医美容 方剂 历史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同样,也是美容研究的渊源考察文物。可以看到我们先人在二千年前就已经能研制简单美容制剂。浩翰的古籍里,有关美容的论述丰富深刻,其实用方笺也屡见不鲜。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医著中,就有增白悦颜、祛斑莹面、毛发美饰、酒渣粉刺、灭斑除疣、除臭散香6大类1233首美容方剂,269味中草药。当然,这些多数是为当时朝廷贵族服务的。本文对古籍中的美容方药归纳如下。

1  远古至先秦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起源时期。甲骨文已记有“疥”、“秓”、“癣”、“疣”等损美性疾病[1]。殷纣王时期,已研制有“涂脂擦粉”,使用的化妆品——“ 燕脂”,能收到“桃花妆”的美容效果[2]。战国时的《山海经》146种药物中,有12种与美容有关[1]。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形成于战国至秦时期的医药方剂书《五十二病方》的内容十分丰富,预防和治疗瘢痕的方剂6个[3]。《养生方》中有3个长寿方,还有“令人面泽”和“去毛”、“黑发”的专方。

2  秦汉三国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萌芽时期。《黄帝内经》虽为中医理论巨著,也为中医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也有一些治疗美容的方法[4]。如《灵枢·经筋》记载了马膏疗法,用马项下脂肪反复涂摩患处,即将药物和按摩结合起来的一种美容治疗方法。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00种关于“悦泽”、“美色”、“轻身”、使人“头不白”的美容药物(上经54种,中经27种,下经19种),并提到了美容药品的独特剂型——面脂。

另外,汉代2位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创立的当归芍药散治疗肝血瘀滞引起的肝斑,麻子仁丸治疗燥热所致的皮肤粗糙,猪肤汤润肤悦颜去皱等方法,至今仍为后人所沿用[4];《华佗神医秘传》载美容外用复方10首,《华佗神方》有美容保健、治疗的内服、外用方共56首[5]。

3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的形成时期,亦是中医美容方剂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3.1  两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的葛洪《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2本书,前者是一本哲学名著,后者是一本医学名著[6]。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抱朴子外篇》50卷中,而《肘后备急方》以其所刊载的美容方剂之早、之多、之专,以及所明显体现出的美学思想,堪称中医美容第一书,其中记载的美容方有66条,应用于美容的药物有95种[7]。南北朝时齐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所载730种药物中[8],有保健美容中药70余种,而且对《本经》有所发挥,如藁本,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可作沐药面脂”,这些都被后世广为应用。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也收载了一些美容方剂,共50首左右。

3.2  隋唐时期

初唐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下合称《千金方》各30卷,其中较集中论述中医美容内容的章节有《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下·七窍病下,列方81首;《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脏,列方56首;《千金翼方》卷五·妇人一·妇人面药第五,列1论,39方;《千金翼方》卷一·药录篡要·悦人面第六十三,列药9味,其余大量内容则散在各卷之中。其弟子孟诜撰《食疗本草》,载食药260味[9],其中有许多美容食物,如“荔枝,微温……健气与颜色 ”,“萝卜,性冷……服之令人白净肌细”,丰富了食膳美容的内容。唐王焘的《外台秘要方》,其中三十二卷专论美容,有面部美容方97首,美眉发方87首,澡豆方9首,口脂方3首,美手方3首,香体熏衣方10首,另有其他美容制剂方法11首[10]。凡其他各卷方药主治和用法与美容相关,并确有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作用的方药有34首。其中美发方9首,香体方4首,美手方7首,去除面斑方11首,保健方3首。凡原文中指明对头面损容性相关疾病具有美容治疗作用,如治疗白癜风方14首,香口方9首,香体除臭方43首,除疣方19首,除瘢痕方17首。依此思路,共得美容方药两类356方,294种药物。

总之,两晋至唐间,中医美容可谓承上启下全面发展,不仅初步体系形成,也为宋元时期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宋金元明清时期

此期是传统中医美容方剂学的拓展时期。此期的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大部分都涉及到了美容问题,清代宫廷美容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4.1  两宋时期

在遗留至今的宋代出版了几部大型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均收载有很多美容方剂。《太平圣惠方》第四十卷以美容方为主,共列方187首;第四十一卷为须发专方,共列“治法白令黑方”、“治眉发须不生诸方”等120首;此外,在其他卷中,还有治羸瘦、白癜风、针眼、目不明、牙齿黄黑、牙齿脱落、揩齿令白净、口臭、唇疮、热疮、(各种)癣、漆疮、手足皴裂等损美疾病诸方440余首,以及各种补益驻颜方240余首[3]。全书共有美容方剂980余首。《圣济总录》中,仅面体、髭发两门,就有处方100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诸虚门”及其它各门中,也散在收载了许多具有增白驻颜、乌发固齿、延年润肤作用的美容方剂[4]。此外,《使辽录》中,还记载了以中药“瓜蒌”调敷于面部的“佛妆”配方,与现代所称之“倒模”美容术是类同的。除此之外,《苏沈良方》、《洪氏集验方》、《济生方》、《类证普济本事方》、《鸡峰普济方》、《是斋百一选方》、《魏氏家藏方》等等,都载有美容方或法[3]。4.2  金元时期

元初许国祯撰《御药院方》,汇集了金元以前大量宫廷美容用方,如御前洗面药、皇后洗面药等,该书还列出多种牙药,如白牙珍珠散、麝香散等,共计180余首,丰富了美容范畴。

4.3  明清时期

至明代,出现了医药学巨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说是对美容中药的一次大总结,其记载的美容中药近300种,功效涉及增白、护肤、祛皱、消斑、去雀斑、乌发、香体、洁齿、悦颜等方面。其方法强调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将中医美容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明初朱?等编的《普济方》,美容方收载规模空前,按头面2大门分21类,列方747首,是集前代之大成者。明胡文焕校刊的《寿养丛书》,收有《香奁润色》一卷,这是专为妇女美饰而写的一本方书,辑录了大量美容方,美发、白面、玉容、驻颜、白牙、润唇、美手、香身等各种美 饰用化妆品方应有尽有。明著名的外科专著《外科正宗》中,也记载了许多美容诊治方法,如治疗雀斑内服下容散,外敷玉肌散,面部黑子(痣)用“灰米膏”治疗等。

清代美容方剂主要汇萃于清宫档案之中。中国中医研究院清宫医案研究室1981年出版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就收录不少。如长发香发方、令发不落方、洗头沐浴方等都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5  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美容学萌芽于秦汉,形成于隋唐,丰富发展于宋明。中医美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美容方剂也是内容浩博的。今天,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需要有效的治疗,而且对影响人体外在美的因素也需要医学提供更多的保障,因此,深入研究、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中有关美容的瑰宝,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任 旭。中国中医美容学发展源流[J].亚太传统医药,2005,(1):87-91.

[2]王明辉,王风雷。中医古代有关美容养颜的认识[J].中国中医药,2005,3(3):58-59.

[3]高学敏,党毅。中医美容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

[4]林俊华。临床中医美容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7.

[5]黄霏莉。医学美容学的重要分支——中医美容[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12(1):200-205.

[6]王红松。《千金方》对中医美容的贡献[J].中国美容医学,2005,8(8):954-955.

[7]梅全喜,吴惠妃。试论《肘后备急方》在医药学上的贡献[J].中医药学刊,2005,7(23):1194-1198.

[8]王雅丽。略论晋唐之医学美容[J].吉林中医药,2005,25(4):1-2.

中医美容论文 篇三

【关键词】现代中医美容;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R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053-02

现代中医美容学是一门以人体健美为对象,由多种基础、临床学科相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中医学科,是在中医基本理论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体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医特有的方法,研究损美性疾病的防治和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或矫正,探讨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的方法,以达到维护、修复、塑造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专门学科[1]。现代中医美容脱胎于传统的中医美容,是对传统中医美容的继承和创新。传统中医美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始终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经过祖辈们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美容体系――她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形神俱美、文质并重,并且方法多样,安全有效,深受人们欢迎。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需求亦不断提高,中国的医学美容事业顺应而生并迅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医美容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融合了现代科技的中医美容更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现将现代中医美容的发展现状作简单概述。

1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

传统中医美容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早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最早的医学分科,将医学分为四科,即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而疡医,则便是是最早的中医外科医生。而各种对于皮肤疾患的治疗和护理则便是属于中医外科的范畴。战国时期《山海经》中已有一些关于美容药物的记载,如“荀草……服之美人色”,“蕃草……服之媚于人”[2]。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历代医家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多种损美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和防治方法,甚至还涉及外科、牙科美容,并涌现出一大批著名医家及经典著作。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具有保健美容或治疗美容作用的药物达160余种,并提到了美容用品的独特剂型――面脂,如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唐代著名医家及养生大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分别辟有“面药”和“妇人面药”专篇。明代医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一书中载药1892种在“眼目”、“面”、“鼻”、“唇”、“须发”、“胡臭”、“诸疮”等篇中,集中介绍了数百味美容药物,对每一味药物的功效及使用方法,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以上这些不过是沧海拾遗,由此可见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多么丰富而珍贵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而现代的中医美容正是对这些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现代学者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和研究,并加以整理和总结,通过不断实践和验证,较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中医美容。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教育组副组长黄霏莉女士和首都医科大学的马斌荣教授合作完成了“中医美容咨询系统”,该系统使用多媒体技术,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1993年底的400余种中医医籍及近10年40种期刊中有关中医美容的信息进行了整理、总结和归纳,成为中医美容科研、教学、临床治疗中随时可以提取的资料库。

在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创新的科技也为中医美容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实验人员运用现代技术对中草药进行药理研究,分析其发挥作用的药理成分。运用现代工艺的加工和提取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留其有效成分,如CO2超临界萃取技术,该技术是以低温高压提取,能有效防止中草药活性成分和热敏物质氧化,减少有效成分流失,特别是能较好地保留中草药中的挥发性成分,并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成分,且无溶剂污染。使用该技术萃取分离的中草药有效成分是普通方法提取的2.5倍。

另外,对于制剂剂型的不断改良和创新也促使现代的中医美容更加便捷、实用、有效。例如将传统汤剂的改为口服液并改善其色泽、气味、质地再加以精美包装,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医美容的形象和品位,良好的口感也使之更趋于求美者接受。

2 适应时代潮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2.1 中医美容具有诸多优点

2.1.1 整体观念、辨证求美: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而整体观念把人体美与五脏六腑乃至外在环境联系起来。中医讲:“有诸内,必形于外。”发生于我们皮肤体表的一些损美性疾病往往就是体内脏腑病理变化的外在反映。这就说明了对于一些损美性的疾病,不仅要外治还要内调,要运用内服外用药物、针灸、按摩等各种治疗养护方法进行全面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比如黄褐斑,常常由于肝肾亏虚、肾阴不足等原因引起,那么在治疗黄褐斑的如果只是单一的使用祛斑的面膜外敷或是使用现代医学美容的激光、光子等技术来治疗,疗效差而且易反复。倘若,在外治的同时配合补益肝肾、滋补肾阴的内服药,再辅以针灸推拿疗法,从根本原因上治疗,就能得到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中医美容的这一整体观念得到了广大求美人士的普遍认同。

2.1.2 方法多样、安全有效:中医美容方法众多,大致可分为中药、针灸、推拿、刮痧、气功、音乐、心理、食膳、养生等,其中每一大类又有若干种具体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优势。如中药又分内服外用,内服又分为疗效迅速并且可以随证加减的汤剂、便携的丸剂、使用方便的口服液、滋补力强的煎膏剂等;外用有膏剂、酊剂、气雾剂等。这些方法经过反复实践,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或无。在这个崇尚绿色、自然、无害的时代,中医美容自然深受欢迎。

2.1.3 融入生活、简单易行:中医美容很多治疗和养护方法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食膳美容,古人云:“食饮不美,面目颜色不足视也”。食物与药物治病原理相通,源自“药食同源”一说。的确,很多中药界与药物和食物之间,如山药、大枣既是美味的食物,同时也属益气健脾的药物。中医讲: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皮肤、毛发等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的濡养而表现出滋润、光泽的健美状态;脾不健运,则气血生化乏源,阴血亏少,导至腹胀、便溏、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毛发枯槁,皮肤粗糙等临床症状,有损人体健美。那么一个脾气虚弱的人就可以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诸如山药、大枣之类具有益气健脾作用食物,来实现美容的目的。这样,既享美味又养容颜,简单易行,何乐不为?

2.1.4 独特的审美理念:中医美容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说中医美容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以说中医美容带着浓重的人文气息。现在连奥运都讲究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中医美容的这一点可以说是紧握了时代脉搏。另外,中医美容讲究中和(自然)之美、神韵之美、文质之美,这种理念也正好与现在的潮流相呼应。这样的中医美容自然会受青睐。

2.2 市场环境为中医美容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首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追求更加完美的生活状态,人们愿意也有能力去消费美容产品,而中医美容内调外护、绿色自然、方法多样、安全有效等特点也正好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口味。其次,众多商家嗅到了中医美容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商机,纷纷投资致力于中医美容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如大家所熟知的知名品牌百草集、丁家宜等就是成功中医药美容的典型案例。现在,国外商家也纷纷进军中医美容市场,04年4月,资生堂“中医美容与健康”研究项目由日本中医学协会在日本正式启动,旨在开展中国中医药学中涉及美容与健康部分的研究,并探寻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工作的可能性。

3 注重学术研究,人才水平不断提高

上世纪80年代,各种有关中医美学和中医美容学的著作陆续出版,如《中医美学》、《实用传统美容法》、《中医美容大全》、《针灸美容》、《中医美容学》等,各类有关中医美容的论文也日渐增多。1989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成立,1997年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成立,标志着中医美容与中医其他科室一样成为独立的学科。为了适应中医美容发展的需要,对于中医美容人才的培养也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国许多中等或高等医药院校开办了医学美容专业,不论是中医院校还是西医院校, 中医美容学都是作为主干学科。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有中医美容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这些人才充实到美容行业中,大大提升了美容行业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4 相关法规不断出台

卫生部2002年1月,卫生部颁布了19号令(《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医疗美容的定义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体的容貌和人体各部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将美容划分为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大部分,并且明确规定“医疗美容可谓一级诊疗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为二级诊疗科目”,进一步确立了中医美容的学科地位。

中医美容博大精深,虽然近十几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还有诸多方面的欠缺。由于各种原因,中医美容科在各大医院里还不是很多见,而市场上的形式多样的中医美容也欠缺规范,从事中医美容的人才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有些甚至没有医学基础。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也打击了一部分消费者的信心。所以未来的发展亦是任重而道远。对于未来中医美容的发展应该从进一步加强中医美容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融入更多的科技力量,加快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快中医美容的发展,促进中医美容的成熟。

参考文献

[1] 刘宜群。中医美容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6:1

中医美容论文 篇四

[关键词]美容医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02-0163-02

美容医学是近年来国内发展比较迅速的一门学科,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容的需求增加,因而美容医学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美容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美容医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尤其重要,其对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校是国内开展美容医学教育较早的单位。多年来,我校美容医学系重视实验教学,在所承担的美容皮肤、美容技术、美容外科、美容中医和美容牙科等5门课的实验教学中,积极探索,锐意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将笔者在美容医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报道如下。

1 目前美容医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美容医学实验教学与其他医学实验教学一样主要侧重验证性实验。一般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结合理论将整个实验的目的、方法、仪器使用及注意事项一一讲明,并进行示教,学生按照教师讲授的内容逐步完成实验,最后书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交由老师批改。这种方法使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创造性思维及实验设计能力受到制约,以至于学生养成只继承而不创新的学习习惯。现在的医学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1]。鉴于此种情况,对传统美容医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是美容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2 我校美容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做法

2.1 实验教学与实践操作同步进行:由于美容医学的特殊性,要求临床实践技术与方法精、细、美[2]。在美容技术、美容中医、美容皮肤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中,笔者尽量找一些实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真正进入美容医师的角色,切实将课堂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同时以学生亲身体会操作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通过与美容对象交流,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美容师与求美者的心理感受,也有利于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2.2实施开放式实验室教学:主要对象为对美容医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有一定科研诉求的本科生及准备考研的学生。规定每周两个下午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指定相关教师具体指导。在此期间,学生可以熟悉各种美容仪器的使用,模拟实践操作、熟练美容手法,有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请教师,也可参与教师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通过开放实验室,增加了学生动手机会,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3]。

2.3应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有研究表明,PBL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激发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及语言表达、沟通协作能力等较传统教学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4]。由于我校美容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相对较小,笔者对有些内容采取了PBL教学方法,即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实验验证、小组讨论、老师总结[5]。如在美容技术实验中微波、Q开关激光、高频电等多种仪器,均为消除痣的适应症范围,但究竟采取哪一种效果更好?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在充分查找资料的前提下由老师指导,运用不同的实验仪器,在不重要部位进行试验验证,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此外,我们在讲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简单的文献检索方式以及科研论文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美容医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自主设计一些课题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获取实验结果,运用所学的基本的科研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结论,最后完成科研论文或实验报告的撰写[6]。通过PBL法教学,使理论和实践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融为一体,并为一系列重要的学习目标提供了一种融合基质[7],深受学生的欢迎。

2.4多媒体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一些暂时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实验,我们采用多媒体课件将其直观的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量,也弥补了实验条件的不足。

2.5 对学生临床实习前进行实践技能集中培训:为了使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能尽快适应工作,我们从2010年开始,对即将临床实习的学生集中培训两周,主要对一些常规仪器操作,和美容手法进行培训。经过两年实施,多数实习医院对实习生反应良好,而学生在毕业实践技能操作考试中成绩较过去也有显著提高。

2.6 实验中的安全教育:美容医学实验不仅涉及到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同时在美容皮肤的真菌检查与药物配置中还用到一些化学药物,因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教育不仅能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学生以后的科研及临床习惯的培养均有重要意义,在实验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对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起到一定作用。

虽然我们在美容医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我们深知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今后我们将积极借鉴国内外美容医学教育的成功经验,继续推进我校美容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我校美容医学教育再上新台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美容医学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梁生林,李庆耀。药学本科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6:126-128.

[2]边二堂,鲍海平。多媒体课件在美容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同医专学报,2005,3:54.

[3]孙文斌。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148-151.

[4]舒向俊,刘立亚。PBL教学法在《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z2):419.

[5]刘利平,方定志。PBL教学方法的调查和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6,6:95-96.

[6]Dolmans DH,De Grave W,Wolfhagen IH,et lem-b ase dl earning:fu turec halengesf ore ducationalp racticeand research[J] Educ,2005,39(7):732-741.

中医美容论文 篇五

刘翼旗下的晟仁公司在美容专业线阵营中,谈不上规模,也谈不上资历。但是,晟仁团队所展现的团队凝聚力、战斗力却让很多人叹服。在蓓迪雅强大的商队伍中,年轻的晟仁为何当仁不让地摘取了“2010年度蓓迪雅十佳商”的荣耀,赢取到中国健康美容联合会授予的“中国养生企业突出贡献奖”?在2010年华山论剑・中国美业领袖年会上,晟仁又是如何脱颖而出摘取了“中国最具竞争力商”的至尊大奖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一行专程赶往杭州,拜访晟仁公司的年轻掌舵人刘翼。

走进晟仁公司,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装裱考究的《弟子规》和孔子挂像,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不敢高声语,恐惊圣贤人。在晟仁公司,无论是装修布局,还是与公司同事沟通交流,少了几分铜钱的味道,多了几许禅意。

晟仁愿景

《财留》:贵公司的企业经营宗旨是“随喜功德,治于未病”,这如何理解?

刘翼:“随喜功德”为普贤菩萨所发十大愿之一,载于《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随喜功德”的意思是见他人累积功德,如同自己积德般欢喜。如对佛陀之从初发心、不惜身命、舍头目髓脑、修诸苦行,以至成道、灭度等所有功德,乃至六趣四生、声闻辟支佛、一切菩萨等之诸善功德,我皆随顺欢喜。

“治未病”词语见于《内经》多篇论文,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晟仁公司作为美容行业商队伍中的一员,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坚持走“治未病”的专业路线。中医养生已成为美容行业的一大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也越来越强,越来越普及。随着大众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治未病”的意识也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关注。同时,国家提出了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这种健康维护理念的变化与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有着契合之处。

《财智》:“治于未病”的企业定位是否在无形中限制了公司的经营范围?

刘翼:在市场细分的时代,我并不认同美容专业线的商什么项目都做,什么却都不精。晟仁公司的发展前期,我们只希望专注于某一个领域,真正做出专业水准才是最重要的。

文化进店

《财留》:您如何看待2010年蓓迪雅大力倡导和实施的文化进店活动?

刘翼:文化进店是利用美容院休闲区、接待区的固有场地进行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帮助美容院扶持创建图书阅读区、文化展示区、图书销售区等公益扶持活动,通过店面建设个性化扶持方案,图书及特色产品配送体系的专业保障,活动促销的经营推广等一条龙扶持方案,丰富美容院的企业文化,拓展美容院利润增长点。文化进店的确是整个行业的一大创举,是改变行业营销模式的一大突破,市场接受度很高。这也迎合了我们“随喜功德”的企业宗旨。

《财智》:文化进店对终端市场到底有哪些帮助?

刘翼;专业线有这样一个共识:市场是培育出来的,顾客是教育出来的,需求是引导出来的。蓓迪雅所倡导和开展的文化进店就给终端美容院线提供了一个承载起市场培育和教育功能的平台。名人图书进店不仅可以丰富美容院的文化底蕴,渲染文化氛围,而且还可以开展开卡送健康等活动。一本书的价钱不高,但是送得很有品位,很有特色。如果买产品送产品的话,就会在无形中削减顾客的产品购买力。文化进店对于提升美容院的文化氛围,形象品位,服务品质及多样性,对于团队的自身的学习和教育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其作用不可小觑。

全民养生

《财智》:蓓迪雅提出了“全民养生”的品牌诉求,您认为这个诉求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在哪里?

刘翼:全民养生其实就是一个“治未病”发展趋势。中国的美容行业自诞生以来其行业定位和服务是在25~55岁的一个狭小女性群体中,行业贡献仅体现在“治”和“修”等原始低级层面。服务群体的局限性和社会功能的低能性一直是整个美容行业的一个瓶颈。因此,尽管美容业正在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但是其服务层面的局限性和社会功能的低能性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中医美容论文 篇六

【关键词】中医;整体美

中医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为人民的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科学,其中的美学内涵也正是这种“深奥的美”,只有它才能使人类的生命与机体表现出生机勃勃的自然美。中医美学是我国传统医学与美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学科。如中医的医德美、阴阳五行和辨证论治等理论中的整体美、动态美、意蕴美。

中医学是一个对称性极强的知识体系。中医理论和谐、对称、雅致,同时也不缺乏新奇与简练。她美的风格是深沉隽永,雄浑仓健,朦胧奥玄。在中医学中,对称的一切概念,最终都可以统属于“阴阳”这样一对总的对称的范畴之中。天地、上下、男女、寒热、虚实、脏腑、补泻、升降、开合等等一系列基本概念,都具有广泛的对称特点。中医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其物质的元素就是阴阳二气,包括人类在内的物质世界无不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产物。中医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这一朴实的文字语言来描绘人与自然的同源相动的整体完美联系。欣赏它的美,如谣观滚滚长河,苍苍群山,红日浴雾,白云舒卷。

中医的语言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熏染,言而有文,神韵盎然。中医语言有着诗的韵律,诗的形象,诗的凝练。中医的经典著作令人不禁而诵,留芳齿颊,百读不厌。你会醉心于《内经》文风的汪洋宏肆,典雅绚烂,象神龙行空,繁星灿烂。你还会惊叹于《伤寒》文风之“犹矿出金,如铅出银”,严峻沉郁,朴实洗练。那方歌节奏的匀齐严整,针赋文句的双双对称,医话词语的耐人寻味,医论语言的犀利思辩,都可给你心的愉悦,美的体验。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核和理论支架,中医以“阴平阳秘”、“阴阳平和”的理论来说明整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并籍以解释人体与宇宙间其他事物的联系,如人体某一机能活动受损或能量耗散的某一环节受阻,而不能促成相对平衡,出现某一方面的“偏胜”或“偏衰”,便产生疾病,体形、体态和容姿都会因此受到损害。因此阴阳消长-平衡美。五行学说中,除了用原始的哲学思想来表达人体脏腑的功能属性外,五行相互制约、相互消长、转化和相生相克,循环无端的错综机制。可见,中医五行相生相克及其顺序的概念,是中医学的一种医学逻辑思维方法,五行生克-协调美。

中医的药物是美的。中医的药物出于自然,来自天然,巨龙细虫,飞禽海鲜,春华秋实,斗兽鸣蝉,丹石黄土,悬瀑流泉,都可入药,争显不凡。中药的性格各异,各怀绝技,各有才千。或如少女,温柔甘甜,温煦滋润,安抚五脏;或如将军,粗犷强悍,峻攻猛逐,祛病除患;或如先锋,率引群药,直达病所,一马当先;或如国老,调和诸药,协调关系,共对病顽。

中医的方剂是美的。好的方剂是医生智慧的结晶,是中医理论美的体现。动静互制,刚柔为用,升降互济,寒热相安,七情和合,相辅相成,君臣佐使,次第井然,药证和拍,细密紧严,如五音谱写成悦耳乐章,犹七彩调画为动人画面,用之祛病疗疾,疗效卓然。中药用药讲究“七情合和”,体现协同美;中药的组方讲究“主辅佐使”,体现主从美。

中医诊断过程观察周全,望、闻、问、切,灵活善变,医生思彻天地,个人学识经验,性格灵感并参期间,这为医生独特风格的充分展现提供了广阔的画面。扁鹊医如秦鉴烛物,妍媸不隐,又如弈秋遇敌,著著可发,这是中华美学与中国医学的融合贯通,是技术操作与艺术创作的壁合珠连。美主要是由色彩、形象、声音和气味等要素所构成,中医四诊的内容无不含有上述美的要素成份,因此,从四诊方法、内容与目的来看,既是诊病,也是一种医学人体审美活动。

中医美容论文 篇七

1 中医美容发展历史回顾

中医美容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 其发展轨迹大致如下[1-2]:第一阶段为远古至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是中医美容起源时期;第二阶段为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64年),中医美容的萌芽时期;第三阶段为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公元265年至960年),此期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逐渐成形时期;第四阶段为宋金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至1911 年),中医美容的拓展时期,在理论及技术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第五阶段为20世纪初(1911年起) 至20世纪80年代前,中医美容被冷落,停滞不前;第六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此期中医美容如沐春风,发展壮大。各级医院相继开展中医美容服务项目,学术论文、著作纷纷发表,各级学会、学术团体相继成立,学术水平逐级提高,科研院所积极进行中医美容方面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医美容人才培养方兴未艾。

2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及技术运用

2.1中医美容的含义:关于中医美容含义的界定,杨智荣[1]五年前提出,目前根据中医美容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将中医美容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中医美容,研究的内容广博,其以整体观念、形神合一、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中医学说为理论体系的核心,不局限于颜面局部的美化,突出与防疾治病,养生健美、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紧密结合,运用中药、针灸、按摩、气功、食物、养生等手段补益脏腑、通调气血、扶正祛邪、综合调理,从而改善人体机能、形态与容貌,达到形体美和容颜美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容悦形美、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狭义的中医美容,重在研究美化、养护容颜及损美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以中医医术与方药为手段,消除个体容貌上的某种缺陷或改善容貌现状,达到中医所言之“驻颜”、“美颜”、“留颜”、“益容”的目的。杨素清[3]指出中医美容是在人体审美的理论原则指导下,运用诸如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按摩、中药护肤品等中医药手段所进行的美容。中医美容四种服务方式,即“维护”(美容保健)、“修复”(损容性疾病诊治)、“改善”(修饰、掩饰容貌缺陷或暇疵)、“塑造”(美容整形术)。中医形神美的定义用语反映了中医学特色,“形”即指人的形体及其形象,“神”即指人的神机、神明、神志、神色,也就是西医说的人的生理、心理现象或谓生命活力,形神美即指形体、容貌和生命活力之美。刘宁[4]对中医美容学给予了定义即中医美容学是一门在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美学,运用以自然疗法为主的方法,研究健康美丽容颜、形体的养护,损美性疾病的防治和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和矫正,以达到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维护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学科。从以上我们可以对中医美容的含义有较清晰的理解。

2.2 中医美容的特点:关于中医美容的特点,许多专家、学者有很深刻的理解和阐释。例如杨素清[3]提出中医美容的基本特点,一是以整体观为指导原则,二是以辨证论治为施术方法,其作用安全长效,措施防治并举;杨智荣[1]在2006年出版的规划教材中提出,对中医美容的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整体调养,标本兼治,辨质施调,因人而异;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可以归纳出中医美容所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其核心突出整体观念,标本兼治,辨质施调。

2.3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

2.3.1 中医学基本理论是中医美容的理论核心: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理论、藏象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经络理论等与美容、人体养生保健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理论是中医美容基本理论形成的基础,对中医美容技术的运用起到指导作用。

2.3.2 人体体质学理论应用于美容保健实践:1996年,匡调元编写了《人体体质学》。2007年,杨智荣编著了《美容保健技术》,将体质学理论发挥和运用,对人体体质保健理论及技术进行了高度概括和阐述,丰富了中医美容理论体系,对中医美容理论创新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5],使体质分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对体质辨识及在中医美容保健方面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3.3 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 李红阳提出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中医整体审美思想为“形神统一”、“天人相应”。“大医精诚”是中医美学理论的精髓,即强调善是美的前提,不善不美的美学思想[6]。

2.4目前常用中医美容保健技术与方法

2.4.1 中药美容保健:美容保健中药及方剂在内在体质调养及外在容貌美化上有着独特优势。中药美容保健法是指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草药提高或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美化人体,保持青春健美的一种方法[1]。一般选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等类药物,以内服或外用,平衡脏腑阴阳,调和经络气血,提高生理功能,达到整体美容保健目的[7-8]。本法的最大特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因人而调,辨质施调,充分发挥中药美容作用,它是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中医美容方法。中药内服即是依据辨证论治、辨质施调原则,以内养外,达到美容保健目的,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外用则是以不同剂型采取不同外用方法针对不同病症施治,达到局部治疗效果,体现治标;两种方法常同时使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常用美容的中草药有补气驻颜的黄芪,抗衰美容的人参,驻颜去皱、悦泽润肤的茯苓、麦冬,延缓皮肤老化、减少色素沉着、养血悦容的地黄,另有黄精、桃仁、杏仁、柏子仁、川芎、芦荟、菊花、冬瓜仁、白芷、防风、辛夷、五味子、苍耳、桃花等,不胜枚举。

2.4.2 经络美容保健:经络美容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经络、腧穴刺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滋养皮肤,达到美颜润肤,防病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美容技术。其技术方法多样,效果显著。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耳穴疗法、经皮给药等[10]。

2.4.3 中医膳食调养:膳食调养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食物或药食同源的中药通过日常饮食而达到防病治病、美容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1]。其特点是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易于坚持,适用范围广。

2.4.4 体质调养技术:体质调养是依据中医体质学理论,以辨质施调为原则,运用中医综合美容调理技术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改善偏颇体质,对亚健康状态进行美容保健及皮肤养护,达到美容延年目的。在预防、调理亚健康状态方面突出中医药优势,体现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1]。现代体质学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5],并科学建立了体质评判标准和方法,经过体质评定后,辨质施调,运用药物、膳食、经络、情志等综合调理,达到全身阴阳的平衡,健身延年,驻颜防衰。

2.4.5 其他中医美容相关技术:音乐调养及情志调节也是中医范畴的美容技术。中医尤其重视情志对美容的影响,根据五脏配五音、五志,以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为指导,即能发挥音乐和情志的美容保健作用[9]。

2.5 运用中医美容技术防治调理的常见损容性疾病及亚健康: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病有黄褐斑、雀斑、痤疮、白癜风、皮肤角化病、皮肤衰老症、营养不良症、日晒伤、皮炎、湿疹、斑秃、白发、甲病等,全身疾病有失眠、头痛、月经不调、肥胖症、妇女脏躁等。

关于亚健康,孙涛在《亚健康学》中进行了系统阐述,结合多学者理论,提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11]。世界卫生组织将亚健康定义为反映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以下 3~4个征兆可诊断为“亚健康”:浑身乏力、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头重、面部疼痛、眼睛疲劳、眩晕、立起时眼发黑、耳鸣、声音有异常、郁闷不快、早晨起床不适、失眠、早醒、手足发凉、便秘、心悸 、坐立不安 、肩颈僵硬。亚健康状态调理就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及体质学理论为指导,辨质施调[1,12]。

3 在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方面的建议

3.1应加强中医美容学、中医美容理论、中医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

3.2注重专科专项的深入研究。在专科专病的防治、调理技术、方法、手段方面推陈出新,临床实践中确有疗效的美容中药、方剂、手段等积极立项、借助学术会议宣传,扩大影响,促进中医药优势的发挥。

3.3学术研究水平避免低层次,应在分子、基因层面上加大研究力度。

3.4善于吸纳经方验方,挖掘古方效方,并利用现代科研手段,通过基础实验研究或临床疗效研究,开发中医美容药方及技术,为中医美容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古为今用。

3.5注重现代美容技术与传统中医美容技术相结合,将成熟有效的美容技术应用于美容实践,西为中用,中医美容才得以长青不衰。

3.6中医美容要国际化[13],中医美容理论要现代化、国家化,中医美容诊断手段现代化,中医药研发和运用现代化,中草药美容制品现代化。

4 展望

未来人们对中医药美容保健会有极大的需求和渴望,中医美容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会更加深入、系统、规范,达到更高层次的学术水平;随着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医美容技术将推陈出新,最大发挥中医药美容保健的特色及优势,给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中医美容高等教育将得到良性发展,专业人才培养体现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共同培育中医美容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美容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将得到提升,人们美容保健的需求会得到专业技术人才的优质服务和科学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智荣。美容保健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

[2]吴慧金,何智健。 中医美容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9,5(8):1-2.

[3]杨素清。浅淡中医美容学的特点[J].中医药高教研究,2008,36(3):112-113.

[4]刘 宁。中银美容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1.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制定[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6]李红阳。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7, 94(1):103-105.

[7]金宏柱。中医美容临床研究近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131-133.

[8]吴 宁。中药外用法在治疗美容上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药,2007, (11):79-81.

[9]陈景华。美容保健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

[10]黄藜珊。论皮肤针在针灸美容治疗中的作用[J].福建中医药,2008, 39(3:25-27.

[11]孙涛,王天芳, 武留信。亚健康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

[12]许明辉。论中医美容与亚健康状态的诊疗[J]. 临床进展中国社区医师,2009,23(11):13-14.

[13]冯居秦。浅谈中医美容国际化[J].中国美容医学,2005,14(6):758- 759.

中医美容论文 篇八

[关键词]医疗美容技术系列教材 中医美容 教学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181-01

一、提高教学质量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

进一步发展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加强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教材建设能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医疗美容专业的教材建设是提高医疗美容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教材是教学灵魂,是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是教师组织教学最重要的依据。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内容,也决定了教师的教授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以教材为依据进行学习,掌握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师通过教材传授知识和技能,体现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只有建设符合高职教育实际情况的教材,才能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载体和支撑。

二、高等职业教育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系列教材建设中存在的缺陷

医疗美容系列教材各门课程,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培养和训练职业能力的系列课程。然而,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医疗美容系列教材存在一定缺陷。

(一)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系列教材选用高等职业教育中医学专业的教材

高等职业教育中,医学教材主要是为了培养临床医生和技术为目标,注重中医学各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中医临床各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缺乏对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知识内容的构架上缺乏中医美容知识的介绍和中医美容技能的培养,更缺乏现代美容市场上不断更新的中医美容的新项目、新技能和新的诊疗手段,不适合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人才的培养。随着医疗美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医疗美容事业对中医美容专业人才的需要,有很多中医药类院校都增设了此专业,有很多学者和专家投入到医疗美容的教育事业上来,也着手对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教材编写和改革创新,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高等职业教育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实训教材和中医学理论教材分裂

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实训教材和中医学理论教材分裂,中医学教材讲授的是中医理论知识,而医疗美容的实践技能培训应单独成体系。实训教材独立形成,自成体系,与理论教材无法配套,不能衔接,造成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步调不一致,不能达到“教、学、做”为一体,达到理论与技能操作的融合。

(三)高等职业教育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教材建设队伍结构不合理

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教材建设队伍以年轻教师为主,以各个学校内部教师参加编写为主,所以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学派、各种系列的中医美容教材。这些教材的撰写者是为了评职称编写,东拼西凑,缺少实际运用。并且年轻教师大都从大学毕业直接到高等职业院校任教,没有工作过程和工作经验,对中医美容技能把握不准,要编写中医美容教材,缺少职业技能支撑。部分年轻教师对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和高职教育改革的相关理论知之较少,要编写中医美容系列教材,缺少高职理论支撑。

三、讨论

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虽然是中医学专业的边缘学科,与中医学在教学内容上有大量相同的内容,但是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更突出于中医美容教学,培养学生对损容性皮肤问题、皮肤的亚健康问题、型体缺陷问题、身体亚健康问题、养生保健等医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这是针对目前医疗美容市场的需求而设定的,随着医疗美容事业的发展,这个行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加专业,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医学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营销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对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专业知识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而随着行业的发展,用于美容、美体、养生的技术越来越广泛,涉及到中医、现代医学、物理、心理等多个学科,必须将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编写更加适合于医疗美容(中医美容方向)的创新型、实用型系列教材。

【参考文献】

[1]张惠玲。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出版,2010(10).

中医美容论文 篇九

惠民济世,杏林圣手

董仲璧教授,医学博士,从医从教50多年。在长期临床与教学实践中,勤于学习、探索、研究、总结、再实践。博采百家之长。针对国际国内重大医学疑难病、危重病及西医西药治疗不当导致的后遗症,在国内国际学术界公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对策。如:《肺结核化疗产生毒副反应及其后遗症的中医补救疗法》、《妇人带下症论治》、《论肝病从脾胃论治》、《论癌症疼痛与癌症发热的中医对策》、《论冠心病心绞病的民族民间疗法》等等,对肿瘤(癌症)、肝病、偏瘫(心脑血管病)等都有独特见解和神奇疗效,其论文获国际国内大奖。

某大医院妇产科主任50多岁时查出“肝病”,行“放疗”术不当,导致肝坏死,全肝萎缩,连整个人萎缩不足60斤。被某国际国内知名大医院“权威”大医生宣告:“肝坏死”为不可逆转之病,已无医疗价值,活不过两个月。

经过主任中医师董仲璧教授用中华医学宝库中的经典疗法,仅仅三天三付中药,这人“奇迹般”地逆转回来。一年以后去北京协和医院复查,一切生命指标全部正常,体重128斤,现在24年过去了,她83岁,每天打网球,跳集体舞,被她所在医院医生誉为“最潇洒、最快乐的人”。

还有一位肝硬化晚期病人,在东南亚享有崇高声誉的某大医院治疗18个月后,全身变黑被宣判“无医疗价值、走遍天下,没有哪家医院哪个医生可以治好这个病”。经董教授治疗一个月后,人变白了,康复了,一切生命指标正常,13年过去了,这人健康、快乐地工作着,他的企业越办越兴旺。

在世代传承的基础上,董仲璧教授研制出多个中药方剂以及专利产品,包括一种健脾补肾养生酒(专利号:2015IO523019,9);一种治疗癌症及癌症疼痛癌症发热的中药组合物(专利号:201610008440,0);一种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健身美容的中药组合物(专利号201610008472,0)等。其中天宝肝乐、天宝止痛止血丹、天宝千金美容方等方剂最突出的优势是能够直达病灶,解决西医解决不了的难题。如今,董教授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已经挽救了很多被大医院都宣判死刑的肝癌、肺癌、中风、瘫痪、偏瘫、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生命。同时,他针对世界性重大疾病,完成了论文《论肝病从脾胃论治》,他曾在第五届名老中医高峰论坛上宣讲论文《论癌症疼痛与癌症发热的中医对策》,受到高度关注,被多家媒体报道。充分展示了他在疑难杂症治疗领域的突出成果。

灵魂不灭,魅力永存